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純褐鸌

2021-01-20 中國科學院

    近日,3隻候鳥飛至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城分水嶺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建築工地上方,其中一隻撞到牆壁受傷落地,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飼養兩天後死亡。後管理局將此鳥交昆明動物所碩士研究生倪慶永帶回。經昆明動物所楊曉君副研究員鑑定,該鳥為純褐鸌Bulweria bulwerii,屬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鸌科Procellariidae鳥類。

    純褐鸌是遠洋性鳥類,活動於熱帶海洋上,在海島的峭壁等處繁殖,在我國僅記錄於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臺灣,均為偶見種類。本次在雲南發現為首次在我國內陸地區發現,是雲南鳥類目的新記錄。由此使雲南鳥類的目數從19目增加到20目,目前中國記錄的21目鳥類中,僅有海洋性鳥類——潛鳥目的種類在雲南沒有分布。

    據悉,純褐鸌的形態特徵為:上體黑褐色,翅上大覆羽暗灰褐色,形成明顯的翅上淡色帶斑;下體較淺淡,呈暗褐色。翅尖長,尾為楔形;上嘴嘴端具鉤,鼻孔並列位於嘴峰上,形成中間有隔的管狀鼻孔;嘴和腳黑色,大趾退化,留有殘存,前三趾具蹼。

