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料理人:跟雞牛羊魚蝦比起來,豬肉真的不健康嗎?

2020-12-08 觀察者網

【文/衛奕奕】

就在前幾天,有個新聞說到:中超封閉比賽期間,飲食全部由住宿酒店提供,而肉類中將不會包含豬肉。

這條新聞後邊的評論區炸了鍋。有人質疑「憑什麼不讓吃豬肉」,也有人認為「牛羊肉比豬肉更健康,別說球員了,普通人也該少吃豬肉」。

豬肉在中國人的飲食序列中一直有著很高的地位,豬肉價格稍有波動,就牽扯著無數人的心。

不過,豬肉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非常不健康嗎?

01.中國人到底有多愛豬肉?

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河南新鄭裴李崗等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中國人最早養豬的遺蹟。河姆渡遺址裡面就有用60根木樁圍起來的豬欄。

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

先秦時期,豬常被用來祭祀或是隨葬,算是財富的象徵。當然,人們也不會放過它的美味。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豬肉地位是長期不如羊肉的。唐代著名的燒尾宴沒有豬肉,宋代御廚每年豬肉的消耗量,不及羊肉的零頭。

也正是在宋代,豬肉遇到了它的知音——蘇東坡。從他開始,吃豬肉才變得上得了臺面。

明清時期,豬肉實現了對羊肉的反超,成為漢民族最主要的肉食。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他還為豬肉特設了一章。

豬肉能夠在明清時期實現反超,很重要的就是它極高的性價比。

豬的孕期只有四個月,一胎能產十二三頭小豬仔;生長周期也不長,商品豬一般只需要170天,體重就能達到100千克;更重要的是豬的雜食性,只需要人的食物殘渣就能長肉,養起來實在是方便極了。

世界各國豬肉消費量變化

直至今天,豬肉仍是中國人消費量最多的肉食。2018年,全球豬肉消費量是11247.2萬噸,中國人的消費量就達到了5519.08萬噸,佔到差不多一半。

豬肉用相對低廉的成本,滿足了中國人對肉食和脂肪的需求,雖然現在也不便宜了(┬_┬)。

另外,豬肉中富含鮮味物質,用豬骨吊出的高湯,是魯菜廚師的看家秘籍,它為許多本身沒什麼味道的翅參鮑肚注入了鮮味。

烤乳豬、脆皮燒肉、東坡肉、紅燒肉、甜燒白、鹹燒白、殺豬肉、炸丸子……現在,甭管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還是節慶典禮,各種豬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

02.豬肉這麼重要,但它真的不健康嗎?

近些年,隨著中國人吃得越來越飽,也開始追求吃得精緻與健康。

而豬肉就成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脂肪含量高,油膩不健康;蛋白質含量低,不算優質肉類等等。

這個論調其實並不新鮮,早在二十多年前,國足在衝擊世界盃最後時刻屢戰屢敗時,就有一種論調認為:吃豬肉的不行,你看人家國外球員那麼壯,都是吃牛肉吃出來的。

發展到最後,就變成了:吃牛羊肉的國家比吃豬肉的更先進,因為牛羊肉的營養更高。

當然,這些年牛羊肉沒少吃,國足的水平確實與二十多年前也有了不小的差距,只不過是負增長。

至於吃牛羊肉的國家更先進,完全是無稽之談,德國每年的肉類消費量中,豬肉佔到了60%。

牛羊肉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奇,豬肉也沒有被當作反面教材時說得那麼糟糕。

肉類確實有紅肉和白肉的區別,豬牛羊等畜類,都屬於紅肉,而魚蝦禽類,它們則屬於白肉。

普遍觀點認為白肉好,是因為白肉的脂肪含量比紅肉更低,而且脂肪酸構成也比較好。

但紅肉也有自己的優點,它是補鐵最優質的食物來源。要知道,鐵是各種微量元素中最容易缺乏的,6歲及以上中國人貧血率高達9.7%。

同屬紅肉,牛羊肉尤其是牛肉,總被看成更高級的存在,其實並沒有那麼神奇。

通過比較,每一百克瘦豬肉比瘦牛肉多3.9克的脂肪,而蛋白質含量不相上下,根據「中國食品標籤營養素參考值」來看,每日脂肪攝入量為60克左右,因此這3.9克可以說是無傷大雅。

