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苦的瓠子別吃 寧波已經有多人中毒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夜開花也就是瓠子,俗稱西葫蘆,它或炒或做成羹湯,柔嫩爽口,是寧波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

不過,當夜開花吃起來發苦的時候,千萬不能繼續食用了!鄞州的張女士就因為吃了發苦的夜開花後腹痛、嘔吐不已,被診斷為食物中毒。

7月23日半夜11點多,120救護人員和兩個年輕人推著一名50歲出頭的中年女性飛奔進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門口。

「醫生,中毒了,中毒了,快救救我媽……」其中一名年輕女子邊跑邊哭,火急火燎地向醫生求助。而搶救車上的中年女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手捂著肚子直喊疼。

醫生追問病史後得知,當天晚上,患者張女士用從菜場買的夜開花,做了一道涼拌菜。吃的時候,家人覺得味道有點苦,都沒怎麼吃。但張女士捨不得倒掉,加上她認為夏天吃點苦的蔬菜能敗火,所以把剩下的夜開花都給吃了。

約一個多小時後,張女士就開始出現腹痛、嘔吐症狀,起初也沒有在意,一直強忍著,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嚴重,家人趕緊撥打了「120」將她送入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夜開花中毒。

醫生介紹,急診1個月內已經先後接診了6例因食用苦夜開花而發生中毒的患者。醫生說,因夜開花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機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所以夏季很多人都喜歡食用。夜開花分甜、苦兩種,老百姓一般分別稱為「陰、陽夜開花」.甜的夜開花可以放心食用,但苦的夜開花其實是不能吃的。因為苦夜開花中含有一種叫鹼糖甙的植物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輕度中毒表現為口乾頭暈噁心乏力,重度中毒可表現為腹痛腹瀉、頻繁嘔吐,甚至會危及生命。

