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學:飲食障礙

2021-01-12 閱世讀書會

導讀

飢餓這一機體內部線索對個體的進食量僅起部分決定作用。對於飲食障礙患者來說,機體內部信號與進食行為之間的作用機制尤其令人匪夷所思。

神經性厭食症

當一個人的體重低於他(她)期望體重的85%,但仍然非常擔心變胖時,就會被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的病人表現為毫無節制地狂吃,然後用嘔吐、濫用瀉藥、絕食等方式來清除體內的過多熱量。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病人也可能同時患有神經性暴食症。他們可能先暴飲暴食,然後把吃瀉藥來當作防止體內吸收過多熱量的手段。這兩種病症都具有嚴重的醫學後果。更嚴重的情況會導致餓死。

暴食症

當一個人經常毫無節制地狂吃,但又不像神經性貪食症患者一樣採取措施清除體內過多的熱量,就會被診斷為暴食症。暴食症患者在瘋狂進食的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失去了控制,暴飲暴食讓他們非常痛苦。

飲食障礙形成的原因:遺傳因素。

有證據表明,患飲食障礙的傾向可能受遺傳影響。有研究對若干對雙胞胎女孩進行追蹤,從11歲開始直追蹤到18歲。研究者對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進行對比。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遺傳的作用越來越大。在追蹤研究的7年間,即從青春期中期到晚期,同卵雙胞胎的發病率往往保持相似,而異卵雙胞胎之間的差異則會逐漸增大。這種模式表明,遺傳作用在青春期會逐漸增強。

研究者還採用雙胞胎研究來考察影響飲食障礙風險的人格因素。例如,研究者發現,完美主義得分較高的女性雙胞胎(如過度關注錯誤或對行為持懷疑態度)被診斷為厭食症的機率也更高。

飲食障礙形成的原因:追求「完美」體型

如果這種追求完美的一般動機促使個體去追求「完美」的體型,其後果可能就是患上飲食障礙。事實上,高水平的形體不滿,即對自己體重、體形和外貌的不滿,是個體患進食障礙的風險因素。對很多飲食障礙患者來說,形體不滿與他們的實際身體狀況無關,卻與他們錯誤的身體感知相關。即使別人已經覺得他們瘦得可怕,厭食症患者還是經常覺得鏡子裡的自己太胖。當觀看自己的照片時,厭食症患者負責從外界獲取準確信息的大腦區域幾乎沒有活動。