而從生物價(代表了人體對這種蛋白質的利用能力高低)上來看,牛肉和豬肉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差別。

而且,豬肉的脂肪酸構成和B族維生素含量都比牛羊肉優秀。豬瘦肉中維生素B1含量達到了牛肉的4倍多,羊肉和雞肉的5倍多。豬肉還富含的血紅素鐵和維生素A,比牛肉還要高。

當然,豬肉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脂肪多。其實豬的體脂率只有15%,也就是正常男子的體脂水平。不過,不同部位的豬肉,脂肪含量差別很大。

裡脊肉的脂肪含量只有6%-7%,五花肉的脂肪含量則高達59%,一大半都是肥肉,跟直接啃了塊油差不多。所以,還是要儘可能選擇豬瘦肉。

此外,豬肉比牛羊肉中的脂肪質量還強一點。這是因為,它的飽和脂肪比例其實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油酸,也就是橄欖油當中的那種脂肪酸。相比之下,牛羊肉的飽和脂肪酸高達40%以上。

綜合看起來,豬肉和其它肉類比起來算得上各有千秋,那些拉一個踩一個說豬肉不健康的,實在有些不厚道。

相關焦點

  • 於康教授:既然魚蝦更健康 為什麼還要吃牛羊肉?
    近幾年魚蝦肉頂著「營養好」和「熱量低」的招牌,越來越受「食肉一族」的青睞,甚至有些講究人,吃肉只吃魚蝦,完全不沾豬牛羊肉。這樣真的更健康嗎?對此,著名臨床營養學家、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提醒大家:不同肉的營養各有千秋,只吃魚蝦身體也會出問題。 ○ 文  / 趙亞楠  編  / 幹玎竹只吃魚蝦更健康?
  •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減肥時,除了要運動,為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因為熱量
    不知道各位在減肥的時候有沒有聽過,減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但是一定要少吃豬肉,很多人都會比較驚訝,牛羊肉魚蝦不也是高熱量高脂肪的嗎?不是的,與豬肉相比,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小編今天也跟大家聊聊減肥塑形的方式。1、為什麼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
  • 很多人認為減肥期間不宜吃豬肉,吃豬肉真的會長胖嗎?原因有三點
    減肥時所選擇的食物不正確,可能導致體重越來越重,這也是大家通常所說的「越減越肥」。人們減脂時通常通過食用雞胸肉、牛肉或者魚蝦蛋白來攝入蛋白質,並不會選擇豬肉,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點原因。大多數人減肥時都不會選擇豬肉這種食物作為蛋白質的攝入來源,雖然它也是一種肉類,但是吃豬肉並不會幫助我們燃燒脂肪,增加蛋白質。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家狗跟雞打起來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家狗跟雞打起來了! 玩個玩具 它居然把自己玩眼紅了!! 咋回事這是? 於是鏟屎官拉近了鏡頭...
  • 專家:養殖牛羊,雞是大趨勢少養豬
    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未來養殖什麼動物比較好,為什麼從事牛羊和雞養殖比較有前途?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未來哪些肉類品種消費增長最快?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已給出了答案肉類消費增長快慢決定了我們所從事的養殖行業是否有較好前途,根據世界農業展望的資料顯示,未來30年間牛肉增加預期為1.2%;羊肉為1.5%;豬肉僅為0.8%;雞肉增長最快為1.8%。其中豬肉的需求的遞減是最快的,減少了0.4%。
