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中學生該怎麼讀創世神話

2020-12-04 澎湃新聞

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這些神話,很多人在孩提時代都讀過。脫離了聽故事的童稚時代,神話還有什麼意義?創世神話和童話故事又有什麼不同?

上海語文特級教師、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在一檔面向學生的「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節目中,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黃玉峰

創世神話中有現實含義

黃玉峰致力於在中學教育中推廣傳統文化,和家長給孩子講的零散創世神話故事不同,在「中華創世神話電視書場」這檔節目中,黃玉峰將上古時期自開天闢地至禹鑄九鼎時期的創世神話串連起來,以48個故事系統講述了上古時代的創世神話。該節目從1月26日起在炫動卡通衛視播出。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問》中就提出了「世界緣何誕生」「人類如何認識世界」這樣的哲學命題。事實上,人類起源、世界起源這樣的終極命題,從古至今一直在被思考。從流傳至今的神話之中,依然可尋先人對世界認識的痕跡。

「人類的基本問題,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基本都遇到過、思考過了,只是他們是通過神話的形式將之表現出來。」黃玉峰認為,創世神話看上去遙遠,其實其中表現的內容很多都很現代,離現實社會很近。

他在給中學生講創世神話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將創世神話與當下的現實結合起來,引發學生一些新的思考。

黃玉峰舉例說,他將女媧摶黃土造人的神話與當下克隆的話題結合起來,引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女媧造人沒有通過生育,其實就是克隆,這是很現代的理念。」

從嫦娥奔月中,他和學生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后羿從射日到拿回靈藥,都沒有和嫦娥商量過,只是他單方面考慮。我把這個故事引申到該如何理解和尊重對方這樣一個話題上來。」

同樣從創世神話中,也可以解讀出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歷史和責任感,「神農嘗百草就體現了他對百姓的責任。」神農就是炎帝,傳說中是他發明了五穀種植技術,又嘗百草以找出藥效,為百姓醫治。在嘗百草的過程中他多次中毒,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當時的領導人就是部落首領,他們很多人都比手下人更苦,負有艱巨的責任感。」黃玉峰說。

炎帝與黃帝之間的戰爭,則被黃玉峰從中重點解讀出「戰爭中的和諧」這一主題,「炎黃戰爭中,後來兩族得以合併,炎帝做了退讓,其中也有為百姓著想,使之免受戰爭之苦的考慮。」

借神話言現實的嘗試魯迅在《故事新編》中奉獻過精彩的一筆。黃玉峰在自己的創世神話故事中對這種手法有所借鑑,但他強調魯迅主要是為了諷刺,自己重點是給中學生講一些對神話的見解,沒有諷刺的內容。

引發學生多角度思考

創世神話是先民對世間萬物最具想像力的解讀。先民考慮世界如何誕生,就想出了盤古開天闢地,身體幻化為世間萬物;先民不理解為何太陽東升西落,就創造了夸父逐日的英雄形象,讓他帶著所有人的好奇去追逐太陽最終殉道;先民不知道人怎樣誕生,就想到了女媧摶黃土造人。

黃玉峰認為,借這些充滿浪漫想像力的神話傳說,引發學生多角度的思考,也是給中學生講創世神話的意義所在。

他一直對語文教育中的「標準化答案」頗有微詞,認為閱讀理解中對文章的感受應該是更多元化、個人化的,目前語文考試命題中用標準答案來強迫學生是「教育專制主義」。

初中課本中有夸父逐日的內容,如何理解夸父逐日?現在有解讀說他是為了探究太陽的奧秘,有解讀說這個故事是講古人如何測日影、定曆法……黃玉峰在課堂上把這些解讀都拿出來,和學生探討,並進一步上升到「為什麼我們的先人要探討這個問題」的高度上。

再比如倉頡造字。為什麼中國漢字生命力如此之強?黃玉峰借這個故事,在說書中想像了倉頡造字的過程,「我想像他是怎麼造字的。有一天下雪了,倉頡在雪地上看到動物凌亂的腳印,覺得是豹子和狼打架,由此他想到腳印的圖案能記錄故事,那根據這樣的形象創造出文字,就可以記事了。這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但這個過程正代表漢字從象形文字到後來的甲骨文、篆書等方塊字的轉變。」

