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玉林狗肉節的民間戰爭:食客與愛狗者都在退讓

2021-01-12 閩南網

  充滿了民間習俗與屠狗的種種爭議,位於廣西邊陲的玉林狗肉節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玉林狗肉市場出現拿著相機的陌生人,本地人都會將其圍住,拿出手機拍照,一位被圍住的男子拿起相機與本地人互拍。

  夏至、荔枝、狗肉。

  天不搭地不搭的三者,在夏至這天的玉林,融合在了一起——夏至的「荔枝狗肉節」。在爭議中,充滿各種罵聲中,愛狗人士和狗肉食客之間的民間戰爭歷經幾年仍未平息。

  6月21日,玉林狗肉節如期而至。在這座被捲入爭議漩渦的城市,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看到,愛狗人士與狗肉食客間的對峙仍舊鮮明,雖然沒有了肢體碰撞,沒有了舉牌抗議示威,但爭論之聲仍充斥著在玉林大市場,在狗肉攤販們手起刀落之間,玉林人仍舊過吃著狗肉,喝著荔枝酒,過著節日,愛狗人士仍舊到處奔走呼籲著拒絕食用狗肉。

  一切似乎與幾年前沒有差別,但卻又有所不同。

  垌口市場裡,正在等著出售的狗肉。

狗肉節前

  6月20日,距狗肉節還有最後一天。火辣的陽光炙烤著,玉林街頭悶熱難耐。

  在玉林最大的狗肉交易市場——垌口市場,並沒有此前狗肉節的人聲鼎沸。狗肉攤上仍舊堆滿了已經被剝皮燒好的狗只。

  商販們手起刀落,在為狗肉節做著最後的準備。

  商販們很警惕,一邊切著狗肉,一邊用餘光掃射著周邊的動靜。

  他們很討厭相機。

  一個商販拿著刀指著一個拍攝者,附近不少商販異口同聲的大喝:不準拍!

  從湖南趕來的愛狗人士鄧女士,已是第三次來玉林了。

  她選擇在狗肉節的前一天來垌口市場了解情況,拍下照片後她就匆匆離開,「我不想和這些攤主有更多的正面衝突。」

  在垌口市場,買狗的食客和愛狗人士漸漸歸於理性,不再有爭吵,不再有過激行為。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在垌口市場調查發現,狗肉節前一天,買狗肉的人並不多,零零散散都是當地人。

  「今年狗肉節冷清太多了。」連續5年來玉林狗肉節的梁先生告訴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如今的垌口市場已經相對規範,血腥的殺狗場面已經不見。

  「前幾年來玉林狗肉節,市場裡面確實有很多活狗,很多都是直接當街屠殺,狗全部被掛起一排,看起來確實十分有衝擊力。你看,今年垌口市場已經看不到活狗被直接當街屠殺了。」梁先生說。

  垌口市場的狗肉價格一般為19元左右一斤,一位攤主說狗肉節當天可能會漲價,平日裡根本賣不出幾條狗,狗肉節當天將是生意最好的一天。

  垌口市場還沒有狗肉節的氣氛,但玉林的各家賓館卻早已開始為即將到來的狗肉節做著準備。

  一家位於市中心的賓館工作人員告訴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去年狗肉節當天晚上賓館爆滿,甚至還不斷有遊客前來問是否有房間,今年狗肉節,玉林幾乎所有的酒店都會漲價,「對玉林這個小城市來說,很少能一下子有這麼多遊客湧入,也就是這幾年才開始的。」

  愛狗人士楊曉雲今年狗肉節再次出現在玉林大市場,被本地人與媒體團團圍住。

狗肉節來了

  玉林狗肉節一直在充滿爭議中陸續舉行。

  2012年,狗肉節,動物保護人士片山空在狗肉攤前跪地向狗謝罪;廣元動物保護志願者杜玉鳳發聲抗議;

  2014年,狗肉節,愛狗人士與食客之間發生衝突,指一名食客嘴巴處流血;這也是首次出現傷人事件。

  在多年的反對和抗議聲中,玉林這座邊陲小城每年都能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爭議聲中,還是不斷有食客紛至沓來。

