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怎樣的起源的

2020-12-05 月橋書院談文說史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造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麼,漢字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又是誰發明的?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就是「倉頡造字」說。而且這個美麗傳說被小學課本收錄,可想而知這個傳說在千上來人們心目中的深遠影響有多大。

倉頡本是黃帝的史官,他長著四隻眼,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別人都看不到的東西。黃帝時期人們都是結繩記事。

這種方法過於簡單,它不能將事情的前因後果敘述清楚,人們的思想意志不能正確傳達給人們之間的交流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更給當時的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於是黃帝就命令倉頡想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

接到命令後的倉頡,把自己關在小屋內,每日裡研究的是茶飯不思,也顧不上梳洗,長此以往他便成了蓬頭垢面的樣子,但還是研究不出來。有一天,他研究的累了,便坐在屋門口的大樹下靜思。這時一隻鳳凰飛了過來,把嘴裡的果實丟在他面前。他頡撿起來一看,發現上面有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圖案,十分美麗。

這時有一個獵人經過,看到這個圖案就告訴他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是不一樣的,而且世界上萬物的蹄印和蹤跡、形態都各不相同。倉頡從這些話中受到啟發,意識到自己原來造不出字來是因為閉門造車的緣故。

於是,他週遊四方,跋山涉水,看到什麼都要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將他們的特徵記錄下來。世間萬物及各種天文氣象,飛鳥魚蟲都成為了他靈感的來源。他將這些靈感動人的地方整理出來便成了最早的象形字。

傳說他在造字的時候,天上竟然不可思議的下起了米來,夜間聽到了天地間野鬼悽厲的哭號聲。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後,黃帝看了大為讚賞,並讓這些象形字在九注各大部落推廣開來。自此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為了紀念倉頡,後人根據傳說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臺「,到了宋朝時還有人在這裡建了一座」鳳臺寺「的廟宇。

甚至倉頡的墳墓也有多處。在銅城鎮王宗湯村調查發現一處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餘年,據說原來就是被當地人稱」倉王墳「,墳前還建有」倉頡寺「。從這些可以看出倉頡造字的說法還是很有來歷的。

但是如果客觀理性地分析的話,漢字的複雜和多變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更何況,當時的他還是一個原始社會的原始人。

此外根據學者的考證,當時的漢字有許多異體字,無疑產生於很多人的手,所以人們認為」倉頡造字「那是不太可信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對各種形體不一的文字進行了統一。

荀子就曾經認為古時候,創造文字的人有很多,文字是眾人發明的,倉頡的功勞只是在於整理了他們罷了。一個有說服力的考古史實是有人發現西字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畫符號,筆畫簡單,距今大約6000年左右,比倉頡造字的時代早1000多年。

在民間傳說中除了倉頡造字外還有神農作穗書,黃帝作去書,祝融作古書,少吳作鶩鳳書,曹陽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書,帝堯作龜書,大禹鑄九鼎而作鐘鼎文等等,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文人學者們為此考查了2000多年,發表了各種看法,但誰也沒能壓倒對方。

不管」倉頡造字「的真相是怎樣的,不論它是史實還是美麗的傳說,它都反映了人們對祖國文字的熱受,對它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肯定。 人們對那些造字的祖先懷著熱烈的感激和敬仰。因此,這些動的傳奇才能流芳千古。