  • 2020年搞養殖,生豬、牛羊和雞當中,養殖哪個有前景?為什麼
    2020年搞養殖,生豬、牛羊和雞當中,養殖哪個有前景?為什麼? 現在已經進入2020年的11月份了,而在這11月份以前,生豬、牛羊和雞的養殖也是喜憂參半。其中今年賺錢最暴利的就是生豬了,行情好的時候,一頭豬在短短6個月就有3000元的利潤。
  • 黑豬肉和烏雞,比普通豬雞更有營養嗎?口感有差別,但營養很接近
    豬和雞,都最主要的家畜之一,經常會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而要說哪種豬肉和雞肉更加營養,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黑豬和烏雞,似乎黑色的食物總會給人一種「大補」的感覺。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告訴大家,黑豬和烏雞在營養上並沒有什麼優勢:先說說黑豬,與普通豬肉相比,兩者的蛋白質含量,鈣、鎂和鋅元素基本都差不多。就算黑豬會稍高一點,但相對於整隻豬的營養來說,也微不足道了。兩者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脂肪含量。每100克的黑豬瘦肉,脂肪含量為1.77克,而普通豬瘦肉則為1.23克。
  • 雞屁股有毒嗎?
    我小時候就聽老人說,雞屁股不能吃,至於為什麼,老人們也說不清楚。不過本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想法,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吃過雞屁股。直到有次去隔壁老李家串門,看到他爸李叔正在一邊酌著小酒,一邊津津有味的啃著一個雞屁股,我整個人都傻掉了。我把老李拉倒一邊,小聲問他,雞屁股不是不能吃嗎?
  • 天冷,給家人做道暖身滋養菜,不吃牛羊不吃雞,經濟實惠不長胖!
    天冷,給家人做道暖身下飯菜,不吃牛羊不吃雞,經濟實惠不長胖!北京的天氣,一進入了12月就更加寒冷,家人上了一天班,涼嗖嗖還累,一進屋就想吃點熱乎乎還暖身的, 尤其是口味稍重點的麻辣菜更受歡迎,食慾大開,幾口下去溫暖全身,這時候的小素菜就靠邊站了,太素沒胃口,著實不愛呀!
  • 牛羊成群雞飛兔跳 林春方承包無人島搞生態養殖
    小船行駛了二十多分鐘後,幾座相距不遠的小島在眼前出現,這就是林春方承包的東西廊島,距離大陸不到5海裡。  當地島上原本居住過一些捕撈為生的漁民,但是惡劣的條件還是迫使著他們逐漸搬遷上岸。到上個世紀60年代,東廊島也逐漸變成了無居民島。  1945出生的林春方今年57歲,做了多年水產生意,過去僅在10多歲時乘著小舢板跟大人們一起登過幾次島。
  • 魚丸、蝦丸裡真有魚蝦肉嗎?主要是澱粉、明膠,不建議經常吃
    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河魚刺很多,如果要加工成魚糜,可想而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蝦肉不僅價格更貴,加工起來也非常麻煩。所以用真的魚蝦肉去做,成本太高,可能比牛羊肉賣得要更貴,失去了競爭優勢。此外,魚肉蝦肉彈性沒有那麼大,為了方便保存不會容易散,丸子中會加一些食品添加劑,這樣肉的成分就會更少。
  • 回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魚肉,漢族有「禁忌」的肉嗎?
    中國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中以漢族的人口數目最為龐大。這56個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習慣都各有不同,所以給中國添加了一道道美麗的色彩,同時也導致這56個民族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禁忌」,像是回族是不吃豬肉的,藏族人是不吃魚的。
