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消炎穴液門

2021-01-20 武術萬裡行

平時身體發炎了我們都會吃各種消炎藥。消炎藥或多或少都會對腎臟,肝臟,還有心臟有一定的傷害。

其實在我們人體,有一個自帶的消炎穴,液門穴。

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出《靈樞·本輸》。《針灸甲乙經》作「腋門」,《千金要方》作「掖門」。《針灸甲乙經》言:瘧,項痛,因忽暴逆,液門主之,風寒熱,液門主之。


液,液體也,經水也;門,出入的門戶。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化為地部經水。人體身上的血液,精液,津液,關節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體,液體屬性為陰,液體在人身經絡脈管之中循經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氣行,相安無事,何病之有?


臨床當中液門穴主要用於治療手背紅腫、腕部無力、熱病等病症。同時,揉按它還相當於打開了液體之門,液體就會流出,灌溉到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眼睛乾澀、嘴巴乾裂都可緩解。


取穴方法:


位於手背部,微握拳,掌心向下,於無名指和小指指縫間紋端,即赤白肉際處取穴。



三焦經是少陽相火循行的經脈,少陽經五行屬火,而液門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滎穴,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屬水,《難經》云:滎主身熱。意思是說滎穴能清熱瀉火。


正因為此,液門穴也被人稱為人體自帶的「牛黃解毒片」,對於上火引起的咽腫、目赤腫痛、寒熱頭痛、耳聾、耳鳴、指臂攣痛、手背腫痛、瘧疾等症都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其實人體有時表現的上火,並不完全是人體火多了,或者說水少了,很多時候,是液體循行的道路不通暢了,有堵塞了,表現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這時要想辦法疏通液體循行的道路,液門穴當仁不讓,我們可以用艾灸、按壓治療,都會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狀當下能完全消失。


此外,如果你感冒或上火了,喉嚨腫痛,液門穴也可以幫你消除。古代的針灸歌訣《百症賦》有「喉痛兮,液門去療」的說法,可見,此穴還是自古以來治療咽喉痛的個要穴。按揉液門穴,穴裡的清涼之氣有如和煦的春風,可以讓你的咽喉腫痛頓消。


出現頭面烘熱、頭痛目赤、齒齦腫痛、耳鳴耳聾等上火症狀時,刺激液門穴也非常管用。這跟它所在的這條三焦經的性質有關,三焦經是排氣的,人氣了會上火,按揉液門穴可以祛除三焦經上的邪火,火氣消了,上火症狀自然就會無影無蹤了。


操作方法: 


刺激穴位時可採取點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在液門穴上,這時會感到按壓處有明顯的酸痛感,逐漸用力深按,保持2-3秒後鬆開,休息3秒後再按,一按一松為一個循環,重複3-5分鐘。


還可採用按揉的方式,用指腹按在液門穴上,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3-5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

