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什麼時候在高考中降為選考才是中國國力地位上升的表現

2020-12-04 海中巖

浙大教授鄭強反對」過度「重視英語的現狀,他一陣見血地指出:20年來,我們過度重視英語的地位,是民族極度不自信的突出表現!他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得到眾多中國人的支持,可以說中國人苦英語久矣!

很久以來英語在中國比漢語更重要,升學評職稱英語基本上可以一票否決,不管你幹得多出色,只要英語過不了關就不可能晉升。造成中國人漢語能力直線下降,多數人已不能用完整的漢語表達,用中文寫的文章或翻譯的外文中國人都看不懂。大學教授譯的中國近代史搞出了常凱申這種笑話,按說只要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就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但現在就真的發生在大學教授身上了,因為中國現在外語地位高大,上等人都不肯講中文了,時間長了中文都不行了。就象香港一樣,香港人能流利的不加英文講話的已經不多了。

在中國考大學時英語不僅在總分裡佔有極高的權重,而且很多名牌大學錄取非英語專業學生也強調英語成績,即總分雖然過線,但英語單科成績過差的一律不錄取,極大的埋沒了人才。有些學生英語很差,但數理化史地生這類科目成績非常好,造成總分並不低,還是可以過一本線的,這種嚴重的偏科結果就是不予錄取,就算你數學是滿分,你的理想是當數學家,因為英語不過關,這個夢就不要做了。比較有意思的是中央美院單科英語成績低於65分的一律不錄,畫得再好也沒用,這就是在證明中文低人一等啊,一個畫家會不會英語有什麼區別呢?

英語就是對多數人沒用。但不學英語就不能上大學不能畢業。如果一個人的志向是當個畫家當個數學家,英語有什麼用呢?凡高如果不會英語他的畫就不值錢了嗎?現在中國英語分太低是不能上中央美院的,無論你畫畫多好都不行。以英語來作為評定人才的標準,就是承認中國人都是賤民,中國人就是低人一等,因為美國人生來就會英語,所以美國人就高中國人一等。以數學來作為評定人才的標準才是公平的,因為很多美國人數學都不行,大家的標準是一樣的,不存在哪個國家的人高人一等。

多數中國人學英語就是為了上大學,然後出來找份工作,以後一輩子英語都用不上,而且相當比例的中國人真不是學英語的料,英語差生比例可能比數學還高,完全有可能一個數學天才因為英語不及格上不了大學,一個畫畫天才因為英語不及格上不了美院。以英語來評定是不是人才決定一個人上大學影響以後發展方向實在太不公平。

就算是英語水平還不錯的能考上比較好的大學的人,因為以後工作完全和英語不沾,比如去當了數學老師或當中醫,英語時間長了也就廢了,但以後要考職稱還要考英語,一個數學老師如果英語成績不過關就不能評定高級職稱是不是很可笑?如果大部分用不上英語的人把學英語的時間節約下來去學自己的專業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成績?

不要說出國的事,中國人提請出國的資料自己譯的是不行的,不管你英語水平多高都不行,必須由專業翻譯公司譯的東西公證處才受理,你自己寫的英語材料公證處根本不收,也就是說你不是幹英語專業的,英語再好公證處也是不認的。說到出國後和外國人交流的問題,「低檔」中國人是不能自由行的,必須跟團才能出國旅遊,導遊會英語就行了,你會不會都沒用,反正也不許脫團自己去玩,有事和導遊說,輪不到你和外國人直接交流什麼。王思聰這種「高級人」才能隨便出國,才有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才能用得上英語。多數中國人爸爸都不叫王健林,都不可能天天出國自由行,英語用不上的。

做為一個中國人能學好英語肯定是人才,無論能學好哪門專業都是人才,學不好英語的人可能是數理化的人才,也可能是音樂美術的人才。把英語作為選人才的唯一標準只能證明中國人地位低下。

非英語國家把英語當成選人才標準的國家中最有名的就是印度,印度本地話是非常沒有地位的,有地位的人都能很好的說英語,所以印度語成為賤民的語言,這是因為印度長期受英語管理造成的,中國從沒有被英語管理過,英語不應成為上等語言。英語什麼時候在高考中降為選考才是中國國力地位上升的表現。我不是在宣傳英語無用論,而是反對英語唯一論,作為一個中國人,學不好英語不能影響在中國的發展。

