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2021-01-10 小高說史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何道理?說了你可能不信

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用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俗語在農村仍然非常常見,甚至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走在村裡,你經常能看到,在村頭的樹下,有那麼一些幹完農活聚集在一起的大爺大媽們互相嘮著家常。在他們的交談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句簡單易懂,蘊含大道理的話語跳出。這便是俗語。

俗語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蘊含生活的大道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總結積累並傳承下來的話語。俗語的內容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個人的為人處事都有涉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夫妻之間的四句俗語。

第一句: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在婚姻中,夫妻恩愛是每個夫婦之間嚮往的生活,但是感情上的事情又不是如每個人所願的那樣美好。所以很多夫妻婚姻失敗之後,選擇尋找另一半,重新開始新的家庭。對於這樣的情況,農村人稱之為半路。這樣組成的家庭,夫妻之間會因為上一次婚姻的失敗而對彼此產生芥蒂與防備。如果雙方都帶著孩子的話,平時生活可能和和睦睦,沒有太大的矛盾,一旦牽扯到孩子的利益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爭吵。原先平靜的生活也會因此被打破,感情上也會出現裂痕。不得不感慨世態炎涼。所以就有第一句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因為夫妻之間不能互相體諒,互相信任的話。那彼此相處,時時刻刻都在提防著對方,只想著各自的利益。那無疑是與賊相處。話是這個理,但這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社會家庭都是這樣子的,社會上依然有半路夫妻恩愛有加的例子。

第二句: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棉。這句俗語包括了婚姻中兩個極端的例子。一個是上文提到中的半路夫妻,另一個則是從小便相互喜歡,走上婚姻殿堂的夫妻。也就是所謂的青梅竹馬,或者因從小便認識,對彼此都有了解,相處時間較長,甚至在小時候便認為對方是自己的親人,生活上也沒滿幸福,結婚後的生活也過得甜蜜,而前者是因為希望後半輩子有一個伴侶照顧,便將就的生活在一起,結為夫妻,缺少了與原配在感情上的恩愛與幸福,所以說半路夫妻的關係都比較僵硬。

第三句: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話前兩句提到的半路夫妻生活不美滿恰恰相反,他說的是即使兒女滿堂,也不如半路夫妻來的貼心,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身邊的兒女,總會有長大的一天,當他們懂事的時候,他們會選擇離開父母去外面闖蕩,而這時候你會發現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關心自己的便是自己的妻子,兒女成家之後更沒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父母,照顧父母,而這時候身邊的妻子即使是半路也是對自己陪伴最多照顧最多的人,生活上有一個相互照應的人,心理上便會有所滿足。

第四句: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俗語,它傳播非常廣,只是夫妻之間彼此信任,做事如同一條繩上的螞蚱,互相幫助,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那麼夫妻之間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走到一起成為夫妻,就應該彼此珍惜對方。

