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版的武則天為何能夠稱雄沙俄?

2021-01-09 呂海峰專欄

呂海峰

話說,如果我們提起世界各國的女皇,馬上就會想起我們中國的女皇武則天。然而,事實上,世界各國的知名女皇有很多,其中,還有一位就是俄國的女皇葉卡捷琳娜。那麼,葉卡捷琳娜是如何才成為俄國女皇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了解一下葉卡捷琳娜的基本簡況。她出生於1729年5月2日,逝於1796年11月17日。俗稱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俄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大帝」為名的女皇。並且,由於其在位時期治國有方、功績顯赫,從而使俄羅斯在短時間內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大國家。

當然,葉卡捷琳娜本人其實並不是純正的俄羅斯人,而是(普魯士)德意志人。起初,她的名字也並不叫葉卡捷琳娜而叫索菲亞·奧古斯特。假如我們要追溯她和沙俄的淵源,還得從其母親這方面說起。因為在那個時候,出於一種政治原因,有很多國家的貴族其實都存在著互相通婚的普遍現象。因此,說來說去,儘管他們或許不是一個國家的人,但是,卻總會沾點親。

於是,這一天,葉卡捷琳娜的人生機遇來了,因為她的一個遠房表哥卡爾·彼得·烏爾裡希(後來的彼得三世)已經到了大婚的時候。而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又特別想通過聯姻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和俄羅斯的關係。因此,索菲亞便作為政治聯姻的一顆棋子,被遠嫁到了俄羅斯,同時,改名葉卡捷琳娜。

然而,俗話說,「沒有愛情的婚姻從來都是不幸的」,政治婚姻往往則更具有犧牲性。也正因如此,自從葉卡捷琳娜成為了彼得三世的妻子之後,她就沒有過上一天的好日子。老公彼得三世總是在不斷從外面尋找情人,僅僅是在偶然之間才會和她同床共枕。為此,葉卡捷琳娜曾經一度感到非常絕望。

然而,認輸從來都不是她的個性。為此,葉卡捷琳娜就經常利用自己的休閒時間不斷地刻苦攻讀俄羅斯文化、語言和禮儀,並改信東正教,而這也為她日後的上臺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後來,也就是在他與彼得三世婚後的第九年,葉卡捷琳娜終於為彼得三世生下了一個兒子。

然而,即使是她生下了兒子,葉卡捷琳娜的好日子也並沒有到來。因為,她依然被彼得三世經常拋於九霄雲外,根本也沒有將她當成自己的老婆。不僅如此,葉卡捷琳娜與自己的孩子也經常是近在咫尺,但「遠在天涯」,一直都很難謀面。

當然,「皇天不負有心人」,此話不假。後來,當沙俄伊莉莎白一世逝世,彼得三世登基之後,由於她作為皇后所表現出的卓越才能,贏得了沙俄上下全民的稱讚。反之,彼得三世表現的卻非常讓俄羅斯人失望,比如,他竟然下令讓在「七年戰爭」中表現優秀,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鬥,同時,還要退出所佔的所有普魯士土地,並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籤訂一個永久的和約,理由竟然只有一個,他——彼得三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顯然,他這樣的舉動立刻招致了俄羅斯全國上下的反對。

於是,藉此良機,並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成功地發動了政變,奪取了沙俄的皇位,直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帝國的女主人。(呂海峰)

