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跳跳魚」咱島城也有(組圖)

2021-01-10 網易新聞

  剛剛播出的《舌尖2》讓浙江三門灣的「跳跳魚」爆紅。近日有讀者反映,這種魚在咱青島膠州九龍街道東營碼頭很常見。4月20日,記者探訪時了解到 ,「跳跳魚」生活在河海交界的

灘涂

洞穴內,而眼下跳跳魚還不是很活躍,記者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花費兩小時才在水溝裡找到幾條。

  膠州灣東營碼頭也有跳跳魚

  「我年輕的時候就經常能抓到這種魚,不過它蹦蹦跳跳很難抓。」在東營漁港碼頭附近的東營村,69歲的鄭方峰老人告訴記者,他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從小就愛抓著玩 ,「這個魚短的不到一根指頭長,長的我見過三四十釐米長。」鄭方峰老人說,這種魚學名叫彈塗魚,當地俗稱「狗釣咣」(音),是一種生活在淺海灘涂上的魚類。

  鄭方峰告訴記者,這種魚非常難抓,平日裡生活在灘涂上的洞穴中,在水裡遊動的速度極快,而且還能在陸地上跳躍,速度也很快 ,「年輕的時候自製那種細網,把它趕進去,那樣好抓。」鄭方峰老人說。

  隨後,記者來到了東營漁港碼頭,起初碼頭中的漁民雖然都稱見過跳跳魚,但沒人能說出到底哪裡能找到。一位漁民介紹說,跳跳魚一般都生長在淺灘的洞穴裡,秋天多,現在天氣還太冷,並不是跳跳魚大量出洞的季節。期間,附近一些飯店的老闆也表示,以前碼頭上也能收到跳跳魚,「不過今年還沒有。」一家飯店的老闆孫先生說 。年紀稍大的漁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想尋找到這種魚,只能走到碼頭外的淺灘上,而且現在的跳跳魚大多體型較小,難以發現。

  隨後,記者在王先生的指引下,來到了碼頭南側的一片灘涂開始尋找跳跳魚。海邊已經退潮,淺灘裡留下一個個的小水窪。王先生帶著記者沿著一條泥濘的小道挨個搜尋,但一無所獲。中途王先生撿到一根木棍,碰到小水窪後便用木棍翻動裡面的洞穴,兩個小時後在靠近海邊的一個較大的水窪裡,終於找到了跳跳魚。

  會遊泳會跳躍還會裝死

  眼前的一條跳跳魚瞪著兩隻大眼睛趴在水面上,只有七八釐米長,全身是灰色的,背部還有些斑點。走近後,記者注意到,它的背部有兩個鰭,腹部也有兩個鰭,趴在水裡時腹部的兩個鰭是閉合的,但背部的兩個鰭是張開的。

  「就是這種魚,我們之前也見過。」得知記者找到跳跳魚後,附近的村民李先生和汪先生也走了過來。隨後兩人換上雨靴,準備捕捉這條魚,但是兩人剛剛走下水窪,跳跳魚就翻身藏進了洞穴。兩人走近後才發現,這個水窪中不只一條,李先生下去的時候踩到的一個洞穴中也鑽出了一條,兩人馬上回身圍堵它,「快,別讓它跑了。」李先生說著走了過去。

  本以為洞穴被踩,無家可歸的跳跳魚無路可逃,但是小魚的敏捷卻讓兩人始料未及。它根本沒有在水中遊走,而是直接躍出了水面,如蜻蜓點水般跳躍著高速前進,直接跳上了岸。

  李先生趕緊又追了兩米遠,一把將其摁在了地上。

  隨後,記者找來一個礦泉水瓶子 ,將這隻跳跳魚裝進去。東營村 76歲的鄭明利老漢說 ,這種魚能在水裡遊能在地上跳,「只要它的身體是溼潤的,在陸地上能待好幾個小時。」記者隨即把它抓出來放在了幹地上,這時跳跳魚開始四處亂蹦,蹦了一會兒之後便趴在地上不動了,「別看它現在像死掉一樣不動了,如果你把它放在水裡,它還會活過來。」鄭明利介紹說,這種魚不僅身體靈活,還會「裝死 」。

  已適應兩棲生活

  採訪中,家住附近72歲的宋老漢指著灘涂上散布的大小不一的洞穴告訴記者,平時這些跳跳魚就生活在洞穴內,一般洞穴有兩個通道,一個用來出入,另一個用來通氣、逃生。

  「這裡的跳跳魚沒海水它們活不長。」家住附近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和兒子在海邊遊玩,看著這些跳跳魚特別可愛 ,他就想方設法抓了幾條回家餵養 ,用淡水和魚飼料養了不到三天就死光了,後來他諮詢得知,要想讓跳跳魚存活時間長,必須營造和它類似的生活環境,改用海水餵養就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了。