再比如愚公移山,傳統只有讚頌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一標準答案,黃玉帶學生發散思維,有的學生提出「為什麼愚公不活動思維去搬家」,有的學生運用地理思維,認為「千萬年之後,地殼運動之下可能山又會抬升,所以愚公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是錯誤的」……

「語文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黃玉峰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語文特級教師:諧音拆字可能混淆「正統」語文
    語文特級教師:諧音拆字可能混淆「正統」語文 這檔由中學生參賽、專家點評、明星加盟的以猜謎語為核心的節目,一經播出便備受關注。但也有觀眾與專家直指節目中謎語不盡合理,有的缺乏科學性,很可能對青少年增長知識產生誤導。  謎語文化展現不夠  上海職工燈謎協會顧問、民俗文化工作者江更生是謎語的專家。
  • 【快評】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點評中考作文:從身邊最有感觸的東西寫...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黃玉峰認為,今年的中考作文題出得非常好。這個題目好在形象、有趣。「埋下一顆種子」有一個非常生動的畫面,「把一顆種子埋在土裡,將來會結出果實」,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具象的題目,可以展開豐富的想像,容易激發孩子的寫作興趣,得到寫作的樂趣。
  • 特級教師:語文不是教出來的,是讀出來的 | 《小學生必讀名家》來了!
    原標題:特級教師:語文不是教出來的,是讀出來的 | 《小學生必讀名家》來了! 寫在前面 所以家長們可千萬別錯過這個閱讀黃金期,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這無論對孩子的學習還是成長都有著巨大幫助。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昨日表示,周杰倫的《蝸牛》進不進入三年級的延伸閱讀部分尚未最後確定。「因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中原來就有一篇文章叫《蝸牛》,這次是打算放幾篇跟蝸牛相關的文章,作為延伸閱讀,所以選了周杰倫的這首歌詞。」  提及語文教育,他認為,現在最大問題就是假,一定要樹立正確語文觀,才能編輯出好教材。
  • 搶票|下周五晚,語文特級教師講述「君子不器,贏得未來」
    唯有如此,才會成己達人,贏得未來……下周五(9月8日)晚19:00至20:30,在上海圖書館西區2樓報告廳,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譚軼斌講述「君子不器,贏得未來」。譚軼斌 由本人提供在2015年、2016年成功舉辦12場「特級教師開課啦」公益講座基礎上,今年市教委、解放日報、上海圖書館再次聯手推出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做好語數啟蒙,輕鬆應對小學生活」《常青藤爸爸對話特級教師》書...
    2019年3月30日,《常青藤爸爸對話特級教師》書系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中海環宇薈圓滿舉行。據了解,由海豚傳媒出品的《常青藤爸爸對話特級教師》書系隸屬於海豚傳媒父母教練品牌,是常青藤爸爸與語文特級教師李懷源、數學特級教師陳鳳偉共同編寫,上市首日便受到了上萬家長的追捧,引發眾多討論。
  • 專治孩子不會寫作文——語文特級教師教你幾招獨家秘笈
    我們邀請語文特級教師李懷源老師,針對低學齡段孩子在寫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教大家幾個關於孩子寫作的小秘笈,一解燃眉之急!乾貨多多,不容錯過!問題一:孩子寫的日記太簡單,沒內容李懷源很多孩子寫不好日記,多數是因為孩子在寫日記時沒有建立「讀者意識」。為什麼很多孩子只用一兩句話就寫完了一件完整的事?
  • 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分享他的...
    上海市特級教師步根海分享了他的經驗,一起看看吧!對閱讀的渴望是人的天性首先我要說,每一個正常的孩子內心都聚集著對閱讀的感情,尤其是對文學的感情。比如孩子剛剛有點懂事,最喜歡的就是聽大人講故事,而喜歡聽講故事,其實就是喜歡閱讀的雛形。當孩子們走進學校,識了字,便急不可待地自己走進書本,去了解他想了解的社會。
  • 特級教師李吉林:學習漢語拼音,記牢這兩個字全搞定!
    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的學習十分重要。蘇教版教材直接放在教材第一單元,開始就是拼音教學。人教版、北師大版,雖然在漢語拼音單元前安排了一單元的識字教學,但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一樣十分突出。在談到漢語拼音教學時,全國兒童教育專家,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李吉林,有著更多的話語權。李老師長期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及其研究,是情境教學法的首創者。她說,漢語拼音的教學,絕對離不開情境,一切離開情境的語言學習,都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開學季,特級教師的66個建議送給老師!