相關焦點

  • 《漢字與文物的故事》: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在最近出版的《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化學工業出版社)中,甲骨文專家許進雄從40多個博物館篩選了近800件文物,挑選了121個漢字,通過一個個故事,解析考證文字與器物的關係,從文物中尋找漢字的源頭。在這些流傳有序的文物背後,呈現出古代漢字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一次次革新。在許進雄看來,文字的意義有多種形態與結構,每一次演變,都代表著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與改變,背後具有文化的深意。
  • 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的名字
    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取名吉祥漢字大全恩:清雅伶俐,多才多能。小:才智卓越,文質彬彬,清秀伶俐。 休:吉慶,歡樂。 岑:福祿雙收,昌盛之字。語:博雅;淳曠。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二、讀音要合適讀音合適不單單是指名字讀音好聽
  • 漢語拼音出現在什麼時候,它未出現前怎樣讀漢字
    漢語拼音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熟知的,漢字的博大精深和拼音的簡易方便,共同締造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漢字歷史悠久,在我國遠古時期就有倉頡造字,現代我們所學的漢字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的。那麼漢語拼音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
    原問題: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這麼問就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漢語拼音的發展歷史,其實很早以前,漢字就有拼音了,只不過跟現在的漢語拼音不太一樣,複雜程度也更大,只有對漢字注音,人們根據注音也就能識字和發音的。
  • 漢字探源見證中華多元一體
    傳說漢字是倉頡創造的。許慎《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倉頡是黃帝史官,從鳥獸足跡中悟出道理創造文字,也就是說文字起源於黃帝時期。直至19世紀末,一個偶然的機會甲骨文被發現,人們終於找到了最早的中國文字系統實證,漢字溯源由此確切上衍至殷商時期。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虎媽優選】《寶寶第一本漢字翻翻書》
    那麼,怎樣才讓3歲的孩子主動愛上認字呢?教育部頒布的《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面提到:要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萌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反對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 可見,將身邊事物跟認字聯繫起來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漢字在歷史上的三次突破
    到了現代,大家覺得中國文字除了記錄漢民族語言的文字,其實還包含了少數民族文字,因此把記錄漢語的文字稱為「中國文字」不太準確,就改稱為「漢字」,所以「漢字」是現代才開始流行的概念。  漢字的起源和發展  在漫長歷史過程中,漢字曾經經歷過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機。  首先,漢字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遇到構形危機。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所以日語中的漢字其實還有一種作用,就是充當一種分隔作用,這點也是日語中的漢字無法去除的最為重要的理由。為了區分単詞以提高可讀性:日語在單詞之間沒有空格,因此「のなまえはたがわです」(僅使用假名寫的句子看起來像一個長單詞。如果我這樣寫英語,你能讀這個句子嗎?這樣很難閱讀,對吧。
  • 中國的漢字一橫一豎都是智慧,一撇一捺都是傳奇!
    ,始終沒有間斷過文化傳承,使得漢字已經成為世界上特別稀少的從未間斷過而很有完整系列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字形式。從而使漢字在世界文化中,顯得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和耀眼輝煌!漢字有著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起源時期應該是商代以前,可能這個時期的文字應該不能叫做真正的漢字,連象形文字都不能算,更多的是一種圖畫或是刻符。這期間包含最早發現的賈湖刻符,距今大約9000-7800年,還有雙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莊橋墳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書等等。
  • 漢字出國後的故事
    從遠古到今天,從甲骨文到電子閱讀,漢字作為系統文字,是我們習慣使用的表意工具。我們從小學習漢字,我們使用漢字書寫,利用漢字閱讀,我們生活在漢字的國度裡,漢字就是我們環境的一部分。可是很少有人想過,如果漢字出國了,它會遇到什麼?如果漢字在國外生活了1700多年,漢字會變成什麼模樣?
  • 文字起源:西夏契丹和女真,日本朝鮮越南文字都能看到漢字影子
    這些早期的文字都記錄了怎樣的思想和信息呢?在人類文明的搖籃時期,人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已經像謎一樣。那麼,研究人員又是如何在它們長達幾千年的沉寂後,又把它們破解了呢?從人們鴻蒙初醒的時期,人們就試圖用圖像和符號描繪自己所處的環境,如古代西亞、埃及、中國和印度,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以前。
  • 蝙蝠的起源到底是怎樣的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聽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而來的,這顯然是子虛烏有的,老鼠與蝙蝠長得也不像,更沒有任何關係,兩者之間八竿子打不著。那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呢?請聽我下文分解:蝙蝠即翼手目動物,全世界共有960餘種蝙蝠,分為大蝙蝠亞目、小蝙蝠亞目,大蝙蝠亞目下面只有狐蝠科一個科,主要是食果蝠,這一類食果蝠有眼睛,視覺良好,喜好吃花蜜、花粉、果實。
  • 在這個博物館,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漢字迴轉壽司是什麼「味道」?用身體能否表達漢字?四字成語你能填對幾個?如今的漢字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如何書寫?在日本第一家漢字博物館內,人們可以在各種有趣乃至「神秘」的體驗中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來自京都的學生田中參觀博物館後告訴記者,「雖然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識。」日本漢字博物館位於京都市最有名的藝伎區祗園附近,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設立。博物館中央豎立著一座高10米的「五萬漢字塔」。塔的四面密密麻麻印著顏色、大小各異的漢字。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 有個漢字,2個、3個、4個它都能組字,連一起還是成語,它是誰
    ,我們從小就學習漢字,並不覺得多難學,但只要去了解一下「外國人學漢字」的話題,就能看到一大片訴苦:「漢字太多,太複雜了!」 外國人說漢字難學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因為漢字起源就非常古老、意義也非同尋常呀!孔安國《尚書》序記載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什麼意思呢?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有的時候想知道某個漢字的拼音但又忘了怎麼拼怎麼辦,難道得去找本詞典來查?嗯~ o(* ̄▽ ̄*)o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自然是要用軟體來查就可以了。打開軟體,其主界面如下,一眼瞄去貌似有很多按鈕,但是別怕,都是蠻簡單的一些設置。
  • 啤酒一詞的起源你造嗎?
    啤酒一詞的起源你造嗎?時間:2019-08-22 15:54   來源: 佳釀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啤酒的啤字是什麼意思? 啤酒一詞的起源你造嗎? 啤酒的啤字,是一個專用漢字。德國在青島設立啤酒廠之前,漢字裡並不存在啤字。 啤字最早流行青島民間,此後逐漸在國內流行、沿用至今。
  • 你可能低估了漢字的難度
    事實上,目前在「規範漢字」的指揮棒之下,小學生的漢字學習任務已經夠繁重,不僅要會寫規範漢字,還得記筆順,記詞語搭配,還得記裡面的「犄角旮旯」,小腦袋有沒有這個腦容量來學這些呢?要知道,「認繁」並不是把簡體字邊上再加寫一個繁體字這麼簡單,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當初公布《第一批簡化字表》的時候,曾經就把多個繁體字併入過一個簡體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