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這煲仔飯安利,不能光我一人餓著

2021-01-08 新周刊

煲仔飯,廣東美食的代表。/圖蟲創意

這段時間,為了支援湖北,全國各地都派出了自個兒的看家寶貝。

山東、東北拉來了成噸的蔬菜和大米,四川拿出了兒菜、折耳根及其配套菜譜,廣東也不例外——在疫區隔離點投入了煲仔飯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為前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冬日裡的溫暖飯菜。

讓支援武漢的廣東醫療隊,也能吃上來自家鄉的美味。/微博

據報導,這臺機器人每小時能煲出100-120份飯,無人化出餐模式減少人員接觸,降低了傳染風險。因為值班誤了飯點的醫護人員,只需簡單掃碼,啟動自動機械臂,等上幾秒,便能取到一份新鮮出爐的煲仔飯。

此條新聞一出,網友們紛紛感嘆:真不愧為吃貨大省!

的確,能夠在特殊時期,也能思他人之所餓,想他人之所饞,克服萬難,以強大行動力讓美味落地的,像廣東人會幹的事。

而這一碗由米飯打底,葷素搭配完美的煲仔飯,作為廣東美食文化出省的代表,也有其定不負眾望的道理。

煲仔飯憑啥代表廣東?

安利煲仔飯的套路一般是這樣的。

先擺出一則用來「恐嚇」外地人的爛笑話:「仔」在廣東話中的意思是小孩,「煲仔飯」就是抓取一位肥嫩多汁的小孩,放到瓦煲裡,大火烹煮。

依照後來全國流行的網絡文化,大家必會再提上一句,這個小孩很有可能祖籍福建,整個過程還要配上《舌尖上的中國》BGM。

接下來,肯定還有出現一位主播或小編,跟大家解釋:「煲仔飯是以陶瓦鍋作為器皿煮飯,廣東人稱瓦鍋為煲仔,所以才又了煲仔飯這個名稱。」他們還會順便給大家念一遍煲仔飯的歷史百科:

2000多年前《禮記註疏》等書中,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一樣,只不過當時用的是黃米。另據韋巨源的《食譜》記載,唐代一款名叫「御黃王母飯」的,是由編縷(肉絲)卵脂(蛋)蓋飯面表做成,亦有可能是煲仔飯的前身。

和無數流傳已久又平平凡凡的美食同病相憐,煲仔飯缺少了名人或傳奇故事的開光。怪就怪「陶瓦鍋煮飯」這個定義太過模糊寬泛,聽起來就像某個村裡張三李四自個搗鼓出來的生活小妙招。

但若論起一碗正宗煲仔飯到底有多講究,那才是正文的開始。

「煲仔」是有講究的。選用粗陶瓦煲,是因為他傳熱慢,保溫強,從頭吃到尾都不覺得飯涼。粗製的工藝,恰好為米飯的吸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透氣孔,水汽順利排出,米飯才會變得乾爽、粒粒分明。

煲仔飯所用香米米粒細長,韌性彈牙。/《尋味順德》

在煲仔中,「少年煲」又是最為珍貴的。所謂「少年煲」,就是剛使用一兩次的煲仔。老煲煮的飯多了,難免油膩,連煮出來的米飯都是黃色的;新煲又天生土味難自棄。唯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少年感,才能虜獲粉絲無數。

「煲仔飯」的米也是有講究的。本地特有的絲苗米,身材修長,煮出來色澤油亮,晶瑩剔透。這種米還具有吸收性強大這一特點,無論是佐料的滋味,或是豬油的香氣,都會被它吸收融合轉變成一鍋飯的加分項。

煲仔飯的火候更是有講究。老廣人喜歡柴火燒的瓦鍋飯,是因為米飯粒會通過鍋疏鬆的氣孔,將木材的味道一併吸收。那是煙火味,是樹木經歷過的陽光和雨露,是歷史故事的淺淺印記,更何況這樣煮出來的飯,飯焦都會多一些。

據說在上世紀80年代,挑剔的廣東人偏愛用荔枝木烹製的煲仔飯。不知道這鍋煲仔飯裡的牛肉和排骨,是否也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效果。

