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讀後感
《殺死一隻知更鳥》的作者是哈珀.李,據說她僅寫了這一部作品就很成功。書名早就聽說過,幾年前買回這本書,放在書櫃裡就沒再動過他。這本書通過一個6-9歲孩子的視角和語言來講述一個美國種族歧視的故事。作者的語言童真、有趣、真實。故事是白人律師為黑人辯護,伸張正義,反對種族歧視的過程,雖然最終眼看著黑人小夥兒平白無故地被冤枉、被槍殺而無能為力,自己的孩子也差點兒被報復致死。但人們的良知在慢慢地被喚醒,就像故事中講的,人們可以憎恨希特勒,同情猶太人,而我們為什麼就能默認白人去踐踏黑人呢?「避免殺死一隻從不危害人類,只會為人類唱歌的知更鳥。」
相比這個故事,我更喜歡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像是一個9歲的孩子在講故事:講她和大4歲的哥哥、童年的玩伴迪兒在一起做的遊戲;講她上學時遇到的自以為是的老師、貧窮有骨氣的同學、頑固封閉無賴的姓氏家族的同學;講她的幾家鄰居,其中有十足惡魔杜博斯太太家、怪人拉德利家和莫迪小姐家,杜博斯太太讓孩子明白怎麼去面對別人對自己的侮辱,讓孩子去感知杜博斯太太的不易和勇敢,怪人讓孩子漸漸消除偏見,通過自己的一點點發現並感恩於怪人,怪人並不怪,其實是一個善良的人,莫迪小姐家讓孩子看到在遭遇突然災難面前,仍能對生活充滿希望和熱情,還能有興致去關心別人;講在她成長過程中爸爸對她的愛、包容和啟發引導教育;講她家黑人保姆對她和哥哥的嚴厲和愛護。這些是為第二部分故事的開展做鋪墊,引導讀者對善惡有個最基本的良知和判斷。
在看第一部分的時候,我試圖推薦人們在有孩子之前,應該看看這本書。讓我們去學會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說能滿足孩子好奇心的話,說能撫平孩子幼小心靈煩惱的話。有一雙孩子苦惱時可以依坐的雙腿,有件敞開的可以讓孩子鑽進去聽你胸脯跳動的雙襟,有一副在孩子受到侮辱時擁有騎士風度勇敢地扛起孩子的肩膀。有孩子在犯錯時能靜等孩子緩慢進步的耐心。有拋開世俗尊重孩子天性的定力。有解開孩子對未知領域疑問的誠實態度和知識儲備。有堅持真理、明辨是非、維護正義、以身作則的責任精神和做人原則。
看完後,我被9歲女孩斯庫特的爸爸阿蒂克斯的教育智慧和冒著生命危險去阻止犯罪的精神折服。現在,拋開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時代背景,我作為一個高中生的母親,他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去深思和借鑑。
首先,他沒有限制女兒獨立思考探索問題的欲望。讓孩子保留了天性,抵禦了人們的偏見。作者通過兒童的心理講故事,聽她的語言,很容易把我帶入到童年,好像和她在一起去排練孩子們之間的鬧劇,和小夥伴玩過家家,和哥哥鬧各種矛盾。正是沒有被限制的好奇心驅使,讓孩子一點點兒地去靠近怪人,慢慢地孩子發現怪人並沒有人們說的那樣去傷害人,反倒怪人會將他們倉皇逃走時刮破留在柵欄底下的褲子縫好疊整齊放在柵欄上面,寒冷時給她披上大衣,在她們必經的路邊樹洞裡放上兩隻香皂娃娃、一個綠箭口香糖、一對吉祥幣孩子喜歡的東西,漸漸地孩子消除了對怪人的偏見,因為怪人的善良和勇敢,在危機時刻救了她和哥哥的命,一下子拉近了孩子和怪人之間距離。
其次,女兒養成了熱愛閱讀的習慣。書中描述說:「閱讀對我好像是自然發生的,就像學會不用看就扣上連衣褲的衣襟,或者把纏在一起的鞋帶解開打成雙結。我以前從未熱愛過閱讀,可現在我則擔心起要失掉它了。閱讀就像一個人的呼吸,即使不喜歡也不能不做。」
第三,教會她去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別人,並能做出適當的妥協。當女兒剛上學,不適應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時,爸爸說:「如果你能學會一個簡單的小技巧,你就能和所有這些人相處得更好。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看問題……,除非你鑽進他的皮膚裡,像他一樣走來走去。從對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會發現這是個無心的過錯。我們不可能期望你的老師在一天裡就學會如何在梅科姆生活,我們也不能因為她了解不夠就責備她。」「尤厄爾家人連續三代都是梅科姆的敗類。從沒做過一件正經事。他們是人,可他們活的像動物一樣。只要他們表示出一絲想受教育的意思,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學校。他們是一個獨立封閉的人群,他們被允許在非狩獵季去打獵,在百姓眼裡,這件行為是個十惡重罪。如果一個人把他的救濟支票都花在廉價威士忌上,家裡的孩子都餓得哇哇直哭,我不知道這周圍的園林主們,有哪一個忍心不讓他們的父親愛打什麼就打什麼。你不會再抱怨他們的孩子吧。」「我不能讓你不上學呆在家裡,人家會把我送進監獄。」「是一種因彼此讓步而達成的妥協。如果你承認上學是必要的,我們就還像原來一樣每天晚上照常閱讀。在學校裡最好不要提我們之間的協議。」這樣的引導,讓孩子理解老師,對同學產生憐憫之情,也理解了爸爸的難處,增加了孩子的擔當意識。
