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關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可謂跌宕起伏,隨著中越邊境劃界的完成,目前中越的矛盾集中到了中國南海的島礁與資源上。由於地理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儘管海軍實力弱得多,但越南先下手為強佔據了大片的南沙島礁,同時不斷對西沙群島提出外交爭議,這些舉動埋下了兩國未來衝突的禍根。為了配合南海爭端的需求,越南軍方在近年來、特別是最近2年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多次高調宣布引進先進海空軍裝備。
越南在最近幾年大舉採購或計劃採購的海空軍軍備有:
2010年越南向俄羅斯訂購20架蘇30MK2型戰鬥機,合同金額約10億美元,加上更早購買的4架,越南將擁有總計24架蘇30MK2戰鬥機。目前俄羅斯已經交付了總計12架蘇30MK2戰鬥機,餘下12架將在今年內交付完畢。雖然這些戰鬥機配屬於越南空軍,但考慮蘇30MK2戰鬥機是Su-30MKK升級電子設備、增加反艦飛彈攻擊能力的型號,外加越南海軍缺乏有效防空能力,這些戰鬥機實質上就是為了增強越南對海打擊能力、加強越南海軍防空能力而採購的。
2009年越南和俄羅斯洽談購買6艘基洛636級潛艇的事項,到2011年越南國防部長和俄羅斯出口公司都宣布正式籤訂合同的消息。根據合同俄羅斯將在2014年開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向越南交付潛艇。俄羅斯還表示將會幫助越南建造潛艇基地設施,越南將為6艘基洛636潛艇及其武器裝備、後勤維護和人員培訓花費約30億美元的巨額費用,幾乎相當於越南一年軍費之和。
2007年,越南與俄羅斯籤訂合同,購買了6艘獵豹3.9型小型護衛艦。3.9級獵豹是整個獵豹P1166.1系列中性能最強的型號,6艘獵豹護衛艦的前2艘由俄羅斯建造,後4艘越南建造,目前前2艘獵豹已經交付越南海軍服役。
2005年,越南與俄羅斯籤訂協議,擬購買12艘閃電級P1241.8型飛彈艇,這是俄羅斯閃電級飛彈艇的最新型號。12艘P1241.8型飛彈艇,前2艘由俄羅斯建造,並已交付越南海軍服役。越南確定在國內建造6艘,目前已有4艘開工,今後越方還有可能根據協議行使優先選擇權,再建造4艘同型飛彈艇。
蘇30MK2戰鬥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多任務戰鬥機,最大外掛能力8噸,最大內部載油量9.7噸,不空中加油時最大航程3000千米、一次空中加油最大航程5600千米。蘇30MK2戰鬥機作為一種遠程重型戰鬥機,其主要的特色是增強了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可使用Kh-29、Kh-31、Kh-35、Kh-59等空對地飛彈和KAB-500、KAB-1500等制導炸彈。蘇30MK2戰鬥機的N001VEP雷達對空搜索距離約110千米,可同時制導2枚R-77先進中程空空飛彈攻擊目標。對地可使用Kh-31執行防空壓制任務或是使用Kh-59執行對地精確遠程打擊任務,也可攜帶Kh-31和Kh-59的反艦型號實施反艦攻擊。在南海周邊國家的軍備中,蘇30MK2戰鬥機技術上比較先進,綜合作戰能力很強。
通過引進蘇30MK2戰鬥機,越南軍隊首次具備了可靠的空對艦打擊能力。諷刺的是,蘇30MK2戰鬥機當初是為滿足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需求而研製的,現在出口越南的型號雖然編號為蘇30MK2V,但仍令人感慨萬千。
越南海軍的水面反艦作戰力量也隨著閃電級飛彈艇的陸續交付得到了很大提高。閃電級飛彈艇就是大名鼎鼎的毒蜘蛛飛彈艇,其技術代號為P1241,「閃電」(Molniya)是俄羅斯自己的命名,「毒蜘蛛」(Tarantul)則是北約代號。越南在05年訂購的是閃電級的最新型號——P1241.8型,必須注意的是,這一型號北約尚未對其命名,所以P1241.8並非媒體通常說的毒蜘蛛III型。兩者的顯著區別是P1241.8型採用SS-N-25反艦飛彈,而毒蜘蛛III(P1241RE)採用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
P1241.8型艇長56米寬度10米吃水2.6米,滿載排水量540噸,使用燃燃聯合推進方式最大航速40節,續航能力為1600海裡/14節。它的主要武器為4座4聯裝SS-N-25反艦飛彈,此外還裝備了1門AK-176M型76毫米艦炮、2門AK-630S型30毫米近防炮和1座針式近程艦空飛彈系統。
目前已有2艘P1241.8型交付越南海軍服役,舷號分別為HQ-375、HQ-376,越南確定在國內再建造6艘,並保留4艘優先選擇權,一共12艘。(也有資料指出,越南目前一共有4艘P1241.8型艇,舷號分別為HQ-375、HQ-376、HQ-336、HQ-366。)
