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科院破譯香蕉枯萎病病菌基因組的遺傳密碼

2020-12-04 南海網

  熱科院破譯香蕉枯萎病病菌基因組的遺傳密碼

  為該病害的致病機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礎

  本報訊(記者範南虹 通訊員田婉瑩)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全世界幾乎所有香蕉種植區都有分布。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生物所宣布,該院已經完成香蕉枯萎病菌1、4號小種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在國際上率先破譯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組的遺傳密碼。

  香蕉枯萎病,是一種通過土壤傳播的香蕉傳染病,病菌從香蕉受傷根莖侵入,向主莖和葉片蔓延,導致香蕉整株枯萎死亡,可使發病地區30年以上不能種植香蕉,是威脅全球香蕉種植業的最大殺手。

  研究發現,香蕉枯萎病菌有4個生理小種,對香蕉危害性最大的是1號和4號小種,1號小種危害粉蕉類品種,不危害巴西蕉,4號小種幾乎危害所有類型的香蕉品種。在我國分布並對香蕉造成巨大危害的是1號和4號這兩個小種。由於香蕉枯萎病是土傳維管束病害,病原菌從根、莖基部侵入後在維管束中侵染蔓延,一般的化學藥劑難以奏效,至今沒有十分有效的化學藥劑防治。因此,對香蕉枯萎病菌1號和4號小種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可為這兩個小種的致病機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礎,從而最終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危害。

  去年11月,熱科院聯合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啟動了「香蕉枯萎病菌1、4號小種全基因組測序計劃」,並於不久前順利完成此項工作。前不久,在第二屆國際香蕉學術研討會上,熱科院生物所曾會才研究員正式宣讀了香蕉枯萎病菌1、4號小種全基因組測序已經完成的聲明。

