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指數 | 北京半年報:商住爆賣改變銷售排行 豪宅化樓市寸土寸金

2020-11-30 觀點地產網

觀點指數 地王與豪宅,是2015年北京樓市的兩個關鍵詞。2016年上半年,在土地供應銳減的情況下,地王雖仍有,但除了處在北京邊緣地帶的延慶居然也拍出了樓面價達3.1萬的地王外,其他的似乎也不那麼令人驚詫。

豪宅依然是北京樓市甩不掉的一個關鍵詞。根據中原地產研究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新房市場籤約成交均價達到34847元/平方米。

攀上3萬後,也意味著北京樓市高端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同時,這也是北京市場六年以來半年成交均價的最高水平。

有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成交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中,平均價格每平米超過10萬元的豪宅共有225套,比2015年上半年上漲65.4%,比2015年下半年上漲94.0%;總價超過1000萬元的豪宅共有2799套,比2015年上半年上漲133.4%,比2015年下半年上漲33.1%。

除了純商品新房成交均價創新高之外,今年北京市二手房網籤量也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新高。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數據中心統計,2016年上半年,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成交135507套,比2015年下半年增長20.6%,成交均價為43465元/平米,比2015年下半年上漲9.3%。

不過,北京樓市上半年的「頭條」非商住莫屬。根據鏈家研究院顯示,2016年上半年普通住宅/公寓類、別墅類、商住類物業分別成交20777套、3401套、33401套,較去年同期分別變化-5.7%、167.2%、504.5%,上半年商住類項目成交首超普通住宅/公寓類,且較去年同期上漲5倍有餘,是去年全年總成交量的1.55倍。

價格的攀升、豪宅的成交、商住的風潮……說來說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北京住宅供應越來越少了。

和裕超越萬科擠入前三

住宅供應在減少,但是要進入京城的企業卻仍在增加,狼多肉少是北京土地市場的現狀。地價攀升讓北京房企更感艱難,特別是對於資金實力不那麼雄厚的企業來說。

從2016年上半年北京區域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來看,首開、和裕和萬科是北京房企中的佼佼者,上半年銷售金額破百房企的僅此三家。

從全國範圍來看,首開半年319億的銷售額與萬科之間還差著1581個億,但在北京,首開卻是「一家獨大」。

首開的宣傳語是「一部首開史,半座北京城」,對於在北京的開發規模,首開向來是引以為豪的,也正是得益於此,首開上半年在北京錄得銷售金額195.5億元。

從項目銷售情況來看,位於朝陽孫河的別墅首開·琅樾售出13.84億元,在別墅銷售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均價6.5萬/平的朝陽豪宅首開·熙悅尚郡則賣出了11.17億;此外,與萬科合作的商住項目首開萬科城市之光賣出10.91億;與龍湖合作的首開龍湖天璞則有13.77億。

首開以項目多取勝,和裕地產則主要靠兩個商住項目支撐,並因此超越萬科成為亞軍:半年北京商住成交排名中,前兩個席位均為和裕地產項目。

數據統計顯示,商住銷冠順義尚峰壹號均價26189元/平方米,銷售金額65.26億元;大興林肯公園緊隨其後,金額為62.51億元,均價31538元/平方米,這兩個項目的金額之和就已經達到127.77億元。

這個成績與北京商住全面限購傳言自然是有關的,但是2009年開始銷售的林肯公園,在此前也有著不錯的成績。2013年北京商品房銷售金額TOP10中,林肯公園就以58.16億元的成績摘得亞軍,當年和裕地產也因此躋身北京區域前十。

季軍萬科,從項目銷售情況來看也可圈可點。商住市場中,除了首開萬科城市之光賣出10.91億之外,萬科天地銷售9.85億,萬科中央城5.99億,觀承別墅則為11.04億;與京投銀泰合作的京投銀泰萬科西華府銷售了16.86億;與中糧合作的長陽半島則有10.43億。

或許對於北京萬科來說更值得一談的是戰略上的轉變,上半年萬科舉辦的一場發布會中,「曼哈頓計劃」首個作品大都會79號亮相,一同出現的還有翡翠公園、翡翠長安,這是北京萬科將要推出的三個高端產品,這意味著北京萬科正式邁向中高端領域。

商住限購搶佔樓市頭條 

從和裕地產的兩個商住項目就可以看出,北京上半年樓市中,商住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今年上半年,北京商住類項目成交首次超過了普通住宅以及公寓類,在5月通州限購前期以及6月中旬全市商住限購傳言的刺激下,商住項目成交暴漲,幾度搶佔北京樓市頭條。

4月20日有消息傳出,通州區關於商住限購的細則已經基本確定,最快在「五一」前後發布;4月21日又有消息傳,通州將於22日正式實施商住限購,具體時間是下午5點。

在消息傳出的當周,即4月18日-4月24日,根據亞豪君嶽會數據統計,北京商住產品實現成交5427套,佔當周商品住宅成交比例的80%,其中,通州區商住產品共成交4698套,在全體商住成交中佔比近九成。