  「跳跳魚又稱彈塗魚,有鰓,是魚類的一種,隸屬於鱸形目,不過生活習性上已經適應了兩棲。」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的張世平告訴記者,當它出水後,發達的鰓室會充滿空氣,並把尾部浸在水中,作為輔助呼吸之用。據了解,彈塗魚可利用其胸鰭和尾柄在海灘上爬行和跳躍,皮膚和尾巴可作為輔助呼吸器官,能較長時間露出水面生活,這種「能走會跳」的魚特別喜歡在入海口、鹹淡水交界,有泥的地方生長,對惡劣環境的水質耐受力強,目前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已經實現人工養殖。

  文/圖 本報記者徐新東 劉鑫

  市場

  被稱「水中人參」,每斤賣到上百元

  「這種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採訪中,鄭方峰告訴記者,他以前曾經吃過這種魚,現在已經好多年沒吃到了,跳跳魚非常方便食用,剪開一個小口將內臟去除,剩下的部分都可以吃。「幾條小的就能燉一大鍋湯,湯汁白得像牛奶一樣,味道也很鮮,而且肉也很細嫩,」鄭方峰老人說,「咱沒有專門的工具,一天也未必能抓幾條,對於漁民來說不划算,現在魚的種類那麼多,當地很少有人抓也很少有人吃了。」

  「前幾年有人從南方來專門收購,貴的時候每斤能賣到近百元。」記者在現場採訪的時候,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跳跳魚個頭不大加上價格高,當地人吃得很少。夏天和秋天都是跳跳魚繁殖的主要季節,海灘上隨處可見跳跳魚,前幾年專門有南方的魚販子前來收購,便宜的時候每斤價格能賣到五六十元,貴的時候跳跳魚可賣到近百元一斤,聽說南方人都叫它「水中人參」。

  連結

  浙江三門人愛吃跳跳魚

  跳跳魚,又叫彈塗魚、花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灘涂上,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和近岸灘涂的低潮區,是一種珍貴的魚種。浙江三門當地人叫它「彈胡」。新鮮的跳跳魚,在砂鍋裡放點鹹肉 、水、蔥姜蒜加些料酒,就可以燉成魚煲,鮮甜可口。在當地人眼裡,跳跳魚是非常滋補的食材。在沒有跳跳魚的時節,人們會把跳跳魚製成魚乾。制魚乾,也是門技術,老楊說,傳統「彈胡幹」製作方法要用蘆葦稈先串起來,再放到麥稈上烤,燻好後再曬乾。如果選用稻草,就少了麥稈的清香。在三門民間,跳跳魚的更經典吃法是炒米麵。取10來條「彈胡幹」,放在清水裡浸泡10到15分鐘,最好是20到30攝氏度的溫水 。然後撥開去刺,在油鍋裡熗炒一會,起鍋。米麵炒好後,再加入「彈胡幹」,翻炒出鍋 。實習生 張欣健

