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英:畢玉璽的"摟錢耙子"

2021-01-10 東方網
【王學英:畢玉璽的「摟錢耙子」】

  2005年7月22日上午,繼北京首都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畢玉璽接受死緩判決之後,其妻王學英緊步後塵,在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接受審判。

  應該說,在畢玉璽人生「亮紅燈」過程中,其妻王學英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謂「畢玉璽在前面發跡,王學英在後面發

財」。

  從1991到1999年,畢玉璽一直幹的是副職,因此心中多有不滿。王學英的想法也在變化,特別是看到北京那麼多小包工頭動不動就揮金如土時,心裡也開始有想法了。隨著畢玉璽職位的不斷攀升,家裡的菸酒茶葉也多了。

  因為畢玉璽的手裡握有工程審批大權,一個叫藍義的承包商經常往畢玉璽家跑。這麼多菸酒茶葉已經有了年頭,扔也不是,送人也不是,王學英想到了藍義。

  藍義拉完這些「陳貨」,放下一個手提包便告辭了。王學英打開包,發現裡面是用報紙包好的一捆捆嶄新的人民幣,一共10萬!那點菸酒茶葉怎麼也值不了這麼多錢!王學英知道藍義的良苦用心,她不聲不響地收下了。

  當晚,王學英吹起了「枕邊風」,「老畢,你幹了一輩子了。也該想想退路了,你這麼拼命地幹,靠你那點工資,你能幹什麼?你現在歲數也不小了,再幹幾年也該下來了。下來後,藍義他們還能往咱家跑嗎?咱們那點菸酒怎麼可能值那麼多錢,還不是因為你現在說話還算數嗎,你手裡的工程又不是你自己的,讓給誰幹不是一樣呢!藍義不是外人,他和你也比較熟,再說了,又挺會來事,我就勸你趁著還能幹,心眼就活泛點吧。你如果覺得不妥,我明天就讓藍義過來拿錢。」

  畢玉璽當然明白王學英的話,這個藍義是挺會來事,他愛賭,但只要和藍義一起玩,逢賭必贏。這次他出手這麼闊綽,畢玉璽動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工程就這樣送給藍義當了順水人情。

  一年後,畢玉璽又搬家。王學英的電話又打給了藍義,一車菸酒茶,換來了20萬元!不久,沒有任何資質的藍義又順利地拿到了800萬元的工程。

  王學英漸漸喜歡上了這種好買賣,她的胃口也漸漸大起來。後來王學英做買賣的方式已經不再遮遮掩掩了。她好幾次令人咋舌地公開表示,兒子在外國留學費用十分高昂,話裡話外都暗示那些「藍義們」要知趣,那些有求於畢玉璽的人自然心領神會!

