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淪陷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新四軍挺進敵後,在南京周邊地區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創建蘇南、淮南等抗日民主根據地,在日偽統治的核心地帶立足生根、發展壯大,直接威脅汪偽政權的統治中心。
新四軍東進敵後的第一站就是到南京的郊縣高淳,打的第一個勝仗就是南京外圍的韋崗戰鬥。新四軍在南京周邊地區開展頻繁、靈活機動的遊擊戰爭,老古墩戰鬥、赤山戰鬥、金牛山戰鬥、馬佔寺戰鬥、桂子山戰鬥、溧高戰役……取得了反「掃蕩」、反「清鄉」鬥爭的一次次勝利。
期間,陳毅、粟裕、譚震林、江渭清、王必成、鍾國楚等一大批新四軍將領率部在南京周邊地區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使江寧、溧水、高淳、六合、江浦地區,成為蘇南抗日根據地、淮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戰略支點。南京敵後戰場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獨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