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教師上課時能熟記並且隨時叫出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自然對教師產生了信任感、親切感,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孩子一旦老師有約定,被老師寄託了期望,在他的身上就會產生「皮格馬利翁效應」,他們的智力、情感、甚至個性都能順利成長,學生個個都可雕琢的神話就變成了現實。(著名特級教師詹明道)課堂管理要管放有度清代的馮班曾指出:「師太嚴,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強者懟面嚴,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麼事過了頭,都會走向反面。
  • 「關注學生語言實踐 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高峰論壇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著名特級教師劉仁增  福建省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著名特級教師張祖慶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著名特級教師  珊  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第一附屬小學  著名特級教師 趙志祥  廣東省深圳市教研室主任 著名特級教師盛新鳳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研訓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  著名特級教師蔣軍晶
  • 願作葵花向日傾——高區教研中心特級教師 成秀
    ——題記  2013年秋,1974年出生的她順利晉升為正高級教師,成為山東省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最年輕的一位教授,引起轟動。2015年被《山東教育》雜誌作為基層優秀教研人員進行專題報導。2017年,經山東省教育廳評審通過成為山東省第九批特級教師人選。
  • 於漪:怎麼上好語文課?如何當好語文老師?
    怎麼上好一節語文課?如何當好一名語文老師?人民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鑑。如果說,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可以靠題海題庫這樣來一課一練的話,那還要語文教師做什麼呢?諸如此類的東西,影響了我們的教師,導致教學自信力消解,被他信力左右:到底什麼是語文搞不清楚了,到底怎麼教語文、教什麼也不知道了。初中高中的語文教學,幾乎是差不多的模式,差不多的樣式。
  • 先學天地人 再學a o e 語文老師告訴你一年級新教材怎麼學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o、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起,進入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大約一個多月後再學拼音。而在去年,重慶部分試點學校一年級已開始使用此版國家統編教材。新版教材怎麼學?
  • 一堂物理課激發學子走上航空設計之路,特級教師:學物理新動力是...
    讀不懂題目,無從下手;聽得懂,但不會做;不知道怎麼分析;感覺有好多坑,不知不覺就會掉下去……面對這些物理學習中容易遇到的難題,物理似乎成了橫在每一位學生面前一道高高的、必須跨過的「坎」。9月6日晚的「2019特級教師開課啦」上,有家長關心:物理是否可以提前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王鐵樺說,從孩子睜開雙眼,感知這個世界、會交流的那一天起,就已開始學習「科學」這門課了。從發展的眼光看,每個孩子都能學好物理。
  • 全國特級教師王崧舟: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但此時怎麼彌補都追不上成績好的同學。這就是小學老師們反覆提及的「三年級現象」。為了提醒家長們重視「三年級現象」,全國特級語文教師王崧舟,曾寫過一篇《家庭教育,就從三年級現象說起》的文章。作為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教授,擁有30多年教育經驗的老教師,在文章中闡述了「三年級現象」、「為什麼小學一二年級的培養很重要?」下面我結合王崧舟的建議,和自己的一些經驗,給大家說說。
  • 高考語文第一題引爭議 吐蕃的"蕃"到底怎麼讀
    專題推薦:2009陝西高考動態互動話題:高考作文裡 讀不懂中國如果考生讀fān,那麼就將丟掉3分;多數詞典、字典標註為fān,但最新詞典讀bō吐蕃的「蕃」字究竟怎麼讀,是讀「fān」還是讀「bō」?在今年高考全國卷語文試卷中,第一道題就引起了爭論。考生疑惑標準答案和字典上有出入馬女士的兒子是西安某中學考生,前幾天參加了高考。首場語文考試結束後,兒子回到家裡告訴馬女士語文試題中有一道題似乎有問題。馬女士想著高考是國內最嚴肅的考試,怎麼可能有問題,就沒有在意,只讓孩子好好準備後面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