這四句話都很有道理,既然成為夫妻,那就應該朝著家庭幸福的目標共同努力,彼此尊重相互體諒。 小編祝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
  •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相信大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聽過一些農村俗語或者諺語的,甚至有聽得多的,每天都能聽到,不管是自己說,還是家中的長輩說,當然,這些農村俗語,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因為這些農村俗語,都是家中的長輩,根據以往生活的經驗
  • 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是啥意思?為什麼會不到頭?
    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是啥意思?為什麼會不到頭?很多女生都幻想著找一個白馬王子,然後甜甜蜜蜜,結婚生日,攜手到老。可現實中總是有很多讓人嘆為唏噓的婚姻,再經營多年后土崩瓦解,走向破碎。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電視螢屏裡的明星,哪對夫妻不是由愛走向不愛,最後分道揚鑣形同陌路的呢。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老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這裡的「日」是啥意思?說出來別不信
    而一個和睦的家庭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賢良的妻子,雖然那個時候流行「男主外,女主內」,但是即便有幸娶了一個賢妻,家庭和睦還需要夫妻的關係好。比如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劇情裡,那位苦苦支撐盛家的老太太,就是因為夫妻不睦而使盛家走向下坡路。如果不是盛弘中舉,盛家的這一支很可能就此衰敗下來。
  •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你知道是啥意思嗎?原來農村有一句俗語是「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這句話的意思是是個屬羊的人就有九個命不好的,只有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所以大家結婚的時候都不願意找個屬羊的,因為這樣以後的日子就會過的非常辛苦,還有人說屬羊的人會剋死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因為這個說法,農民就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找的另一半是個屬羊的。
  •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對於俗語文化,近幾年來也是爭議頗多。先不說俗語文化還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首先我們看待事物就不該這麼片面,更不該以偏概全。是有一部分俗語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社會發展,不適用於如今人們的生活了,可如若對於那些俗語我們能換個角度去理解,換個說法,則又是一個不一樣的含義,重點是我們自身如何去看待、理解那些俗語。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直到今天才對這句俗語有了一些淺顯的理解,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應該是農村老話「看看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與「有其母必有其女」是一樣的道理。意思就是說,看女孩母親的為人性格,就基本可以判斷這家閨女的脾氣秉性了。從某種意義講,這句俗語要比「有其母必有其女」更客觀一些。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是啥意思?這兩句話,一個說的是家庭中妻子德行的重要性;一個說的是人在落魄貧窮之時的生存法則。一親壞,九代敗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男人是一家之主,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但是同時又強調,女主人對家庭幸福的影響,比男人還要重大。
  • 農村俗語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啥意思?什麼是三搖頭?
    農村有不少老農民,喜歡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說一些很有哲理但是又聽不大懂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有些是農民經驗的總結,有些則是封建的糟粕。最近鋤禾園小編就聽來一句,叫「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這真的是頭次聽說,啥意思呢?乍一聽還真讓人一頭霧水的。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這句農村俗語,是形象地告訴人們,蛇是兇猛的動物,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非常大,若是農民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一口,輕者要花去很多的錢,才能治好蛇傷,重者那就悲慘了,生命難保,並不是危言聳聽。
  • 農村俗語:「三親三不親,娘舅為大」,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老話就是說的親戚之間的關係,下面給大家分享4句農村親戚之間的俗語,看看有什麼道理。第一句:三親三不親。農村有三親三不親之說,在農村裡一般來說至親就是舅舅、姑媽、姨,對於這三類人跟自己的親爹親媽有直系關係,這種血緣關係是無法消除的,所以這三類人是至親,而三不親是指自己姨父、舅媽、姑夫,他們是前面三類親人的配偶,一旦自己的親人去世之後,這跟他們也就斷了聯繫第二句:娘舅為大。在很多地方習俗裡面,舅舅是最親的,甚至比自己的父親都親。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吸取的點點滴滴。在很多地區,村裡都有自己的方言,用村裡的方言講出來的農村俗語,更是另有一番風味。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有一些俗語只要說出來,我們就能記在心裡。
  • 「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是啥意思?結婚的值得一看
    人的一生短短幾十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在沒有成家之前,都是和父母待在一起,和父母的時間最長,但是成家以後,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呆的時間長,那麼為何老祖宗會說這麼一句俗語呢:「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露水夫妻舊蓑衣,酒肉朋友五年雞」,啥意思?
    說起俗語,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俗語的由來,這俗語其實就是把眾多詞彙進行編排,然後口語化和通俗化的一種民俗,在生活中,人們總會碰到俗話說、常言到、老話講,其實這些都是俗語表達的一種方式。俗語經過千百年的不斷發展,現在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俗語都是對我們生活有幫助或者有引導的作用,所以作為華夏文明的傳人,我們一定要時刻學習這種俗語的存在,就像今天這句俗語「露水夫妻舊蓑衣,酒肉朋友五年雞」,就是一種識人相面的俗語,對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任何人的關係非常重要,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所以現在能成為夫妻也是非常需要緣分的,這就是為什麼各種相親節目,相親網站那麼紅火的原因。即便是如此離婚率也是居高不下,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究竟為何會形成這般現狀呢?我們可以說其中的原因太多太多了。但是我們不妨去想一想有句老話叫「一日夫妻百日恩」,那這句老話又有怎樣的耐人尋味之意呢?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