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是南湖村最重要的一天這個海邊的漁村非常敬重關公而這天就是關公的壽辰,外出村民都會趁這個時間趕回村裡在廣州工作的邱忠晴也不例外,每次回家邱忠晴都會拉上弟弟出海去巧藤壺,這是他最愛的家鄉味道。
南湖村溫熱適宜的內灣吸引了不少生物在此棲息繁衍,藤壺就在其中,當水流經過藤壺孔部時殼蓋會打開裡面伸出呈羽狀的觸手藤壺濾食水中的浮遊生物,等到退潮後殼蓋會緊緊地閉起防禦其它生物的侵擾,要想敲藤壺必須趕在退潮後,因為落潮後的幾個小時內巖壁上掛滿的藤壺暴露無遺。
敲藤壺有專門的工具、鐵鏟將它對準藤壺底部與礁巖的連接處用力一鏟藤壺就脫落了,採摘藤壺最重要的是躲避海浪的襲擊和小心腳被藤壺鋒利的邊緣刮傷,海浪最兇的地方,藤壺越肥,一個小時慢慢的收穫邱忠晴今天可以解饞了,燒一鍋開水衝泡十分鐘,一錘下去,棄殼取肉,吃藤壺一般都是清水滾湯、鮮吃加少許鹽,再加入幾片潮汕人尤為鍾情的金不換,一道藤壺湯便成了。
清蒸藤壺則是加入蒜末、辣椒醬、醬油、胡椒、水芡粉、花生油均勻攪拌入鍋清蒸即可,一汪鮮肉、汁液飽滿趁熱吃無需技巧簡單的烹飪得來極致的味道,藤壺清香爽滑一小撮肉、韌勁十足,鮮味難以描述但又極致可口,奧秘來自穀氨酸鈉作為味素和雞精的來源穀氨酸鈉在藤壺中含量極高。
今晚村裡青海豐縣的戲班子來唱白字戲這個傳統四百多年沒變過,今天是一年中村裡人難得聚齊的時光,兄弟倆對於美食有個特別的手段一口鐵鍋、堆滿沙、燒熱用沙子的熱量來把食物燜熟,邱忠晴在廣州打理一家廣告公司平時工作很忙空閒助於喜歡潛水的他滿世界跑,兄弟二人一年見不上幾次面說不上幾句話,即便如此因為是兄弟他們沒有距離,第二天中午邱忠晴便要趕回廣州去了,弟弟特意醃製了一盒給哥哥打包帶走這次分別又不知合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