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人,如何祛溼?做好3看,幫助祛溼健脾

2021-01-09 騰訊網

溼氣重的人,如何祛溼?做好3看,幫助祛溼健脾。

《黃帝內經》說「秋傷於溼,冬生咳嗽」。如果想冬天過得更輕鬆點,進入秋天之後,在潤燥養肺的同時,還要兼顧好祛溼。

有的人平素就溼氣有點重,那麼,秋天怎麼養生,才能「不傷於溼」呢?

同時,在我們的傳統說法裡,有很多關於「毒」的描述。但是,傳統養生裡的「毒」,和我們現代科學裡的「毒性」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的。

傳統養生說到的「毒」,其實就是指陰陽寒熱的熾盛。通俗點說,哪一種東西或者屬性特別多了、特別嚴重了就可以稱之為「毒」。比如火毒、寒毒、溼毒之類。

於是,我們便能明白,所謂的「溼毒」,其實就是溼氣很重的稱呼,和我們今天說到的「毒理作用」是沒有關係的,大可不必杯弓蛇影。

要知道,人體的溼氣增加,跟體內陰寒廢物的增加有很大關係。

陰寒廢物增加,則容易導致脾氣虛損。脾的運化能力下降,不能夠運化水溼,溼氣就會在體內逐漸形成、堆積,乃至最後成為所謂的「溼毒」。

所謂的溼毒,其實就是一類體內有濁氣的表現。比如舌苔白帶青綠之色、噁心、不想吃飯,大便溏洩不成形等等。

為了防止溼氣在體內堆積而成溼毒,我們就要學會如何去化溼。

尤其是三伏天,外面下雨,室內也有點溼漉漉的,於是便容易脾虛。這是因為脾被溼氣裹住了,也就叫做「脾被溼困」。

溼氣把脾給「包圍」起來了,脾就不能很好地發揮運化功能。此時,這就需要我們健脾了。日常的調理,我們也可以自己吃一些健脾的東西。

什麼東西最養脾?內經說「五豆入脾」。

就是說,豆類食物最養脾。可以選擇各種豆子,如紅豆、扁豆、綠豆之類。用來熬粥、泡茶等等,都能健脾養脾。

比如常用的紅豆(赤小豆),和薏米、芡實、大麥、苦蕎等一起做成茶包,用開水衝泡就能喝。三伏天經常喝點,能增強脾的運化水溼能力,從而祛溼化溼。這樣的做法,就是「秋不傷於溼」了

此外,也可以用黨參、白朮燉肉,味道不錯還能健脾利溼。

當然,如果需要排出夏天溼氣重引起的體內溼毒,則需要用到藿香砂仁之類的芳香醒脾的之物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體內的溼氣重不重呢?

《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簡而言之,如下「3看」,可以幫助我們自我判斷:

1、看起床時的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別疲勞,頭腦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者是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這些感覺,一般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2、上廁所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順便觀察一下大便。如果粘在馬桶上,幾次都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大多也說明體內有溼了。

其次,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能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

如果體內有溼的話,大便可能會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宿便」,機體代謝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於是便出現很多健康問題。

3、洗漱時看舌苔:

早晨洗漱時,在刷牙前抽出兩秒鐘看看自己的舌頭。"舌乃心之苗,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真實反映身體狀況的。

健康人的舌頭,是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薄白的舌苔,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甚至油膩,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溼;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一般是體內有溼熱。

總之,溼氣是一種陰邪,容易傷及機體的陽氣。對身體健康來說是很不利的。

而所謂的「溼毒」,其實就是溼氣比較重之後的叫法。更多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和我們理解裡的「毒性」是完全不同的。秋季三伏天多喝點紅豆薏米祛溼茶,健脾還能去溼氣,一身輕鬆。

