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就帶你出去玩」。面對考試,這樣激勵孩子真的好嗎?

2021-01-09 懶媽育兒路

昨天,小侄子神神秘秘地對我說,如果他這次期末考試考好了,他爸爸帶他去大草原。小侄子一直想去大草原,所以得到這個承諾後,每天非常自覺地學習。

期末考試眼看著就要來了,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好好複習,就會採用獎勵的方式,對孩子許下一些諾言:

「這次你要是考雙百分,就獎勵你一部手機。」

「期末考試考得好,就帶你出去玩一圈。」

「考前三名,就滿足你一個心願。」

……

這樣的話,估計家有學生的家長都說過。的確,相當多的孩子會因為爸爸媽媽的獎勵而努力複習,希望能夠得到獎勵。但也有一些孩子,對家長這些獎勵無動於衷。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因為這些獎勵而努力學習的孩子,遲早會因為獎勵不符合他的要求而最後放棄學習。因為,他們沒有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蘇聯一位教育學家曾說:學習時一種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所特有的規律就是勞動者必須處於主動的狀態。

可見,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夠主動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明白,學習是一種責任,是自己應該主動完成的事情,是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父母學習。

據說,中國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被動學習,而且學習很艱難,他們被稱為「沙漠裡的駱駝」,趕一鞭子走一步,被家長牽著鼻子走。但是,理想的學習狀態應該是「草原上的獅子」,獅子在追趕獵物的時候,可從來不需要別人的驅趕。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讓孩子有這種觀念呢?

首先,家長在生活中要無時無刻、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灌輸這種觀念: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俗話說,「謊言說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話」,更何況咱說的還是至理名言呢?所以,對孩子不住地灌輸這種觀念,漸漸地孩子就會接受這種觀念,並將它深入骨髓。

這在心理學上也有對應的說法,教「系統脫敏法」,而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學習理論,也就是經典的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

具體來說,就是:(1)個體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的;(2)個體可以通過學習消除那些習得的不良或不適應應為,也可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用在給孩子灌輸觀念上,只要家長堅定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學習好壞關係他的未來,尤其是在孩子厭煩學習的時候,更是需要如此。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清楚,學習靠不了家長,也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

當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家長的幫助來養出學習的好習慣,形成學習的好態度。這段時間,也是家長給孩子灌輸這個觀念的最好時機。

其次,要讓孩子明白,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誰也幫不了他的忙。

現在的孩子,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很多都是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中長大了。尤其是那些小時候接受家長包辦太多的孩子,更是習慣依賴家長的幫助,以至於面對任何困難和挫折,首先想到的都是尋求幫助。

於是,在學習上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管得多一點,孩子學習好一點;家長一旦放鬆,孩子學習立馬下降。

對於小學階段的知識來說,基本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幫助孩子。但家長要學會在孩子的學習這件事情上得體地退出,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要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誰也幫不了他的忙,所有的知識都必須由他自己掌握、內化、吸收、消化,成為自己的知識。

當然,在具體的某道題上,孩子如果不明白,家長可以指點,但決不能越俎代庖,只是引導,不是代做,更不是責罵。

第三,通過學習的成功來激勵孩子,而不是通過獎勵。

相比玩耍,學習總是枯燥,總是無聊的,總是沒有意思的。要讓孩子對枯燥的學習生活主動地去適應,除了給孩子灌輸相關的觀念之外,激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激勵孩子,最好是學習的成功,而不是物質獎勵。通過學習獲得成就感,孩子才能沉浸在枯燥無聊的學習中,並堅持下去。

例如,我家孩子以前就特別討厭學習英語,覺得每天回家還有背單詞,複習課文很沒有意思,最重要的是佔用了他很多遊戲的時間。但是有一次,他居然自己和一個陌生的外國人交流,還說得頭頭是道,這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於是,在他的老師和我的添油加醋的鼓勵下,孩子現在對英語的興趣更加高了,再也不排斥了。

所以,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比給孩子物質獎勵要有效果得多了。無論是考了第一名,還是考試進步了幾名,又或者能夠獨自看完一本課外書……學習生活中能夠給孩子成就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作為家長,我們就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成就,讓孩子體會成功。

第四,給孩子一個較為寬鬆的學習環境吧!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考了99分,希望孩子能夠考100分;孩子考了第二名,就希望孩子下一次能得第一名。

還記得那個為了得第一名就把第一名殺害的第二名嗎?這樣的孩子生活的環境肯定壓力很大。反觀我的鄰居,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他家孩子小學在鄉下讀的,孩子在他們班成績不錯,考初中的時候勉強考上了市裡一個比較好的初中。結果,初一開學摸底考試,這個孩子考了倒數第十名。鄰居說當時知道這個成績也挺驚訝的,不過並沒有太責備孩子,畢竟孩子六年級的那個班上能考上這個初中的孩子很少。

但是這個成績深深刺激了孩子,他開始努力學習,初二成為班裡的前三名。孩子中考的時候考了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但入學考試依然是倒數。好在,父母並沒有太批評孩子,反而鼓勵他,告訴他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這個孩子正在高二,已經是班裡10名左右的成績了,按照老師估計,只要高考不出意外,985沒有問題的。

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允許孩子做錯題,幫助孩子改錯誤,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相關焦點