醫生提醒,在烹飪或者進食夜開花前一定要鑑別是否具有苦味,可以用舌頭舔一下去皮的夜開花肉,一旦發現夜開花發苦,要立即停止食用。如有中毒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一類常見菜,發苦了千萬別吃!當心會中毒
    夏秋季,絲瓜、瓠子等瓜類蔬菜新鮮上市,脆嫩清爽,深受人們喜愛。然而近期有新聞說,吃了發苦的絲瓜、瓠子會導致中毒,甚至還毒倒了一家人……這還真不是謠言。科普博主 @ 曲直_看海 的朋友一家最近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發苦的瓠子和絲瓜確實有毒素,也有人曾因此喪命。
  • 把人吃吐血的"瓠子"是什麼蔬菜?滬食品安全問題專家解答
    原標題:把人吃吐血的「瓠子」到底是什麼蔬菜?通過檢查顯示,陳老伯有肝腎功能損害,醫生在為他做胃鏡檢查時,發現他胃裡有廣泛性滲血和糜爛。結合陳老伯中午的飲食,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後來經抑酸、護胃、抗感染等對症治療,陳老伯已脫離危險,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而此前,石家莊、揚州等地也發生過食用苦瓠子後中毒送醫的情況。  瓠子到底是什麼?
  • 吃瓠子也能中毒
    瓠子是人們特別喜愛的一種蔬菜,肉厚汁多,鮮美清香,經過不同的烹調方式可以製作出很多種美味。再過些時候就是大量上市的季節了,做為腸道門診的醫生,在這裡要提醒廣大患者並不是每種瓠子都適合食用。每年我們都會接診到因食用瓠子而中毒的病患,輕者產生頭昏、乏力、嗜睡、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重者會出現血便、休克、損傷肝腎功能,出現多臟器衰竭。
  • 一盤苦瓠子讓老漢嘔吐出血?夏季別隨便吃4道菜,很容易食物中毒
    很多人胃口不好,將肉類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證了蔬菜的攝入,也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可最近一位65歲的老漢用自己種的瓠子做了一盤瓠子燒肉,吃的時候覺得發苦,他錯以為「吃苦瓠子能敗火」,就自己吃了一大半。結果沒多久就開始腹瀉嘔吐、還甚至發生吐血情況!送到醫院搶救後發現有肝腎功能損害,胃裡有廣泛性滲血和糜爛,被診斷為食物中毒!
  • 瓠子的皮千萬別再扔掉了 一個瓠子可以做出兩樣菜 好吃又下飯
    長大後成了家,對門鄰居從小是在鄉下長大的,她告訴我她們那兒瓠子是用來打湯喝的。我問她和什麼配著一起打湯?她說鄉下沒那麼多講究,什麼也沒配,就那樣打湯,也挺好吃的。去餐館吃飯時,發現有瓠子皮這樣一道菜。原來瓠子皮和冬瓜皮一樣,都可炒著吃。
  • 橘子發苦千萬別吃
    東方今報記者 李亞楠市民李女士很愛吃橘子,尤其是大的柑橘,前些天在濟源市南夫村一個水果攤上買了一兜橘子,沒想到回去剛吃了一口李女士就吐了,「苦的,根本不能吃。」
  • 苦瓠子毒性不亞於砒霜,浙江河北等地均出現毒倒食客事件
    配圖,圖文無關瓠子,又名夜開花、瓠瓜、葫蘆瓜,味清淡,品質柔嫩。其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瓠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它還有解暑消腫的功效。既然它這麼好,那我們肯定應該多吃嘍!且慢!
  • 買回來的瓜發苦?那你可要小心了...
    吃得不多沒關係,一旦過量,就可能會中毒!安全起見,發苦的地方就別吃了。苦味的瓠子、絲瓜、黃瓜等,也是因為葫蘆素造成的,這應該算是瓜瓜家族的遺傳問題,同樣要小心。除了發苦外,吃甜瓜時還要小心過敏。最常見的過敏反應是口腔刺痛,嚴重的時候則會導致嘔吐,起疹子,吞咽困難等,甚至有可能引起血壓降低。通常來說,對花粉過敏的人,有極高的概率對甜瓜過敏。
  • 家常菜:清炒瓠子和韭菜炒雞蛋
    經常身體水腫的朋友,可以多吃些瓠子,對身體絕對是有好處的。同時,瓠子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瓠子裡面富含多種維生素,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溫潤身體,瓠子本身也屬於水分很充足的食物,因此多吃瓠子,還能夠潤肺消渴。對於經常上火,感覺口渴、肺部燥熱的人來說,瓠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 炎炎夏季瓠子最合適 注意一點要不禍害全家
