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一物種泛濫成災是自然界的災難,澳洲滅殺野貓給我們的啟發
從而挽救了當地人和其它物種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關愛其它生命的角度去看,數以億計的可愛野兔被屠殺,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可在面臨人類和其它生命受到危害時,再抱著關愛生命的理念去任其發展,其代價是人類和其它生命的滅絕。
-
澳大利亞野貓泛濫成災 政府使用「秘密武器」滅殺
【環球網綜合報導】澳大利亞一直面臨著外來物種入侵的難題,該國政府長期以來都在研究如何控制外來物種數量以保護本土動物。據美國社會活動網站「TakePart」2月4日報導,日前,澳方拿出「秘密武器」,將最大程度上改變該國目前野貓泛濫成災的局面。
-
英國人犯下的兩個錯:讓蘇格蘭野貓瀕危,卻讓澳大利亞的野貓泛濫
有3個野貓亞種從其他地方引進,這些野貓亞種和蘇格蘭野貓的血緣關係很近(都屬於野貓這個物種),野性更強。動物學家認為用這些野貓亞種和蘇格蘭野貓進行雜交,後代就能保持更多的蘇格蘭野貓基因。當蘇格蘭野貓的數量變多之後,它們就不容易和家貓產生雜交了。
-
澳大利亞將捕殺200萬隻野貓,「喵星人」做錯了什麼?
澳大利亞正陷入一場「戰爭」。這些敵人是社交網絡上備受寵愛的「網紅」,也是毛茸茸的可愛殺手——野貓。據CNN報導,澳大利亞的野貓數量已達到200萬至600萬隻,由於野貓威脅當地生態系統,澳大利亞政府希望在2020年前撲殺200萬隻野貓。為何這些可愛的「喵星人」,會與澳大利亞結下「梁子」?
-
澳大利亞最初的5隻兔子是如何泛濫成災的?
提到澳大利亞就不能不提到他們的兔子問題,由於氣候適宜,缺乏天敵,於是兔子在澳大利亞肆虐多年。但是據說最開始的澳大利亞是只有5隻野兔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一般當動物的數量低於一定的限度時,會出現一個現象——功能性滅絕,而功能性滅絕就是由於種種原因,一個物種的數量變少,從而喪失了維持基本繁殖的能力。
-
澳大利亞正在對貓貓宣戰!2020年前將消滅200萬隻野貓
澳大利亞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大陸,在歐洲殖民者到來前,數萬年間沒有與全球其他地方的物種交流。當今澳大利亞所存在的約80%的哺乳動物,45%的鳥類都是這片土地獨有。對於澳大利亞來說,貓是一個外來物種。第一隻貓約於17世紀被歐洲定居者帶到澳大利亞,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貓的數量爆炸式增長,如今已經覆蓋了99.8%的國土。儘管野貓和家貓同屬一物種,他們在野外生活需要靠捕獵來生存。澳大利亞國家瀕危動物委員會的格裡高利·安德魯斯對《雪梨晨報》稱,野貓已經造成約20種哺乳動物的滅絕,已成為了澳大利亞本土物種最大的威脅。
-
野貓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未來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
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未來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讓野貓們自由自在地生長,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比方說澳大利亞的野貓們。根據資料顯示,最早的澳大利亞其實是沒有貓這種動物的。我們知道,澳洲四面環海,且生態系統自古以來就非常特殊,直到人類發現澳洲後,貓這一物種才被人類帶去了澳大利亞。
-
南美甲蟲入侵法國群島,現已泛濫成災 澳大利亞:我更慘
其實世界上有很多物種入侵的案例,比如在美國泛濫成災的亞洲鯉魚、在澳大利亞肆虐的野兔和野貓(後面會提到)。我國的入侵物種也有很多,常見的有羅非魚、小龍蝦、清道夫等等。不過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凡是能吃的入侵物種,大多數都在餐桌上被解決了。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那麼,什麼是入侵物種呢?所有的入侵物種都是成功的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入侵物種」?簡單來說,入侵物種就是一個物種從原生環境到了一個完全沒有該物種存在的新環境中,並且由於種種原因,該物種在新環境下成功的生存了下來。
-
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猞猁吃了它們?
如果把猞猁引入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的情況會不會得到較好的控制呢?貓科動物中,猞猁屬的這4個物種體型都不太大,對它們而言,野兔既相對容易捕獲,又符合它們胃口的大小。猞猁對野兔十分依賴,在很多猞猁的食譜中,野兔通常要佔據90%以上的比例。一隻猞猁一天要獵殺1到2隻野兔,正在養育幼崽的雌性猞猁一天可捕殺3隻野兔。那麼,澳大利亞為何不引入猞猁來控制野兔的數量呢?
-
澳洲野貓泛濫,想花費巨資來消滅,網友:運過來,我們當寵物養!
