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瞄上年輕人 20-30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升高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提到糖尿病,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少吃糖?注射胰島素?老年人才會得的病?

  近日,號稱「全中國最好經紀人」的楊天真為治療糖尿病而進行切胃手術,她今年僅35歲;電競傳奇人物Uzi在事業巔峰期退役,只因糖尿病嚴重到無法繼續支撐職業生涯,他今年才23歲……

  據悉,2020年我國20-30歲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996年的4倍之多,全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約1.21億,佔全球總患者數的1/4!別再天真地以為糖尿病只是老年病,年紀輕輕的你,同樣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年輕化」發現和治療率不及40%

  在楊天真發布消息表示即將為了控制血糖而進行切胃手術後,百度搜索中,最醒目的位置是一條來自新浪娛樂的消息,標題是:「為根治糖尿病切胃,楊天真:控制飲食確實做不到」。

  這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糖尿病防治的現狀:作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發病群體正日益年輕化,但普通公眾對這一疾病的認知,仍少之又少。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以控制血糖的方式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在中國,每年有約83.4萬人死於糖尿病引發的各類併發症,比排名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一位的肺癌,多了整整20萬。

  海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開寧稱,近幾年來,在我們身邊,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病群體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這與人們不良的日常飲食和休息習慣有關。而對於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講,他們主要依靠藥物控制,但沒有注意日常飲食,也很容易導致血糖飆升,甚至會誘發併發症。

  患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是中國糖尿病的現狀。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中國超6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陳開寧介紹,根據2017年《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為10.9%,按照18歲以上成人約佔全省總人口70%計算,我省糖尿病患病人群約為70萬左右,但臨床上發現及治療率不及40%。

  「好多患者是做流調或義診時查出來的,確診前,本人根本沒有糖尿病檢查的意識。」陳開寧說,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每年糖尿病就診人數約為3.5萬人。

  早期症狀不明顯 三種跡象要小心

  「在患病早期,部分患者病情輕、早期症狀不明顯,沒有不適感,成為很多人無法發現糖尿病,或者發現了也不去重視的原因。」陳開寧說,還有患者會相信各種偏方,最終在血糖控制上走了彎路,甚至出現了嚴重的急性併發症。

  陳開寧表示,目前我省糖尿病治療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亞、瓊海、儋州等地的大醫院,其他縣域級醫院、基層醫院有內分泌科的並不多,因此也導致糖尿病在基層醫院難以發現,治療能力也有限。

  「糖尿病人需要終身管理、終身治療,吃藥一定要規範,靠藥物控制病情的同時也要控制飲食、堅持運動。」陳開寧稱,身體若有三種跡象,小心是糖尿病來了!

  夜間小便次數增多:

  當體內的血糖急速飆升時,不但會影響到身體的各項器官的代謝和排毒,也會使尿液的生成排出量增加,從而造成小便增多的問題。特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出現夜間小便次數增多的現象,除了飲水過多之外,很可能是血糖急促飆升的影響。

  視物模糊:

  糖尿病不但會影響到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而且會導致神經末梢受到損害,因而就會促使視網膜發生退化,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所以生活中如果在一段時間之內視力突然下降,感覺到看東西比較模糊,多半是糖尿病到來了,應及時檢查自己的血糖水平。

  手腳麻木:

  當體內血糖升高時,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導致四肢的神經末梢受到損害,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因而也會導致手腳麻木,甚至是發痛的現象。所以在夜間睡覺的時候,經常出現手腳不穩或者是發麻發痛的現象,可能是體內血糖升高的影響,應到醫院就診檢查。

  確診早期糖尿病 通過四點來管理

  所有糖尿病的治療,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控制血糖,並延緩併發症的發生。陳開寧舉例,如果一個人的壽命是80歲,他在60歲發病,意味著要管理血糖20年,但如果是20歲發病,血糖管理的時間就是60年,這不僅需要一個人更強的意志力,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也會更高。

  確診為糖尿病說明血糖已經升高,存在胰島功能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情況。通過正確的控制方式,肥胖的2型糖尿病胰島細胞功能可以逆轉,這類人僅通過控制飲食及加強運動即可控制血糖,或許可以將糖尿病帶來的傷害減輕,否則早期的糖尿病持續發展,到了嚴重的糖尿病階段就可能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早期就發現的疾病不可掉以輕心,及時治療很關鍵,穩定控制血糖,重要的組織、器官才不會受累明顯。