    隨著生活的提高,越來越多國人開始尋求那種健康的養生之道。以前家貧,很多人把吃肉當成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可到了現在,還推崇那種大口吃肉的壞習慣,只會增加胃負擔,影響自己的幸福。炎炎夏季,忌油膩,推清淡。而一到六七月份,瓠子便會大量上市,剛好滿足大家的需求。
  • 大頭瓠子
    這時,一頭牛突然走過來擋住我們的視線,一個既矮又胖、光著膀子、身披大手巾的人,牽著牛在向我們傻笑。只見旁邊一位同學朝著他怒吼一聲:大頭瓠子,快滾開,別擋住我!後來,在上下學途中經常遇到放牛的大頭瓠子,多數都是這樣的場景:先是一群孩子圍著他不停地叫喚:大頭瓠子、大頭瓠子!然後是被激怒的他,攆著孩子們奔跑,並不時撿起路邊的碎石或土渣砸去。臉紅脖子粗地罵著:我去問你們老師是怎麼教你們的!
  • 瓠子上市,別再直接紅燒炒著吃,加點麵粉做成早餐餅,頂飽又營養
    現在進入了五月,天氣也漸漸的熱起來,瓠子這道食材在超市裡的出現率也越來越高。很多人說天熱就要多吃瓠子,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中醫早就說過瓠子中含有葫蘆苦素,不僅能夠利水清熱,而且又能夠止咳消痰,甚至還能作為藥材供人食用,主要功效就是清熱利尿。
  • 安徽最家常的瓠子,這樣做超下飯
    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日子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到了周末,周五晚上回來做完飯後就覺得異常的困,吃完飯躺在床上就直接睡著了,不省人事的那種,就像喝斷片了一樣,一直睡到周六下午一點多。
  • 1個瓠子,2個雞蛋,教你做瓠子餡餅,皮薄餡多,清淡美味又下飯
    導讀:1個瓠子,2個雞蛋,教你做瓠子餡餅,皮薄餡多,清淡美味又下飯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只要是家裡有麵粉和蔬菜,就能做各種各樣的麵食!今天回到老家,看到院牆上面綠油油的,爬滿了很多的藤,一顆藤上面有好幾個瓠子,家裡人吃的速度,都不如長的速度,因此,我媽媽每年都摘很多瓠子給鄰居吃!
  • 好多都說瓠子不好吃,這樣搭配炒,護眼又香濃,電腦族要多吃
    瓠子別名:甘瓠、甜瓠、瓠瓜、淨街槌、龍密瓜、天瓜、長瓠、扁蒲;屬於葫蘆科葫蘆屬下的一種,為本屬植物葫蘆的變種,一年生的蔬菜。我們這裡的瓠子很少,感覺就是這幾年才有的瓠子,原來幾乎沒有見過。所以好多新疆人都不知道這像線條瓜一樣的蔬菜還能吃,叫什麼名字更不知道了。
  • 夏秋市民餐桌上的常客瓠子
    我國自古有栽培瓠子的傳統,《詩經》中對瓠瓜有記載,「七月食瓜,八月斷(短)壺」裡的「斷(短)壺」就是對瓠子的描述,古人壺、瓠、匏三名可通用。瓠子,模樣和口感都介於冬瓜和西葫蘆之間,有一種特殊鮮味,不管是清炒還是煮湯,都是調劑口味的時令菜,市價在每斤兩元左右。從植物學上說,瓠子和葫蘆的親緣關係較近,屬於葫蘆科葫蘆屬,而西葫蘆則屬於葫蘆科南瓜屬,它和南瓜的親緣關係較近。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醫生:無解藥……浙江曾有人誤食身亡
    一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浙江曾有女子誤食河豚身亡2006年,媒體曾報導過,寧波有人在路上撿到了一條河豚,奪去了一位母親的生命。以下是當時的報導——「她吃下去的是魚卵,是河豚身上最毒的一部分!」
  • 舌尖上的金絲峽——瓠子
    意思是說:七月來臨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順應節氣而食,直觀的體現了古人順應天意的飲食觀。不同的蔬菜循著時序被端上餐桌,依時而食更不失為一種雅趣。「壺」是葫蘆科植物的總稱,與蔬菜相關,首先驚豔舌尖的就是「葫蘆」和「瓠子」。《詩經》裡「匏有苦葉,濟有深涉」的「匏」指的就是葫蘆。葫蘆和瓠子同屬葫蘆科,但模樣卻大不同:瓠子扁長呈圓筒狀,好似放大了比例的黃瓜;葫蘆呈梨形,如圓滾敦實的大肚羅漢。
  • 古月做家常小炒瓠子西紅柿,簡單一炒酸甜脆爽,家人都愛吃
    大家好,我是古月,關注古月,有更多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 瓠子你們愛吃嗎?瓠子大家都知道,它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水量大。瓠子不管是燒湯、炒菜、燉肉等等都非常好吃。我們家吃瓠子最多的就是做湯,今天就不做湯了,今天就用瓠子來炒西紅柿吃。一起來看看製作流程吧!
  • 瓠子是什麼東西?清炒瓠子的方法
    瓠子(拼音:hù zi),別名:甘瓠、甜瓠、瓠瓜、淨街槌、龍密瓜、天瓜、長瓠、扁蒲;被子植物門,葫蘆科葫蘆屬下的一種,為本屬植物葫蘆的變種,一年生攀援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