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是「寓言故事」!卻有一個共同的道理……

2021-01-08 內蒙古日報

故事(一)

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前進村77歲的姜平和兒子、孫子相依為命,一家三口均有殘疾,一直靠低保金生活。

今年2月4日,姜平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兒子和孫子被送去隔離。當地民政局了解他們的困境後,立即開闢救助綠色通道。

確診的第二天上午,1萬元臨時救助金就打到了姜平的一卡通帳戶上。

故事(二)

今年46歲的武瑞剛是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農民,兩年前患上白血病,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多次住院治療,骨髓移植手術,每一次出院都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3項保障待遇「一站式」結算,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

故事(三)

由於出生時缺氧導致腦癱,20多年來,艾新宇過得格外辛苦。

大學畢業後,他抱著創業夢想回到包頭,在九原區就業服務局的幫助下,微觀世界廣告傳媒公司正式掛牌入駐九原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之後,在就業部門的扶持下,他又成立了包頭市微家庭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和包頭市晨曦職業培訓學校,不僅自己活出精彩人生,也幫助了更多的殘疾人走上就業崗位,實現自我價值。

故事(四)

幾年前,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諾爾鎮北菜園村家家戶戶靠種植一兩畝蔬菜過日子。2014年,村裡確定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種大棚蔬菜。

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入股拿分紅,優先在合作社打工掙工資。

「光打工一個月工資就有3000元,一年就是三萬六。合作社每年還能拿3000元分紅,加上土地租金,一年收入4萬元!」61歲的龐廣榮穩穩脫了貧。

故事(五)

呼倫貝爾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全年供暖期長達8個多月。能讓孩子們在漫長寒冷的冬季正常上體育課,曾是幾代教育人的夢想。

如今,這個夢想已經變為現實。呼倫貝爾市幾乎所有中小學都建設了標準的風雨操場,無論外面天氣多麼惡劣,學生們都能在溫暖如春的室內體育場盡情活動。

......

這樣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發生

細細品味這些事情

你會發現

它們不是「寓言故事」

卻有一個共同的道理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內蒙古始終將民生福祉

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1月28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赴湖北首批醫療隊139名醫護人員從呼和浩特飛赴武漢,參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驟然來襲

自治區迅速啟動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第一時間成立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

廣大醫務工作者迅速返崗,投入戰鬥

800多名醫護人員、疾控人員等挺身而出

千裡馳援湖北

8.43萬個基層黨組織聞令而動

守護萬家燈火

興安盟突泉縣社保卡「一站式」服務網點。

2016年至2020年6月底

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535.6萬人

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十三五」期間

中央和自治區本級財政困難群眾

救助補助資金年均62.37億元

集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住房、醫療等

全方位的「8+1」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2016年至2020年6月底

全區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6.2萬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以內

累計建成各類創業園和孵化基地364家

5年來

自治區下大力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著力解決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

推進農村牧區教育信息化建設

辦好學前教育

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

著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堅持產業進村、扶持到戶

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長久之計

帶動全區50%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發展後勁越來越足

農牧民房屋改造前後

「憂居」變「安居」

2013年到2020年

99.3萬居住在危房中的

農村牧區貧困農牧戶實施危房改造

其中13.7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

......

