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得,罵不得,農民的權益和野生動物怎麼才能均衡!

2021-01-08 鍾思宇話三農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加了。同時,一些繁殖力強,破壞力大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在某些山區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尤其是野豬。

在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的山區地區,不同程度的農作物被野豬破壞。野生豬屬保護性動物,體形較大,一般的隔離驅趕措施難以抵禦其侵害,群眾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防禦對策,有些農戶甚至產生放棄種豬場的念頭。

野豬在一些農村地區泛濫,莊稼受到嚴重損害。

"這兒野豬很多,村民種上了玉米,許多都被野豬毀壞了。新華網記者日前在華北某農村採訪時,不少村民反映,當地野豬泛濫,給農民耕種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玉米田裡,面對野豬侵擾,當地一些村民束手無策,有的人甚至不願種糧,寧可土地拋荒,出去打工。

新華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以及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長,但是,它們也給農民帶來了不少麻煩。一些野生動物開始出現泛濫成災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繁殖能力強的野豬,由於其極具毀滅性,在許多農村地區已經成為災民。

野豬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據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都有野豬破壞農作物的事件發生。在人民網開設的「領導留言板」欄目中,全國許多地區的村民反映,當地的野豬泛濫,對農作物造成了嚴重危害。陝西省丹鳳縣蔡川鎮上莊坪村村民消息,當地野豬橫行,夜間下山毀壞莊稼,本來秋收時收穫很大,田裡的莊稼卻遭到野豬的侵襲,農民只能拿著被子睡在地裡。

《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控制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對因保護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地方政府的資金來自何處,由誰來評估損失作物的價值,這些問題還沒有明確,而且缺乏實施細則。"韶關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接到部分鎮村群眾反映後,也正在協助解決,但目前的規定缺乏明確的操作細則。

有些基層幹部反映,一般說來,住在山根邊的村民,家庭條件本身就很差,在農村也屬於最普通的一類。選地的村民,往往又是村裡的最底層群體。對於這些家庭來說,野豬對莊稼的毀壞是一個不小的經濟損失。

野豬增多,反映了生態環境向好,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逐步提高,但是,野豬過多,影響農業生產甚至村民的生命安全,也值得重視。基層幹部和群眾在當前野豬不斷侵擾農村生產生活的情況下,呼籲:

一是加強對防禦野豬疫情的指導,對野豬泛濫地區,結合實際進行驅逐或合理獵捕;二是進一步完善農作物被保護野生動物破壞後的補償機制,明確實施細則。一些基層幹部提出,可以從涉農資金中,劃撥一些資金,用於彌補被保護野生動物如野豬破壞作物後的損失。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鍾思宇話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如此教書育人如何了得?
    很多六零後七零後的人,大多記得父母跟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不好好學習,就打,您放心,我們不會因為您打孩子來找您的。」毋庸諱言,那時候的上學被老師打,並不是一件多麼稀罕的事兒,但因為被老師打了,回去告訴父母,父母到學校鬧事,倒是非常稀罕。所以,那時候無論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對老師大多存有敬畏之心。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
    新華社發(梁啟慧攝)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李雄鷹)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中找到平衡?》的報導。「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
  • 野豬泛濫破壞農民莊稼卻無法獲賠,保護野生動物不該由農民買單
    保護野生動物,是所有國人都應該盡力為之的事情,但是,在當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野豬,這種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就開始快速繁殖了。不單是這次事件中的四川巴中地區才多野豬,事實上,中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野豬數量都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了解野豬的人都知道,野豬食量巨大、繁殖特快,它們成群結隊的出沒,所到之處,凡有農民種的莊稼必定遭到破壞,而無一倖免。
  • 1天糟蹋千斤糧食,曾經的「吉祥鳥」,農民直呼打不得、抓不得
    導讀:1天糟蹋千斤糧食,曾經的「吉祥鳥」,農民直呼打不得、抓不得今天咱們的主角就是--喜鵲,沒錯,就是那個「門前喜鵲叫,好事要來到」的喜鵲。還有就是喜鵲是一種「姻緣鳥」,大家是否還記得七夕的鵲橋麼,為了讓牛郎織女能夠相會,喜鵲會一隻接一隻的首尾相連,連成一個拱形的鵲橋,牛郎和織女就會在上面相會,所以喜鵲在農村也是代表著愛慕之意的鳥。那麼為什麼這麼「吉祥」的鳥現在會給農民帶來煩惱呢?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下。
  • 封面評論|做好「種群調控」,同樣是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一環
    不少農民感嘆,「辛苦種地一年,野豬一夜毀完」。(新華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群落加速壯大。對於這一結果,不同的利益主體,想必有著迥異的體驗。旁觀者從抽象價值層面解讀,自然贊之是巨大的進步。而作為親歷者,基於微觀損益的角度考量,卻也不免多有顧慮。近來年,與之相關的個案越來越多暴露出來。
  • 碰不得的野生動物保護紅線
    為此,不少人在田野、江河等不同地點布設鐵獸夾,獵捕野生動物。某些不法分子更是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捕獵。這類行為會破壞 《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浴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251條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 在農村野雞和野兔吃農民的莊稼,該不該打?
    我的地盤我做主,我一年到頭種地能收入幾個錢,我在自己地裡種植的農作物,憑啥非得眼睜睜地讓野雞和野兔去啃食毀壞那?它們需要保護,難道我的吃喝問題,生存問題就得不到重視嗎?很多事情還是應該要以人為本吧。在農村野雞和野兔吃農民的莊稼,該不該打呢?
  • 「打不得,罵不得?」孩子犯錯時,家長只會講道理並沒有什麼用
    文⊙兩口育兒經常在一些文章下面看到這樣的評論:「我是被爸媽從小打到大的,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都慣著」;「現在的孩子打不得,要好好哄著,講道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
  • 湖南雪峰山區農民在「鬥智鬥勇」中保護野生動物
    楊遠壽生活在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扶車村,這裡位於雪峰山脈之中,森林密布,溪河縱橫,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時常有野豬、狐狸等動物出沒。但在楊遠壽的記憶中,四十多年前的家鄉是另一個模樣。「小時候我們天天上山去砍柴,山上都是光禿禿的,根本沒有動物。」楊遠壽說,過去,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不強,「如果發現了野豬,就打來吃了」。
  • 農民鋼絲套野豬,獲刑六個月,他真不知捕獵野生動物是違法犯罪?
    謝某是南陽西峽縣丁河鎮蟲岈村的農民,那裡的野生山林資源豐富,有不少的野生動物,但屬于禁獵區。農民謝某真的不知道狩獵野豬是違法犯罪?謝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自己不知道捕獵野豬是違法行為。從我的認知中,謝某是在說謊,從文獻資料「一個多月後,謝某從電視上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新聞後,心中害怕」可以看出,謝某是應該知道狩獵野豬是違法犯罪行為的,不過是心存僥倖罷了。
  • 野生動物破壞莊稼 索賠就找公眾責任險
    近日,常山縣林業水利局投保的公眾責任保險發出了第一筆賠償金——大橋頭鄉濛橋村16戶農民收到了因野豬破壞油菜致損賠償的3872.5元。公眾責任保險的投保標誌著常山縣野生動物肇事破壞莊稼造成農民損失無處賠的尷尬癥結得到了除治。
  • 打不得、殺不得……四明山野豬跑出來了!不少玉米地被「掃蕩」村民...
    寧波晚報訊 這段時間來,海曙區章水鎮年岙村野豬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地和村民搶口糧,當地村民苦不堪言。有村民致電記者訴苦:「我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眼看快收成了,可這野豬搶先一步都給吃了。而且它們越來越猖獗了,都快進村了。我們沒法防,也打不得,這可怎麼辦?」
  • 農民心中的「吉祥鳥」,如今雖是「過街老鼠」,但卻沒人敢打?
    在農村,農民有給予了鳥類更多的職責,比如布穀鳥叫可以指導農業生產,而燕子、喜鵲卻被給予了美好生活的象徵,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詩句來描寫燕子,比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
  • 在農村,農民最怕聽到這兩種動物叫聲,聽到就要趕走,啥原因?
    在農村中,都生長著很多的野生動物,特別是最近這些年,隨著野生動物的保護加強,山上的動物也是慢慢的多了起來,特別是野豬野雞之類的,弄的很多農民的莊稼都被破壞不少。而在眾多的動物中,農民最怕的就是兩種動物的叫聲了,在很多老人的眼中,這兩種叫聲代表的是不祥之兆,聽到了就要趕走。第一種:麂子叫在以前麂子是很常見的,但是隨著人進林退,麂子的生活環境也是越來越少了,幾乎很難再看見,麂子和鹿長得十分相像,很多人都分不清麂子和鹿。
  • 《政策來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特別版:偷養相關野生動物怎麼舉報?
    這個怎麼舉報呢?答:濫食野生動物涉及到獵捕、人工繁育、經營、運輸等多個環節,僅僅依靠政府部門有限的執法力量,難以實現全面禁止的目標,需要廣大公眾的配合與支持。首先不得不說,這位聽眾的這種舉報意識是非常好的。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全國12315平臺為社會公眾提供統一的投訴舉報服務,12315這個渠道,是查處野生動物違法問題的重要來源。
  • 育兒難,打不得,罵不得,現在講道理也不行了?
    最典型的莫過於電視劇《父母愛情》中間,梅婷飾演的母親安傑,她雖然愛家顧家,但是是位典型「情緒化」的母親——比如她一言不合就會用擀麵杖打孩子;又比如她說話做事往往以自己的情緒為出發點;還有在和孩子的爭端中會拿丈夫江德福作為出氣筒。
  •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3月12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了警告的行政處罰。經調查,該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民政部已責令其撤銷了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
  • 評論: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如果涉事機構沒有發出「野味是人類剛需」這樣的出格言論,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濫設分支機構的問題,又會否快速揭開蓋子?3月12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了警告的行政處罰。經調查,該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民政部已責令其撤銷了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
  • 野生牛大力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農民會去採挖?
    當很多人看到「牛大力」這個名詞的時候,已經猜想到了它的一些功能和作用,這也體現出了漢字的博大精深。野生牛大力為何受到農民的不斷採挖呢?這並不是農民閒來無事去找樂子,因為在農村能產生效益的渠道確實不多,只要是能以體力換取效益的活動,都是有人會去做的。
  • 登封:野生保護動物雕鴞多次到農民家偷雞吃(圖)
    雕鴞,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登封一隻雕鴞多次到農民家裡偷雞吃,因其受保護的「特殊身份」,農民發現後也不敢捕殺。抓住後,當地林業部門也不敢在當地放生,怕它偷雞上癮,還來這裡偷雞,只能送到鄭州。登封林業局將一「偷雞賊」送到鄭州4月11日早上,登封市林業局林政科張峻峰將從農戶雞舍裡捕捉到的一隻大鳥拍圖後發給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