  當畢玉璽東窗事發後,王學英在背地裡也加緊活動。為了銷毀證據,王學英聯繫親屬轉移了大量的贓款贓物。甚至當檢察機關訊問王學英時,這位「貪內助」還振振有詞:「我一開始也堅決不收,但人家都是朋友,又死皮賴臉地不願意拿回去。所以就先存放在我這裡,等用了後,我們再還給人家。」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男人是摟錢的耙子,女人是盛錢的匣子」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男人是摟錢的耙子,女人是盛錢的匣子」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從古至今,農村人根深蒂固的以為,一個家庭組成的最佳方式應該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就是說男人要在外面打拼,努力賺錢讓老婆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而女人則應該學會精打細算,把男人的辛苦錢管理好,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要做一個匯理財的賢內助。
  • 「摟錢耙子」與「裝錢匣子」
    過去農村有一句老話,叫作「外面有個摟錢耙子,家裡得有個裝錢匣子」。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個人在外面再能幹,即便是掙個金山,如果家庭不重視理財,甚至漏洞多多,也不能過上幸福生活。  勤儉持家,科學理財,可是一個複雜的「帳本」,今天就說說菜籃子吧。一個家庭,每天都要吃菜,所以每天都要買菜。如果買菜時能做到節約,那就天天都節約(此處的節約不是少吃菜或吃次菜);反之,就會變成天天浪費了。
  • 如果傳國玉璽被找到了,現在值多少錢?可能在哪?
    史記中對和氏璧的記載貫穿了不少歷史事件,如完璧歸趙,秦統一後將和氏璧制為傳國玉璽,歷代以獲得傳國玉璽為奪取政權的標誌,直至五代十國時失傳,歷時一千餘年。很明顯,若與古代用於祭天的圓形玉璧相混淆那就無法理解了! 這件傳國玉璽如果找到,將會印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無價之寶!國之重器!
  • 農家耙子
    村民用耙子翻曬糧食。 木製耙子耙子是歸攏或散開穀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種農具,柄長,裝有木、竹或鐵製的齒。過去,耙子是農家最常用的工具。三五成群的村民手持耙子翻曬穀物的場景,曾是秋收時節農村最熱鬧的勞動場景。
  • 耙子造句和解釋_耙子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耙子(pá zi)。 耙子參考例句: 1、蛋糕打造者沒緣無端地用抖動的耙子搖一條赤裸的蛇。 2、蛋糕製造者無緣無故地用拉動地用抖動的耙子搖一條赤裸的蛇。 3、蛋糕製造者事出有因地用發抖的耙子搖一條赤裸的蛇。
  • 放耙子
    放耙子   □徐成文  「放耙子」這個方言,你在四川旮旮旯旯都能聽到,無論男女老少、大人細娃都會說。「放耙子」就相當於「說話不算數,不講信用,不講誠信」的意思。  正月初五一大早,多年沒見面的好友李三娃打來電話,說是下午要到雙流機場,叫我5點去接機。
  • 你要不要耙子
    這時候,他的耙子從身後舉到我的面前:」這個是我最好的,給你!「耙子是爸爸的心愛之物,夏天的時候,這一根竹棍子是時常插在後背上的。我說:」爸爸,好的你自己留著,你給我的那兩個已經很好了。「爸爸說:」那好吧!那就先放著我這裡。
  • 《絕世低手之奪命玉璽》今日上線 嗜血玉璽喚醒廢柴上演人魔大戰
    今日,電影《絕世低手之奪命玉璽》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影片改編自縱橫文學超人氣IP小說《大唐小道士》,主要講述了廢柴男主葉小碟在通往尋找「嗜血玉璽」的路上,先後遇到各路怪異亂象,並與赤瞳妖姬、千年殭屍、黑影魔鬼決戰,最終解除心魔、守護正義的故事。
  • 耙子,曾經耙田曬糧的好夥伴
    宿遷網訊 (記者 徐其崇 通訊員 喬加林 )在泗洪縣金鎖鎮的一戶農家,記者看到一把用竹子製作的耙子,當地人稱之為「小耙子」。這把耙子看上去有些老舊,固定用的釘子和鐵絲都已經生鏽了,把柄是用布條捆綁在耙頭上去的。主人說,這把耙子現在很少派上用場,但是家人總捨不得丟棄,靜靜地靠在自家屋裡的牆壁上,看到它,總能想起過去的歲月。
  • 他們是「告密者」 解碼臺灣神秘的「抓耙子」