順便說一句大部分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都不會中國話,沒見他們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可能外國人都是高人一等,所以不會下等人的語言就沒什麼影響吧。前段時間看網上一個視頻,一個和尚英語非常棒,在用英語講佛法,只是不能理解,一個和尚學英語有什麼用?難道他要去美國傳教嗎?當年歐美的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可都是要學中文的,一個和尚學英語有什麼用?難道還要從美國譯佛家經典嗎?想看佛教經典不是應該學梵文嗎?把學英語的時間用在學梵文上才是正業吧。是不是當高級和尚也要考英語啊,學不好英語連和尚都不讓當,中國人地位就那麼低嗎?

相關焦點

  • 英語在中國高考中的主科地位:是「保住」,還是「廢除」?
    (1)英語的存廢爭論由來已久其實,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大代表提議,取消英語在中國高考中的主科地位,降為選修。如今10年時間已經過去。以下是雙方的代表人物:「保英」派代表人物:新東方俞洪敏PK"廢英「派代表人物:大學教授鄭強雙方爭論的觀點在於:英語在高考中地位是保住還是廢除。
  • 英語降為選修,提升物理與歷史地位,對我國會有何影響?
    : 選修選考,必修選考與必修必考三類。 法國與俄國採用選修選考,對英語的要求較低。 德國與日本是必修選考,相當於一些興趣選修課,並且沒有強制要求考試。 而我國則不同是必修必考,對英語的要求很高。
  • 「光明時評」浙江高考英語「倒加分」:別讓考生承擔改革試錯成本
    作者:王鐘的11月27日,針對部分考生提出的「高考英語成績倒加分」「考試成績與日常成績相差較大」等問題,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作出說明,表示根據答卷試評情況,發現部分試題與去年同期相比難度較大,為保證不同次考試之間的試題難度大體相當,決定面向所有考生,對難度較大的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 2020年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層次 專業(類)名稱 選考科目要求 類中所含專業 本科
  • 河北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高考改革,大多數人都是不怎麼了解其中的規則的。 今天,小編就鬥膽給大家分析一下,河北省新高考改革之後的選考數據的基本情況,文字僅個人觀點,考生及家長可參考。
  • 2021年新高考全面解讀,全部疑問一網打盡
    16、3+3省份,選考物理考生人數會不會很少?答:新高考選科給了考生選擇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喜歡的科目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時同樣也加了限制,大多數理工類的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此一來,考生需要考慮自己未來的專業及職業發展,從往年選考數據來看,選考物理的人數並不少,而且學霸居多。17、高考選考科目什麼時候選定?是否要一次性選定3門?
  • 理性分析今後英語在中國的地位
    近些年也呼籲高考取消英語的呼聲越來越大,對中國學生來說,作為一門必修課,英語是不少人的「夢魘」。一個人一生要經歷多少考試,基本上就要經歷多少英語考試。據中青報微信報導,在網上的一份投票中,表示贊成高考取消英語科目的網友比例高達82%為什麼英語遭到這麼人的反對呢?
  • 高考「冷落」英語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中國,本科生英語四級不及格就拿不到學士學位證,這種情況在美國根本就不存在。  高考「冷落」英語,是好事,不是壞事。高考先從英語開刀,是糾偏,是進步,利國,利民。在他看來,現在的英語教學培養出來的大都是只會「啞巴英語」的學生,每天老師、學生就是不停地寫啊背啊,這種為學習而學習,為考試而考試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其弊端顯而易見:學生為了考試學英語,考完後就置之腦後。學以致用才是關鍵,但真正能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的學生又能有幾個呢?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對不同人群有著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高校不同專業對英語科目的成績要求也是不同的。
  • 中國人為什麼要說英語?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不保?學生:早該這樣
    在我國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就是高考,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高考中三門主課中,英語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英語學習對很多人來說比較容易,但對更多的人來說是比較難的。英語自納入高考以來,一直佔的比重比較大。
  • 全球語言監督主席表示:「中國式英語」強烈衝擊英語
    回顧中國人150餘年的「英語學習史」,英語地位以及人們對英語的態度不斷變化,描繪出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在他鄉的經歷,更是我們自己走向世界的腳步和輪廓。可以說,英語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人搭建了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為中國改革開放、邁向國際化提供了助力。