  首先,配合治療。診斷糖尿病後,通過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可以發揮良好的控制血糖效果。同時要加強對糖尿病相關知識學習,並在治療過程中監測血糖,不要因為怕用藥耽誤了病情。

  其次,正確管理身材。肥胖是多種代謝性疾病的根源,包括糖尿病。大部分肥胖的人都容易出現胰島素作用能力下降,體內也會產生大量對健康不利的炎症因子,無論是對血壓還是血糖波動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第三,合理運動。要改善糖尿病的血糖及其他代謝異常,運動量充足很關鍵。通過鍛鍊,把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則可以改善身體的機能,調節代謝,持之以恆則能改善胰島功能。

  第四,學會合理膳食。必須明確告訴大家,糖尿病病人與普通人一樣,任何食物都可以食用,包括糖。只不過在食用量及合理搭配方面,糖尿病病人必須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勞動強度來精確確定每日所需要的熱量,合理的搭配食物,而且食物儘可能多樣。其次,進餐順序對血糖也有影響。我們中國人吃飯時,習慣先吃米飯,之後吃菜吃肉,其實這種飲食習慣會很快升高血糖。國外研究發現,先進食蔬菜肉類後進食碳水化合物有利於控制體重。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1.164億人,6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達3550萬,均為全球第一。據BMJ雜誌,202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將達到1.298億,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將高達12.8%。