  • 牛羊豬肉餃子都常見,為何少見雞肉餃子?3個原因限制了雞肉
    相信每一位朋友都非常喜歡吃餃子吧,餃子可是優秀的中華傳統美食之一,經過了近千年的發展,餃子已經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美食,而且在中國,大家都賦予了餃子更特殊的含義,它象徵著團圓,象徵著團聚,在過年過節等團聚的日子裡,最少不了的就是餃子。
  • 肉雞養殖全線虧損:低廉的雞價,喚不醒吃豬肉的消費者
    養殖不是人人都可以玩得起的,每日光是消耗的精力讓人頭大,不止要懂養殖,懂技術,還要看行情,做預測,每日都在焦慮與煎熬之中,特別是面對傷亡、行情低迷的情況之下,整天就沒有個好心情。今年的肉雞養殖日子是真不好過,可以說現在所有禽類養殖的日都不好過,從年初到現在幾乎就有賺錢的養殖戶,一連賠了一年,這事攤在誰身上都不好受,有的養殖戶已經連續五批雞都虧了,並且處於深度虧損,而專家數據告訴我們一隻雞隻是虧損了3毛錢。
  • 貓咪可以吃豬肉嗎?
    養貓這麼多年,說真的從沒想過貓咪能吃豬肉嗎,提起貓咪吃肉潛意識中就會給貓咪買各類雞肉、魚肉、兔肉、牛肉等,從沒想過豬肉,今天有貓友問我家裡實在沒吃的了,能否給貓咪吃點豬肉,我當時腦袋差點短路,今天就分享一下,都一塊漲漲知識。
  • 藏族不吃魚肉,回族不吃豬肉,那我們漢族不吃什麼食物?
    藏族不吃魚肉,回族不吃豬肉,那我們漢族不吃什麼食物?大家都知道,我國土地面積十分廣闊,人口也是最多的國家,擁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和其他民族不一樣的民族習慣、民族風俗、民族特色。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的,少數民族回族人從不吃豬肉、少數民族藏族人從來不吃魚肉。那大家知不知道我們漢族在吃這方面有什麼是需要注意和禁忌的?有什麼食物是比較忌諱不吃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少數民族藏族為什麼不吃魚肉?少數民族回族為什麼不吃豬肉?以及我們漢族到底不吃什麼食物、有什麼食物是比較忌諱的呢?大家看完以後就都會明白了。
  • 豬肉什麼時候成為主角的?
    天子平時吃的是大牢,牛羊豬俱全,祭祀的時候,就要供上三份大牢;諸侯平時吃的是牛,祭祀時只需要供上一份大牢;公卿平時吃豬肉和羊肉,祭祀時需要供上一份牛;大夫吃其他不配擁有姓名的牲畜(比如雞鴨兔子等),祭祀時只需要供上豬肉和羊肉;士人吃魚類,祭祀時要供上其他不配擁有姓名的牲畜;而百姓吃菜,祭祀時只需要供上魚類。此處可以看出,豬是作為祭祀的三牲之一,但是地位是三牲中最低的。
  • 為什麼中國人愛吃豬肉,而不是牛肉?原因沒那麼簡單
    一、農業類型不同 自古以來,中國人以農耕為主,確保了大米、小麥這樣穀物的精耕細作,牛是作為耕田的主力使用的,所以一般家庭想吃肉的話,肯定是不會選擇牛這樣出力的動物的,反觀豬和雞可以吃人們的剩飯剩菜,特別好養,又不用出力,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肉類的主要來源,多年以來吃豬肉的習慣被延續下來,但歐美國家的發展要快於我國,當我們捨不得吃牛肉的時候
  • 現在豬肉如此流行要感謝蒙古人?或許吧,但是黑白品種關係也大
    豬肉是我們大部分人的肉類主食,一年下來吃得最多肉製品定然屬豬肉莫屬,這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我想很多朋友都能回答得上來 還不是因為豬肉物美價廉而且還香嗎?豬肉確實是百吃不膩,但是價廉於現在應該談不上了,只不過我們吃習慣了難改口,再者牛羊雞鴨吃多了容易膩,豬肉的味道算是較為「適中」的。但其實在古時候,豬肉一開始是非常不受待見的,原因離不開三個方面:豬好吃懶做,食量那麼大使得一般人都不願養豬;豬很髒,儘管生存性蠻高的但是看著很髒讓人提不起胃口來;最後一點就是豬肉的羶味 很腥臭!這讓大傢伙感到意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