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小區是如何裝上電梯的?快來看背後故事!

2021-01-08 浙江在線

2月13日,杭州金秋花園8幢3單元加裝電梯開始啟用。 浙江在線記者 林雲龍 攝

  浙江在線2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雅茗 俞熙娜 趙路)「今年春節拎年貨上樓輕鬆囉!」2月13日10時,在杭州市江幹區金秋花園8幢3單元門口,居民們興奮地體驗剛投入運行的加裝電梯。

  短短3個月內,這已是杭州市第3臺投入運行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從上城區新民村小區2017年11月首臺「破冰」至今,杭州主城區已有120多臺加裝電梯通過聯合審查,其中有20多臺進入施工階段。

  把加裝電梯這項民生「關鍵小事」當成大事辦,杭州市已連續兩年將「加梯」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實事。2017年「開展試點」,2018年「符合加裝條件的做到『願改盡改』」。杭州探索出「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導、各方支持」的電梯加裝模式,目前「加梯」工作全面鋪開。

  民生實事必須辦成

  據統計,杭州市目前4層以上的無電梯樓房有1.4萬幢。而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59萬餘人,預計到2020年末,將達到杭州總人口的24%以上。因為沒有電梯,很多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被「困」樓上。

  老小區加裝電梯為何這麼難?江幹區華家池社區黨委書記張慧說,「加梯」不僅要徵求住戶的意見,還涉及國土、規劃、發改、消防等十幾個部門,牽涉到供電、供水、排汙等基礎設施改造。50多萬的「加梯」費怎麼分攤?電梯雙路供電改造誰來改?誰出錢?……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負責加裝電梯的總工程師王少媚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杭州市組織多個部門前往南京、西安、福州等地調研,吸取各地在「加梯」政策、機制、做法、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研究實施的可行性。

  2017年,杭州市下定決心,把加裝電梯列入十大民生實事。「這事必須辦成!」王少媚說。

  一個個難點,都要找出解決方案:「加梯」協調機制怎麼定?由社區主導,居民成立自治管理委員會協商解決;資金籌集有難度?協商成功的項目,政府每臺給予20萬元的補助;審批流程繁瑣?市裡把權限下放到區,開創多部門聯合審查機制;樓情複雜?政府幫忙尋找電梯公司量身定製……

  「加梯」難點,就這樣被逐個破解。2017年11月30日,杭州正式出臺《關於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此舉拉開了杭城老房子的「加梯」之路,上城區、江幹區成為試點。

  大家的事商量著辦

  自從2017年11月率先「加梯」成功,上城區新民村2幢1單元的「加梯」牽頭人何海元就沒閒下來。他笑著對記者說,這幾個月,他已經接待了40多撥近自上海、遠至新疆的「加梯取經團」。「我們樓裡的居民說,用上電梯比當年分到新房還開心。看來全國老人的期待都一樣。」

  「裝電梯是眾人的事,還要靠鄰裡間多商量!」每次介紹經驗,何海元總要重複這句話。新民村加裝電梯工作啟動後,在社區的協調見證下,住戶們開過十幾次討論會,最終定下了各樓層的出資比例、電梯安裝方案等。

  大家的事商量著辦,眾人拾柴火焰高。拱墅區天時苑7幢4單元的加裝電梯2月8日剛剛通過聯合審查。電梯維保費、電費一年動輒數千元,然而在協議中,2樓和3樓住戶與高層住戶的分攤比例是一樣的。牽頭人濮建民告訴記者,這也是共同協商的結果。

  「這個單元12戶人家,大多數住在一起快20年了,影響鄰裡關係的噪音、高層拋撒垃圾等事從沒發生過,關係和睦。這次加裝電梯,低層住戶就很體諒高層鄰居,協商後願意多分攤點費用。」

  政府服務做「加法」

  審批流程「最多跑一次」,群眾的事趕著辦。新民村首臺加裝電梯成功後,「部門聯合審查」「電梯遠程監控維保」等多項首創經驗迅速在全杭州推廣。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各地又探索出不少「本地方案」。比如,拱墅區將「施工圖設計及審查」和「聯合審查」合併,進一步節約時間。

  杭州市加裝電梯辦公室還建立了專家、設計單位、電梯企業三大名錄庫。「20多位設備、結構、建築等領域的專家,3家電梯設計單位,13家電梯總包服務商,16家電梯設備提供商可隨時調取。這樣讓居民和社區都能做到一目了然,有利於加快進程。」杭州市住保房管局負責加裝電梯的科長楊靜說。

  政府服務做「加法」,居民辦事做「減法」,讓「加梯」這件民生「關鍵小事」真正落到了實處。記者了解到,在120多臺加裝電梯通過聯合審查的同時,在拱墅區就有36臺加裝電梯已進入聯審材料準備階段;更多的老小區居民開始行動,成立自治管理委員會進行協商。