柴火燒得旺,煲仔中的水分更容易帶著油溢出,讓米飯的口感也變得乾癟。可如果柴火不夠旺,給你一鍋煲仔飯的時間,最後只能嘗到夾生飯。後來出現的煤氣爐燃氣灶,解決了火候的問題。

但煲仔飯最具決定性的講究,還是看做飯師傅。

在廣東街頭,有許多專吃煲仔飯的大排檔,食客絡繹不絕,擠滿了面積不大的門店。熱鬧的飯點,你能常常見到服務員大聲吼著,「借借啊(讓一讓),d煲好焫噶(鍋很燙的)」,然後以矯健的身姿從大家身後閃過。

和大堂的喧囂相比,後廚場景更像是幾位大師傅在各自山頭練功,獨孤求敗。一般一個師傅要看十到二十口煲仔不等。

先給煲塗油,自制不粘煲,然後依次是放米,加水,蓋蓋。米飯快收幹水的時候,轉為小火慢焗,師傅此時要拿出自己的絕活——轉煲。

煲仔的底部普遍被設計成更圓潤的弧線造型,為的就是此刻,讓煲仔在爐灶上旋轉跳躍,讓火苗在鍋底的每一粒上「面面俱到」。另外,將油沿著煲壁澆入,一層完美複製了煲底形狀的飯焦由此形成。

米飯7成熟的時候,再揭開,放肉,蓋蓋,一直到餐桌上被食客揭開,煲內的飯香、肉香才能重獲自由。

「夏天的廚房裡,熱到可以煮熟一隻雞,但又不能吹空調冷風,師傅只能靠頭頂上偶爾灑下的涼水降溫。」

在後廚炎熱難耐的大部分時間裡,師傅都只能盯著一個個鍋蓋,便能隔空判斷裡面的食材發育到什麼程度了,也不是全靠超能力或想像力,他是憑藉自己從當學徒時起不斷累積的經驗,通過觀察蒸汽,感悟從鍋蓋傳遞到手掌的溫度,更有可能的是他看了時間,記得哪幾口煲是啥時候開火的。

吃的時候,煲仔飯也極其講究。

成鍋端上桌的煲仔飯,其飯呈現3種狀態。一是上層飯粒,帶肉香,較軟糯;二是中間飯粒,純米香,有彈性;三是底層飯粒,呈焦香,嘎嘣脆。

底層焦脆的鍋巴,是煲仔飯的靈魂所在。/《尋味順德》

揭蓋,趁熱淋入店家秘制豉油,接著以最快的速度合上煲蓋。待豉油在煲內緩緩流淌,你可以聽見煲仔飯唱出一支感人的b-box:滋滋,滋滋滋,嘶——

再揭蓋的時候,先吃哪個部分的飯見仁見智。但吃完這煲飯之前,這枚碳水炸彈總有某刻令你難忘。

煲仔飯憑啥代表廣東?或許是憑藉它一次次揭蓋合蓋間的講究吧。

廣東人的性格特點,

都在這一煲裡了

煲仔飯已經融入到廣東人的血液裡,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比如廣東人在威脅別人的時候,喜歡舉起「砂煲這麼大的拳頭」。像周星馳電影中那些全身上下,口氣最大的小人物,最喜歡說了。而這砂煲也能用來做煲仔飯。

在周星馳更早期一些的電影《食神》中,那碗讓家燕姐吃到打滾、流淚的「黯然銷魂飯」,也是「煲仔白飯」和叉燒飯的結合,正體現了採用不同鍋、不同火可以對米飯帶來的影響。

令人痴迷的黯然銷魂飯。/《食神》

廣東民眾吃煲仔飯,是把鍋當碗。這些鍋底一般會用粗鐵絲捆一下,這是因為在烈火猛攻下,瓦煲砂煲很容易產生裂縫,而「箍煲」則是讓鐵絲緊貼煲身,夾緊縫隙。在粵語中,「箍煲」一詞也可以用來表戀人分手後重歸於好,或者去挽救一些什麼的意思。

