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從不喝茶,或者你喝茶卻從沒有去了解過茶葉知識,那麼你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理解。
例如,茶葉中油綠茶和紅茶之分,顏色偏綠的就是綠茶,偏黃色或黑褐色就是紅茶。還有綠茶茶樹製作茶來的茶葉就是綠茶,紅茶茶書製作出來的就是紅茶。
這兩個錯誤的理解,都來源於你的生活中有跟茶直接或者間接相關的關係,從來沒有想過去了解茶葉知識,長期以往就形成了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
茶的分類可分為:
基本茶類: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再加工茶類: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茶飲料。
細看以上茶,你會發現少一個花草茶,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撇開基本茶類,細看再加工茶類,它們都有茶的參與,而花草茶是沒有茶的參與的一個類別。人們總是把花茶和花草茶混為一談,但他們有很大的區別。
花茶,是利用茶善於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一起窨制,茶將香味吸收後再把乾花篩除,製成的花茶香味濃鬱,茶湯色深。
花草茶,是指將植物之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衝泡,而產生芳香味道的草本飲料。
從以上的兩個定義來看就很容易分辨出花茶和花草茶的區別了,花茶在於茶葉,混有植物的花參與;而花草茶從來都沒有茶葉的參與。
六大茶類的區分:
基本茶類有六大類,那麼我們又是從什麼方面來定義他們的呢?我們發現茶的分類都是以「顏色」+「茶」來命名的,那是不是茶的分類就是看茶葉的顏色就分出來了呢?
茶的分類沒有這麼簡單,成品茶之所以是這種顏色跟我們茶的加工密不可分,所以茶的分類是根據茶的我加工工藝來劃分的。
綠茶的加工工藝:殺青——揉捻——乾燥,品質特點是清湯綠葉。
黃茶的加工工藝:殺青——揉捻——悶黃——乾燥, 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
黑茶的加工工藝: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品質特點是,幹茶顏色烏褐色貨黑色,茶湯橙色至紅色。
白茶的加工工藝:萎凋——乾燥,品質特點是保留茶葉最原始的形狀,最高級別的白毫銀針滿披白毫為銀白色,茶湯為黃色。
紅茶的加工工藝為: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品質特點為,幹茶烏黑油潤,毫為金黃色,茶湯金黃或紅色。
青茶的加工工藝:萎凋(曬青和涼青)——做青(搖青和涼青)——殺青——揉捻——乾燥,品質特點是葉底綠葉紅鑲邊,香氣高。
茶樹品種
茶樹品種大的範圍內分為喬木、小喬木。灌木三種。成熟茶葉都為綠色,芽葉幼嫩時有少數品種呈紫色,少數因變異或白毫過多呈白色,大多還是綠色。
這些茶樹鮮葉可以製作成任何一種茶類,但為什麼會給人造成一種誤解,認為綠茶綠茶茶樹的茶葉製作出來的,紅茶是紅茶茶樹茶葉製作出來得呢?是因為「適制性」。
不同地區,不同茶樹品種內含物質是有差異的,它們做成的成品茶品質就會有高低,隨著時間的發展,一個地區就會形成只製作一種會兩種茶類,不會六大茶類都製作。
有之中誤解的人對茶都是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也不會去細究茶葉裡面的差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
對於學茶愛茶的人來說,茶的分類是最基礎也是一定要了解的東西,不痛茶類出來以上我所點出來的差別,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地方,如果想體驗六大茶類的不同之處,不妨找出六大茶類品飲一番,做一個細緻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