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沒千年 開封州橋露容顏

2021-01-10 央廣網

經過持續考古發掘,北宋都城開封的標誌性建築——州橋露出橋面。這座埋藏於泥土千餘年,見證北宋市井繁華,作為「汴梁八景」之一的古橋,在世人面前漸露容顏。

州橋遺址位於今河南省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約50米。據記載,州橋建造年份可追溯到唐代建中年間(780—783年),後經五代、宋、金、元、明,1642年被黃河泛濫泥沙淤埋。1984年被偶然發現後,進行了局部試掘。

為推進大運河重要文物系統性保護整治工程,同時豐富北宋東京城遺址的文化元素,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州橋遺址進行發掘。

據介紹,州橋遺址的發掘對於研究北宋東京城內大運河的修築方式、運河管理運行機制等有重要意義,對於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城市布局結構有重大價值。

目前,州橋遺址仍在發掘中。

相關焦點

  • 開封州橋考古發掘取得積極進展,古橋漸露容顏
    汴梁八景之一「州橋明月」,令無數人心馳神往。州橋始建於唐,名汴州橋,五代時稱汴橋,北宋汴河稱天河,改名為天漢橋,習稱州橋。州橋橋面寬廣、氣勢宏大,見證了北宋東京城的盛世繁華,卻沉寂於明代洪水的淤埋。2020年,作為「賦能」 開封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支撐「六穩六保」 重點項目,州橋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啟動,目前部分青石橋面已揭露出。州橋是大運河汴河段與開封古城中軸線交會處的重要古橋梁 。 州橋遺址發掘是今年河南省黃河文化九大重要考古項目之一。據文獻記載,宋代州橋是平橋、木樑石柱,明代州橋則是拱橋、磚石結構。
  • 開封市推進千年州橋發掘與保護 再現「州橋明月」美景
    日前,開封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並將根據發掘進度同步啟動州橋遺址本體保護展示方案設計。經持續考古發掘,作為北宋都城開封的標誌性建築——州橋露出橋面,這座埋藏於泥土千餘年、見證北宋市井繁華、作為「汴梁八景」之一的古橋,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 古都開封讓人夢回千年繁華
    登上城牆 沉浸式演出讓人夢回千年開封現存明清城牆,包括牆體、城門、附屬建築及其地下遺址等,總長14.4公裡,並有兩處水門連通城內外水系,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中國第二大明清城牆。飽經風霜的馬道而城牆上耀眼的城門便是坐落在開封的東西主幹道上的大梁門,北側上馬道就是城摞城博物館,朝代上下疊壓的城牆遺蹟在這裡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到。
  • 河南開封:被李自成灌沒的州橋正在歸來
    近日,記者來到河南開封州橋遺址發掘現場,看到工地的考古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1號探方前,透過西側剖面上一道道白色的地層線,能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運河的層層淤積,以及河道寬窄變遷的過程。對於開封人來說,「州橋」二字意味深長。州橋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誌性建築。昔日的州橋,雄跨於汴河之上,始建於唐。
  • 開封市10位市民代表親身體驗州橋遺址現場考古
    州橋長什麼樣?有幾個橋孔?是否與歷史書籍記載的一樣?自從1984年8月州橋「曇花一現」後,很多州橋之謎不但沒有完全解開,反而更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
  • 八朝古都——開封,新添不少景點,遊客絡繹不絕
    到2020年,隨著黃河生態廊道的逐步開放,開封乃至鄭州等周邊城市的騎行者們紛紛來到這裡,感受母親河上如詩如畫的風景。現在這裡也早已成了古城開封新晉網紅,遊人必去的地方。有六條一渠到2020年,開封「一渠六河」通水,成為一道極其美麗的風景。"
  • 佔地600畝的仿宋古建築群,在開封這個景區,感覺回到北宋
    河南開封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自一千年前北宋開封以來,開封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北宋時的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生活富裕,可以從一幅《清明上河圖》中看到當時的風採,現在的開封變成了觀光城市。在開封市區,最能感受到古都氛圍的是清明上河園的觀光景點,這是一個年輕的觀光景點,所有古老的建築物都是仿照的,但是整體規劃非常好,不管建築物的細節和景點工作人員的服裝如何,遊客都會穿越到北宋。
  • 開封的千年古剎,宋朝的皇家寺廟,佛掌雕佛眼一千零四十八隻
    開封,位於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早在4100多年前就建城。它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如今卻成為了中國最沒存在感的古都。提到古都,許多人會想到西安,想到北京,甚至是南京,卻很少會想到開封。河南的開封市,有著「八朝古都」的美稱。
  • 《墨香獸世界》特殊地圖之神鬼開封開啟
    2008年1月,在寒冷的冬季裡你也享受到遊戲的火熱,在這裡《墨香(專區).獸世界》將為廣大玩家奉上一副全新地圖,幽暗神秘且擁有輝煌史跡的神鬼之地——開封。  一踏入開封,您便會立即感受到一種幽靜和安寧。走在這片青磚之上,細看微藍的晨曦,青翠的樹木。
  • 中國·開封第十五屆荷花文化節暨七夕文化節開幕