「著名吃貨」蔡瀾在自己的博客中寫,他通常會等到「秋風起,吃腊味」的時候,做一煲腊味煲仔飯,「淋上香甜的老抽,吃進口真是天下美味,鍋底的飯焦,更是仙人吃的」。

可後來在一個節目中,他又改口說自己喜歡用潮州的珠油代替普通豉油。珠油因滴落時會在匙羹底部形成一個珍珠狀的小泡而得名,它稍甜,比一般的豉油也更濃稠,用來搭配帶有微微酒香的廣式臘腸再好不過。

腊味煲仔飯。

或者榨菜五花腩煲仔飯也可。「將五花腩切片和榨菜鋪在米上炊,榨菜不可洗得太過乾淨,否則辣味鹹味盡失,就等於把男人閹掉了」。

一次,他在電臺讚美某家餐廳的榨菜五花腩煲仔飯有多麼多麼好吃,講到要淋上豬油的這個步驟,有位仁兄駕車駕到一半,不管違法,把車子一停,衝上酒樓點了一鍋。餐廳服務員後來把這事告訴蔡瀾,他笑了半天,想了想自己估計也會幹這種事。

孤獨的美食家五郎,也曾光顧一家名叫「南粵美食」的中華料理店。他點的事讓所有精銳食材齊聚一煲的臘腸臘肉瑤柱煲仔飯。

來看看浮誇的日式食評:在瓦制的煲仔裡,肉類和貝類展開了激烈的爭鬥,這份能量又附加到大地母親產出的米飯上,讓之誕生出新的生命。

後來五郎還感慨:「想要讚美這個在中餐巨大森林中,不斷尋找,找到了這家小小餐廳的自己。」

廣東美食,栓得住胃,牽得住心。/圖蟲創意

二者一對比,潮州人蔡瀾的講究,也變得實際了許多。

說起煲仔飯,還不得不提的一個「網紅/黑」,是順德的牛展。許多人還未吃過他的煲仔飯,就先在《舌尖上的中國》或各個博主在危險邊緣試探的小視頻裡,領略了他的壞脾氣。

每個慕名而來的顧客必須守他的規矩——在門外排隊點餐,飯上來了先吃外圍,再吃中間,不要用匙羹挖飯,嚼的時候每邊十五下。

對菜單提出疑問的顧客,他要懟:「別囉嗦,吃還是不吃。」

對價格提出疑問的顧客,他也要懟:「如果有困難的話,你可以下次再來。」

懟顧客,牛展沒在怕的。/《尋味順德》

對悉心聽講,還怯生生問一句「能吃了嗎」的顧客,他更要懟:「吹一吹再吃啦,小心燙死你啊。」

在網上挨了不少鍵盤俠的罵,但這有啥好在乎的呢?他不還是一樣帶著臭脾氣做自己的煲仔飯,開著摩託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緊隨那句他認為是至理名言的話,「微風拂面,路隨我走,這才叫自由」。

發明出煲仔飯的廣東人,的確就是這樣,又懶,又要講究。懶如他們,會把米飯、肉和菜都合到一個煲內做熟;講究如他們,會通過對火候、器材、時間的把握,讓這一煲熟變得比分開烹飪更加好吃。

有了這煲飯,他們可以更懶了,吃飽喝足,管那麼多幹啥?

傳統還是要創新

不好意思,廣東人兩者都要

12年的時候,蔡瀾在香港逛商場時看到了用電的砂煲飯。一通電,上百碗飯便能在短時間內烹熟,即點即賣。

他在博客中感慨,「今後愛吃煲仔飯的人有福了」。但筆鋒一轉,他又說:「煲仔飯的真髓在於熊熊巨火,天氣寒冷時,旺角花園街附近的那幾檔在路旁擺了好幾個煤氣爐,猛火炊飯,才夠味道,靠電煲的,總有溫吞的感覺。」