相關焦點

  • 廈門40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下降 年輕人患病率提升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匡惟 通訊員 張從雲 王競)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昨天下午,「城市改變糖尿病」廈門項目研究數據發布。  根據該數據,2020年,廈門市人口約為429萬,同年廈門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6.24%,即24.46萬,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2.92萬人。
  • 我國糖尿病患者超1億人 嗜甜、熬夜成年輕人糖尿病高發原因
    今年4月,由中國醫科大學、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在我國,18至29歲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2%,30至39歲人群達6.3%。更醒目的是,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已經超過1億人,居世界第一。   7歲孩子   體重超標成「小糖人」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張秋梅發現,現在來門診看糖尿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 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誤區知多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數據,全球患糖尿病的人數從1980年代的近1億人已經增加到2014年的4億多人,相應的成人患病率約8.5%。但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曾介紹過,中國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差不多有10%,超過1億人,趨勢不容忽視。年輕人和兒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
  • 年輕人也會得糖尿病
    28歲的廣州小夥小強,是個經常加班的IT碼農,生活習慣很不健康:工作日熬夜加班、夜宵不斷,周末就葛優癱、從不運動,日常還靠奶茶可樂續命……怎麼看都是要長胖的節奏,可他卻三個月暴瘦了20多斤,比天天吃沙拉跑健身房的人減肥還「成功」。小強吃得越來越多,經常加餐,但身體還是無緣無故地消瘦。
  • 除了心梗,為什麼糖尿病也會纏上年輕人?
    2021年伊始,魔仙堡可愛活潑的美琪去到魔仙堡生活了,令人惋惜的是她才25歲,那麼美好的年華,我們還想在同一個世界看到開心活潑的她,但希望在魔仙堡那個世界她能快樂幸福。但值得引人深思的是,為什麼現今越來越多的年紀大的時候才會有的病會纏上年輕人,心梗如此,糖尿病亦如此。
  • 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緊密?
    現在糖尿病患病率增速很快,並且還年輕化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肥胖所引起的。控制年輕人糖尿病的一大關鍵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在人們的印象中,糖尿病似乎與年輕人距離比較遠,但現實卻是糖尿病的患病年齡明顯前移。
  • 《自然》綜述:越來越多年輕人得2型糖尿病,後果多嚴重?
    在中國,0-18歲的人群中,T2DM的患病率從1995年的4.1例/10萬人上升到2010年的10.0例/10萬人。年輕發病的T2DM在年輕人中的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組和種族的不同而不同。美國SEARCH研究報告稱,美國年輕型T2DM的年發病率從2002-2003年的9例/10萬人增加到2011-2012年的12.5例/10萬人。
  • 年輕人也會得糖尿病 -唐山廣電網
    28歲的廣州小夥小強,是個經常加班的IT碼農,生活習慣很不健康:工作日熬夜加班、夜宵不斷,周末就葛優癱、從不運動,日常還靠奶茶可樂續命……怎麼看都是要長胖的節奏,可他卻三個月暴瘦了20多斤,比天天吃沙拉跑健身房的人減肥還「成功」。小強吃得越來越多,經常加餐,但身體還是無緣無故地消瘦。
  •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了糖尿病|百家故事
    今年4月,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在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經達到2%,30-39歲之間的是6.3%,而在1996年,這兩項比例分別是0.56%和1.36%。而在患病群體越來越年輕的背後,更醒目的數據是——在中國,平均每8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從2011年之後,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
  • 年輕人得糖尿病是種什麼體驗?預防糖尿病,可不是戒糖那麼簡單
    說到糖尿病你會想到什麼?老年人的專屬?確實,很多年輕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前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了糖友中的一員。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我國已有1.14億糖尿病患者,其中6%的患者是20-40歲的青年,可以說如今患上糖尿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 瞭望|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
    這對孿生兄弟遭遇糖尿病的故事,只是我國糖尿病年輕患病群體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醫學雜誌》刊發了中國醫科大學、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的研究成果。這一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在某種意義上,糖尿病年輕化的態勢,已開始逐步顛覆其「老年病」的傳統印象。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2007至200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在我國部分地區開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為15.5%,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0%獲得診斷。最近發表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也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發現。糖尿病不僅給患病個體帶來了肉體和精神上的損害並導致壽命的縮短,還給個人、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 年輕人得糖尿病怎麼辦?看看自己是不是這個原因
    2型糖尿病,曾經被稱為"富貴病",一般是人到中年,由於年輕時不良的飲食習慣,產生胰島素抵抗造成的。但由於現在夥食越來越好,生活習慣越來越不健康。曾經常見於中年人群的"富貴病",居然也在年輕人群中猖狂了起來。
  • 年輕人得糖尿病一定是1型?家族性的糖尿病一定是2型?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文/特殊類型糖尿病科 何金花年輕人得糖尿病一定是1型?家族性的糖尿病一定是2型? 不一定!也可能是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啥是MODY?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
  • 菊粉 防治糖尿病「好幫手」
    38歲的唐先生最近忙得焦頭爛額,父親患有糖尿病,上周因血糖控制不良住進了醫院;母親也查出血糖升高,且她本身體胖,有高血脂,唐先生擔心不及時調理的話,會進一步發展。不僅如此,自己已人到中年,在外應酬又多,會不會也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唐先生心裡沒有譜。    其實,唐先生一家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 幹細胞治癒糖尿病正在成為可能~
    近年來,國內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漸攀升趨勢。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別達10.6%和8.8%,總體糖尿病患病率為9.7%,由此,推算出全國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約為9200萬人。」
  • 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為了減少糖尿病,可以控制的因素有兩個
    2020年11月25-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在蘇州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火熱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新的指南指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又上升了,達到了11.2%,而3年前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10.4%。
  • 中西醫結合 有效防治糖尿病併發症
    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血糖嚴重升高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滲症候群等急性併發症;長期血糖升高可導致視網膜、腎臟、周圍神經或血管等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 糖尿病被稱為「老年病」,可為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反而患上?
    一提到糖尿病,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這是一種「老年病」,在幾年前確實是這樣的。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反而會患上糖尿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最搶手經紀人楊天真、以及中國電競職業選手簡自豪,都長期被糖尿病所困擾。根據調查發現,年輕男性患糖尿病的機率非常高。
  • ​嗜甜、熬夜……糖尿病患病潛在威脅你「中招」了嗎?
    趨勢:糖尿病患者年輕化 「過去40年間,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幅在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有專家強調,目前,國內糖尿病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在門診中甚至有中學生發病的情況出現,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今年4月,由中國醫科大學、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在我國,18至29歲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2%,30至39歲人群達6.3%。 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快速增加,遺傳因素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跟生活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