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在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故事背景是1933~1935年阿拉巴馬州一個叫梅康的美國南方虛構小鎮。
主角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Scout,她媽死得早,她和她爸、她哥Jem還有一個黑人女傭人生活在一起。她爸Atticus是位律師,但沒啥錢,因為他的客戶也都很窮。
這本書基本就是講Scout在6到8歲這兩年裡,如何學習一些人生道理的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大概上了下面這4節課:
第一課,除非你能感同身受,否則你永遠無法了解另一個人。
Scout花了好久才搞明白這件事,全書的第一部分就是講她一直以來是如何理解錯的。
她家街對面是ArthurRadley家,他30多歲,人超級「宅」,鎮上的人好像就從來沒在街上見過他。
鎮上的人覺得Arthur像一個鬼魂,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Boo」。而對於Scout和Jem來說,他們覺得他就像個恐怖怪物一樣,會去抓老鼠和貓來吃。他面容醜陋,甚至有可能還吃抓到的小孩。
但真實的Arthur其實是個有點害羞、自閉的人,他隱藏自己是因為他小的時候太野太調皮,犯了很多錯,他爸一直把他關在家裡。
後來他爸死了,他就和他的哥哥一起生活,但他已經習慣了過得像個隱士。
整個第一章裡,Scout和Jem還有一些小夥伴,就成天在Arthur家附近玩,互相挑戰說敢不敢摸他們家的門。
後來他們慢慢發現在門口的一個樹洞裡老是有一些給他們的小禮物、硬幣什麼的,這些都是Arthur留的,但他們一直沒發覺。
但慢慢的在這一年裡,他們發現Arthur其實是個好人。
第二課,千萬別殺知更鳥。
這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字面意思,她爸給Scout和Jem一把獵槍的時候,告訴他們說什麼鳥都可以殺,但不能殺知更鳥。因為知更鳥是好鳥,它從來不吃人類的穀物,也不傷害任何人,它們的歌聲還很好聽。
知更鳥的另一層意思是一個隱喻,指的是一個沒有防禦能力、比較弱的人。在這種意義上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欺負一個比你弱的人。
第三課,即使你知道你會輸,你也要勇敢地戰鬥。
Scout和Jem本人因為父親代理的一個案子,在學校被嘲笑和欺負。
Atticus試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吵架,而是在逆境前教他們保持冷靜和驕傲,昂起頭走過去,作一位紳士。
他想讓Scout和Jem知道,真正的勇敢是堅持抗爭,堅韌不放棄,即使你知道贏不了。
Scout和Jem其他全鎮的人一起目睹了整場庭審,Atticus辯護得很好,孩子們以為他們一定會贏的。
因為好多證據都太假了,比如受害者的右臉有淤青,但嫌疑人Tom的左手幾乎使不了勁兒。與此同時,受害者的父親Ewell,鎮上最貧窮的白人酒鬼,卻更可疑,他是個左撇子。
Tom對所有人說了事情的真相,其實是她想勾引他,然後被她爸Ewell發現了,然後打了她。結果卻反過來控告Tom強姦他女兒。
儘管Atticus的辯護沒有任何瑕疵,但評審團還是最終判決Tom強姦罪成立。因為評審團都是白人,他們覺得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第四課,這個世界很不公平。
孩子們看到了最後的宣判整個人都崩塌了。這件事讓他們看到了這個世界邪惡的一面。即使是最應該代表正義的法院,也被汙染了。
雖然Ewell贏了這場錯判的官司,但他還是對Atticus充滿怨恨,下定決心要報復。
後來在萬聖節晚上,當Atticus的孩子Scout和Jem從外面回家的時候,Ewell在暗處拿刀襲擊,想要殺了他們。
他還一把拗斷了Jem的胳膊。
正在這關鍵時刻,住在附近卻從不露面的Arthur聽到了外面的呼救,出來救兩個孩子。
在搏鬥中他用廚房的刀殺死了BobEwell。
此時Scout和Jem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太黑。
事後,警長和Atticus商量怎麼通報Ewell的死。
警長覺得一定得說是Ewell自己不小心摔跤,被刀叉死的。原因是Arthur為了救孩子殺死暴徒Ewell,鎮上的人肯定會把他當成英雄。
但對於只有隱藏住自己,才能過得好的Arthur來說,大家的關注會變成一場災難。
這麼說是為了讓Arthur保持住自己的隱私,不至於失去現有的生活。
不過,Atticus擔心孩子們已經看到了足夠多的虛假,如果連自己都撒謊,還怎麼當爸爸?孩子們還會相信誰!
但Scout告訴Atticus說沒關係,她明白,因為如果讓Arthur成為英雄,就是殺死了一隻知更鳥。
這也就是全書的高潮,這意味著雖然經歷了這麼多不公正,Scout還是從中看到了真正的價值,明白了知更鳥的意義。
最後Scout站在Arthur家的走廊,仿佛看到了Arthur這些年看自己的樣子,她也終於明白了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