8年前出現的電煲仔飯技術,後來被申請了專利,如今一種黑色陶瓷鍋的煲仔飯在全國快餐界通行。

用電煲出的煲仔飯,最大的優勢就是快。

陶瓷鍋表面上釉,耐用,也不粘底,後廚不用再使勁地刷鍋。但它封閉性更高,水汽無法散發,煮出來的米便像回南天一樣帶了溼氣。

原本講究的揭蓋合蓋過程,一個全自動便可以省略帶過。藉助這種經過精密計算的技術,安徽合肥、湖南長沙當地都開出了比廣州更多的煲仔飯專門店。

包括此次捐贈給武漢的煲仔飯機器人,也是從順德大師傅的寶貴經驗中,獲得了溫度、時間等關鍵要素,電腦也要通過反覆的計算、實驗,才能出師。

依然會有人像蔡瀾一樣,認為這樣做出來的煲仔飯,即便真能把那層飯焦做出來,那也莫得了靈魂。

也依然會有煲仔飯店,在外賣時代全面到來的時候,執著地給寫字樓裡加班的白領們,送上一整個煲。

但也有更多的人在繁忙工作中,擠出一點緊張的用餐時間,對於他們來說,即點即食的數碼煲仔飯是好吃的,錫紙煲仔飯外賣是好吃的,網購囤積的自嗨鍋煲仔飯也是好吃的。

回到煲仔飯定義還很模糊的時候,除了最經典的腊味、排骨、滑雞和牛肉窩蛋煲仔飯,另類一些的黃鱔飯、鴿肉飯,如今都成為了能單打獨鬥、各立門戶的特色美食。

土豆排骨煲仔飯。

還有高檔一點的餐廳,創造出中西合璧的黑松露龍蝦煲仔飯、帆立貝象拔蚌煲仔飯、蒜香牛頸脊煲仔飯,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年輕吃貨。

正如一個煲仔,它可以做出軟糯、柔韌、香脆多種口感的米飯。一種文化的發展演變,從來都需要有人堅守傳統,也需要有人創新傳播。

煲仔飯的煲是造就其味道的鍋,也是阻礙其自身順應時代的鍋。既要原滋原味,也要換新花樣,誰又忍心看見煲仔飯淪為豬肚雞和椰子雞火鍋店的配角呢?

