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清宮劇的朋友們,應該對於鐵帽子王是再熟悉不過了,郭德綱在相聲裡也是用于謙的爺爺是八大鐵帽子王綠帽子王來調侃于謙,可是這八大鐵帽子王究竟是那幾個王呢?
什麼是鐵帽子王呢?所謂鐵帽子王就是清朝對於世襲罔替的親王的一種俗稱,難道爵位不是都是世襲罔替的嗎?
其實不然,在清朝建立以後,清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爵位制度,規定爵位共分為12等,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
繼承爵位也有兩種的方式,一種就是降級襲爵。所謂降級襲爵就是當上一代的繼承人死掉以後由其長子或者長孫繼承爵位,但是爵位要下降一級,比如其父親是和碩親王,那麼他的繼承者就是多羅郡王,當然也不是一直降下去,也是有個盡頭的,一般來說降到輔國將軍的時候就不會再往下降級了。
還有一種就是原位繼承,就是不降爵位的繼承,這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鐵帽子王。
事實上,清朝的鐵帽子王不止8位,清朝享受鐵帽子王待遇的親王一共有12位,八大鐵帽子王是指清朝建國時期和入關以後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八位親王,他們分別是:禮親王、睿親王、鄭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
後來清朝入主關內後,又在八大鐵帽子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4位親王,分別是怡親王、醇親王、恭親王、慶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