相關焦點

  • 健脾祛溼湯,隔三差五喝點,祛溼一身輕
    脾是後天之本,在身體運作中佔據的作用跟胃部是一樣的,只不過脾臟不像胃部那麼受人重視,很多人並不會太關注脾臟的健康,就容易導致脾臟受損,出現異常。脾臟受損,給身體帶來的影響多,老話常說「脾虛,身體就廢了一半」,當脾臟出現問題後,身體的變化很多,一眼就能看出。
  • 溼氣重吃什麼食物好?枇杷止咳潤肺健脾祛溼
    綠茶不發酵,不發酵就是沒有經過氧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鮮葉的原始味道,茶中的咖啡鹼、茶多酚等多種成分幾乎都保留下來,因此,溼氣重的人不妨多喝綠茶。枇杷是南方常見的一種水果,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枇杷具有止咳潤肺、健脾祛溼等作用,祛溼氣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苦瓜氣味苦、無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降壓降糖、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之功效,由於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溼止癢之功。
  • 溼氣重吃什麼 三種食療祛溼效果更好
    身體的疾病在不經意之間就會出現,溼氣重就是其中的一種類型,那麼我們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原因是會導致我們體內有溼氣的,同時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我們都知道飲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在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我們應該吃什麼進行祛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溼氣重的人,該怎麼祛溼?
    溼氣重有外溼和內溼,內溼通常跟脾有關,脾主運化,一旦脾失健運、脾氣虛弱了,水溼無法及時被代謝,體內溼氣就會變重,溼氣重的人往往脾也比較虛;而外溼多半跟不注意保暖有關,經常處於低溫環境下,會讓溼氣有可趁之機。除了耳屎會變溼,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還有以下幾個表現,對照自查,若你中招,最好儘快祛溼,拖久了,可能諸多疾病會找上門來。
  • 每天一個小妙招|教你幾招健脾祛溼,輕鬆甩掉小肚腩!
    因此,要想改善脾虛、氣虛、溼氣重的身體狀況,主要是要健脾祛溼,這樣也能助你消除小肚子。 引起體內溼氣重的原因有受外界水溼之氣的影響 ,常處於潮溼的環境不注意保暖造成,還有的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生活習慣不好 ,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 。
  • 告訴你實用方法,健脾祛溼,身體變輕鬆
    脾臟乃後天之本,主運化,體內的水溼運化不出去,就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也就會讓人出現很多不適,整個夏天就不太好過,容易發生很多問題。不想身體變沉重,就要及時健脾祛溼。脾虛溼氣重時,會有什麼表現?可以從舌頭來進行判斷,一般溼氣重的時候,舌苔會比較厚膩,舌邊上還會有齒痕,若你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及時祛溼,還要好好調養脾臟。同時,還可以觀察大便,每次大便以後,回頭多看一眼,發現大便黏膩,總是排便不徹底,大便容易粘在馬桶上,衝也衝不乾淨,大便次數還變多,多半是溼氣過重,要引起注意。
  •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多吃這4種食物外加一種茶,堅持吃,除溼祛溼
    一般來說,體內溼氣過重的人,容易出現大便不成形、便溏,嘴巴幹苦、頭痛頭暈、皮膚油膩等現象。體內溼氣過重,人就更容易感覺疲乏。長期以往,也會影響身體的其他機能。那麼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可以多吃這4種食物,堅持吃,健脾祛溼,溫中益氣,補虛強身,幫助趕走溼氣。1.冬瓜冬瓜,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
  • 芡實和此物「天生一對」,每天吃一點,健脾祛溼,贅肉或「溜走」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平時吃喝拉撒基本都在公司,不是改程序就是趕項目,經常熬夜,而且他飲食上還比較重口味,經常喝冷飲、吃辛辣的食物,加上辦公室長期吹空調,小李日漸疲勞,上班總是無精打採,身體沉重,身上贅肉越來越多,整個人看起來像換了個人。自覺自己狀態也不對,就去看了醫生,結果是因為脾虛溼氣重導致的。
  • 脾虛溼重、陽弱,堅持3事,健脾祛溼,補陽氣