第四,教會女兒和兒子如何面對羞辱。抬起頭,放下拳頭,不管別人對你說了什麼,都不要發火。保持理智,試著用頭腦去抗爭。面對生病的杜博斯太太侮辱時(事實上,杜博斯太太只是因為要抵抗毒癮的折磨,只是用辱罵孩子來轉移他煩躁的注意力)。他對女兒說:「她是個老太太,而且還在生病。你就昂起頭來,做個紳士。不管她對你說什麼,都不要生氣。她又老又病,你不能要求她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當然,我寧願她把這些話說給我聽,也不要對著你們說那些話,不過我們不可能事事隨願。有時我也很為難,如果別人認為那是個下賤的稱呼並用來罵你,對你來說永遠構不成侮辱。它只能顯示那個人有多可憐,它不能傷害你。所以不要讓杜博斯太太影響你的情緒。她自己的麻煩都夠多的了。」在孩子們給杜博斯太太讀書聽的這一個月裡,讓孩子漸漸地靜下心來,平靜地去感知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人的痛苦。
第五:爸爸、爸爸選擇執意要留下的黑人保姆,還有莫迪小姐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做人要有良知,不要心懷偏見。「杜博斯太太是位女士。她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我的很不同,也許……兒子,我告訴過你,如果你那次沒有失去理智,我也會讓你去給她念書的。我想讓你從她身上學些東西,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枝就是勇敢。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輸。杜博斯太太贏了,用她那僅僅九十八磅的身軀。按照她的觀點,她死得無怨無悔,不欠任何人,也不依賴任何東西。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
在一次談起打鳥時,他一再囑咐孩子不要去傷害知更鳥,因為它們只為人類歌唱,從來不做危害人類的事情。
「等你們長大後,也許會帶著同情和理解回顧這件事,也許會對我沒有讓你們失望而心懷感激。這個案子湯姆.魯濱遜的案子,它在某種程度上觸及了人的良心和道義的本質。如果我不去幫助這個人,我就再也沒臉上教堂禮拜上帝了。在我能和別人過得去之前,我首先要和自己過得去。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如果我不去做,我就不能再教導我的孩子如何做人。」
「他本質上是一個好人,他只是和我們其他人一樣,有自己的盲點。所以一個8歲的孩子就喚醒了他們的良知。這就證明,瘋狂的歹徒也是可以被制服的,只因為他們依然還是人。」
保姆卡波妮說:「沒有必要把你懂得東西都說出來。人們不喜歡他們身邊有人比他們懂得得更多。那會讓他們很惱火。你說得再正確,也改變不了這些人。除非自己想學,否則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孩子們對莫迪小姐非常信任。「她從來不告我們的狀,她對我們的私事也從來不感興趣。她是我們的朋友。」莫迪小姐說:「人家經歷的事情我們永遠也搞不清。」
因為種族歧視,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黑人小夥兒,如知更鳥一般從不做傷害人的事情,卻被無辜地槍殺了。期間任憑女孩兒的律師爸爸怎麼努力,簡單明了的事實也改變不了黑人就是罪犯的偏見。
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孩子們自己撥開偏見的雲霧,發現了好人拉德利,保護了如知更鳥一般的怪人。她站在拉德利的院子裡時,她想:「爸爸有次說,除非你穿上一個人的鞋子,像他一樣走來走去,否則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僅僅站在拉德利廊下,就足以讓人明白了。當你終於了解他們時,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是好人。」
在愛中長大的主人公,定會在她一生保有純真和善良。一個人,未經風雨,保有純真和善良很是容易。難的是,不管經歷多少磨難,內心都不會滋生惡意。
願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