相關焦點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後來所說的沙俄強佔了大片中國東北領土,就是指尼布楚條約之後被沙俄強行割走的外東北地區。而沙俄從《中俄北京條約》及其關聯條約中,共割走約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作為「調停人」的沙俄已經不是乘火打劫,說縱火打劫更為貼切。
  • 曾經被沙俄血洗的海蘭泡,現在在哪裡?
    1856年(清鹹豐六年)沙俄武裝入侵強行在此設立哨所,1858年,沙俄與黑龍江將軍奕山籤訂《璦琿條約》,沙俄割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海蘭泡就在此區域內。這個地方就像一個半島,位於黑龍江左岸、精奇裡江右岸兩江匯合處,河運事業發達,逐漸成為了大清東北地區一個重要的工商貿易城鎮。
  • 沙俄侵佔海參崴後,當地的中國人去哪兒了?
    然而隨著清政府的衰落,沙俄強逼之下簽訂了《璦琿條約》規定了包括海參崴以內的大片北方領土由清政府於沙俄共管。《尼布楚條約》此後的沙俄依舊賊心不死,不僅又再度逼迫清政府籤訂《清俄天津條約》更是慫恿英法聯軍進犯北京,並且假意猩猩的表態願意從中調停,實則勒索清政府與之籤訂了《清俄北京條約》其中明確將烏蘇里江以東40平方千米的領土徹底割讓給了沙俄。其中便包括海參崴在內。
  • 在137年前的今天,沙俄強迫中國清政府籤訂了《中俄伊犁條約》
    沙俄侵佔了伊犁,對清政府說是「代收」。清政府多次向沙俄交涉歸還伊犁,均無結果。 1875年,清政府決定派左宗棠率兵進入新疆,擊退阿古柏匪幫,加強新疆的邊防,然後索還伊犁。清軍進入新疆後,先後收復了烏魯木齊等重鎮和南部邊疆地區。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清政府再次要沙俄歸還伊犁。當時沙俄提出必須取得中國內地的通商權利,並割據中國帖克斯河流域和伊犁以西的土地,才能交出伊犁。
  • 通過中吉邊境談判,看沙俄時代清朝是如何失去西部疆域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無中生有地提出所謂中國西部疆界「未定」論,1857年8月,沙俄給清政府的照會中提出「東北至海,西至伊犁等處,兩國接壤極多,遺有未定疆界。清政府對沙俄的無理要求予以嚴正拒絕。後來,沙俄同清政府訂立《中俄天津條約》第九條規定:「中國與俄國將從前未經定明邊界,由兩國派出信任大員秉公查勘」,為沙俄掠奪我西北領土做了伏筆。
  • 唐努烏梁海被沙俄竊取,但是因為這個條約,我國還有機會收回此地
    1728年與沙俄籤訂了《恰克圖條約》,劃分兩國西北邊界,規定唐努烏梁海及其以南地區都屬於清朝領土。1864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籤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唐努烏梁海西北地區,然後又籤訂了三個子約,再次割佔薩彥嶺西北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是薩彥嶺以南的大部分唐努烏梁海地區在法理上依舊還是清朝的領土。
  • 這就是歷朝三相的馬齊勾結沙俄、出賣清朝的價格!
    清雍正朝疆域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底,沙皇俄國的談判代表團抵達北京,首次與沙俄代表團接洽並談判的正是當時擔任總理事務王大臣而後中俄兩國就此次談判達成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之所以讓沙俄得到了比《尼布楚條約》更多的利益,最主要的原因竟在於他們拉攏了大學士馬齊,而馬齊則以1000盧布貂皮的價格就將大清王朝的利益出賣,將自己的國家出賣,提供給沙俄談判情報、談判人員性格脾氣、清朝的談判底線等等重要信息。
  • 1868年沙俄佔領的海參崴,人們仍扎著辮子,用生命維護最後的尊嚴
    之所以會出現古今這種現象,還得從沙俄和清政府之間的恩怨說起。01沙俄侵佔海參崴海參崴是在1860年的時候被沙俄給侵佔了的。沙俄是資本主義列強之一。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在這個世界上誕生,這就是代表著新興力量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
  • 東瀛狼對陣北極熊,日俄戰爭屍山血海般慘烈,實力不及沙俄的日本...
    沙俄實力不是大清可以相比的,其國力、軍力遠超日本。然而,沙俄卻在這場決定遠東未來命運的決戰中失敗了,而且損失慘重。也直接導致沙俄帝國十來年後的覆滅,東瀛惡狼的武士們戰勝了戰鬥民族北極熊。日俄國力相差懸殊就綜合國力來觀察,日本的人口當時是4400萬人,俄國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口,鋼鐵產量俄國是日本的幾倍,日本的常備軍數量只有37.5萬人,戰時可動員200餘萬後備兵員。
  • 沙俄時代的海參崴罕見老照片,100多年來中國人在這裡消失了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海參崴劃給沙俄,從此被俄羅斯人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統治東方」,這足見俄羅斯人的野心。現在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圖為1880年代的海參崴,經過20多年的建設,這裡已經完全是俄羅斯風格的房屋了。1883年3月16日,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將海參崴升格成市,可見當時沙俄對這座遠東城市的重視。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納甘步槍發展演變史