  6月21日,玉林狗肉節拉開序幕,與狗肉節前一天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6月21日的垌口市場人聲鼎沸,過往的電瓶車與行人將整個市場圍得水洩不通,狗肉攤主們與買肉的食客你來我往議價,警察在市場入口處巡邏。

  垌口市場無論攤主、工作人員,還是狗肉食客都警惕著,市場裡面只要有人拿出手機試圖拍照都會被自稱是市場內的管理人員組織,並被請出去。

  動保人士被攔在門外,隔著一個門,愛狗人與吃狗人兩方的對峙仍在繼續。

  這樣的對峙在玉林最大的活狗買賣大市場更加鮮明。

  陌生人與本地人在這裡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景觀,只要見到拿著相機出現的陌生人,圍繞在狗市的本地人都會紛紛拿出相機將來者團團圍住,一頓猛拍,一邊拍一邊高聲喊著:「來吃狗肉啊,歡迎來吃狗肉。」

  許多被圍住的人也總會沉默地拿起相機與當地人互拍,一頓猛拍後,雙方又各自散去,這樣的畫面在狗肉節當天不斷重複著。

  伴隨著狗肉節的關注,總會有動保人士和動保組織人員來到大市場買活狗,對於很多攤販來說這是商機,今年依舊如此,許多本地人牽著狗來帶大市場尋找買主,但卻並沒有收穫,「只看不買,那還不如不來。」一位賣狗人嘟囔著。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玉林狗肉節,在現場已經看不到激動抗議的愛狗人士,但曾經被譽為「玉林愛狗英雄」的天津大媽楊曉雲仍舊出現在了玉林大市場,2014年他在廣西玉林為一隻「金毛」向狗販下跪痛哭,並在當年狗肉節時花15萬元高價買狗而引發各界關注。

  2015年,她再次來到玉林大市場花錢救狗,據楊曉雲介紹,她當天花掉7000元左右買下100餘只貓狗。

  今年,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曾從多方獲得的消息,今年玉林狗肉節陷入「騙捐」疑雲的楊曉雲不會前往現場,但出乎意料的是,6月21日上午,楊曉雲在兩個青年人的陪伴下再次來到了玉林大市場,只不過這次楊曉雲並沒有買狗,在市場裡被眾人團團圍住的楊曉雲告訴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由於沒有車,她今天並沒有打算買狗。

  許多玉林人對楊曉雲是反感的,在楊曉雲出現的那一刻,眾多玉林本地人蜂擁而上,「你不是來救狗的嗎,怎麼不買狗。」「你就是來炒作自己的。」「你去年買的狗現在怎麼樣了,還活著嗎?」圍著楊曉雲的玉林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很多人都說我作秀,就算有人這樣說我,我還是要來。」楊曉雲罷,轉身上了一輛計程車揚長而去。

  玉林一家狗肉館子牌匾上,已經將「狗」字去掉。

吃隱於市

  往年狗肉節常使周邊城市的食客慕名而來,狗肉館子亦常人聲鼎沸。

  可今年的情形似乎不再是奔放式的熱鬧。

  多位玉林市民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表示,狗肉節這天他們更願意選擇在家裡,或比較私密的場所吃狗肉。

  「夏至三把火,荔枝一把火、米酒一把火、狗肉一把火,紅紅火火好兆頭。」玉林本地的龐先生說罷,吃了一口狗肉,再嘬了一口荔枝酒。夏至、荔枝、狗肉這三樣看似完全沒有共同點的關鍵詞,在玉林人心中卻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紅火好兆頭的象徵。多位玉林人認為,吃狗肉是本地風俗,且吃狗肉既沒犯法也沒影響別人。

  隨著玉林狗肉節的爭議,當地人也在做著讓步,吃狗肉的習慣也在發生著改變。

  「在路邊大排檔裡坐著吃狗肉的人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多了,現在很多本地人都是在家裡或者在室內餐廳裡吃。」龐先生說。

  記者走訪玉林街頭,除了江濱路最負盛名的狗肉館子外,其他街道上已經很難看到專門經營狗肉的餐館,許多餐館與大排檔都只是兼做狗肉。

  「雖說我們玉林人吃狗肉,但也不是天天都吃,最多都一兩周才吃一次,如果只做狗肉生意,每個人才20來塊錢,我生意早垮了。」玉林江濱路上的一家大排檔老闆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表示,許多大排檔的肉類還是以豬牛羊肉為主。

