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關於亞馬遜一則新聞,在商業界引起轟動。
起因是:英國《每日郵報》的一個記者臥底亞馬遜,調查亞馬遜是如何處置滯銷商品的,最後放出一個曝光視頻:這些商品竟然全被燒了!
這一曝光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網友對此憤憤不平:
「這些被焚燒的商品,為什麼不捐獻給貧苦人民?」
「萬惡的資本主義,寧可焚燒也不願意降價!」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獨裁與罪惡!」
......
大多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亞馬遜的焚燒行為發表了自己的憤怒。
但你們有沒有從商品的零售供應商角度出發,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除了不焚燒之外,有最優解嗎?」
答案是沒有的!
因為對於零售商而言,有三個選擇:
①繼續存放:每平米要付43美元的存儲費,六個月後,價格上漲至850美元,一年後升至1700美元。
②退回產品:每退回一件商品要交21美元的運費。
③每銷毀一件商品:付0.2美元。
如果是你,你怎麼選?傻子也知道,第三種方法是最優解。
現在讓我們站在道德的角度,以捐贈(慈善)代替焚燒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牽扯出以下矛盾:
①運費誰出?(這可不是八塊十塊的運費哦,而是大量高額的運費)零售商出?亞馬遜出?還是窮人出?
②分發過程的倉儲費誰出?零售商出?亞馬遜出?還是窮人出?
③這些商品寄給誰?誰來統計?公平問題誰來解決?
......
所以綜上考慮,關於滯銷商品,還是焚燒來的最為方便且損失最小。
其實上文和大家提及亞馬遜的焚燒問題,是為了引出我們鑫運現在遇到的商業問題。
鑫運營銷服務有限公司旗下正在孵化一款叫做「紐蘭特」的牛奶,該牛奶作為奶中貴族,採用巴氏低溫殺毒,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中的營養元素,所以保質期僅為短短的十五天。
那麼,過了保質期,或者即將臨近保質期卻未被銷售出去的牛奶,該何去何從?
①臨近保質期的牛奶,如何公益化處理?
想公益化處理的話,總不能過期前一天帶給大家品嘗吧?最好在過期前1-3天的時候就付諸公益化。但是過期前三天,是否有銷量,能夠被銷售出去還是未知的。所以如何把握這其中的平衡,著實很難。
②過了保質期的牛奶,如何合理的解決?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倒掉。但鑫運想著,即使牛奶的營養價值已不再,但是我們是否可以在「廢物利用」的邊緣垂死掙扎一下呢?
以上就是鑫運對於商業的疑問:對於滯銷牛奶,我們到底是該暴殄天物還是公益化?
你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