飲食障礙形成的原因:媒體

女性對自己理想體重和體形的期望會受文化規範和媒體的影響,例如,將自己的體形和喜歡的明星做消極對比的女性更易患飲食障礙。可能由於媒體提供的消瘦女性形象更名。

近十年來,清瘦的、肌肉發達的男性形象在媒體中如雨後春筍,這一現象使得研究者開始關注媒體對男性的影響。一般來說,當男性看到理想化的男性形體形象時,自己的形體不滿會增強。如「我認為身材好的男性穿衣服更好看」,「我希望自己擁有雜誌上內衣模特那樣的好身材」。儘管其中的因果關係還需進一步證實,但這些研究結果支持了最初的推測:媒體所呈現的男性形體的變化導敗男性飲食障礙的發病率增加。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飲食障礙?你是否患上了飲食障礙?
    所有的飲食障礙(飲食失調)都和一系列身體健康併發症直接相關,比如飢餓、心臟驟停、腎臟疾病、食物耐受不良等,當然飲食障礙也是引發澳大利亞人群因心理健康相關問題而入院治療的主要原因。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同時伴隨飲食障礙,患者往往會被分類為精神疾病患者的類別,而且其也會被認為存在複雜的健康體,需要進行緊急多學科的護理治療。
  • 生酮飲食會引發暴食、進食障礙嗎?臨床心理學家和腦科學家這樣說
    一開始做低碳的時候,我一直在強調,進食障礙患者不建議嘗試任何減肥方式。因為我知道,進食障礙是心理問題,如果你剝奪了患者的某種權利,有可能造成情況惡化。生酮飲食是一種嚴格的低碳飲食,很多含糖的美食都吃不了,這種剝奪感,可能會引發暴食的行為。我們不能說生酮飲食導致了暴食、進食障礙,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生酮飲食確實不太友好。
  • 飲食障礙源在「心」(圖)
    關注城市白領心理健康系列報導 5  減肥減到吃不下,一天要吃6頓飯,從早到晚噁心乾嘔,這些異常現象看似腸胃病,其實卻是心理頑疾,統稱為飲食障礙。飲食障礙主要分三種: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和神經性嘔吐,在現代白領中有很多人因為不良情緒引起了飲食障礙。
  • 臺灣初三女生因飲食障礙剩26公斤猝死(圖)
    由於王女生前疑因飲食障礙,體重從40多公斤暴瘦僅剩26公斤,警方初步了解,現場沒發現可疑跡象,死者這2天也沒參加校內畢業旅行,在家休養,檢察官正在調查死因。 報導稱,該校張姓校長表示,王女就讀初一時表現、人際關係都很正常,功課也在班上的前段,期間還擔任過幹部,到了初二,共計嘉獎26次。
  • 進食障礙(厭食、貪食、暴食)醫生排行榜2.0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委員、進食障礙協作學組組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身醫學專委會常委;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婚姻家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診療特長】擅長成人和青少年進食障礙(厭食症、貪食症、暴食症、神經性嘔吐等),抑鬱、焦慮等情緒障礙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在內的綜合治療。主編《進食障礙》,參編《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
  • 理解身體信號或是治療飲食障礙的關鍵因素
    飲食障礙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暴食症和暴飲暴食症等,其主要涉及不正常的飲食模式及對飲食的態度,會嚴重幹擾日常的生活;據估計這些障礙在全球影響著超過1050萬人的健康,最常見的受影響的群體就是少女和成年女性,但越來越多的男性和年輕女孩也會被診斷出飲食障礙。
  • 進食障礙和抑鬱症有何關係
    核心提示:進食障礙是以進食行為異常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和狂食障礙等。青少年女性和年輕婦女多見,約佔進食障礙的90%,進食障礙也可以發生在老年婦女和男性,但並不常見。狂食障礙在成人和過重婦女更常見。
  •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讓生活更快樂恬淡|學點心理學,自助助人
    心理學有三項使命:一是研究消極心理,治療精神疾病;二是讓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有意義;三是鑑別和培養人才。說起心理學,很多人的反應是普通人根本不需要,心理有嚴重問題,才需要去看專業心理醫生;心理學太高大上了,普通人根本學不會。
  • 學點心理學:智力測試的起源
    招募人員需要知道哪些人有能力學得更快,可以從特殊的領導力訓練中獲益更多。新的、非言語的,成組實施的心理能力測驗被用來測量170多萬名志願者。在這種戰時緊急狀態下。一批優秀的心理學家僅用了個月的時間就設計了這些測驗。這大規模的測驗項目的後果之一是,美國公眾開始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智力測驗可以根據領導能力及其他社會重要特性來區分不同的人。
  • 聽書|心理學經典重讀4《津巴多時間心理學》:童年陰影?
    大家好,歡迎收聽「邁向成功的心理學」,我是周鳴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每周會給大家解讀一本經典的心理學作品。邁向成功的心理學:告別心靈雞湯,成功從心開始。【解讀書籍】《津巴多時間心理學》,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津巴多教授因為1970年代的一場「斯坦福監獄」的心理學實驗而名聲大噪。
  • 每天學點心理學:糖果效應
    糖果效應 要善於抵制誘惑,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 1960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史丹福大學校園裡的一間幼兒園進行的。
  • 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有什麼好處呢?什麼人才能學心理學?
    說到心理學,大家心裡升起一股膜拜,總覺得心理學很神秘,抱著洞察一切的心態入門,最後帶著看破紅塵的心態出世,前幾年《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火爆,也讓很多人對心理學產生了狂熱的興趣,解夢、催眠、釋放壓力、微表情測謊……這些名詞聽起來就帶感!那麼哪類人更適合考心理諮詢師?
  • 這些溝通方式才是解決語言障礙的關鍵,語言障礙矯正師如何溝通
    從事語言障礙行業,每天需要和來自天南海北的語言障礙者溝通、答疑,隨著時間的沉澱,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往那種機械化、標準化的術語,不但外人聽了毫無溫度,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煩。自我反省一下,想達到更好的溝通,還是要從「心」做起,輔導我們的心理學教授說「你知我所想,我知你所需,心裡打破隔閡,產生信任,才會更好的溝通」。
  • 學點心理學:動機的來源
    這就是說,每種動物都表現出後天習得和先天本能行為的組合動機的期定與認知取向當代的心理學家用認知分析來探索激發各種各樣的個人和社會行為的力量。即重要的人類動機不是來自於外部世界的客觀實體,而是來自於對這些實體的主觀解釋。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動會獲得獎賞,那麼這種獎賞的強化作用就不存在。
  • Facebook會引發女性進食障礙 因自卑情緒作祟
    原標題:Facebook會引發女性進食障礙 因自卑情緒作祟而現在,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女性用戶在瀏覽Facebook等社交網站時可能會引發進食障礙,這是因為她們在網站上看到其她女性用戶的信息時會對自己的形象感到自卑,從而影響其心情,造成飲食習慣的紊亂。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研究人員帕梅拉·K·基爾在對960名在讀本科女生進行研究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 獨家|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全解讀
    原標題:獨家|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全解讀 心理學專業是不少赴美留學的同學們比較喜歡的專業之一,下面百利天下留學名校規劃導師為大家全面解讀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的情況,一起來關注下。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人的意識表現為人能夠預先計劃自己的行動,在實現目的的過程中,能堅持預定的方向,分析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行為的結果與目的進行對照,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障礙。人不僅能意識到客體的事物,而且還具有自我意識。低等動物沒有自我意識,嬰兒的自我意識也沒有發展起來。自我意識具有分析和評價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識外,還有無意識現象。無意識是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覺察不到,也不能自覺調節和控制的心理現象。
  • 【推薦】多讀書,讀好書,心理學30本最熱高分書籍推薦
    《引爆點》評分:7營銷心理學,創業的人也可以看看,產品是如何一夜之間爆發的。什麼是時尚,也在裡邊闡述了。5.《進化心理學》評分:8相親前必讀。《心理學與生活》評分:9雜糅了很多門心理學分支在一起,所以每一門都沒辦法寫得很深。不過作為一本入門的教材了解心理學的概況已經很不錯了。7.《說謊》評分:7don’t lie to me.8.
  • 心理學:從川普分析原生家庭的影響,巨嬰型人格的三點心理問題
    巨嬰型人格,心理學上也叫自戀型人格障礙。他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規則意識,一旦出現超乎自己預期的情況,就會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為。巨嬰型人格存在三點心理障礙:1, 沒有應對這個世界的能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之下,失去了應對當下社會的能力,甚至是失去了應對這個世界的能力。
  • 進食障礙嚴重嗎
    核心提示:  有一種關於飲食的疾病叫進食障礙,通過字面意思我們基本上也可以得知,這是患者某程程度上厭食,這種進食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以及神經性貪食症,兩種極端性的飲食方式,他們共同屬於精神類障礙。進食障礙是一種表現非常異常的行為,並與身體的其它疾病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