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補涼湯,清潤健脾祛溼,四季皆宜的湯水

2021-01-10 美食天下

清補涼湯

清補涼湯又稱四味湯,主要是沙參,玉竹,蓮子和百合,也可以再加上雪耳,薏米,芡實,準山等。是一道清潤健脾祛溼,四季皆宜的湯水。

原料:沙參、玉竹、蓮子、百合、雪耳、薏米、芡實、瘦肉、雞骨架、鹽。

做法步驟:

第1步、雪耳泡發,去蒂撕小塊。

第2步、沙參,玉竹,蓮子,百合,薏米,芡實放水泡半小時,清洗乾淨。

第3步、瘦肉,雞骨架飛水,洗淨浮沫。(雞骨架是我做咖喱雞切下的雞背部分,沒什麼肉,我就用來煲湯了。沒有隻放瘦肉就行。)

第4步、把以上材料放入電壓力鍋,按煲湯鍵開煮就行。(沒有壓力鍋,就大火燒開轉小火煲2個小時。)

第5步、煲好後,用隔油勺撇去肥油,放鹽調味即可。

第6步、補而不燥,清潤健脾。

來自 美食天下 elmonte 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秋雨連綿祛溼有道 四類人群如何祛溼
    【功效】助男士補腎固精,活血祛溼。【食療解讀】:蓮須是蓮子的雄蕊,味甘微澀,性平,廣東人習慣將它用來煲雞蛋給孕婦生產前飲用,有去胎毒、美白胎兒皮膚的功效。其實蓮須還有固腎益精、烏鬚髮等效,可以治療夢遺、痔瘡、久瀉、女性崩漏等疾病,可謂男女皆宜。
  • 冬天別錯過這6道湯水,清潤滋補,潤肺健脾,增強體質,家人愛喝
    6道適合冬季的滋潤湯水前幾天立冬,廣東的冬天比北方溫暖很多,立冬以後還是明顯感覺到溫差大了,早晚都有習習涼風,早晚要多穿一件薄薄的外套。冬季比較乾燥,適合多喝湯水清潤一下,給身體補一下水分,皮膚不會感覺那麼乾燥。這次分享6道適合冬季的湯水,暖身滋補,增強體質,過一個水潤冬天。
  • 溼氣重危害大,多吃這4種食物,可健脾祛溼,溫中益氣,補虛強身
    可以多吃這4種食物,堅持吃,健脾祛溼,溫中益氣,補虛強身,幫助趕走溼氣。1.冬瓜冬瓜,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冬瓜能幫助人體排出濁氣,還能清熱解毒。特別是對大便便溏的現象有極大的幫助作用。除了幫助人體祛除溼氣,冬瓜含有的丙醇二酸還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對於減肥、保持體形也大有裨益。
  • 立秋將至,喝這湯最養人,健脾補胃,祛溼潤燥,立秋不懂吃可惜了
    值得一提的是立秋後一些雜糧豆類食物要多吃,健脾養胃很有幫助。我們當地人愛喝湯,立秋也不例外,不同節氣煲的湯也不盡相同。立秋主要是以健脾養胃為主,所以在煲湯食材的選擇上一般會選擇一些豆類搭配瘦肉或者魚肉來煲湯,這樣煲出來的湯鮮香滋補,還健脾養胃。這裡要分享的立秋養生湯是:五豆滾魚尾湯。這裡的五豆分別是:炒扁豆、荷包豆、赤小豆、黃豆、眉豆。
  • 這10款祛溼湯味道好,回家就煲起來!
    功效:清熱下火、祛溼潤燥。豬橫脷——即豬胰,性味甘、平,功能補脾、潤燥、養肺、澤顏。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溼、舒肝、健脾的功效。3、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材料:炒扁豆30克,芡實、淮山各50克(中藥店有售),筍殼魚1~2條(約500克),生薑3片,豬瘦肉100克。
  • 五種祛溼養生湯食譜大公開!清熱解毒祛溼,可不要錯過了
    清熱解毒祛溼養生湯有哪些? 為你推薦以下六種祛溼養生湯, 可不要錯過了! 功效:健脾祛溼、開胃消滯。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溼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溼良藥。