    經科研人員進一步測量,這隻純褐鸌體重為46g,體長255mm,嘴峰22mm,翅長195mm,尾長109mm,跗蹠28mm。

相關焦點

  • 消失近百年的珍稀動物褐漁鴞重現雲南
    原標題:雲南蒙自:消失近百年的珍稀動物褐漁鴞重現  新華社昆明3月1日電 (記者 袁雪蓮)記者1日從雲南省蒙自市森林公安局獲悉,當地近日發現一隻珍稀動物褐漁鴞,這是褐漁鴞在當地消失近百年後重新出現。為了跟蹤研究褐漁鴞,科研人員給它裝上衛星定位器後放歸野外。
  • 首屆轎子山觀鳥節觀察到181種鳥類 首次發現褐漁鴞
    掌上春城訊近日,以「探索·發現昆明周邊高海拔夏季繁殖鳥類」為主題的轎子山觀鳥節活動落下帷幕。來自全國的10支代表隊在一天半時間內,按照規定比賽路線最多觀察到181種鳥類活動。除了觀察到血雉、灰藍姬鶲、棕胸巖鷚等鳥類外,首次在轎子山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漁鴞。褐漁鴞屬於大型鳥類,在我國極為罕見,目前僅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有少量發現。此外,轎子山的「網紅」火尾太陽鳥,此次也被鳥友尋覓到了芳蹤。主辦方介紹,轎子山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夏季繁殖鳥類是轎子山繼杜鵑花海外的另一張名片。
  • 泰州市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短耳鴞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顧俊)近日,我市拍鳥達人「楚水野鶴」在興化平旺湖附近拍攝到短耳鴞並上傳到泰州鳥類保護群裡,讓一眾愛鳥人士震驚不已。據了解,這是珍稀鳥類短耳鴞第一次在泰州境內被拍攝到,也是泰州市首次發現的貓頭鷹鳥種。  照片中的短耳鴞蹲坐在河灘枯草間,雙目炯炯有神。短耳鴞是鴞形目鴟鴞科長耳鴞屬的一種貓頭鷹,又叫短耳貓頭鷹,中等體型,體長38至40釐米,黃褐色鴞鳥。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在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彩䴉和幼鳥(6月17日攝)。新華社發(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 這種珍稀鳥類首次現身湘潭!快看長啥樣
    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的注意,這種鳥類在中國極為稀少,是湘潭首先發現。發現珍稀鳥類彩䴉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田野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在長城鄉拍到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兒。
  • 鳥類大片來襲!珍稀動物現身雲南通海杞麓湖溼地
    掌上春城訊近日,在雲南玉溪市通海縣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罕見記錄到草鷺、紫水雞、池鷺、長嘴蒼鷺、野生綠頭鴨、鳳頭鸊鵜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據了解,草鷺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次在杞麓湖僅發現一隻,屬於首次記錄。草鷺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南部以及東南亞、印度等地。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 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原標題: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編者按: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森林茂密、群峰聳立……這裡是雲南,是馳名中外的「動植物王國」,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物資源。  每年冬天,候鳥南移,氣候溫潤的雲南,成了最佳棲息地。
  • 雲南會澤念湖首次空降火烈鳥
    雲南會澤念湖首次空降火烈鳥雲南會澤念湖首次空降火烈鳥雲南會澤念湖首次空降火烈鳥11月14日,攝影愛好者在會澤念湖發現兩隻珍稀大鳥——火烈鳥,鮮豔的羽毛在晴空下格外醒目。據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橋管理所護鶴員監測,這兩隻大紅鸛是紅鸛目紅鸛科火烈鳥屬的鳥類,又名大火烈鳥。通過監測,確定是一種新來的鳥類,長而粗的大嘴略帶彎勾,嘴形似靴子,長長的脖子很像大天鵝,雙翅展開十分美麗。
  • 版納保護區首次發現雲南柳鶯
    雲南柳鶯。羅愛東 攝        本報訊 近日,世界觀鳥界頗具知名度的丹麥觀鳥人葉思波一行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臘子保護區觀鳥時,首次發現雲南柳鶯(原名四川柳鶯)。由此,保護區461種鳥類記錄再添新種。        據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羅愛東介紹,雲南柳鶯,體長約10釐米,體偏淡綠色,眉紋長而白。它與其他柳鶯的區別之處在於:翅膀上有兩道白色翼斑,第一道短小有時不甚明顯,第二道較第一道長,色近飛羽色,因此色斑與飛羽間的過渡不明顯。腹灰白色,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色淺,腳近褐色有時稍微偏黃。
  • 50多年野外難覓 貴州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這種鳥類在中國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了。 記者從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觀察到13隻草海保護區從未發現過的鳥類,在經鳥類專家研究後,確定這種鳥是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的珍稀鳥類白頭䴉鸛,又名彩鸛。 據貴州省科學院鳥類專家李築眉介紹,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曾有野外目擊報告,白頭䴉鸛分布於長江下遊地區及華南至雲南南部。
  • 生態雲南 | 以此為家!《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滇池南岸瀕危珍稀野鳥
    生態雲南 | 以此為家! 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滇池南岸》,聚焦昆明滇池南岸的瀕危珍稀鳥類,一起來看。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圖片由鳥類攝影愛好者曾富華提供。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原標題: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新華網南昌3月30日電(記者沈洋)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進行鳥類日常監測時拍攝到一隻林雕,經確認為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新記錄。由此,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 首次!黃河口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近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經全國鳥類研究專家張正旺、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是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的新物種。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工作人員王安東介紹,白鵜鶘在2020年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主要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澤地帶,繁殖於非洲
  • 轎子雪山2019年新發現61種野生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轎子山|國家...
    金雕褐漁鴞等珍稀保護鳥類頻現白眉林鴝 韋銘 圖火尾太陽鳥 韋銘 圖棕背田雞 王靜 圖點胸鴉雀 劉越強 圖轎子雪山景區位於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與結構極為複雜,類型多樣,物種相對豐富度高,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所佔比重大。
  • 南極科考站雪鸌出沒,羽毛純潔如雪,築巢「最南」的鳥類
    副標題:南極,一個盛產高顏值的地方,這裡有一位「仙女」:雪鸌南極,一個人們心馳神往卻很少有人去過的地方,也是地球上僅剩的幾個未開發的處女地,南極溫度非常冷風非常大,能在南極生活的動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本領,今天,靈語園長的主角就是這位南極的「仙女」:雪鸌(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