  • 上海高考英語改革:一年考兩次 新增口語考試
    新高考後的英語學科,老師應該怎麼教,學生究竟如何學,記者採訪了來自市教育考試院專家、高中教研員和英語教師。口語測試,選考成了必考市教育考試院專家徐雯介紹,2017年起,英語口語測試將採用人機對話的考查方式,而聽力和口語是什麼樣的題型,分別佔總分比例是多少,這些目前還沒有明確。待實施細則出臺,屆時會向社會公布。
  • 逐步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語學習
    如果說當江蘇等地傳出要減少英語在高考中的分值、甚至英語不計入總分的消息時,人們仍在懷疑教育部門改革決心的話,當有著高考改革風向標地位的北京公布將要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由120分、150分降為100分時,公眾一定意識到改革方向的不可逆轉了。
  • 高考不一定選英語?小語種培訓市場能否走入大格局
    中國教育部規定高考外語科目有六個—— 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 ,分值相同均為150分(大多數省份)。憑藉著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和充足的教學資源供給,英語在我國高考外語科目中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雖然日語、俄語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設置成為了高考外語科目,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也在2018年設置成為了高考外語科目,但是選擇小語種參加高考似乎仍然只停留在「傳說中」。
  • 看了老外的漢語作文,終於明白英語老師的感受,網友:拿繩子來!
    2019年高考馬上就要到來了,說到高考最頭疼的科目,除了數學之外,很多學生應該會選擇英語吧?有的理科很強的學生因為英語成績太差,結果考不到理想的大學。中國學生對於英語的愛與恨是非常複雜的,如果說我們辛辛苦苦學了那麼多年英語還只是老外小學生水平,你會作何感想呢?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很多人對此很不滿,語文和數學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的科目,平時的語言交際需要用到語文,各種計算用到數學,語文和數學是生活在中國的每個公民必須要掌握的,相比起來英語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 上海英語高考口試成必考 學生壓力有些大
    按照上海新高考方案,2017年起,外語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安排在每年1月和6月。與此前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部分不同,上海的改革中增加了口語測試。外語考試的改革也得到了諸多關注。  分數結構怎麼確定?
  • 高考改革省份如何報考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選科要求有哪些?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公安部直屬的本科高等院校。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對在2021年和2022年進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的考生提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報考要求。報考相關專業的,須執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布的選考科目要求。
  • 2021年遼寧新高考分數咋折算?全交白卷也有60分是真的嗎?
    別擔心,今天小編就帶你整明白遼寧新高考總成績構成遼寧新高考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選擇性考試的首選考試科目和再選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也就是所謂的「3+1+2」模式,總分為750分。其中:
  • 英語高考分值該調整了!小學3年級開始學英語,工作後幾乎用不到
    英語,是我國高考三大主科之一,分值150分,對高考最終成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成為了很多優秀學生通往高等學府的絆腳石。英語納入高考,成為中國學生的主科,算下來也只有30多年的時間。而現在大部分的學習英語只是為了在中高考、考研考博上多拿點分數,而工作後幾乎用不到。英語改革勢在必行,不妨從高考分值著手英語因高考而狂熱,那也應該因高考而降溫。雖然現在高考中主科已經不再是語數英,變成了語數外,但多年來的英語教育,只要少部分優質學校有其他外語科目可以選擇,絕大部分學校還是以英語為主。
  • 英語退出主科地位是必然的,問題幾十萬英語教師怎麼辦
    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表示強烈支持一旦取消英語的主課地位,必然在精神上給予這個群體與沉重的打擊。從捧到天上,到跌落神壇,對他們將是一個巨大的人生玩笑。總之,一旦英語退出主課的地位,幾十萬英語教師隊伍將陷入沉淪和迷茫。但一個民族要想自信,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必須經歷這樣的陣痛。因為不經歷這樣的陣痛,整個教育事業就無法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