每一項政策

都浸潤著沉甸甸的民生情懷

每一項措施

都見證著民生溫度

每一個數據

都考量著百姓的幸福尺度

回眸「十三五」

全區各級黨委政府踐行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斷增強

綜合整理自內蒙古日報 中國建設報 內蒙古12333等

來源:《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個原因或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以下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恍然大悟。
  • 三年級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做事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種田人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直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他就放棄農活每天守著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同學們要認真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雖短,道理卻深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卻短,道理卻深!一頭狼,不幸地陷入了絕境之中,它被那些獵狗所追殺,光顧著逃命,已經好幾天沒吃什麼東西了,也沒怎麼休息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又遇到了一隻高大威猛的狗。放到往常,狼肯定二話不說,會衝上去和這隻狗打上一架,將它撕成碎片,狗肯定不是它的對手。可現如今的狼,又餓又困,戰鬥力可以說是降到了最低,選擇硬拼的話,肯定會吃大虧,搞不好小命就送到這了。於是,狼沒有硬拼,而是裝作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開始和狗套近乎,讚美這隻狗長得一臉福相,肯定生活的很幸福。
  •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每個故事都包含神話、傳說和社會寓言的混合體,從伊索寓言的口頭傳統中重構了許多元素。書中總共有725個已知的寓言,這些寓言大約在公元前620年至564年之間被講述,但由於它們的口頭性質,開始時沒有發表。大多數伊索寓言都以擬人化的動物為特色,這些動物通常有邪惡或美德的一對一象徵關係。比如狐狸經常象徵聰明;野兔代表敏捷;公牛代表魯莽;驢子代表肥胖和懶惰;螞蟻代表勤奮。
  • 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是什麼寓言故事 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告訴我們...
    從寓言故事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上來說,能夠鍛鍊到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其實這些寓言故事,何嘗不是古人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故事雖短小精煉,但無一不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成年人也同樣適用,只是你了解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是什麼寓言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
    經典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一頭狼正在森林裡覓食,很快它就發現了一頭驢。狼舔了舔嘴唇,心裡很高興,心想終於可以填滿飽肚子了。然後,他一下子跳出來,攔住驢的去路,問驢:「夥計,你從哪兒來的?」「我剛從村子裡來的。」
  •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2020-12-30 14:15:56 來源: 哲彥生活 舉報   寓言故事
  • 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寓言故事有一位有名的畫家,對一頭豬說:「我用你的皮作一幅畫會很值錢。你願意嗎?」。豬想了想,很多錢多好呀!豬便同意了,豬的皮被剝下來,畫家用豬皮作了一幅畫,賣了很多錢!畫家很高興!這一天,畫家又對一頭豬說,我用「我用你的皮作一幅畫會很值錢。你願意嗎?」。
  • 寓言故事《烏龜和老鷹》,在風口的豬,等風停了就是死
    風口上的豬《伊索寓言》裡面有這麼一個來自於古希臘的寓言故事,說是有一隻烏龜,有著屬於自己的藍天夢,想要衝上雲霄,而且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是可以飛的,只不過差點機緣,差點啟動的力量而已。烏龜和老鷹對於講給小朋友們聽的寓言故事而已,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腳踏實地,要實事求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光靠幻想,靠自己的想像去做,明明不會飛的人,非要在高空中一躍而起,起結局必定是悲慘的。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寓言是一個魔袋,從中能取出很多東西來;寓言是個君子,有很多優良的行為;寓言是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許多道理……三(2)班 楊若昕臨危不懼才更有力量三(4)班 趙桉 指導老師:黃友仙 寓言《狼和母綿羊》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狼闖進了羊圈,所有的羊都被嚇跑了,但一隻母綿羊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沒能來得及逃跑。
  • 寓言故事《狼與鷺鷥》,別玩火,與罪惡同行難有好結果
    狼與鷺鷥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中有這麼一個小故事,名叫《狼與鷺鷥》,說是有一種狼,被骨頭卡住了,到處找動物幫助他把骨頭取出來,但沒有人幫他,最後,狼找到了長脖子的鷺鷥,對鷺鷥說只要幫自己取出骨頭,自己一定好好的報答鷺鷥。
  • 寓言故事:喜怒無常的烏鴉與能說會道的青蛙的較量,結局令人深思
    烏鴉這是一個彝族民間口口相傳的寓言故事,據說,古時候,世間萬物都會說話,森林裡有烏鴉、喜鵲和絲兒(彝語諧音,是一種紅嘴鷗)三隻飛鳥關係甚好,它們共同築就了一個鳥巢。春天到了,它們都在巢裡下了一些蛋。而烏鴉卻持反對意見,建議現在就把這些蛋給吃了,以解決當下的飢餓危機。正當他們爭論不休時,喜鵲建議把能說會道的青蛙找來評理。
  • 哈佛商業管理寓言故事十三則
    副標題#e#  哈佛商業管理寓言故事5.珍惜權力  獅子愛上了農夫的女兒,請求農夫將女兒嫁給它。農夫既不忍心把女兒許配給猛獸,又不敢拒絕,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當獅子來催促的時候,農夫對它說:我很願意將女兒嫁給你,但她很怕你的尖牙利爪,如果你剪掉它們,我女兒立刻與你結婚。獅子立刻答應了,回去剪掉它的尖牙和利爪。
  • 讀《伊索寓言》重新發現多義人生
    比如《烏鴉喝水》中的可憐烏鴉,或是《農夫與蛇》中被恩將仇報的農夫,又或是《狼和小羊》中的將死的小羊……故事講述者假借動物一二三四,告誡身邊人——千萬要擦亮眼睛啊!外國寓言的開山鼻祖,《伊索寓言》當仁不讓。傳說是古希臘有一個叫伊索的人,非常有哲思和才華,他漫遊各地,給人們講寓言故事。後來,人們根據他留下來的寓言,又加入當地的民間傳說,這就成了最初的《伊索寓言》。
  • 二年級語文第五單元,寓言故事專項訓練卷,第二題會做的孩子不多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五單元共三課,《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這三則寓言故事都具代表性能,給學生予以啟示,非常適合放在語文教材上。《坐井觀天》由寓言故事《莊子秋水》改編,故事主要講述了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產生分歧,青蛙因為常年生活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而小鳥卻在藍天到處飛翔,因此它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認為誰說得對呢?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通過這故事,提醒我們,做人,常抱感恩的心。2.有一種險詐,叫藉口貓捉到一隻公雞,想找個藉口吃掉它。它指責公雞半夜啼鳴,攪擾大家睡眠。公雞辯解道,它是為在清晨喚醒大家去幹活。貓又說:「你違背倫理道德,到處交配。」公雞又辯解道,它只是竭盡全力,為讓主人得到更多雞蛋。
  •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田螺姑娘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讓孩子學會感恩的寓言故事:田螺姑娘 2011-08-26 14:52 來源:pcbaby
  • 家長都不會,三年級期末必考,寓言故事閱讀測試—選擇題、閱讀題
    A燕子 B孔雀媽媽 C孔雀爸爸 D仙鶴《中國古代寓言》部分7南郭先生是下面哪個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師 B濫竿充數 C紀昌學射8「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本領忘記了」出自寓言故事()A東施效顰 B螳螂捕蟬 C刻舟求劍 D邯鄲學步9「朝三暮四
  • 寓言一般的唐詩,題目只有一個字,流傳千年今天依然有啟迪意義
    很小的時候我們聽過很多的寓言,雖然都是動物為主題的小故事,但是其中卻能夠告訴我們很多人生道理。比如烏鴉和狐狸的故事,告誡我們做人不能聽信他人的誇讚,要有自知之明。又比如羊與長頸鹿的故事,告誡我們不光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也要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晚唐有一些唐詩,也有著這樣的功能。比如這首唐詩,題目只有一個字,但是卻流傳了千年,一直到今天來看,其中仍然有啟迪意義。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