但在這麼一個國家,這裡的野貓卻泛濫成災,政府部門甚至還要下令捕殺野貓,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一個獨立的島嶼,由於與外界相對隔絕,導致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適合各種野生動物的生長和繁殖。曾經澳大利亞就因為袋鼠,考拉和野兔繁殖得太多,甚至有的時候比國家人口都多,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破壞,於是下令大面積捕殺。有時候這個行為還是有效果的,但有時候效果微乎其微,畢竟野生動物的繁殖能力可比我們想像中的高很多。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
實拍野貓如何捕獵:嗖地一下,鳥成為囊中之物
由於它們需要自己尋找吃的,所以也鍛鍊出了非常高超的捕獵技術。這組鏡頭記錄下了野貓是如何靠自己的本領捕捉到一隻會飛的鳥。這是一隻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野貓,龐大的野鴿群對它來說,似乎可以隨心所欲的挑選它的午餐,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大搖大擺的去捉一隻,也需要小心翼翼,躡手躡腳。相對於乖巧的家養貓來說,為了生存,竭盡所能的樣子也非常的可愛。
-
為拯救本土生物 澳大利亞計劃消滅200萬隻野貓
當地時間7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一項在全國範圍內的野貓消滅計劃,承諾要殺掉兩百萬隻野貓,以保護本地瀕臨滅絕的其他生物。這項計劃得到了環保團體謹慎的歡迎。圖片來自ABC網站 聯邦環境部長格雷格•亨特在墨爾本公園野生動物峰會上揭開了這項保護瀕危物種的「五年計劃」,承諾要「停止並扭轉對我們本地物種的威脅」。
-
奇聞異事|野貓戰鬥力太強!澳洲要修世界最長防貓「長城」
> 這隻貓捕食了一隻5公斤重的巖袋鼠,被捕獲時它的胃中還有部分沒來得及消化的巖袋鼠殘骸, 澳大利亞瀕危物種委員會專員Gregory Andrews認為, 「野貓是本土動物的最大威脅,它們直接導致30種哺乳動物中的20種瀕臨滅絕。」
-
野兔泛濫成災,澳大利亞束手無策,吃貨網友:他們不會麻辣、紅燒
說起澳大利亞的野兔泛濫成災,當地人卻束手無策,吃貨朋友們不僅要仰天長嘆:要是在我們國內,不出三年就把它吃到瀕危的物種……在澳大利亞,野兔這個小動物為什麼能活得如此瀟灑呢?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頭慢慢說起。
-
本土動物瀕危,野貓卻成「頭號公敵」?澳洲斥巨資獵殺200萬隻
而近些年來數十種生物物種瀕臨滅絕,二十多種甚至已經滅絕。造成物種滅絕最大的原因之一,竟然是泛濫成災的野貓。貓本是受大眾歡迎的動物之一,然而為什麼澳大利亞卻因為這個物種,損失本土動物。那麼野貓又是怎麼進入這個國家的呢?
-
澳大利亞曾宣布滅殺 200 萬隻野貓,原因是什麼?
「這肯定不是我的貓」研究人員表示,在整個澳大利亞,野貓每年總共殺死30多億隻小動物。自 1788 年以來,澳大利亞發生了 34 起哺乳動物滅絕事件,其中大部分是由貓引起的,這也是造成至少 123 種其他本土瀕危物種數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
澳大利亞野貓泛濫 政府使用毒藥滅殺
原標題:澳大利亞野貓泛濫 政府使用「秘密武器」滅殺 澳大利亞一直面臨著外來物種入侵的難題,該國政府長期以來都在研究如何控制外來物種數量以保護本土動物。據美國社會活動網站「TakePart」2月4日報導,日前,澳方拿出「秘密武器」,將最大程度上改變該國目前野貓泛濫成災的局面。
-
澳大利亞野貓居然能吃袋鼠 政府專門修建「防貓長城」
Anangu Pitjantjatjara Yangkuntjatjara島上的土著居民,曾抓到過一隻重達6.8公斤的野貓,這隻貓捕食了一隻5公斤重的巖袋鼠,被捕獲時它的胃中還有部分沒來得及消化的巖袋鼠殘骸,下圖是吃剩下的半隻……澳大利亞瀕危物種委員會專員Gregory Andrews認為,「野貓是本土動物的最大威脅
-
如果把中國野貓放在非洲,它們會被團滅,還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但是,中國野貓想要在非洲長久的生存下去,需要與非洲野貓展開能量競爭,非洲野貓的體型和中國野貓差不多大,但它們野外生存經驗更豐富,很可能會比中國野貓更容易尋找到獵物。除此之外,一些大型食肉鳥類、蛇等生物也和它們存在部分能量競爭,由此可見中國野貓想要在非洲草原生活下去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