SS-N-25反艦飛彈是俄羅斯第一種小型化的反艦飛彈,由於外形和性能與美制「捕鯨叉」反艦飛彈相似,被西方稱之為「捕鯨叉斯基」。SS-N-25反艦飛彈質量520千克,彈頭質量145千克,使用X波段主動雷達導引頭,它的最大速度0.8馬赫,最大射程130千米,是一種典型的先進中程反艦飛彈。裝備16枚SS-N-25反艦飛彈,閃電級P1241.8型飛彈艇具備了很強的反艦火力,通過一次齊射可以擊沉一艘具備較強防空火力的護衛艦,在鄰近越南海岸、越控南沙島礁的南海海域作戰中是不可小窺的作戰對手。
我們還必須注意的是,越南此前已經從俄羅斯、及東歐某國進口了6艘閃電級P1241型飛彈艇——即毒蜘蛛I型、P1241.8的原始型號,舷號分別為HQ-371、HQ-372、HQ-373、HQ-374、HQ-377、HQ-378。
P1241.1配備2座雙聯裝SS-N-2C冥河反艦飛彈發射裝置,電子設備較為落後,但艇體、動力與P1241.8型差不多,越南方面可以較為容易為其升級,換裝新雷達,並將4枚冥河飛彈替換為16枚SS-N-25反艦飛彈增強火力。
越南海軍的一個重大舉措是採購6艘基洛636型潛艇,中國海軍也早已裝備了基洛636型潛艇。基洛636級潛艇是基洛級潛艇在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改進型號,水下排水量超過3000噸,使用通氣管狀態下航行的續航能力為6000海裡/7節。基洛636級潛艇使用MGK-400EM改進型聲吶系統,配合自身的低噪聲具有不錯的探測能力。它的武器包括6管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和18枚魚雷,並可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俱樂部-S」潛射反艦飛彈,此外在潛艇圍殼部位還裝有近程對空飛彈用於對空防禦。
雖然號稱大洋黑洞,但基洛636潛艇的噪聲不過是趕上了西方常規潛艇的水平,電子和聲納設備則一直落後。不過越南訂購的潛艇很可能使用新一代拉達級潛艇的部分技術進行升級,其技術水準還有待觀察。2014年~2019年俄羅斯將向越南海軍交付6艘基洛636級潛艇和相應的武器後勤配套設置並提供潛艇人員培訓。隨著基洛級潛艇的引進,越南將具備有效的水下作戰能力,填補「空潛快」發展路線中潛艇力量的缺失。
「獵豹」是俄羅斯專為出口而設計的新一代輕型護衛艦。為了積極搶佔全球小噸位水面作戰艦艇市場,特別是發展迅速的東南亞市場,替代「科尼」、「帕契姆」和「格裡莎」級輕型護衛艦,俄羅斯專門設計了這款出口型水面作戰艦艇,取名為「獵豹」,項目代號11661。
獵豹級護衛艦採用了一定的隱形設計,有多種子型號,越南購買的是獵豹3.9型。該型艦長102米、寬度13米、吃水5米,標準排水量1500噸,滿載排水量2100噸;採用燃柴聯合推進,最大航速28節,續航能力4000海裡/10節。獵豹3.9型的主要武器為2座4聯裝SS-N-25反艦飛彈發射裝置,1門AK-176M型76毫米艦炮、2門AK-630S型近防炮、1座棕櫚樹彈炮結合系統。獵豹3.9型還安裝了1部中頻艦殼聲納、1部中頻拖曳變深聲納、2座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1座RBU-6000型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具備不俗的淺水反潛能力。此外,獵豹3.9型還設置有飛行甲板,可以攜帶一架卡28直升機。
目前已有2艘獵豹3.9型護衛艦交付越南海軍服役,舷號為HQ-011和HQ-012,越南還會在國內建造4艘,一共6艘。獵豹3.9型護衛艦具有較好的遠海作戰能力,其續航能力很適合在南海地區使用。其噸位是閃電1241.8型飛彈艇的4倍,但僅搭載8枚SS-N-25反艦飛彈,數量反而比閃電1241.8型少,這說明其使命主要是進行較遠距離的前沿巡邏警戒。搭載一架直升機,也使得獵豹3.9型護衛艦擁有飛彈艇所不可能具備的對海監視能力。
越南海軍引進獵豹3.9型護衛艦可以加強其對南沙附近海域的監控能力,能夠較長時間對敵方艦艇進行跟蹤監視,保證越軍指揮機構對戰區形勢的及時掌握。在現代戰爭中,對戰場信息的掌握是作戰取勝的首要條件。所以,越南最近又打算向荷蘭購買功能與獵豹3.9型護衛艦相同的「西格瑪」型輕型護衛艦。
提到戰場監控,越南軍方對這一在現代戰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是非常重視的。早在2005年,就向波蘭採購了多達12架M28-1R BIS海上巡邏機,只是M28-1R BIS巡邏機不像獵豹、西格瑪護衛艦那樣屬於作戰裝備,所以國內媒體較少關注。
該型飛機M-28「空中卡車」運輸機改進而來,巡航速度350公裡/小時、升限6000米、航程1230公裡,裝有探測距離為160公裡的PIT ASR-400雷達、PIT CCS-400機載指揮與控制模塊、Star Safire II光電/紅外傳感器、磁探儀、反潛聲納浮標和link11數據鏈。
M28-1R BIS海上巡邏機對越南加強海上作戰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可以在距離基地250公裡處持續巡邏2個小時,越南如果將其部署在本土海岸、南沙島礁基地上,就能夠維持監控南沙相當大一部分海域。有了M28飛機、獵豹輕型護衛艦進行持續的戰場監控,越南軍方才可以對蘇30MK2戰鬥轟炸機、閃電1421.8飛彈艇這些主要攻擊力量作出準確調度。