    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16日訊(記者 薛洋 綜述)最近,臺「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比較煩,先是因在蘇嘉全的「農舍風波」中態度不明,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後又被綠媒爆料,稱他在威權時代充當過臺當局的「抓耙子」。閩南語中「抓耙子」意思是「告密者」,指的是為政府單位提供情報的線民。近年來,每逢臺灣選舉期間總是「抓耙子滿天飛」,通過指控對手是「抓耙子」,來引導民眾質疑其「人品有問題」。
  • 聰明八齒鼠能用耙子取瓜子
    它可以用耙子取得食物。八齒鼠屬群居嚙齒類動物,生長於智利的丘陵地帶。它們可以用木棒和石頭修飾自己的洞口,性格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比如捉迷藏等。但實驗證明,除此之外,它們還有更大的本事——使用簡單的工具。日本東京理化學研究所的神經系統科學家伊裡科指導進行了訓練八齒鼠使用工具的實驗。
  • 男孩13歲撿到呂雉玉璽,上交後獲20元路費,卻到58歲才被頒獎感謝
    孔忠良的父親看著兒子手裡的白色石頭,心頭漸漸產生了疑惑,這小石頭怎麼越看越像以前老人家說的玉璽呢?孔忠良的爸爸不敢怠慢,帶著兒子前往了陝西省博物館,想讓博物館的專家幫自己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這一看,就看出了一枚皇后玉璽。傳世之寶皇后玉璽經專家鑑定,這塊小石頭底部那些古怪的符號竟然是四個古文字,這四個古文字即「皇后之璽」。
  • 豬八戒耙子五千斤,為什麼拿行李還覺得重呢?
    說起豬八戒的耙子有多重,其實答案不會太多樣,雖然題目中說的是五千多斤,但是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三千六百斤。這個三千六百斤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西遊記原文中,並沒有寫出來豬八戒的耙子到底多少斤,三千六百斤這個數字廣泛流傳於各個影視劇與動畫片中。
  • 俗語「男人是耙籽子,女人是匣子,不怕耙子齒少,就怕匣子沒底」
    農村俗語「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齒少,只怕匣匣沒底」,這句話在棒奔霸這兒很是流行,這句話主要是指女人持家是否有道,是否會過日子,跟「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就受窮」的道理差不多,作為女主人,是有銀行保險柜的功能,保險柜沒底,豈不是錢全掉了?
  • 日本研究發現八齒鼠能用耙子取瓜子(圖)
    它可以用耙子取得食物。八齒鼠屬群居嚙齒類動物,生長於智利的丘陵地帶。它們可以用木棒和石頭修飾自己的洞口,性格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比如捉迷藏等。但實驗證明,除此之外,它們還有更大的本事——使用簡單的工具。日本東京理化學研究所的神經系統科學家伊裡科指導進行了訓練八齒鼠使用工具的實驗。
  • 傳國玉璽到底去哪了?曾差點落入老蔣手中,最後可能隨船沉沒了
    幾千年過去了,歷史浮沉中,人們仍然在努力追尋著傳國玉璽的一切信息,傳國玉璽上刻的什麼字小編相信中國人都知道,但是可能更多人好奇的是傳國玉璽最後的下落是什麼,傳國玉璽最有可能在哪兒,讓小編為你們揭秘吧。傳國玉璽方圓四寸,玉璽上方雕刻著五條相互纏繞的龍作為印紐,正面刻有李斯寫的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是流傳最廣的關於傳國玉璽上刻的什麼字的傳說版本。
  • 孫堅那麼能打,明明可以加官進爵,為什麼還要背盟拿走傳國玉璽?
    根據這個第一手資料,孫堅得到的傳國玉璽是贗品,所以陳壽在《三國志》上都沒寫這件事。而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孫堅即使得到傳國玉璽,也是有機會稱帝的,因為他在遇到截擊時,還是回去了,然後再來尋仇,結果死在黃祖箭下。因此,孫堅在這中間是有時間稱帝的。卻說眾諸侯分屯洛陽。孫堅救滅宮中餘火,屯兵城內,設帳於建章殿基上。堅令軍士掃除宮殿瓦礫。凡董卓所掘陵寢。
  • 激蕩四百年:石袛求援姚弋仲和前燕,慕容俊只惦記傳國玉璽
    我主握有傳國玉璽,佔據中州,受之天命,這還有什麼疑問?難道還要改變事實,變真為偽,取決於金像嗎?」封裕又問道:「傳國玉璽在哪裡?」常煒道:「在鄴城。」封裕笑道:「張舉說是在襄國。」常煒道:「誅殺胡人的時候,鄴城的人幾乎一網打盡,當時即使有逃脫漏網的,也全都是潛伏在水渠水溝中的,他們怎麼知道傳國玉璽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