  在這些大排檔的招牌中,幾乎很少有打著專做狗肉的牌子,多數將狗肉兩個字寫在很不起眼的位置或者根本沒有在牌子中寫出來,只有本地食客詢問是否有狗肉賣時,他們才會回答有。

  「本地人都知道我們這些排檔裡做狗肉的,寫不寫出來都無所謂,寫出來招來些愛狗人士也很麻煩的嘛。」大排檔老闆說罷,給剛坐下的一桌本地食客端上了份狗肉鍋。

  最負盛名的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館,碩大的店名牌上「狗」字已經沒了蹤影,餐館裡依舊人聲鼎沸,餐廳外面賣荔枝的攤販吆喝著。

  「如果不是有大的聚會或者遊客,本地人多是在家裡吃狗肉的。」龐先生說,如今玉林人的狗肉交易已經不再是以前粗曠赤裸的原生態樣子了。

  梁先生的朋友圈內容顯示,有玉林本地人在微店上賣狗肉,也有本地人群發消息組織想吃狗肉者舉行會餐。

  6月20日晚上,龐先生就參加了朋友在公司舉辦的私人聚會,聚會中的食物,荔枝與狗肉當仁不讓是主角,在龐先生看來,夏至即使是聚會吃狗肉也吃不了多少,更多的只是為了大家聚在一起熱鬧一下。

  「從街頭到室內,從檯面上到臺面下,玉林這邊的人的做法實際上就是一種退讓。」龐先生認為。

動保組織

  今年的玉林狗肉節激烈對峙似乎已經在慢慢降溫,不管是食客,還是愛狗者都做出了一些退讓,雖然兩方的對立仍舊鮮明,但行為更加理性克制。

  亞洲動物基金相關人員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夏至期間他們也將會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看看政府是否有真正切實做好食品衛生監督/動物免疫等執法工作,了解現場公眾態度等,「我們不會採取現場抗議、買狗等做法。」

  「對於食用狗肉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著手,包括開展宣傳讓更多公眾認識到狗肉黑色產業鏈背後的問題和風險,而選擇拒絕食用貓狗,這是減少需求;另一方面是與政府溝通,推動政府執法來打擊黑色產業鏈,這是減少供給。兩方面入手來真正解決狗肉黑色產業鏈的問題。這些工作其實是不需要在夏至到現場去開展的,前期的溝通、宣傳、執法更為重要,從源頭解決問題。」亞洲動物基金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同樣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狗肉節他們也不會去當地採取激烈的手段抗議,他們正通過其他途徑去潛移默化改變玉林當地吃狗肉的習慣。

  「我們才結束了伴侶動物文化展的第一站活動,我們的第一站就選在南寧,原因是考慮到南寧與玉林的地緣關係,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展覽去改變更多人對伴侶動物的看法,從意識和思想上影響大家,讓更多的人拒絕吃狗肉。」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相關工作人員說。

  這兩個動物保護組織都提到了關於狗肉黑色產業鏈的問題,是他們呼籲拒絕吃狗肉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亞洲動物基金會在提供的一份歷時4年完成的調查報告中稱,「一路下來的調查發現,被端上餐桌的狗肉背後,其整個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實際上都充滿著罪惡與謊言,不但違法違規,還存在著嚴重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與政府倡導的社會和諧極大地背道而馳。這些含有氰化物或其他劇毒物質的狗肉流入食肆,問題嚴重,應當引起重視。

  對於動物保護組織提到的狗肉安全隱患問題,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採訪的多位玉林市民表示不以為意,在他們看來,吃的多是土狗,很少有人吃寵物狗,「吃了這麼多年也沒有事啊,哪有他們說的那樣誇張,這樣說那病死的雞鴨也難免會流入市場,為什麼沒人去呼籲不吃雞鴨。」

誰是推手?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玉林很多市民對於「狗肉節」的形成也不甚了解。

  「從小的記憶裡,我們玉林人就有吃狗肉的習慣了,吃狗肉對我們來說就和吃雞鴨牛羊差不多,都是一種飲食習慣。」35歲的黃先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玉林人,在他看來吃狗肉是當地一直以來的習慣。