好了,雖然說了這麼多,我也許久沒有吃煲仔飯了。

《煲仔飯的一些事一些情》,半島便利店

《沒想到吧?真 · 煲仔飯為熱乾麵加油!》,廣東共青團

《你吃的煲仔飯,在廣東人心目中只能算蓋澆飯》,廣東大燒鵝

《廣東人天冷只能打邊爐?我煲仔飯第一個不服!》,粵知一二

作者 | 麻醬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正宗廣式煲仔飯的製作方法,從澆汁開始,喜歡吃煲仔飯的趕緊試試
    樓下的阿姨又開始製作煲仔飯了,饞的我直流口水,下午在小區裡碰見,還特地請教怎麼做,阿姨說:「靚仔啊,下次我做邀請你去我家吃,我教教你怎麼做。」原來阿姨是廣東人,女兒嫁到了我們這邊,所以她也就跟著過來了。阿姨說製作製作煲仔飯,廣式臘腸是關鍵,加了臘腸做出來的煲仔飯才地道,才好吃。
  • 在冬天吃煲仔飯,就是人生的閃亮時刻,好吃到記了很多年
    給我一根香腸和砂鍋,給你最簡單的幸福,嗨,都寫在臉上呢煲仔飯原本是廣東地區的小吃,一排排的砂鍋同時做著煲仔飯,很是壯觀。北方人不這樣吃米飯,不過自打吃過煲仔飯之後,就徹徹底底地淪陷了,誰讓它這麼好吃呀,黯然銷魂飯非他莫屬。吃過之後心裡就記住了它,有空一定要自己捯飭捯飭。
  • 廣州哪裡的煲仔飯最好吃?
    在10平米不到的明廚,總是不難看見一人掌管幾個瓦煲在不停翻轉製作的畫面。不誇張的說,超記每一鍋煲仔飯都很有名,盲點基本也不會踩雷。 一般會吃的熟客會都會在煲仔飯裡加入一點它們自家制的XO辣椒醬,讓米飯更加香口,有層次感。
  • 為什麼廣東人鍾愛「煲仔飯」?只因這小瓦煲中裝得下各種你想吃的
    "煲仔飯"這個梗,說起來那是為人所熟知的。廣東人說話習慣在名詞後面加說個"仔"字,其用法無非就和普通話中名詞前面加"小"字一樣,都是表示該物品小號的體型罷了。比如普通話裡"一棵小菜苗",在粵語中則應該說成"一棵菜仔"。這樣說來,"煲仔飯"中的"煲仔",它不過是指"小煲",也就是小砂鍋。
  • 【臭臭】煲仔飯,真香!
    這不是演習,請各位看官做好防護準備! 如何把煲仔飯吃出新意?為了尋求刺激,我們尋找了幾樣「真香」配料:螺螄粉、臭豆腐、榴槤。欲知口味如何,且聽我細細說來。
  • 吃在香港!推薦飄香四溢的煲仔飯(組圖)
    好味皇茶餐廳  去鴨寮街不一定買電子產品,也可以為了吃一煲好味的煲仔飯。街坊朋友推介這間好味皇茶餐廳,煲仔飯有水平,還不時有新口味推出,難怪位置偏僻,但一到八九點就愈夜愈旺。  坊間店鋪都以炭火燒烤作招徠,此店師傅卻只用一般的石油氣爐來做煲仔飯,但出品絕不比炭爐煲仔飯遜色。他把新舊泰國米混好後,置於傳統的瓦煲內以大火將米煮至半熟後,再轉中慢火放入生料焗 10 分鐘上檯。吃起來米飯夠爽口,底部的飯焦香脆得來,有丁點燒焦口感,十分美味。
  • 霸氣老闆娘張萌化身"砍價萌萌子" 在線安利自嗨鍋
    7月17日,張萌打頭陣,首發開啟抖音"寶藏女神駕到"直播,在線安利起萌萌子的"心頭好"。能被眼光獨到的"霸氣製片人"pick的可不是一般的品牌。自嗨鍋品牌憑藉超高的人氣和實力,成為了"萌選之物",在直播間中被萌萌子瘋狂安利。剛打開一盒自嗨鍋江湖毛血旺自熱鍋,萌萌子就被這正宗川味的鴨血鍋引得口水直流,"好香啊,我真的受不了這個味道,好好吃啊!",看到一整袋的蒸鴨血之後,萌萌子驚呼"料好足!",還不忘囑咐直播間的寶寶,"一定要多吃鴨血,鴨血是排毒的!"這款鴨血鍋還有海帶、藕片等豐富的配菜,萌姐現場套路主持人,"你吃藕(chou)嗎?"
  • 萌萌子瘋狂安利,乘風破浪的自嗨鍋請C位出道
    這不,7月17日,節目裡公認的寶藏女王:張 · social型製片人 · 海豚音女神 · 萌萌子,就在抖音「寶藏女神駕到」直播大秀中,安利起了「心頭好」——自嗨鍋,和粉絲們度過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味蕾之旅。
  • 深圳超好吃的豬肚雞湯和煲仔飯打卡,本仙女教你怎麼做臘肉煲仔飯
    普通豬肚雞湯到了地方之後呢,本仙女的朋友就告訴我說,這家店在他們當地是很出名的,已經賣了十幾年了,這讓本仙女更加搓手手,流口水期待待了。既然是以豬肚雞為招牌,肯定首先要點的就是胡椒豬肚包雞啦。本仙女還特地諮詢了一下服務員,服務員說從開業到現在一直都是堅持用瓦斯爐加瓦煲來熬煮湯底的,所以湯味熬得更醇厚。
  • 臘肉蝦米煲仔飯
    臘肉蝦米煲仔飯By 火鍍紅葉這回我用這個最佳拍檔做了一款有著大排檔風味的煲仔飯;長帝CKTF-32GS電烤箱由於是上下獨立控溫 6管平衡式加熱,所以整體受熱是非常均勻的,用煲仔煮飯就很需要熱平衡了,讓每個米粒都非常漂亮,還有一點就是瓦煲外面不用燒的黑乎乎的.
  • 豐富的蝦醬魷魚煲仔飯,鮮香氣息撲面而來,海邊人家的美味