    6月22日萬眾矚目的中國·開封第十五屆荷花文化節暨七夕文化節在千年鐵塔開幕,會期為兩個月,這是鐵塔景區荷花文化節舉辦以來規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屆。  開封市政協副主席趙潔宣、開封市政府副秘書長王亞文、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韓滿庫、管委會主任王紀山、市政府節會辦主任、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紅寧,以及管委會副主任馬振生出席開幕式,李紅寧主持開幕式
  • 被湮沒的英國女作家
    被湮沒的英國女作家 2017年02月09日 16:0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黑馬 字號 內容摘要:近些年喜歡英國文學的朋友們談起英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女作家
  • 萬裡橋 成都第一橋
    朱雀橋邊回首處,連天春草似青袍。臨三國遺蹟而詠史,詩與文不可勝數,而清末狀元駱成驤的《萬裡橋》藝術價值被嚴重低估。作者站在萬裡橋邊懷古,目光沿著錦江向南,江水匯入岷江,再在宜賓轉而向東,越過猿啼雲繞的三峽和折戟沉沙的赤壁,抵達東吳首都建業。串連起三千裡長江,跨越兩千年廢興,這首詩當得起狀元之才。詩中「慷慨登舟使節勞」之句,就涉及萬裡橋得名的典故。
  • 清朝河南有九府五直隸州一直隸廳,現在只有三個還是地級市的名字
    清代河南省的區劃有過數次調整,到清朝末年,形成九府五直隸州(直屬省的州)一直隸廳(直屬省的廳)的區劃格局(禹州在雍正年間曾為直隸州,但被廢後,至清末再未復置,本文就不再論述)。不過,隨著工業化的興起,鐵路、工礦、水利使河南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老牌城市則逐漸沒落,到現在,清朝的九府五直隸州一直隸廳,只有三個還是地級市的名字,今天總結如下:開封府:開封市。春秋時,鄭國在今天的朱仙鎮附近築城,為了啟拓封疆,取名為啟封。西漢時,漢景帝劉啟即位,為避他的名諱,啟封改名為開封。從唐末開始,開封逐漸取代了長安、洛陽的地位,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 建國後,開封市境內撤銷了四個縣,一縣與開封同名,一縣曾設專區
    開封,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歷史悠久,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開封有四千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有老丘、大梁、浚儀、啟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名稱,是我國歷史著名都城,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相繼建都於此,有「八朝古都」之稱。開封歷史悠久,市境為華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之地,古縣眾多,建國後市境內先後撤銷了四個縣,全都歷史悠久,其中一縣以開封為名,一縣建國初曾設專區,兩縣撤銷後合併。
  • 同是樞紐,鄭州可以取代開封成為省會,株洲可以取代長沙嗎?
    年)2月,全國統一將府及直隸廳、直隸州、散廳、散州治所皆改為縣,鄭州直隸州改稱鄭縣在平漢鐵路通車時候,鄭州仍然是州制,並不是縣制所以鄭州的「州」和株洲的「洲」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省、府「州」、縣三制下的州,而後者卻是湘江岸邊株田沙洲二、鄭州成為十字樞紐要早於株洲1906年4月1日,平漢鐵路全線通車1909年12月,汴洛鐵路竣工,鄭州成為最早的十字樞紐
  • 露冷雁來賓 菊黃滿疏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氣溫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觸手冰涼,並且快要凝結成霜。天氣也由涼爽向寒冷過度,常是晝暖夜涼。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此時,農村的秋天有點忙,秋收秋種進入高潮。田裡的莊稼在竊竊細語,等待入倉。人們趁著秋高氣爽抓緊摘棉花,曬玉米,挖紅薯,種小麥。
  • 開封市行政區劃史,古開封非今開封,陳留降三級成鎮
    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六縣,分屬碭郡和潁川郡。尉氏縣,秦王政二年(前245年)置,即今尉氏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南北朝時期曾被廢,隋朝復置。縣城同今,延續至今。啟封縣,秦置,漢景帝時改名開封縣,即古開封縣。這個開封縣最初在今朱仙鎮古城村,唐朝遷至今開封市區,明朝廢。民國後的開封則是西漢建制的浚儀縣逐步改名,而不是古開封縣的延續。
  • 成都武侯有座橋,出名了2000多年,如今更美了
    近些年 成都出了很多網紅大橋: 如意橋、五岔子大橋、風情「倫敦」橋…… 但哪個稱得上「成都第一橋」?
  • 「嫦娥奔月」傳說源於上古時期的開封
    於是,華夏民族有了女媧居崑崙山西方、白虎、七(月)宮、梁(弇)州、墉城、西陵的創世實踐和歷史傳承。中秋時節祭祀西(門)方月神的習俗,便是對伏羲文化存在的一種印證。 早在上古三皇時期,華夏先民就形成了觀測日月運行、制定曆法的天官部落,後稱羲和、常儀。五帝時期,羲和也稱重黎。
  • 那你可不是正宗開封人!
    之前城叔發送了這樣一條微博一城一味開封城,開封味開封人,開封胃>幾條評論吸引了略略居然有開封人不知道四味菜是啥?那麼本期略知一二略略帶你全方位認識一下開封四味菜~有人說沒有去開封喝過羊肉湯的人是不會理解真正的開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