相關焦點

  • 消炎不用抗生素!人體自帶「消炎穴」——照海,商丘,丘墟,液門
    所以我們應該儘量減少吃消炎藥,實際上我們自身有極大的自愈潛能,而且在我們人體穴位中有三個很重要的消炎穴:照海,商丘,丘墟,可以消除腎經,脾經和膽經的炎,沒事時按揉按揉,既消炎又健康無副作用。腎經上的照海穴——主治咽喉炎症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照海穴的位置在足部內踝尖正下方凹陷處,是告別咽痛和失眠的強腎降火妙穴,咽喉為肺胃所屬:咽接食管,通於胃;喉接氣管,通於肺。外感風熱,肺胃實熱等產生的熱證,皆可引起咽喉腫痛。照海穴屬足少陰腎經穴位,「照」意為照射,「海」意大水,「照海」合併,意指腎經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生氣作用,正好能緩解引發嗓子疼的熱證。
  • 這個穴位是人體第一消炎要穴,發炎時你艾灸了嗎?
    人體上有14條筋絡,人體的奇經八脈隱藏著眾多的玄機,而且艾灸這些穴位可以治百病。更為奇特的是其中一些穴位具有一些特殊的功用:比如消炎、消氣、排毒、清火,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穴位及其特殊功用,經常灸一灸,按一按,會大大減少藥物對我們的危害!
  • 液門穴:人體的消炎藥庫!
    還真有,這個穴位就是液門穴。定位:液門穴位於無名指和小指的指縫間,頂著無名指的骨頭,因此揉的時候比較痛。液門穴是三焦經的滎穴,《難經》云:滎主身熱。意思是說滎穴能清熱瀉火。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液門穴確實是疏通液體運行的一個關健穴位,消炎的效果確實不錯,液門穴就是一個消炎的藥庫,如果我們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當下見效。液門,顧名思義:液體之門。人身的血液,精液,津液,關節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體,液體屬性為陰,液體在人身經絡脈管之中循經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氣行,相安無事。
  • 消炎降火的寶庫---液門穴
    液門穴就是一個這樣的穴位,是一個消炎的藥庫,如果我們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當下見效。液門,顧名思義:液體之門。人身的血液,精液,津液,關節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體,液體屬性為陰,液體在人身經絡脈管之中循經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氣行,相安無事,何病之友?
  • 液門——清頭目,利三焦,通絡止痛第一要穴
    如不及時治療,也會出現頭昏目澀、口苦咽幹、皮膚乾燥、臉色晦暗、腰膝酸軟的症狀,男性陽痿、早洩,女性經量少、閉經都和這有關係。其實這都是上火的表現,是身體局部經絡不通暢,不通則痛,不通則病。可不可以找一個穴位解決它呢?還真有,這個穴位是乾燥症的「剋星」——液門穴。液門穴位於無名指和小指的指縫間,頂著無名指的骨頭,因此揉的時候比較痛。
  • 感冒, 液門一穴可見效
    用針灸針由液門進針,向中渚方向刺入1--1.5寸原理:液門穴為三焦經穴,具有清熱解毒、調和表裡的作用。療效:多數感冒病人在針刺一次後症狀消失。感冒初期效果最好。講解:一般小兒進針0.5寸 成人小手者進針1寸 大手者1,5寸 亦可透刺中渚穴 一般留針15--30分鐘 每5--10分鐘運針一次。
  • 【每日一穴】液門穴:第一消炎穴,,人體自帶的「牛黃解毒片」!
    《針灸甲乙經》言:瘧,項痛,因忽暴逆,液門主之,風寒熱,液門主之。液,液體也,經水也;門,出入的門戶。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化為地部經水。人體身上的血液,精液,津液,關節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體,液體屬性為陰,液體在人身經絡脈管之中循經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氣行,相安無事,何病之有?
  • 【穴位】液門
    俾生津液,有刺本穴,而津液立生者,故名「液門」。又治臂痛手背腫等症。均宜瀉法。按汗、尿、唾液、均液也。若液出及門,刺而促之,以助其發動之力,於理則可。故曰「門」。若使枯井生泉,則恐未必。四十年前,餘治一戰汗未出者。其人抖擻呻吟,家人驚懼,夤夜扣門,延餘求治。一針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戰立止。由此觀之,液門生津則可,若謂其針下生津,或即刺合谷而得汗之類也。適逢其欲汗未汗之會耳。
  • 艾灸這4個人體自帶的「消炎穴」,可以遠離抗生素侵害!
    消炎穴位一:三焦經之液門穴液門穴位於無名指和小指的指縫間。手少陽三焦經上的液門穴可以說是消炎第一大穴,為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過穴位五行當中的五輸穴,而液門穴就是三焦經的五輸穴之一,屬於陽經的滎穴,五行屬水,《難經》云:滎主身熱。水能克火,因此液門穴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中醫臨床實踐也證明,液門穴確實是疏通液體運行的一個關健穴位,可以說是一個消炎的藥庫。
  • 不用花錢的消炎藥——人體自帶的消炎大穴:商丘穴!