  • 溼氣重的人多喝這碗湯,我隔三差五就要煲來喝,風味獨特又祛溼!
    老一輩的人都特別注重養生,每到春季,婆婆就經常煲一些祛溼的湯水,像薏米啊,土茯苓之類的,都有很好的祛溼功效。記得大前年的某一天,婆婆在鄉下摘了些野菜回來,她說這叫苦齋婆,也是祛溼的。我打開袋子一聞,哎呀,差點沒把我燻死,一股臭腳丫子的味道撲面而來,太難聞了!我心裡想,這東西煲出來的湯水能喝麼?晚上,婆婆煲好了湯,還是有一股特別難聞的味道。
  • 健脾祛溼的食物有哪些
    健脾祛溼的紅豆糯米湯你不需要按照任何比例一次抓一個。洗完之後,把它放在鍋裡,用水煮沸。煮熟後,是祛溼健脾的最佳產品——薏米紅豆粥。薏苡仁紅豆粥煮後不會粘稠。底部總是有腐爛的紅豆和薏苡仁,頂部是紅色的湯,大多數有效成分都在湯裡。
  • 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
    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人喜歡煲湯,毫無疑問,只要和吃的掛上鉤的,總能在飯桌上帶出許多話題。春天來了,春季雨水增多,溼氣偏重,家常湯料裡多以祛溼和健脾為主,對應廣東的氣候特點,家常湯更不能少,湯料要備齊,收藏好了這8種湯料,別再說自己不會煲湯啦!第一種【新鮮土茯苓】土茯苓,也叫紅土苓,它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部位,外皮是深棕色,帶根須,不規則塊狀,有祛溼、解毒、利尿、通關節的作用。
  • 抵禦南方溼熱,最適合喝健脾祛溼湯,煲湯的時候加上它,奶香濃鬱
    此湯清潤可口,祛溼除煩、健筋強骨、補中益氣,且為春末夏初的周末家居靚湯,男女老少皆宜。五指毛桃名字是桃,但是實物跟桃子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其葉子長得像五指,而且葉片長有細毛,果實成熟時像毛桃而得名。用它煲湯味道類似椰子的香氣,讓湯的味道更上一層樓。
  • 老鴨湯怎麼燉好吃又補身體?和什麼搭配最好?建議收藏
    生活在江南的人,一般燉補湯都喜歡用雞鴨,魚米之鄉裡,飲食清淡又鮮甜!南方的夏天是比較悶熱的,空氣溼度大,人體內溼氣也比以往重,所以排溼祛溼是夏天調理養生的重點,而湯水則是最好的選擇,有營養易消化,食療功效明顯,薏米祛溼健脾,冬瓜利水消腫,鴨子溫和滋補。
  • 每天一個小妙招|教你幾招健脾祛溼,輕鬆甩掉小肚腩!
    因此,要想改善脾虛、氣虛、溼氣重的身體狀況,主要是要健脾祛溼,這樣也能助你消除小肚子。 引起體內溼氣重的原因有受外界水溼之氣的影響 ,常處於潮溼的環境不注意保暖造成,還有的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生活習慣不好 ,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 。
  • 健脾祛溼湯的做法
    很多人會選擇煲湯去祛除體內的溼氣,家常都會煲的祛溼湯都有冬瓜薏米湯、土茯苓瘦肉湯、鯽魚湯、土茯苓薏米湯、豬橫脷夏枯草湯這些煲了喝都能祛除溼氣。我們今天來煲的是健脾又祛溼的,是用豬肚、澱粉、薑片、胡椒粉、茯苓、薏米、蓮子、山藥、芡實一起煲成的。豬肚對脾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好的。豬肚又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這些。準備食材新鮮的豬肚用食用鹽、醋澱粉一起洗乾淨。裡面和外面都要洗。
  • 鴿子土茯苓祛溼湯,清甜好喝
    鴿子土茯苓祛溼湯By 美美蘭子作為廣東人湯水是每天少不了一道食療,都說春天天氣潮溼,所以今天煲個祛溼湯喝喝,土茯苓是一味不錯的祛溼食材,今天還配了赤小豆,這樣湯更清甜。