通州商住限購(5月6日)滿一個月後,6月6日,北京樓市又開始傳出「門頭溝的商住房也要限購,已經開始停止網籤」的消息。

6月14日,傳言再起,有消息稱北京市住建委內部通知,6月15日零點起北京市所有40年、50年產權商住項目正式限購。

因為這些傳言,北京商住再成主角及頭條。據亞豪君嶽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端午小長假期間(6月9日-6月11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2503套,成交面積35.65萬平方米,創造了歷年端午小長假的新高,其中商住類產品共實現成交2286套,佔全部成交比重高達91%。

從成交排行來看,端午期間成交套數排名前十的項目均為商住產品,和裕地產的尚峰壹號三天實現籤約941套,林肯公園則籤約636套,兩個項目的成交之和就佔據了全部商品住宅成交的63%。

對於這些傳言,儘管北京市住建委均有及時進行闢謠,但直到今天,商住限購的傳言仍在持續發酵。

土地稀缺住宅供需倒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商住項目能夠大賣,是因為對於許多人來說,商住是「過渡房」的存在。

被北京限購攔在商品住宅門外的購房者,商住房不限購是一個很重要的誘惑,另一個對於有購房資格的人來說也同樣重要的原因是,商住房「小戶型、低總價」。

北京高端化趨勢愈加明顯,住宅價格越來越高,商住房才成了許多剛需群體的暫時性選擇。追根究底,北京住宅價格高漲又是因為住宅供需比懸殊,這在北京今年上半年表現得尤為突出。

據數據統計,截至上半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僅有60477套庫存,按照上半年的月均成交量計算,北京樓市庫存量的去化周期不足8個月;其中,今年上半年北京僅供應商品住宅12925套,創下歷史新低。

從土地出讓情況來看,2016年上半年,北京合計出讓了23宗用地,其中居住類用地僅有7宗,也創下歷史同期最低紀錄;上半年總計105萬平方米的土地供應中,只有38.7萬平方米土地為商品房住宅,佔比不到4成。

供應創下最低紀錄,但溢價率、樓面價卻創下最高紀錄——平均樓面價達1643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了32.7%。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在今年上半年北京出讓地塊中,能夠成為商品房住宅的部分估計僅有3000套,供需比高達1:8。

另有媒體報導還指出,供地少且地價高,而高價地塊在市場不足以支撐其預期房價的基礎上只能延遲上市時間,這進一步加劇了北京住宅市場的供需矛盾,市場需求主要依託於消化庫存來勉力支撐。

不過,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方案顯示,北京的耕地保有量面積從322萬畝降低到166萬畝,減少了156萬畝,約為1041平方千米。