  對於「荔枝狗肉節」的由來,黃先生也感到莫名的困惑,「好像是近幾年才炒起來的一個概念吧,以前也沒聽說過『狗肉節』這樣的節日。」

  甚至連見多識廣的計程車司機也表示,是近三四年才知道這個節日的,「應該是攤販炒起來的吧,不過現在越來越多本地人把這天當個節日在過了,主要也是多個理由與朋友家人聚會。」

  玉林「荔枝狗肉節」真的只是民間自發形成的一個節日?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了另一種答案,據早前媒體報導,2008年的《廣西日報》就刊載,玉林為構建美食旅遊精品工程,將深度挖掘以「荔枝狗肉節、魚生節為代表的玉林傳統美食節」。

  動物保護人士認為,2009年玉林主辦的美食節將「脆皮狗肉」定為金獎,是玉林狗肉節炒作的開始。

  2008年玉林市編撰的《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彙編》玉州區卷中,「荔枝狗肉節」被列入其中。當地媒體報導,文化部門不僅要申報市一級非遺,而且要向自治區申報。

  但隨著越來越大的取消狗肉節的聲音,申遺也就不了了之。

  在衝突最為激烈的2014年,玉林市政府6月6日發布的通告稱,市政府從未舉辦過「荔枝狗肉節」,它只存在於玉林的民俗中。

  6月20日,玉林市政府的多個部門對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的詢問的狗肉節的相關問題都保持了沉默,一致的聲音是,狗肉節並非市政府舉辦,而是玉林本地風俗自發形成的。

  令很多玉林人感到不解的是,一個本地的狗肉節怎麼突然就在全國出了名。

  「對於玉林狗肉節來說,吃狗肉的都是本地人為主,外地來玉林的基本來自周邊市縣。玉林在廣西地理位置並不優越,從南寧到玉林要三個多小時,從廣西知名旅遊城市桂林和北海到玉林也要四五個小時,所以打狗肉節的牌,根本吸引不了遊客,所以玉林市政府不會推動這種節慶。做狗肉生意的大排檔老闆、狗販子,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更不可能懂得炒作狗肉節來推動狗肉銷售。」已經多次來玉林狗肉節做調查的梁先生說。

  受訪的多位人士認為,玉林狗肉節真正火起來,2011年是個轉折點。

  那一年,有600多年歷史的浙江金華「湖頭狗肉節」迫於一些動物保護協會和愛狗人士輿論的壓力被取消。玉林狗肉節成為唯一的吃狗肉的節日,才使玉林狗肉節真正走上了風口浪尖。