    所以健脾養胃祛溼就是補陽氣,陽氣足,身體健、壽命長!脾臟虛弱的危害?1、變胖脾虛後會導致人體運化能力下降,代謝困難,從而脂肪會堆積在體內,人就會越來越胖。環腰按揉帶脈能有健脾、振陽的作用,對於男性還是女性都是非常不錯的按揉部位,還能幫助燃燒小腹中的脂肪、毒素。脾虛與溼氣重,相生相伴,相互惡化,很多人過分強調祛溼而忽略健脾,最終溼氣沒去掉,反而傷害了身體!所以健脾補陽是核心,陽氣足,脾胃健,溼氣不攻自破!
  • 健脾祛溼的食物有哪些
    健脾祛溼的紅豆糯米湯你不需要按照任何比例一次抓一個。洗完之後,把它放在鍋裡,用水煮沸。煮熟後,是祛溼健脾的最佳產品——薏米紅豆粥。薏苡仁紅豆粥煮後不會粘稠。底部總是有腐爛的紅豆和薏苡仁,頂部是紅色的湯,大多數有效成分都在湯裡。
  • 溼氣是夏季百病之源,體內溼氣重的人,多吃4種食物祛溼排毒
    夏季天氣悶熱,許多人喜歡整天開著空調,導致溼氣很容易儲存在我們體內。暑溼傷脾,從而傷害我們的健康狀況。那麼我們怎麼判斷我們身體裡有沒有溼氣呢?今天就來教大家幾招。另外,在早上刷牙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舌苔,健康的舌苔是淡紅色的,舌苔比較薄,乾濕適中,如果舌苔很厚而且發黃,說明體內是有溼氣的。除了觀察舌頭,我們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皮膚狀態,很多愛出痘痘的朋友都會對身體的溼氣比較敏感,所以皮膚愛長痘出油的話,也可能跟溼氣有關。
  • 秋雨連綿祛溼有道 四類人群如何祛溼
    【功效】助男士補腎固精,活血祛溼。【食療解讀】:蓮須是蓮子的雄蕊,味甘微澀,性平,廣東人習慣將它用來煲雞蛋給孕婦生產前飲用,有去胎毒、美白胎兒皮膚的功效。其實蓮須還有固腎益精、烏鬚髮等效,可以治療夢遺、痔瘡、久瀉、女性崩漏等疾病,可謂男女皆宜。
  • 你喝的紅豆薏米湯是祛溼還是增溼?
    現代人普遍「溼氣重」,素有十人九溼的現象,尤其是七八月份,溼氣當令。內溼表現為脾胃不佳,困頓疲憊,容易發生腹瀉、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等情況。溼邪不去,可能引起身體沉重、關節活動不利,甚至引發腰背僵硬或關節疼痛畸形。那麼是什麼造成了了溼氣重呢?「溼氣重」主要與地理氣候和生活習慣有關。
  • 溼氣重危害大,多吃這4種食物,可健脾祛溼,溫中益氣,補虛強身
    一般來說,體內溼氣過重的人,容易出現大便不成形、便溏,嘴巴幹苦、頭痛頭暈、皮膚油膩等現象。體內溼氣過重,人就更容易感覺疲乏。長期以往,也會影響身體的其他機能。那麼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可以多吃這4種食物,堅持吃,健脾祛溼,溫中益氣,補虛強身,幫助趕走溼氣。1.冬瓜冬瓜,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
  • 3種食物,堪稱「祛溼王」夏季不管多貴都要吃,排出溼氣一身輕
    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脾虛溼重?有幾個好方法可以判斷你是不是溼的人。溼氣重,身體會有哪些特徵?2、皮膚油膩溼氣重的人,日常很容易表現在臉部皮膚上,容易皮膚暗黃油膩、滋生青春痘痤瘡,嚴重的情況下還容易引發皮膚瘙癢等症狀。3、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是體內溼氣過重的原因。
  • 薏仁泡茶祛溼效果更佳 教你自製芡實薏仁茶
    溼氣重的人會引發多種疾病,比如痘痘、腳氣、風溼等,薏仁之所以被當做祛溼佳品,原因就在於它不僅僅可以祛溼,還能改善因為溼氣重而引發的多種疾病。   既然薏仁有祛溼的功效,那麼薏仁應該怎麼吃才好?其實,薏仁泡茶或煲湯都不錯。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種薏仁的做法。
  • 健脾祛溼湯的做法
    最近這個天氣又是一半太陽天一半下雨天,還是龍舟天氣,前五天後十天都會下雨,最近每天都會下好幾場的雨,在路上走著走著,開著車就突然之間下一場大雨讓你措手不及,都不知道最近這個天氣淋了多少人,很多人出去又不帶傘就會被淋到。這個天氣的溼氣又很重。所以我們總要祛祛體內的溼氣才可以。
  • 祛溼吃什麼食物好?
    溼氣重,會讓人由內到外都感覺不適,人很容易疲倦和昏昏欲睡,更容易患呼吸系統毛病、腸胃不適和皮膚病。那麼夏季該如何祛溼呢?不妨從飲食下手,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祛溼食物,一起來看看。3、苡仁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溼痺痛、脾虛洩瀉、扁平疣等病症。
  • 健脾祛溼,飲食養生,常吃這些就夠了!
    外 溼 與季節氣候環境有關,如陰雨連綿,涉水淋雨;或久居潮溼之地,如居住底樓等,易感體內溼氣重。內 溼 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溼凝聚而成。溼氣會導致脾虛,脾虛會加重水液代謝異常,產生更多的溼氣,而溼氣重又加重脾虛,形成惡性循環。
  •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
    中醫認為,「溼氣重則百病生」,三伏天如何祛溼是養生不可忽視的問題。作為祛溼的明星良方——紅豆薏米湯被廣為宣傳,許多人自行熬製,天天飲用,卻發現非但沒能祛溼,身體反而越來越沉重。其實,紅豆薏米湯怎麼用很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