    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和M44卡賓槍 沙俄無煙火藥步槍開山作 在同時期,沙俄軍隊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伯丹II型黑火藥單發步槍,和無煙火藥步槍相比差距太大,為此沙俄帝國政府在1880年代後期發起了研製新型無煙火藥步槍的競標。
  • 沙俄侵佔西伯利亞之前,當地都有哪些民族?
    西起烏拉爾山,東至白令海峽,北到北冰洋,南接中蒙邊境,面積高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的西伯利亞地區,寒冷、富饒、遼闊、神秘,同時,這塊土地也成為沙俄、蘇聯和俄羅斯最重要的資源寶庫。俄羅斯不過我們都知道,西伯利亞並非俄羅斯自古以來的領土,而是沙俄一步步侵略擴張而來。
  • 沙俄三次威逼利誘
    沙俄威逼利誘只是原因之一,但卻並不是最大的原因。讓我們開啟塵封的歷史,看下我們如何失去了大半個興凱湖。中原王朝的邊緣:興凱湖的前世今生興凱湖是東亞最大的淡水界湖,總面積4380平方公裡,湖呈橢圓形,北寬南窄。南北長約90km,東西寬約50km。是我國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和俄羅斯遠東濱海邊區,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
  • 為何都是被割讓,九龍能夠收回,海參崴卻至今沒能收回?
    搶佔這片領土的國家是位於我國北部的沙俄,從他們的地理位置就能夠看得出來,這片位於東部地區的遠洋港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只不過在清朝初期,沙俄與清朝的實力差距還沒有那麼懸殊,以至於他們雖說對此抱有幻想,但卻沒辦法更進一步,康熙年間籤訂的《尼布楚條約》,就明確規定了這片領土歸屬於清朝。
  • 沙俄冠姓「統治東方」,漂泊在外的海參崴,我們還要等多久?
    沙俄倒臺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都與我國關係密切,不過海參崴問題卻一直沒有妥善解決,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傷痛。   蘇聯幾代領導人對於海參崴的歸還問題都模稜兩可甚至閉口不談,為何普京能夠做到一言九鼎,歸還部分土地給中國呢?
  • 十九世紀沙俄高加索戰爭,為什麼伊朗和土耳其敢和沙俄宣戰?
    他們最終才發動了對沙俄沙皇政府的戰爭。在1805年伊朗向俄國宣戰。土耳其也在1806年對俄宣戰。這兩場戰爭都拖了很多年。從拿破崙時候,就開始援助伊朗,派遣軍事教官,和工程師給伊朗。英國也在伊朗和土耳其,推行鼓動反對俄國的政策。雖然他們的軍隊,在數量上佔據了優勢,以及英法教官的幫助下,但是伊朗和土耳其的軍隊還是打了一連串的敗仗。
  • 中國古籍中十大巨搞笑國名,沙俄竟然被翻譯成「惡鬼」!
    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文書及史籍中,羅剎國則專指沙俄,是蒙語拼讀俄羅斯「ROCIA」時的音譯。不過從沙俄寡廉鮮恥、殘暴成性的性格來看,這個翻譯還真是很傳神!直到乾隆年間官修《四庫全書》時,才將元代譯名「羅剎」正式改譯為「俄羅斯」。雖然官方對沙俄不再以「羅剎」相稱,但在民間卻依然流行很久。
  • 鏖戰普熱梅希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最後的高光時刻
    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沙俄軍隊,大家聯想到更多的是布魯西洛夫攻勢或者坦能堡會戰。前者代表著俄軍的輝煌勝利,而後者則意味著俄軍慘痛的失敗。但是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俄軍在那場戰爭中好像並沒有發起過太著名的攻堅戰。
  • 侵佔中國最多的國家,中國為何不收回被侵佔的領土,實情令人唏噓
    而從籤訂的這麼多不平等條約來看,近代來侵佔了我們國家最多的國家,就是實屬沙俄無疑了,而又有很多人感嘆之前中國當時領土的廣闊,當然,現在的中國領土也很寬廣,但是,那些被沙俄當時侵佔的領土,都是我們中國曾經的區域呀,怎麼能讓人不思念,不牽掛?那麼,中國又為何不去收回當時沙俄侵佔的領土呢?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當年蘇聯為何非要蒙古國「獨立」呢?
    但是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很多時候,國家領土的命運不是國家本身能夠控制的。最典型我國近代失去的很多領土就是如此,因為西方列強的打擊而失去。其中最可惜的就是蒙古國,當時蘇聯強行要蒙古國獨立。為此,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當年蘇聯為何非要蒙古國「獨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從清朝末年開始,沙俄就趁清朝衰弱的時候,逐步控制了外蒙古區域,在這裡扶持傀儡的政府,此後控制長達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