  「愛狗組織有了通過輿論迫使政府叫停狗肉節的先例,所以他們希望通過同樣的辦法讓玉林市政府出面叫停玉林狗肉節。」梁先生說。

  不過,玉林市政府除了在狗肉節當天強化安保力量外,對外始終保持著沉默。

相關焦點

  • 玉林「狗肉節」衝突降溫:當愛狗者轉向教育當地下一代人
    澎湃新聞記者 章婧(02:45)玉林,這座位於廣西東南部的並不起眼的小城,每到夏至前後,就會受到海內外的高度關注,以至於外交部都要出面回應。夏至這天被民間稱為是玉林的傳統民俗「狗肉節」,當地居民推崇在這天將狗肉和荔枝合著吃,俗語有云「夏至狗、荔枝酒」。
  • 玉林「狗肉節該不該禁」,你怎麼看?
    近年來,每逢廣西玉林狗肉節前後(每年6月21日),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一方的爭鬥總會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爭議不斷
  • 一年一度的玉林荔枝狗肉節到來,正值玉林的旅遊高峰期
    在廣西的玉林市,相信很多網友聽聞玉林的荔枝狗肉節,這是玉林的非傳統節日,但是這個盛傳的狗肉節又是很受爭議的話題。在玉林的夏季,也就是一年當中最熱的那天,玉林就開始流行吃狗肉了,這是受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狗肉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相信很多兩廣的朋友都知道,在廣西與廣東大部分地區都比較流行吃狗肉火鍋,對於當地人來講,吃狗肉就是補身子的,所以在那些吃狗肉比較盛行的城市也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許多專門的狗肉火鍋店。
  • 中國官方回應玉林狗肉節:系個人飲食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天,正是外界盛傳玉林「荔枝狗肉節」的開幕日。而在此之前,當地政府曾多次通過媒體發聲,稱「荔枝狗肉節」純系民間自發行為。從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到尋常百姓的居家風俗,再到遭到愛狗人士的非議,玉林的「荔枝狗肉節」正在遭遇一場民間對峙。
  • 廣西玉林狗肉節臨近,媒體:網絡爭論一個月前就已硝煙瀰漫
    近年來,每逢廣西玉林狗肉節前後(每年6月21日),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一方的爭鬥總會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爭議不斷。廣西玉林狗肉市場。本文圖片 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就在不久前,一個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
  • 外媒緊盯玉林過「狗肉節」當地辯稱哪有那麼殘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6月21日是夏至,也是近年來備受爭議的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所謂的正日子。依據當地習俗,這一天「荔枝就狗,越吃越有」,但在國內外愛狗人士眼中,這種「不把狗狗當家人」的習俗,象徵著中國的「殘忍」。
  • ...玉林狗肉節林荔枝狗肉節 2015玉林荔枝狗肉節新聞,玉林狗肉節時間
    2015年玉林狗肉節林荔枝狗肉節 2015玉林荔枝狗肉節新聞,玉林狗肉節時間時間:2015-06-22 21:09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 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2015玉林荔枝狗肉節取消了嗎?再等幾天,玉林狗肉節又要正式開始了。
  • 廣西玉林「夏至荔枝狗肉節」引發爭議 政府澄清:民間說法
    臨近夏至,網絡上圍繞廣西玉林「夏至荔枝狗肉節」的爭論日益增多,部分明星倡議抵制吃狗肉、取消「狗肉節」,但也遭到許多網民針鋒相對的辯駁:「雞、鴨、魚都能吃,為什麼肉狗就不行呢?」廣西玉林市政府6日在向新華社記者傳來的《關於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的幾點說明》中表示,不存在所謂的「夏至荔枝狗肉節」。吃狗肉究竟是習俗還是節日?狗肉從哪裡來?吃還是不吃?
  • 夏至將至,玉林荔枝狗肉節又來了,你期待嗎?
    可以想像夏至的那一天情景:玉林大街小巷都沉浸在酒香肉氣中,狗肉攤座無虛席,人們嘗荔枝、喝美酒、吃狗肉,甚至通宵達旦玩樂……此般景象,堪稱玉林的夏日狂歡節。 往年景象 2012年6月21日,若干公益組織自發組成了抵制者,開始到玉林狗肉檔抵制,動物權益保護組織在網上組織抵制活動
  • 為何玉林官方對狗肉節不斷妥協
    玉林狗肉節不僅和當地政府有關,而且是其融入旅遊招商的主打牌在《關於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的幾點說明》裡,稱所謂狗肉節,「只是個別商家和民間的一種說法」,玉林市各地政府和民間組織都沒有舉辦過任何形式的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的活動。
  • 輿論風暴中的「玉林荔枝狗肉節」