根據文件,東城、西城、海澱、朝陽、豐臺、石景山等北京城六區的總面積為1381平方千米,其中豐臺區的面積為306平方千米,釋放出來的耕地面積相當於城六區總面積的78%。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耕地減少並不意味著建設用地的增加,況且,釋放後的土地將作何用處尚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觀點指數·2019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
    (原標題:觀點指數·2019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
  • 北京發布「商改住」封殺令 多個商住項目忙促銷
    正在銷售的方恆偶寓是50年產權的商住兩用房,平層的均價為每平方米28800元,而LOFT的均價為每平方米38800元。置業顧問宣稱「使用率還是LOFT高,搭出一層的話就等於每平方米只要1.94萬元了嘛。」但業內人士稱,所謂的「贈送面積」不能寫進房產證。二手房銷售時價格還能商量;但要趕上拆遷,LOFT的補償款也不一定比周邊的樓高。
  • 如何理解樓市與股市的關係?來看看最新觀點
    文章中談了樓市和股市中,一起來看看高層是怎麼理解這兩個市場的。  01 關於樓市   首先是樓市,文章中談到:  「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租購併舉、因城施策,完善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撤銷限外令後,北京會取消限購令嗎?
    目前外匯儲備的數量已經從峰值的3.99萬億美元降低到了3.2萬億美元。正是基於此,2015年8月,住建部等六部委出臺文件《關於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有關政策的通知》,宣布放鬆樓市限外令。不過當時北上廣深等限購城市可「自主決定」。
  • 7分鐘搶光288套房、還有人交百萬喝茶費,樓市又火了?
    蘇州拋出重磅搶人政策 樓市復甦指數跑贏全國不少人認為,這次蘇州樓市的突然回暖,和當地政府拋出的重磅人才新政有關。3月20日晚間,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正式發布了《市政府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調整人才落戶政策。
  • 李宇嘉:樓市是萎靡不振,還是韌性依舊?
    北京樓市明顯下滑,但房貸漲價更明顯,最新獲得的消息,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不低於相應期限LPR+55個基點,二套房貸款利率不低於相應期限LPR+105個基點。今年以來,商品房市場掉頭向下,但近期卻走出收復失地的趨勢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已收窄至0.6%,7月以來連續兩個月收窄。單月看,7、8月份銷售面積分別增長1.2%和4.7%,8月創今年單月新高。
  • 北京樓市,大興是通勤居住板塊,低首付上車首選
    我是北京房姐,資深房產投資專家。目前已為10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姐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姐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以下內容選自【北京房姐】公眾號| 粉絲問答,買房問題請私信提問提問:夫妻雙北京戶籍,尚有一套購房資格。
  • 2020年長沙樓市大事記
    7月住宅限價14800元/平,長沙土地限價創新高 7月30日,位於開福區東風路[2020]長沙市052號限價地被長沙城發恆偉置業有限公司以4.6億元摘得,住宅毛坯限定銷售價格不超過14800元
  • 【同策監測】上海樓市1周快報:成交量環比小幅下降
    一周樓市熱點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分析: 該通知對房地產市場而言,進一步強化了房地產的金融監管,鞏固了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對於金融市場而言,防止了樓市可能爆發的金融類風險,有利於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健發展。 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 調控政策不斷 北京限購令還能走多遠?
    20年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每項政策出臺都能遇到市場的博弈,可沒有哪項政策像「限購令」這樣,讓連綿不斷的家庭用結婚證去破解。  2011年2月16日北京市建委提出調控北京樓市的15條措施,簡稱「京十五條」。如今北京住房限購令發布已有四年,《廣廈時代》整理這四年來有關限購令事記,一探限購令的「前世今生」,瞭望它的未來。
  • 疫情下的全球樓市變局:韓國房價暴漲 曼哈頓公寓遇冷
    (財經天下)疫情下的全球樓市變局:韓國房價暴漲 曼哈頓公寓遇冷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龐無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房地產市場出現不少意料外的新變化。疫情陰雲下,絕大多數行業都遭受巨大衝擊,企業破產、員工失業等情形並不鮮見,但許多城市特別是國際大都市房價卻不降反升。
  • 2017年北京樓市開局遇冷 1月僅6盤入市
    【北京樓盤全在這兒了!】【首付?房貸?計算器點這裡】1月北京6盤計劃入市 純新盤和老項目加推各佔一半每年1月都是樓市銷售淡季,據網易房產統計,2017年1月北京住宅市場僅有6個項目預計開盤。
  • 【發問】調控政策不斷 北京限購令還能走多遠?
    20年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每項政策出臺都能遇到市場的博弈,可沒有哪項政策像「限購令」這樣,讓連綿不斷的家庭用結婚證去破解。未來的社會學者在研究近幾年的離婚率時,恐怕很難從感情因素入手,因為太多的離婚只和買房資格有關。20年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每項政策出臺都能遇到市場的博弈,可沒有哪項政策像「限購令」這樣,讓連綿不斷的家庭用結婚證去破解。
  • 北京限購令還能走多遠?環京投資客多被套牢
    20年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每項政策出臺都能遇到市場的博弈,可沒有哪項政策像「限購令」這樣,讓連綿不斷的家庭用結婚證去破解。  2011年 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限購令應運而生  北京限購令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 解讀滷味界「三巨頭」的半年報
    8月27日晚,周黑鴨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24億元,相比於2018年同期的3.32億元有較大幅度下滑。  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滷味界「三巨頭」另外兩家煌上煌和絕味食品也公布了半年報,與周黑鴨不同的是,這兩家淨利潤增長都超過20%。
  • 2021年樓市,通脹的洪水和降價潮哪一個會先來?
    當這個緊箍咒越來越緊的時候,今年樓市中零星的閃崩現象漸漸成為一種潮流,讓許多人的財產在一夜之間出現巨大浮虧;這兩種情況,哪個更容易出現?NO. 1|壹即使是說不出CPI和PPI兩組字母所對應經濟指數的人,我相信也能感覺到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不可避免。但是,通貨膨脹和許多人腦海中大量現金無處可去,只能湧入股市、樓市不同,這一次通貨膨脹有著很明確的指向。
  • 10月數據,從產品到區域,樓市分化更加劇烈
    1-10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0%;銷售額增長11.1%。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0%,銷售額增長3.6%。另一方面,中部及東北部的新房銷售市場則明顯較冷,1-10月份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0%;銷售額下降2.9%。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8.8%;銷售額下降4.8%。
  • 樓市迎來雙喜臨門,哈爾濱和廈門兩地新動向,樓市的未來一片明朗
    國內的樓市風向已經改變,不少的人始終不相信房價出現下跌,甚至還在夢想著房價飛漲的時期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這個房產增值的夢想在不少地區已經開始破滅了,樓市的發展方向會更加貼近城市的發展需求,房價也會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
  • 早知道:道指首次站上27000點 半年報行情漸入佳境
    專家預計今年消費增長8.5%左右 樓市成交熱點重回一二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預計2019年消費增長8.5%左右,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速的拉動作用有望超過75%。房地產成交熱點重回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總體可控。一二線城市開啟下半年新一輪供地潮7月份以來,土地市場成交情況依然處於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