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冬天,家長便開啟了小心翼翼模式。
為了不讓娃受寒生病,寶爸媽紛紛亮出自認為正確的「看家本領」,希望讓寶寶溫暖健康地過冬。
尤其是很多老人,更認為冬季=養生季,在娃身上開始了各種「養生實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是有些常見的冬季養娃方法,並不一定科學,還可能害了娃!
比如下面這則新聞:一家長擔心孩子受涼,給2月大的娃穿3件衣服蓋3條被子,最終導致嚴重的「捂熱症候群」,被推進ICU救治。
來源:長沙微事
真是坑娃不淺呀!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列舉出「冬季常見7大養娃誤區」,各位家長趕緊自查,看看自家娃「養對了」嗎?
1
冬季門窗關嚴,不讓寶寶出門
冬季寒冷,很多寶爸媽怕娃著涼,減少了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
但這樣真的是為娃好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危害:
長期待在家裡,寶寶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體能難以消耗,這樣會降低寶寶的食慾和抵抗力。
加上冬天開窗通風換氣的次數變少,室內空氣流動差,容易滋生病毒細菌,讓寶寶生病。
看到這,有的寶爸媽抖個機靈說:那我帶娃去商場、室內遊樂場,不冷還能活動,總可以吧?
不建議!
這種場所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更容易讓寶寶染上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給娃吃很熱的食物
「趁熱吃」可謂是中國餐桌上的常用語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很多家長也把這種習慣傳承給自家娃,尤其是冬天一到,給娃吃點熱乎的食物,暖暖娃的小肚子。
但事實上,吃太燙的食物並不好。
危害: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經過評估後認為:超過65℃的食物或熱飲,屬於2A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
例如下面這則新聞中的食管癌:
來源:新華網
2A類致癌物意味著什麼呢?
簡單來說,僅次於吸菸,大氣汙染等一級致癌物。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防感冒要多穿多蓋
一到冬天,很多家長就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活像一個大粽子。
睡覺的時候也會給娃蓋厚厚的棉被,生怕娃凍到。
但其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危害:
穿太多,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得上「捂熱症候群」,導致娃缺氧、高滲性脫水。
來源:揚子晚報
另外被子過多過厚,不僅影響寶寶呼吸,還會導致胸悶、睡不安穩,甚至冒汗長熱疹等。
而且寶寶也會覺得太熱,更愛踢被子,反而容易著涼。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4
給娃戴長圍巾
圍巾可以說是冬季很好的保暖神器,但同樣它也是冬季的隱藏「殺手」。
危害:
對於小寶寶來說,太長的圍巾很容易纏住脖子造成窒息。
其實不光是圍巾,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
寶寶生性好動,在玩耍的時候長圍巾/繩帶很有可能會勒住脖子,危害生命安全;而如果不小心踩到長圍巾,也會導致摔倒並引發其他安全隱患。
科大大曾經看過好幾則孩子因為圍巾而受傷的新聞:
一個5歲女孩因為圍巾被電梯「咬住」,導致窒息昏迷;
還有一位女童在幼兒園滑滑梯時,圍巾被掛住,小小年紀便離開了人世。
來源:新浪視頻
所以,千萬不要給寶寶戴過長的圍巾。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5
給娃穿雪地靴
雪地靴是冬季腳部抗寒的「神器」,不單大人愛穿,許多父母也會給孩子買。
危害:
專家稱,雪地靴鞋底比較平,後跟也比較軟,起不到支撐的作用,如果經常穿會影響寶寶的足弓和腳踝發育。
來源:央視財經是真的嗎
所以科大大提醒大家:可以偶爾穿一穿;不建議作為日常用鞋、長時間穿!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6
娃洗澡時開浴霸
天越來越冷了,不少人在家洗澡都喜歡打開浴霸取暖。
浴霸確實是冬天洗澡的取暖神器,但對嬰幼兒而言,也可能是傷眼利器!
危害:
浴霸釋放的強光,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眼睛的黃斑區域,灼傷寶寶眼球,很可能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損傷。
科大大就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嬰兒開浴霸洗澡2個月後,眼睛失明!
來源:人民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7
給娃常泡腳,放鬆又養生
對成年人來說泡腳是一种放松,促進血液循環。
但對寶寶卻不然。
危害:
經常用熱水給幼兒泡腳,足底韌帶會遇熱變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孩子的健康,在於家長的一念之間,在於細節之上。
我們都誠惶誠恐,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傷害了娃。
不過別擔心,育兒路上有科大大一直陪伴,幫你避坑科學育兒。
快點亮「在看+轉發」,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安全溫暖地度過整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