    「除了世界盃,現在沒有什麼新聞比『玉林荔枝狗肉節』更熱了!」6月21日傍晚,在熱鬧的廣西玉林市江濱路旁,玉林市民陳先生感慨地說。    玉林位於兩廣交界,是南方的一座三線城市,而當地在夏至吃狗肉、啖荔枝的風俗讓其一躍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各路媒體記者、護狗志願者紛至沓來,把玉林推入輿論漩渦。
  • 取消玉林狗肉節是時代進步的呼喚
    這其實不是一個孤立現象,近年來凡涉及狗的負面新聞,如虐狗、偷狗、殺狗等,無一例外都能獲得高關注度,表明「狗權」已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且對於愛狗者有著難以妥協的情感強度,因而必須形成共識。狗是「人類的朋友」,如同生存無慮人便會轉向精神發展,自保無虞便會愛心溢延,「狗權」得到關心體現著社會的文明進步,決定了共識只能是取消玉林狗肉節,禁止大規模與大範圍販狗、殺狗和吃狗行為。
  • 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習俗依舊 衝突漸熄
    大公網6月22日訊(記者胡進、朱曉峰、玉林) 「有沒有訂好房間?」至少有三個玉林人好心的提醒記者,他們說,按照前兩年的經驗,農曆夏至日玉林民間「荔枝狗肉節」這一天,屆時全城酒店賓館爆滿,如果沒有提前預定房間,弄不好會「流落街頭」。
  • 廣西玉林「狗肉節」爭議中開幕 愛狗人士鬧事惹怒當地人(圖)
    昨天(6月21日),廣西玉林的「夏至荔枝狗肉節」在愛狗人士的抵制聲中如期舉行。對於玉林人來說,今年的節日跟往年不一樣,活狗因為不好賣而指望動保人士的「解救」,狗肉的銷售價錢卻賣到歷史新高。動保人士在當地的行為也喜憂參半,儘管一批狗被收購,但是部分動保志願者遭到了當地人的起鬨,所幸被警方護送離開。
  • 走向和諧的玉林荔枝狗肉節
    玉林荔枝狗肉節本來是我們玉林人民民間自發形成的一個節日,在每年6月荔枝成熟的季節,是我們玉林人民一種歡度夏至的民俗。每年夏至這一天,豪爽好客的玉林市民在當天準備好佳餚美酒,呼朋喚友地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歡度夏至。
  • 餘亮:狗肉與「文明」——玉林狗肉節事件評述
    《京華時報》6月22日的評論題為《愛狗人士為何折戟玉林狗肉節》。愛狗人士折戟狗肉節,這也是眾多主流媒體的判斷。當然,他們也像京華時報一樣強調:也許「狗肉節」的取消乃至動保的全面勝利會在未來實現。雖然媒體上很熱鬧,但這多少像是一場媒體事件。在生活中與周圍的人交談,恐怕很難感受到此事如此嚴重。但現代社會就是這樣弔詭,與生活世界脫離的媒體事件往往會成為決定性事件,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 2017玉林狗肉節是什麼時候時間6月21日 辯論爭議不斷
    近年來,每逢廣西玉林狗肉節前後(每年6月21日),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一方的爭鬥總會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爭議不斷。今年的玉林狗肉節被禁了:部分外媒在網路發布消息,指迫於輿論壓力,玉林市政府今年擬停辦狗肉節,同時推出政策,通知市內餐廳、街頭攤檔及市場商販,要求嚴禁在6月15至21日販賣狗肉,違者將處以罰款10萬元人民幣,約合44萬元新臺幣。  真的如此嗎?這不,廣西玉林市委宣傳部出來闢謠啦:所謂「荔枝狗肉節」系本地民俗,並非官方主導的地方節慶,因此不存在「停辦」一說。
  • 是什麼讓廣西玉林的「荔枝狗肉節」這麼火?
    雖然玉林狗肉節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但說到這個節日依舊讓很多喜歡吃狗肉的人回味。夏至來臨,荔枝又剛好成熟,再加上本地的玉林人素有愛吃狗肉的飲食習慣,用荔枝和狗肉招待來家裡做客的親朋好友便成了當地的一種傳統文化,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荔枝狗肉節」。
  • 廣西玉林闢謠「叫停市內狗肉交易」:狗肉節是地方民俗 官方未出臺...
    一年一度的廣西「玉林狗肉節」6月15日開幕了,作為國內最為引人注目的狗肉節舉辦地,今年的狗肉節依然不太平。 據新京報網6月15日報導,近期網傳「玉林狗肉節」今年將停辦並禁止市內狗肉交易一事,廣西玉林市委宣傳部回應新京報稱,所謂「荔枝狗肉節」系本地民俗,並非官方主導的地方節慶,因此不存在「停辦」一說。
  • 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來臨,習俗始於明朝,網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廣西玉林的「荔枝狗肉節」可謂聞名遐邇。6月21日夏至吃狗肉,是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一個節日,當地群眾按歷史形成的風俗配上荔枝熬上一鍋狗肉,呼朋喚友地聚在一起歡度夏至這個節日。按照這些廣西玉林的荔枝狗肉節的人們來說,天下愛狗的人很多,不過有的愛生狗,有的愛熟狗而已,正所謂「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拋開網絡上的一些不少輿論,廣西玉林食狗肉的習俗始於明朝:民間諺語「冬至魚生夏至狗」,夏至是「陽氣」最盛的一天,吃荔枝和狗肉這兩種很「熱氣」的東西,正好「以陽制陽」,不會像平常那樣熱火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