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大家都知道那可謂是非常之美味。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料理吧。
有一位日本學者這樣解釋過日本的文化形成:在現代文明到來前,日本島是地理認知上最東方的國家,各種文化由西向東傳播,傳到日本這裡就抵達了「世界的盡頭」。來自東方的文明在此沉澱,這裡的人們本著學習先進文明的態度倍加珍惜地予以挑選和栽培,最後在島國的環境下生長成今天的日本文化。而要體會一個地區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當地飲食。
米其林二星的「博多い津み」餐廳,才知道對於嫻熟的大廚來說,去除河豚毒性根本就不叫事兒。真正從舌頭到內心,鎮住我等一干人的,倒並不是河豚肉質的鮮美度(早已有了心理預期),而是大廚最後的壓軸菜——河豚飯。大廚宮武尚弘將河豚肉放進鍋裡用清水煮了一會兒,再投入一些當地產的時令蔬菜,等湯汁熬到濃稠時撈出肉和菜,撒進幾把九州產的生米,第一次見到這種做法的我們還開玩笑,說這是真正的「生米煮成熟飯」,但等到這口河豚粥餵到嘴裡時,所有人都被驚豔了,一道看似簡單的烹飪手法,把大米的香味、河豚的肉香、菜梗裡的甘甜完美融合在一起。腦海裡閃過一句:這就是美食之道啊,用看似最簡單的手法,將各種食材的長處融合在一起,用最質樸的方式呈現給人們。
壽司被認為是日本料理中的標誌性食物。壽司可分為手握壽司、卷壽司、軍艦壽司、押壽司、散壽司,在這裡只講述前兩種。
手握壽司是最常見的壽司品種。它是一種捲筒狀的壽司,在米糰上放上生魚片或其他海鮮。一般而言,壽司溼敷會在米糰與生魚片之間塗一層芥末,因此額外再蘸芥末的話就沒必要了。雖然如今人們更習慣用筷子食用壽司,但手握壽司傳統上是用手拿著吃的。拿起一個手握壽司先把它翻過來,用帶有生魚片的那面蘸點醬汁,之後再將其整個放入口中即可。
卷壽司一般分為:細卷、粗卷、反卷、手卷。通常壽司卷製作時需藉助竹製捲簾與一張張薄如白紙的海苔將生魚片和新鮮或經過烹調的蔬菜一起捲入米糰。整條壽司通常會被切分成6~8塊。
刺身俗稱生魚片,是將新鮮的魚或是貝肉,依照適當的刀法切成,享用時佐以醬油與山葵泥(Wasabi)調和之沾醬的一種生食料理。通常生魚片的吃法是蘸取醬油和芥末。
生魚片的吃法:
將魚片鋪到你的骨碟裡,用筷子抹上綠芥末(辣根,日文發音WASABI),用筷子捲起,將魚肉沾上醬油,再放到嘴裡。(沾佐料時,應該沾前三分之一,輕輕沾取,不要貪多,佐料多了會蓋住生魚片本身的鮮味。)
是不是想流口水,其實這些料理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做的,好好學起來然後享受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