  據了解,在成功破譯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組的遺傳密碼的基礎上,課題組下一步將開展Foc致病功能基因組研究,以便儘早探明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機理,為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理論依據。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破譯人體密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對生物學研究的影響
    在對多餘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的 DNA鹼基字母數量早就在今年3月9日突破了20億大關。為了確定人類基因組中最初10億個鹼基字母的順序,科學家花了4年時間,但是迎來舒勒所說的「下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卻只花了4個月時間。事實上,第20億個鹼基字母是 T(胸腺嘧啶)。
  • 上海科學家破譯水稻雜交育種「黃金組合」密碼
    上海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藉助遺傳大數據的分析計算方法,在浩瀚的水稻基因「天書」中找到了一系列雜交育種的「黃金組合」,並破譯了其分子「密碼」。  新發現顯著提高育種效率  國際頂級學術雜誌《自然》(Nature),今天凌晨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韓斌研究組、黃學輝研究組,聯合中國水稻研究所楊仕華研究組的相關研究成果「水稻產量性狀雜種優勢的全基因組解析」。
  • 香蕉的密碼
    世界上第一種快餐食物——成為多民族文化組成部分 「香蕉才是世界上第一種快餐食物」,香蕉達人丹恩·凱波在他的《香蕉密碼——改變世界的水果》一書中說,便捷的食用方法和幾乎沒有差別的標準口味,是香蕉留給麥當勞和肯德基的行業標準。其實,我們食用的香蕉源於一次基因突變。香蕉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國內首個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破譯
    國內首個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破譯2014-02-13 10: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日報        瀏覽量: 1874 次 我要評論   國內首個完成的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也是國際首個比目魚基因組——半滑舌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日前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遺傳》發表。這也是我國漁業領域在此雜誌上發表的首篇論文。
  • 破譯豬鞭蟲基因組揭示人類免疫之謎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及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聯合破譯了一種豬體內寄生蟲——豬鞭蟲基因組。豬鞭蟲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和序列的公布為人類自體免疫性相關疾病的治療及新的藥物研發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該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難以置信,人類與香蕉有60%的相同基因?
    在近幾個世紀裡,隨著孟德爾「碗豆雜交」遺傳實驗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同伊始,神秘的遺傳物質DNA被發現,到沃森、克裡克建成完備的DNA模型,生物學研究終於走進了基因層面,至此我們才知道生物的一切都受到基因的控制。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第一,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由來與進展 人類基因組計劃最初是由美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杜爾貝科(R. Dulbecco)於1986年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主要目標是測出人類基因組DNA長達3×109鹼基對的序列,發現所有人類基因並闡明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從而在整體上破譯人類遺傳信息。
  • 《易經》成功破譯生命密碼:生命到底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曾被宗教一手壟斷的解釋權,終於透出科學的聲音:1865年孟德爾發現遺傳基因;1910摩爾根明了基因的物質基礎;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
  • 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其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價值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前兩項。    何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它的核心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這裡蘊藏著生命的根本奧秘。科學家一旦研究清楚了所有基因的鹼基對分布詳情,就等於找到了揭開人類生老病死秘密的鑰匙。掌握人類基因的有效應用技術,將會使人們渴望延年益壽,徵服疑難病症的夢想成為現實。
  • 我科學家破譯黃種人生命密碼(圖)
    有了黃種人自己獨特的基因序列,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安全地享受最先進的基因治療。  百米高基因圖揭示生命秘密  第九屆高交會一號展館,「炎黃一號」的黃種人基因組序列圖譜以一系列神秘的符號展現出來。這些神秘的符號揭示了某個人的遺傳密碼,他的祖傳命運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病變。
  • 全基因組測序揭示 馴養金魚表型遺傳基礎
    《當代生物學》2020.6.22雖然馴化的金魚在形態上表現出高度多樣化,但我們對它們的表型遺傳基礎卻知之甚少。日本大阪大學的崑哲夫等研究人員通過對異源四倍體金魚基因組轉座因子的分析發現,自金魚和鯉魚祖先全基因組重複事件發生以來,金魚的兩個亞基因組發生了不對稱進化。
  • 最神秘猿類基因被破解:遺傳信息與人相似-神秘,猿類,基因,破解...
    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破解長臂猿的遺傳密碼,使人們對猿類家族中這個最神秘的成員之一多了幾分了解。長臂猿生活在從印度東北部到東南亞和中國南部的熱帶雨林,在靈長目家族中佔據著不同尋常的位置。它們動作敏捷,像耍雜技一樣用超長的手臂在樹枝之間蕩來蕩去。它們的正式類別屬於小猿。長臂猿表面看與猴子相似,但跟人也有很多共同特點。
  • 最新研究揭示反芻動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碼
    最新研究揭示反芻動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碼 2019-06-22這三篇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21日在線發布,6月22日正式刊印,幷以「反芻動物基因組」為專欄,登上了當期《科學》雜誌封面。西工大在《科學》雜誌同一期發表三篇論文。供圖  據了解,這一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對反芻動物基因組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揭示了反芻動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碼。其中,西工大為兩篇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另一篇論文的第二完成單位。
  • 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尋找與常見疾病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的...
    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尋找與常見疾病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的檢驗方法 該方法有效地引入並整合了多組學功能注釋數據,有助於快速,有效,高通量地分析全基因組測序數據來發現疾病與罕見變異之間的關聯性,並可以廣泛地應用於分析多種類型的表型數據,加快精準預防,精準醫療和尋找新的藥物標靶的研究。 文章分析了3萬人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發現了可能和膽固醇和脂醯甘油的有關聯的新的罕見遺傳變異位點。
  • 科學網—我學者破譯食蟹猴與中國恆河猴基因組
    繼人類、黑猩猩、印度恆河猴之後 本報訊(記者李潔尉 通訊員劉慧嬋 樊麗) 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王小寧為共同責任作者,青年教師凌飛為共同第一作者參與完成的《食蟹猴與中國恆河猴兩種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基因組測序與比較》在影響因子達31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線發表。
  • 專家:美或搜集華人基因 欲用基因戰不戰而勝
    據報載,美國2014年1月11日解密的一批文件顯示,美軍上世紀60年代曾在日本衝繩基地試驗生物武器,用「手動風箱式噴粉器播撒培養液」,散播稻瘟病病菌,損礙水稻生長。當時,這種生物武器針對的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實際上,這並非美國首次被爆出研發生物武器。
  • 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揭示了反芻動物演化背後的遺傳機制|Science述評
    本研究的科研人員還對反芻動物的基因組進化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並從基因組結構變異,編碼基因及非編碼調控元件進化角度,利用基因組及轉錄組數據建立了反芻動物表型變化與遺傳差異之間的聯繫,為將來反芻動物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 蘭幹村: 破譯多胎紅羊的增收密碼
    □本報全媒體記者 木合塔爾·艾皮熱作一個隱藏在當地土羊基因裡的密碼,開啟了一個脫貧增收的新產業。4月底,記者來到皮山縣喬達鄉蘭幹村採訪,發現科研人員對喬達多胎紅羊的鑑定結果成了當地幹部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經過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專家鑑定,「喬達多胎紅羊(暫名)」具有高繁殖率、高產奶量、高肉量、適應性強等特點,是國內外並不多見的優良地方綿羊組群。
  • 15國超100位首席科學家聯手破譯「地球生命密碼」,中國沒有缺席
    統一標準,各方協同 正式啟動一年間,計劃積極推進,從初期的為1萬種脊椎動物進行基因組測序的基因組10K項目、破譯5000種節肢動物基因組的i5K項目、為1萬多種禽類物種測序基因組的B10K項目等,到近日英國一家機構決定分五年投入5000萬歐元,對英國已知的60000餘物種進行基因測序。
  • 英國完成「10萬人基因組計劃」精準醫療加速發展
    而且,生物個體脫離了群體是沒有意義,個體基因組的意義也必須放在群體基因組的這個框架來看。這些數據獲得,還可能回答一些我們很關心的群體基因組問題,比如人類的基因池的穩健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類基因組計劃探索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丁國徽表示大規模人群隊列的基因組計劃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