相關焦點

  • 舌尖2帶動"抓跳跳魚」觀光遊 跳跳魚遭遇滅頂之災
    原標題:「抓跳跳魚」觀光遊 考慮過跳跳魚的感受嗎? 《舌尖上的中國》所創造的遠不止高收視,所帶動的線下現象更是堪稱奇蹟。就在雷山魚醬播出後,其在網絡電商的搜索量高居不下。據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在當集節目播出後,雷山魚醬在某電商的搜索量急劇上升。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舌尖上的美味 跳跳魚的做法
    6、加入豆腐,蓋上蓋子燉15分鐘,出鍋的時候加點鹽就可以了。 跳跳魚湯很滋補這個時節還沒有新鮮的跳跳魚,葉阿姨拿出跳跳魚乾,變著法兒熬了一鍋奶白色的跳跳魚湯。做法:五六條跳跳魚乾,泡在水裡洗淨。三四片生薑,蔥段少許,用自家熬製的豬油下鍋煸炒,下入跳跳魚乾翻炒,黃酒少許,白糖若干,一點鹽,加水,煮沸後把泡好的豆腐皮撒在上面,沸騰後轉小火慢燉,起鍋時撒上些許蔥花。湯汁醇厚的跳跳魚湯就出鍋了。 鮮貨幹吃跳跳魚上市的旺季為每年農曆五月到九月,時間較短。
  • 網友調侃《舌尖2》:跳跳魚太慘了
    吃貨翹首以盼,《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來了。有人開動了胃口、有人觸動了鄉愁,還有的網友積極參與到「舌尖上的世界」的製作中去。作為央視最具水準的紀錄片,令汪峰一時沉默不語。有人叫好的同時,就有人唱反調,貼吧網友甚至堪文千字來「批判」《舌尖上的中國》,指責它宣揚的是一種怎樣的價值觀,是不是被口腹之慾衝昏了頭腦。
  • 釣跳跳魚絕技 來重溫一下舌尖上三門灣的好味道
    近日,《舌尖上的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播映,引來外國觀眾的好評。其中的主角之一「三門小海鮮」再次成為關注點。三門的白蟹、跳跳魚、望潮等小海鮮和傳統小吃麥焦一起亮相螢屏,向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展示」來自三門灣的好味道。
  • 跳跳魚
    《舌尖上的中國》寫了一個美麗的故事,漁夫為讀書的女兒捕捉她最愛吃的跳跳魚。
  • 福建泉州:灘涂 老人 跳跳魚(組圖)
    ,吸引跳跳魚。跳躍瞬間—灘涂上的跳跳魚白鷺與老蔡的身影相輝映  在天氣轉涼的秋收時節,年過六旬的村民蔡基民徒手赤腳忙碌在一片灘涂上,渾身髒兮兮的淤泥也掩蓋不住老蔡臉上開心的笑容,腰間的小簍裡收穫頗豐,蹦跳的跳跳魚快要裝滿半簍了。
  • 望潮、跳跳魚代言台州好味道 三門海鮮驚豔亮相央視
    ……」這段解說詞,出現在前晚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篇《腳步》中的第四個小故事中。46歲的老楊20多歲便開始討海,在女兒7歲以前,他曾是大船上的船老大,在海上「叱吒風雲」,練就了一身捕魚的好手藝。女兒稍大後,老楊回到家鄉,夫妻倆盤下一條夫妻船,開始討小海。《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在三門拍攝期間,楊世櫓和妻子做了幾道小海鮮:油炸白蟹掛麵、紅燒望潮、望潮菌菇煲和清燉跳跳魚,攝製組成員也一道道品嘗了過去,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鮮」。
  • 跳跳魚為何可以在陸地上生存?它們是如何呼吸的?
    第一次聽說這種魚是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位父親在為自己的女兒捕「跳跳魚」。這個跳跳魚就是彈塗魚的別稱,有的地方又把它稱為泥猴。這是一種在陸地上比在水中待的時間還長的魚,雖然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但是彈塗魚本質上還是魚類並不屬於兩棲類。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跳跳魚,八分之一秒的美味
  • 世界跳跳魚在福建,福建跳跳魚在福鼎
    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專家林位琅介紹說,跳跳魚有鰓,是真正的魚,但它卻長時間居住在陸地上,是兩棲動物,還喜歡在烈日下跑來跑去。在離開水遠行時,跳跳魚在嘴裡含一口水,以延長它在陸地上停留的時間,因為嘴裡的這口水可以幫助它呼吸。
  • 美食青蟹、跳跳魚、望潮 探一探三門人摯愛的美食
    台州三門,浙南沿海的一個小城,隨著《舌尖2》的播出,三門美食變得炙手可熱,望潮、跳跳魚……鮮美到讓人垂涎欲滴。
  • 省食安辦表示跳跳魚無毒可放心食用(組圖)
    昨天,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明確表示,引起食物中毒魚種為雲斑裸頰蝦虎魚,而非個別群眾和媒體猜測的「跳跳魚」(彈塗魚)。「跳跳魚」可放心食用。  據介紹,湛江市海洋漁業局和湛江海洋大學有關專家確認該魚種為雲斑裸頰蝦虎魚,屬有毒魚種,所含毒素為河豚毒素。據衛生部門稱,食用該魚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我省尚屬首次報告。
  • 這島上的名場面 咱先雲遊一番
    這島上的名場面 咱先雲遊一番 2021-01-13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小海鮮》中都有對彈塗魚的介紹,節目中「跳跳魚煮紅薯粉」更是讓很多人食指大動。 一些沿海漁民會將彈塗魚與酒燉服,來治療耳鳴及重聽。這種魚的食用歷史悠久,至少在元代就已經被列入海產品之列了。《中國動物藥資源》所言可引為佐證:「甘,溫。滋補益氣,補腎壯陽。
  • 青島一群跳跳魚,因灘涂暫時被海水淹沒,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在魚類中,大部份的魚類都離不開水,若離開水,很快就會缺氧窒息而死,但也有魚類能在陸地上一段時間,離開水比較長一段時間,其中跳跳魚就是這樣一種魚類。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北岸海堤上,經常可以拍攝到大量的跳跳魚像壁虎一樣,吸在海堤上曬太陽。
  •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時間:2020-05-30 10: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 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跳跳魚還是娃娃魚?能在陸地上生活,還會爬樹的魚是什麼魚呢?今天支付寶小雞答題大家選對了嗎?
  • 你知道如何烹飪跳跳魚嗎?教你一招,如何做這道美味滋補的跳跳魚
    習性和生長環境跳跳魚學名彈塗魚;因為動作而得名跳跳魚,跳跳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臺灣沿海一帶,成年跳魚體長約8-15釐米,直徑約0.8-1.5釐米,頭大略扁,雙眼凸出,嘴闊,灰褐色的身體布滿著花斑,腹部有吸盤,能附在礁石上棲息,喜歡鑽洞穴居於底質為爛泥的低潮區,
  • 跳跳魚是一種調皮可愛的魚,很惹人喜歡,大家見過跳跳魚嗎
    大家好,我是漁農阿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跳跳魚。並分享一下我和跳跳魚相關的事情。跳跳魚,從它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是一種非常善跳的魚。這種魚是以「跳」出名,又名彈塗魚。它們是生活在海邊近岸的泥灘上的。我家鄉這邊的海邊的泥灘上生活著幾種跳跳魚。有花跳跳魚,赤跳跳魚,紅頭跳跳魚,普通常見的跳跳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