    煲仔飯是廣東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特色菜,而在煲仔飯裡面加入的配菜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常見的就是臘腸煲仔飯以及臘肉煲仔飯。這些煲仔飯的製作都是千篇一律,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製作一碗海鮮口味的煲仔飯吧!
  • 照貓畫虎學做砂鍋煲仔飯,味道還不錯,全家人都喜歡吃
    廣式煲仔飯的味道超好,做法手藝可謂博大精深,有人為了做好一碗煲仔飯費了幾十年的功夫,我今天也照貓畫虎做一個砂鍋煲仔飯。我的料汁是用生抽、蠔油、白糖、香油調製的。
  • 香港最好吃的煲仔飯!很多人慕名而去,排大隊都要吃的煲仔小菜!
    真正的炭爐煲仔飯,在香港已經不多。吃煲仔飯不該太重視材料,更不需要一個什麼甜醬油,但就要求一煲靚飯。剛從炭爐燒出來的煲仔飯,焗起已聞到飯香, 是平常的炭爐煲仔飯所不能替代的。煲仔飯的精髓,其實在於那最不起眼的飯焦,多少煲仔飯餐廳就為了一塊完美飯焦——能一整塊揭下來、呈黃褐色、吃起來鬆脆不硬——而不懈努力。下面小編帶你去找只有香港人才知道的大排檔,嘗嘗那一煲最銷魂的煲仔飯。位於西環的坤記大排檔,煮的一手好煲仔飯。
  • 廣州最火爆「老字號」煲仔飯,天天排隊,為美味不計較老闆臭脾氣
    這是珊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的駐點。真正的「吃貨」都知道,在廣州,最地道的美食並不是裝修豪華的精緻餐館,當你走在路上,不經意間的某條老街某間舊房子下,那不起眼的小店裡出來味道也許會更出色,相對門面裝修好的店,這些店價格更實惠。
  • 泉州這家煲仔飯,讓人忘掉煩惱的黯然銷魂飯!
    提起廣東美食,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會是腸粉、早茶、以及各色糕點但是還有一樣經典的美食,不可不吃那便是港式煲仔飯!大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的美食不計其數我卻對那份腊味煲仔飯情有獨鍾,久久無法忘懷一說到煲仔飯腦海裡自覺地浮現出上下翻滾的臘腸和米飯金黃的鍋巴、熱騰騰的蒸汽…吃煲仔飯的正確姿勢,當然是「貪心」地舀上滿滿一大勺送進嘴裡,臘腸的鹹香、醬油的甜香、米飯的幹香...
  • 煲仔飯裡真的沒有「仔」,這道美味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飯
    廣東的煲仔飯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來教大家做一個既美味又方便的美食。或許你聽過煲仔飯?在廣東地區,煲仔飯是十分流行的一道美味,不過許多外地人聽到這個名字的話有一點害怕,都說廣東人什麼都吃,現在連「仔」都整出來了!哎,打住,快停止你這無釐頭的腦洞,其實煲仔飯並不是所謂的「吃小孩」!
  • 想要成為rapstar嗎我是煲仔飯是什麼梗和意思 來源出處介紹
    抖音想要成為rapstar嗎我是煲仔飯是什麼梗?最近小編被一句歌詞所洗腦,相信這首歌很多小夥伴也都聽到過,就是「想要成為rapstar嗎我是煲仔飯」,那麼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一款讓人避之不及的煲仔飯,口口爆漿?網友:廣東人真的是啥都吃
    放眼全國論吃貨排行榜第一,非是廣東人莫屬了,在很多人的眼裡看來,廣東人對於吃頗有研究,並且廣東美食的豐富性確實是很了得的,不管是,廣州的早茶還是潮汕的打冷,亦或者是順德的美食,在中國的美食榜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 泰迪一天餓著都不吃狗糧
    不少寵物主人在飼養狗狗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狗狗挑食的情況,如果發現家裡的泰迪一天寧願餓著都不肯吃狗糧,但是願意吃其他的食物,很可能就是挑食導致的,需要採取一些辦法去幫助它改掉挑食的壞毛病,打開它的食慾,讓它愛上吃狗糧,下面給出一些合適的建議與措施,希望能給寵物主人一些幫助。
  • 把這小盒子丟進微波爐,做煲仔飯、咖喱雞翅只要10分鐘!
    2019-11-30 06:25:52 來源: 下廚房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