當然,M28飛機太小,續航能力、雷達的探測範圍都不足以維持對更大海區的監控。所以,越南軍方一直積極尋找更先進的海上巡邏/預警飛機。在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越南三軍代表團就對空客公司的C-295 AEW預警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可以看出,越南自2005年起就開始進入軍力高速發展時期,不斷採購新型海空裝備,以獲得更強的海上作戰能力。通過上述盤點,至2020年越南至少會擁有24架蘇30MK2戰鬥轟炸機、11架蘇27戰鬥機、6艘獵豹3.9型輕型護衛艦、18艘閃電系列飛彈艇、6艘基洛級常規潛艇、12架M28海上巡邏機,還有可能獲得4艘西格瑪級輕型護衛艦和更先進的海上巡邏機、預警機。
面對主要衝突對手中國海空軍的強勢,越南海軍採用了中國海軍過去的「空潛快」的發展模式,在越南海軍身上依稀看到了我們舊日的影子。蘇30MK2戰鬥轟炸機、基洛級潛艇、閃電級飛彈艇,恰好構成「空潛快」的攻擊三極,再輔以獵豹輕型護衛艦、M28海上巡邏機等戰場監控裝備,組成了一支精幹實用的海上攻擊力量。
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0年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為1069.16億美元,尚不及中國深圳一市的產值。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越南2010年的軍費開支則僅為23.9億美元。越南利用有限的國防開支達到了最大的威懾效果,不得不說,其國防建設效率是非常高的。
可能有人認為越南海軍雖然在高速發展,但仍然遠遠不具備和中國海軍對抗的能力。其最先進的獵豹3.9型護衛艦在綜合作戰能力上也不過是達到了中國海軍053H3級護衛艦的水平,閃電級飛彈快艇在速度、隱身能力等性能上都不能和中國海軍的022級飛彈快艇相比,更不要說中國海軍近年也在大批量建造先進的護衛艦和驅逐艦。
但軍力對比並不是簡單的指標比較或數字比較。中國在南沙的最大劣勢在於地理上的距離,最南端的陵水軍用機場距離南沙群島超過1000公裡。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航程最遠的蘇27系列戰機,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最多只能在南沙群島上空巡邏1個小時;如果要在南沙上空時刻保持2個蘇27四機編隊,每天需要出動192架次。這是最理想情況的計算,如果考慮氣象條件影響、對預警機、巡邏機的護航,每天可能要出動超過300架次的蘇27,這種出動強度是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目前無法承受的。
中國海軍現在還沒有航母投入服役,所以,海軍艦隻在南沙海域必然要面對沒有制空權掩護的情況。這就給越南方面留下了這麼一種可能性——充當「肇事者」角色:越南獵豹3.9型護衛艦與中國海監、中國海軍艦隻前沿對峙,雙方因偶然事件發生低烈度交火。獵豹護衛艦因為噸位較小,在火炮交戰中被重創、喪失動力。高速前來支援的越方蘇30MK2戰機、閃電級飛彈艇向中方艦船齊射了數十枚SS-N-25反艦飛彈,多艘中國艦船遭到重創或沉沒……隨後,越南方面宣布停火,要求美軍進入維持南海局勢……
以上是一種基於現實的假設,雖然越南海空實力無法與中國正面對抗,但通過打造一支以蘇30MK2戰機、閃電級飛彈艇為骨幹的海上攻擊力量,越南已經具備在南沙海域將中國海軍「咬一口」的能力。與1988年中越「3·14」海戰相比,越南海軍的態勢已得到根本性改善,當年越方的老舊登陸艦、武裝民船在中國海軍護衛艦的100毫米、37毫米艦炮的打擊下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筆者認為南沙海域的軍力對比相對於20年前已經發生激烈變化,這種變化對中國是不利的。要阻止這種態勢進一步發展,中國海軍只能在結構上作出改變,組建航母戰鬥群,建立起南沙海域空中優勢,越快越好。
越南海軍近年來大舉購買海空裝備,試圖建立一支讓中國海軍在衝突中付出巨大代價的海上攻擊力量,可以作為談判籌碼獲得更多的利益。考慮越南佔據大量中國南沙島礁的現實,建立航母戰鬥群、重新具備以較小的損失在南沙海域徹底壓制越南海軍的能力,是中國海軍目前的首要任務。
benjamin2006@foxmail.com
版權聲明:騰訊網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導,但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出品:騰訊網軍事頻道
作者:張雪松
本期責編:黃治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