2月13日,杭州金秋花園8幢3單元住戶體驗加裝電梯。浙江在線記者 林雲龍 攝

  短評:「關鍵」小事更需 擔當與闖關精神

  吳雅茗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民生三感從何而來?事實證明,辦好一件件類似「加裝電梯」這樣的「關鍵小事」,群眾感觸最深。

  民生小事既稱「關鍵」,必然事關群眾的現實需求。面對群眾的「加梯」呼聲,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知其為「老大難」仍不躲不避,自我加壓迎難而上,將它列入年度民生實事,並以行動取信於民。此為擔當。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既為「老大難」,必然歷史上曾想解決卻阻礙重重。只有通過詳盡調研找準一個個痛點,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關精神,「小事」不怕用大力,方能精準施策,求出解決之道。這也是「加梯」兩年間實現零的突破後,近兩個月內進展喜人的關鍵所在。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各級黨委、政府只有堅持擔當和闖關奪隘精神,抓實辦好一件接一件「關鍵小事」,才能辦成增加民生福祉的大事。



相關焦點

  • 65個單元,65臺電梯,都裝好了!杭州這個小區,是如何實現「全市首個...
    今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連續第四年被列入杭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近日,濱江區西興街道繽紛小區實現了全市首個既有住宅小區加裝電梯全覆蓋。65個單元、65臺電梯順利加裝的背後,包含的是基層治理的用心與智慧。而加梯工作也牽出了一系列小區改造的工作,如何讓民生工作做到人民的心裡去?
  • 老樓裝電梯費用咋分攤?低層住戶不配合咋辦?回應來了!
    大河報以《國家鼓勵老舊小區裝電梯,鄭州實施方案正在擬定中》為題進行了報導,有全國人大發表提出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從實際操作、資金籌措、審批流程等方面出臺具體的政策,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從5月8日,大河報對這一民生關注度極高的話題進行了專題報導。從一個成功加裝電梯的小區開始,對這一問題不斷解剖。
  • 爬樓梯太累怎麼辦 嘉興這些小區要加裝電梯了
    原來,秀洲區新城街道先行先試,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方面率先行動起來,而名都綠洲等轄區內的3個小區則成為試點小區。記者近日獲悉,目前,各個小區都在進行最後的民意調查,快的話,今年年底前,全票通過的單元就能率先開工加裝電梯了。
  • 歷經曲折成捷徑——冶金研究院社區40年老樓裝上電梯
    7月初,西三旗街道冶金研究院社區小營東路5號院3號樓3個單元老樓加裝的新電梯正式運行。冶金研究院社區建於60年代,居住的居民大多數以老年人為主。加裝電梯的3號樓是80年代初建的,家住5層的韓世偉大爺今年66歲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已經明顯感覺到爬樓梯越來越吃力。
  • 杭州這地方28個小區799臺電梯 不讓一輛電動車上樓!
    拱墅區祥符街道全面推行「電動車不上樓」從大悅城往西幾百米,有一個叫三寶郡庭的安置房小區。小區裡高樓林立,顯得頗為氣派,被評為拱墅區「四星級」安置房小區。昨天,我和勤豐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三寶郡庭,打算做一個實驗:把電動車運到最高的30樓去。「你不要把電動車騎進樓道裡來,我們這裡電動車上不了樓的。」
  • 杭州有小區裝了臺軌道式座椅爬樓機,體驗感如何,可自行申請裝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文/攝 通訊員 周穎老舊小區裡的加裝電梯,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但是,專門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等行動不便人群的軌道式座椅爬樓機,你見過嗎?昨天,杭州白塔嶺社區就引進了這樣一臺軌道式座椅爬樓機,就安裝在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長沙知難而進
    2018年是「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2019年和2020年的表述則是「支持加裝電梯」。在舊城改造不提倡大拆大建的當下,增設電梯成為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在整個社會已經進入「銀髮社會」的情況下,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幸福的晚年,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現實問題和民生工程。
  • 加裝電梯「登上」政府工作報告 網友期待「上上下下」新生活
    2018-03-10 20:47杭州新民村2幢1單元加裝電梯開始運行「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民生領域的利好消息,這兩天成為熱議話題。昨天,浙江日報、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同時刊發了《代表委員與專家支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上下樓的幸福感怎麼來》,報導了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熱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如何順暢推進、城市居民上下樓的幸福感怎麼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感同身受、備受鼓舞,並期待有更多有條件的老小區能加速推進這一「關鍵小事」。