    小編這兩天嗓子發炎了,又癢又痛,吃了兩天消炎藥,也沒什麼起色,難受的要死,直到今天早上才想起來,為什麼自己沒想著用穴位按摩試試呢,虧了自己還是學這個的,竟然忘記了,人體的自帶的消炎大穴——商丘穴!現在和小編有一樣症狀的各位,跟著一起按起來吧!
  • 液門穴
    液門穴的準確位置圖取穴方法液門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微握拳,掌心向下,液門穴位於手背,第四、五指間,指蹼緣上方赤白肉際凹陷中。微握拳取穴。生理解剖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液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間背側肌。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
  • 人體自帶的六味地黃丸——復溜穴
    經常按摩復溜穴,同樣能起到如果依賴於藥物的攝入也能達到良好的滋陰補腎的效果,可治療腰膝酸軟、耳鳴耳聾、潮熱盜汗、足跟痛等症狀。復溜穴被稱為人體自帶的六味地黃丸!復溜穴取穴方法:取穴時,患者應正坐或者仰臥。復溜穴位於小腿裡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 它是人體自帶的「消炎穴」,每天按揉三分鐘,清熱瀉火
    其實在我們人體,有一個自帶的消炎穴,液門穴。 人體自帶消炎穴:液門穴 取穴:液門穴就在我們的手背部第四指和第五指向下交接的指縫間凹陷處。
  • 眼睛赤澀按液門——液門穴!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按摩一下液門穴,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清火散熱的作用,眼睛赤澀的問題很快就能夠得到緩解。此外像咽喉腫痛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按摩液門穴來得到緩解調理。液門穴的液,是指液體,在這裡是指經水;門,是出入的門戶。液門穴是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經脈的穴道,它的位置在人體的手背部,當第四、第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的部位。
  • 人體長壽穴——百會穴!按摩百會穴可增加人體真氣,健康長壽!
    百會穴位於頭部,在兩耳郭尖端連線與頭部前後正中線的交叉點,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古人為什麼將這個部位起名為「百會」呢?百者,多也;會者,交會之處也。在《會元針灸學》中也有說道:「百會者,五臟六腑奇經三陽百脈之所會,故名百會。」就是說,百會穴是人體諸多穴位的交匯處。 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
  • 液門穴:隨身攜帶的牛黃解毒片
    液門穴具有清火散熱的特殊功能,有人稱其為隨身攜帶的牛黃解毒片。如果您感冒或上火了,喉嚨腫痛,液門穴可以幫您消除。內容提示: 液門穴,屬於三焦經經脈的穴道。咱們聽聽它的名字,液門穴,是不是聽起來就水分十足啊。 液門穴具有清火散熱的特殊功能,有人稱其為隨身攜帶的牛黃解毒片。如果您感冒或上火了,喉嚨腫痛,液門穴可以幫您消除。
  • 液門穴——通調水道,防治燥邪!
    液門穴出自《靈樞經脈》,是手少陽三焦的常用腧穴之一。液,液體,在此指經水;門,指出入的門戶。液門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之滎穴,有通調水道之功效,按柔液門穴,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滋潤皮膚,防治燥邪的作用。刺激液門穴還可以起到清頭目、利三焦、通絡止痛的功效。
  • 小試液門透中渚治療感冒
    謝文志氏指出,尤對上焦、中焦壅熱引起的頭面、五官、咽喉等疾患更為適宜,明確指出本穴主要的適應症。 液門穴為手少陽經之滎穴,"主身熱",陽經之滎穴屬水,則壯水可以制火,故可治"身熱"之證,包括了外感發熱及火熱壅盛之證。此外,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導出焉",液門穴又為陽經之精液、血津出入之門,汗、尿、唾液皆液也,刺之有促其液出(發汗)之意也。
  • 犢鼻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犢鼻穴(胃經) dú bí別名:外膝眼穴取穴方法:屈膝時,犢鼻穴位於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穴位解析:1)犢鼻。犢,小牛也,脾土也。鼻,牽牛而行的上捫之處。該穴名意指流過的胃經經水帶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
  • 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論臟腑病針灸治療取穴規律
    全文首談經絡、遞次為候氣、論針、取穴、標本論治、特定穴位、子午流注、補瀉、治療、禁針、禁灸等。凡有關針灸學術中的重要問題,均有論述。在針灸學的地位非同一般,是針灸學最重要的一篇文獻。 「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講的是臟腑疾病的取穴規律。臟腑也就是五臟六腑的統稱,包括肝、心、脾、肺、腎五臟,和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這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