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藥價虛高,原來一多半都變成了公關費,市直區縣73家醫院百分之百涉案,全軍覆沒,福建漳州醫療腐敗案,內幕驚人。
聲音來源 新華社記者 鄭良:
不光查處的面很廣,涉及到一個醫療購銷體制性的問題。
解說:
成本不足一元,售價卻超過十倍,政府招標採購,設計上本是層層把關,現實中卻是層層吃手。
鄭良:
藥廠生產的藥品要到患者手中,要經過四關,每一關都要進行公關。
解說:
腐敗固然可狠,但我們更關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到底存在什麼缺陷,《新聞1+1》今日關注漳州醫療腐敗何以全線失守!
主持人 王寧:
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走進正在直播的《新聞1+1》。
-
應該說醫院、醫生拿回扣還高價給病人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其中滋生的醫藥腐敗似乎也並不新鮮,但是如果一個城市當中所有的市屬醫院,全部都這麼幹的時候,足見這個地方,這個城市的醫療購銷機制已經病得不輕了,今天我們就這兒來看看病,來走進福建漳州。
解說:
「醫療回扣、腐敗窩案」,儘管人們對醫療腐敗的新聞早已不再驚奇。但今天,媒體曝出的這起腐敗案,還是讓我們有些出乎意料。
消息來自於福建省漳州市紀委的調查,從今年年初至今,他們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共發現市直區縣73家醫院涉嫌醫療腐敗,包括22家二級以上的醫院,無一倖免全部涉案。案件涉及到全市1088名醫務人員、133名行政管理人員。
新華社記者 鄭良
這個案子不光說查處的面很廣,但是反映的問題不是說一個個案的問題,是涉及到一個醫療購銷體制性的問題。
解說:
根據一名醫藥代表介紹:在漳州,「一支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每支成本價不足1元,醫院的採購價為10元,零售價為11.5元」,售價超出十倍。那麼,藥品的高額利潤背後,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內幕。
鄭良:
包括醫藥代表、醫護人員在交代情況來看,首先咱們醫藥採購藥廠生產的藥品,要到患者手中要經過四關:第一關就是通過招投標程序,進入省一級藥品集中採購目錄,再進入地市一級衛生管理部門的藥品目錄,第三是醫院要採購這些藥品,第四個就是科室內醫生診療過程中,要開具這些藥品。通過這個涉案人員交代的情況,每一關都要進行公關。
解說:
藥價的一半用於"公關",這是今天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而這佔據藥價一半的"公關費",究竟用在了何處?
鄭良:
大致平均來說,15%用於公關,當地的衛生藥監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區域經理下面又有下線人員,這些下線人員要負責公關醫院和科室醫生,這個區域經理將其中30%給二線帶離下線的業務員,業務員又把這30%的費用用來進行逐層公關,包括他自己也是有關大概5%的利潤左右。
解說:
從藥品出廠開始,招標、採購、配送,再到醫院用藥,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腐敗,而藥廠、藥品經營企業、醫藥代表和個別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也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而用來「公關」的費用,也被漳州市紀委的負責人形容為: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公關成本,最終要有患者和國家醫療投入資金買單。
鄭良:
比如說給經銷商50%的營銷費用,都是在藥價裡面的。
解說:
如今漳州的這起案件還在進一步查處中,涉嫌參與醫療腐敗的醫藥代表已經有57人被抓獲,而目前醫生退髒金額已經高達2049萬元。
主持人:
同時我們也看到當一查處的過程當中,這個案子一經查處一個縣裡老百姓看病就少掏了300多萬,逐漸這個案子的規模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字和比例來看一下,首先來看這個數字百分之百,也就是說整個漳州市市屬醫院全面地全線失守,全軍覆沒。有50%是公關費,同時藥價裡面20%是成本,也就是說可能老百姓所有的買單的錢都是在80%給了行賄的費用。90%這個數字說明的是,有九成的醫生涉案,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個2049萬元這樣一個退髒款,我們特別做了一下計算,有2049萬元除以醫務人員和行政人員,說明每一個人受賄的錢數是一萬八,可能到位高權重人的手中這個數字還會更高,我們不僅有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全線失守,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北京大學的教授,來自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的委員李玲教授,李教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