  • 裝完電梯影響房價怎麼辦?這裡加裝電梯一年立項...
    不,問題五花八門房屋結構是硬性問題能不能裝電梯交給設計師就行但是最讓街道幹部頭痛的還是居民之間的不同想法該如何調和隨著交流的深入,居民們各自不同想法也拋出來了。大場鎮的工作人員將這些分歧大致歸納成七類:利益衝突類、經濟負擔類、擔憂類、心態不平衡類、實際考慮類、原有怨恨類和要求高額經濟補償類。
  • 青島首例老樓加裝電梯五月中旬完工 如意小區終 「如意」
    齊魯網青島5月7日訊老樓加裝電梯問題一直備受市民關注。這幾天,青島首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即將完成施工,市南區如意小區搭上了「頭班車」,加裝電梯預計5月中旬就能完工,居民們期盼已久的電梯夢即將實現,如意小區終於「如意」。
  • 老舊小區安裝電梯,一樓用不用交錢,費用如何分攤?
    政府進行老樓改造現在,距離這些房子建成也已經二三十年了,一些小區根本沒有物業,成為了棄管小區,小區裡環境急需改善,所以國家適時提出了舊小區改造工程,就是為了提升這些舊小區的品質,改善人民生活條件,造福老百姓。那麼?國家為何不把這些房子都拆了重建,而是採取改造的辦法呢?
  • 小區有人加裝樓道電梯,原本大家很支持,可實際建造時卻改了方案
    馮女士家住杭州餘杭塘路翠苑佳居小區,一進大門,就能看到6幢北側過道口,架起了六層樓高的腳手架。馮女士說,去年下半年,有業主提出要在6幢這個單元樓自費加裝電梯,在得到該單元樓全體業主同意後,電梯的安裝方案進行了公示備案,隨後開始動工。
  • 裝完電梯影響房價怎麼辦?上海這裡加裝電梯一年...
    不,問題五花八門  房屋結構是硬性問題  能不能裝電梯  交給設計師就行  但是最讓街道幹部頭痛的  還是居民之間的不同想法該如何調和  隨著交流的深入,居民們各自不同想法也拋出來了。>  利益衝突明顯  不單單是加裝電梯的單元樓,甚至小區裡其他高層電梯房的居民心態不平衡:「當初買電梯房就比沒電梯房的貴, 憑什麼給他們裝了電梯後就拉近了房價?
  • 不到一年時間,上海這個街道有20多臺加裝電梯確定開工,他們是如何...
    今天,我們面對『老小區+老齡化』,如何讓大家老得更有尊嚴?怎樣才能回應好新時代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加裝電梯,就是其中一個實實在在的夢想。」日前,在靜安區舉辦的「社區We治理·書記面對面」第二場「探尋批量加裝電梯背後的邏輯」主題活動上,臨汾路375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呂文潔的這番話引發了在場觀眾的共鳴。
  • 扒一扒防電動車上樓的奇招 電梯裝座椅樓門裝柵欄
    [反映]座椅沒人坐,電梯不夠坐  昨天,鄭州中原區的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說,他家在五龍口南路與冉屯東路交叉口附近的威尼斯水城3期小區,前幾日,他下班回家時發現,小區電梯中被人新安了一個鐵皮座椅,「上下樓梯最多花費兩分鐘時間,誰會坐這?」李先生一臉茫然。  後來,他一打聽才知道,該座椅是物業裝上專門阻止電動車上樓的。
  • 邯鄲市叢臺區廣樂院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的新聞調查
    叢臺區廣樂院小區居民們得知消息後,主動申請,自籌資金,先試先行,終於在今年3月份實現了盼望已久的「電梯夢」,小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來自邯鄲市各地的一批又一批人員來此參觀、取經,有關部門正在總結經驗準備推廣。那麼,廣樂院小區是如何申請加裝電梯呢?加裝電梯需要多少錢、加裝電梯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後期維護誰來負責?
  • 五年64座電梯,上海臨汾路街道讓「懸空老人」們降落了
    誰知,2017年老伴兒離世,自家樓道裡的電梯還在徵詢意見。 實際上,張靜霞的這段故事只是靜安區臨汾街道的一個縮影。這裡老房林立、線路交錯、間距狹窄、住戶構成繁雜,意見難以統一。種種問題,讓臨汾街道架電梯如架「天梯」。
  • 逾十萬臺老舊電梯如何「換新」
    各地正在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中,故障頻發的舊電梯改造成為重點逾十萬臺老舊電梯如何「換新」新華社發□新華社記者 李勁峰 柯高陽 朱 筱重慶市渝中區西信洲際花園居民最近滿懷期待:當地啟動電梯更新改造工程,他們很快將用上新電梯,告別故障頻發的舊電梯。各地正在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中,電梯改造成為重點。
  • 過程很曲折結果很美好 華家池34幢電梯終於開裝了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幾乎所有關心加裝電梯的人都難掩興奮。  華家池34幢為什麼那麼特殊?因為在杭州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進程上,華家池34幢曾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成功加裝電梯的樓道。因為這裡的居民需求最迫切,加裝電梯的訴求甚至可以追溯到8年前。
  • 老房子想裝電梯,一樓住戶說:我同意,但請從二樓開始
    現在很多老舊小區都想加裝電梯,特別是住在高層的住戶,上下樓梯實在是不方便。雖然政策已經鬆綁,只要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甚至還有鼓勵政策,但是進展緩慢。一些一樓住戶直接說:我同意。但是別從我家門前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