  • 健脾祛溼,飲食養生,常吃這些就夠了!
    食療祛溼功效佳「醫食同源」,飲食養生,可輕鬆祛溼。下面介紹一種簡單祛溼的方子——猴頭菇、紅豆、薏苡仁、紅米、山藥、茯苓適量煮粥,如有條件炒熟、磨粉,一天衝泡吃1~2次,對健脾祛溼效果特別好。作為食用菌王國的珍品,猴頭菇屬於藥食兩用真菌,尤其是其醫藥方面的藥用價值,具有健脾養胃、安神的功效,對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薏苡仁 也稱薏米,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 健脾祛溼湯,隔三差五喝點,祛溼一身輕
    日常喝點調理身體的湯,健脾祛溼,身體輕鬆。健脾祛溼湯,隔三差五喝點,祛溼一身輕冬瓜排骨湯,對脾臟有調理的作用,還能提高抵抗力。排骨中脂肪、蛋白質、維生素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素,適當吃點,對於免疫力的提高有幫助。而冬瓜又是夏季當季食物,它裡面的膳食纖維豐富,有助於提高代謝力,促進廢棄物排出,起到一個促消化、活血散瘀的作用。
  • 溼氣重的人,如何祛溼?做好3看,幫助祛溼健脾
    溼氣重的人,如何祛溼?做好3看,幫助祛溼健脾。 《黃帝內經》說「秋傷於溼,冬生咳嗽」。如果想冬天過得更輕鬆點,進入秋天之後,在潤燥養肺的同時,還要兼顧好祛溼。
  • 夏天溼氣重,和廣東人學煲「祛溼湯」,每周喝2次,氣色佳體質好
    夏天溼氣重,和廣東人學煲「祛溼湯」,每周喝2次,清甜滋潤不上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夏天的雨水尤其多,隔三岔五就來場雨,空氣很是潮溼。另外夏天天氣熱,還會經常喝點冰鎮的啤酒、飲料啥的,再吃點雪糕、冰淇淋,這樣會導致人體內溼氣更重。
  • 這三款配腰果湯水,多喝點,可強骨補腦與改善失眠便秘
    有三款腰果湯水食譜想推介給你們!腰果雖然很小一顆,但營養價值高和功效厲害,對維持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和榛果、核桃、杏仁並稱為四大堅果之一。既然腰果如此有益,不妨試下煲這三款腰果湯水,讓小朋友提升抵抗力吧!湯水食譜1腰果合掌瓜慄子湯 腰果合掌瓜慄子湯能止咳潤喉,秋冬超乾燥,煲這個湯就最為合適。合掌瓜理氣和中、健脾開胃、疏肝止咳的作用,對治療咳嗽痰多、肝鬱氣滯,肝胃不和有很好療效,亦適用於消化不良,提升小朋友免疫力;而慄子補腎益氣健脾、厚補胃腸、補腎強筋、養生美顏的食療效果。
  •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多吃3種食物,健脾祛溼,脾胃慢慢好起來
    脾胃虛弱對於身體健康影響非常大,尤其是會導致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長時間下去必定會讓身體變得消瘦,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並且脾胃虛弱還會造成手腳冒汗,出現氣短乏力以及頭暈頭痛的狀況,脾胃健康的人嘴唇是紅潤的,若脾胃不好,那麼就會出現嘴唇發白,沒有血色,並且會顯得十分乾燥,容易出現爆皮的情況,脾胃虛弱的人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狀況,會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會出現眼睛紅腫、視覺疲勞、看不清東西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