  • 家長:帶孩子出去玩,到了公共場合孩子就會又哭又鬧,怎麼辦才好
    很多家長對於帶孩子都會很無奈,因為通常都是母親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也會帶上孩子,但是有的時候母親帶著孩子在商場逛,如果孩子想吃糖葫蘆,但是媽媽說我們吃那個好不好,糖葫蘆太甜了,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哭鬧,而商場人很多,孩子媽媽當然不免尷尬,溫柔的哄兩句之後見孩子還沒有好轉,就會打孩子,
  • 二胎孕媽被兒子氣到引產……孩子的期末考試,是爹媽的生存之戰
    因為——史詩級年度驚悚大片《期末考試》就要來了。「期末考試」作為孩子最忠誠的朋友,可能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想當初咱們小時候,期末考試都是我們在鬼哭狼嚎,而父母只是在旁邊指點江山:「複習了嗎?」「筆帶齊了嗎?」「穿這身衣服比較暖,發揮得更好!」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期末考已經不是孩子一人在戰鬥,而是全家的戰場。
  • 「考得好怪我嗎?」13歲女孩考第一被老師質疑,後不幸溺亡
    姐妹倆的成績 受訪者提供 據李女士介紹,王河鎮初中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舉行月考,其中12月30日道德與法治開卷考試,結果小怡考100分,小樂考92分,是班級裡僅有的兩個考90分以上的學生。孩子考試考得好,本來是件開心的事,可李女士說:「班主任汪老師對於孩子考100分有質疑,12月30日晚上9點多打電話給孩子的爺爺,詢問是否提前買了試卷。爺爺當時解釋家裡沒有啥資料、試卷,只是近期給孩子補習了數學、英語。」
  • 「只要你考85分,我就帶你去玩」孩子考了84.5,爸爸的做法亮了
    電視劇《小別離》中,有一個片段是,媽媽為了激勵孩子好好讀書,承諾孩子「如果考上85分,周末就帶你去玩。」孩子為了去那個地方,那個月特別勤奮,結果還是只考了84.5,爸爸來求情,媽媽卻嚴肅地說:「這是原則問題,差0.5分也不行。」
  • 「把粥喝完,奶奶就帶你出去玩」:哄騙式教育只會毀了孩子!
    前幾日,在後臺看到一位媽媽的留言,說家裡的老人帶孩子的時候喜歡哄騙他們。大寶7歲,小寶3歲。奶奶帶小寶去玩,大寶也要跟著,但是他的粥又沒有喝完,奶奶就說「等你喝完粥了一起去」,等大寶狼吞虎咽把粥喝完,奶奶已經走了;小寶喜歡讓奶奶背,有一次小寶自己在那裡玩,奶奶就忽然蹲下叫他:來背背,小寶興衝衝跑過去,她又突然起來不背了……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
  • 都說要多帶狗出去玩,你知道要帶它出去玩多久才合適嗎?
    我相信大部分養狗的人每天都會把狗帶出去散步,事實上,遛狗對寵物主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你為什麼每天都要帶它出去玩一下?其實,我想鍛鍊狗狗,使它的身體更健康,更重要的還是有些心理健康因素,因為如果你不常帶它出去,就可能造成它有些抑鬱,甚至把那些精力用在家裡,這樣就容易把家裡弄得髒亂髒亂的,同時也可以讓狗出去感受這個世界,讓它與其他的外人多接觸,使其能夠活躍一些。那麼,帶它出去玩要多久才合適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狗的體質,適合能夠運動多久?
  • 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孩子竟然要帶手電筒去學校,真相讓人心酸
    東東要帶手電筒去學校一次幫孩子收拾書包要去學校,東東媽發現東東包裡帶了一個手電筒,媽媽生氣地問東東:「帶這玩意去學校是不是準備躲被子裡面看書?你的眼睛已經近視了,不想要了?」見被媽發現了,東東只好交代說:「媽,下周就要期末考試了,我想再努把力,我可以追上我前面的那些人。
  • 小升初 | KET/PET考試,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隨著近兩年規範各類學科競賽,一系列小學生參加的考試被叫停,小升初相關的其他英語考試都被整頓了,只剩下被國際廣泛認可的劍橋英語五級證書考試(MSE)。 其實不少家長已經把劍橋英語五級證書考試中的KET、PET考試列入孩子小升初的規劃路線裡。
  • 家長正確輔導孩子寫好語文作業,告別磨磨蹭蹭,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輔導孩子寫作業,根本就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家長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火氣,面對拖拖拉拉的毛病,有多少家長控制不住,吼過孩子呢?哪怕已經上五六年級了,還會因為寫語文作業,字寫得不好看,被家長說。在學習問題上,家長始終是高高在上的「助教老師」,容不得孩子的一點問題。
  • 國慶節,你是帶狗出去玩,還是自己出去玩
    那麼,你是決定自己出去玩?還是帶著狗子一起呢?或是哪都不去待家裡陪狗?好不容易有個小長假,不打算好好陪狗玩,你良心過得去嗎?(畢竟小編哪都不去,比較嫉妒出去玩的!)如果是帶狗狗出去玩,人多密集的地方肯定是不適合帶著狗狗一起了。
  • 期末考試取消!疫情反撲,全國多地期末考試有變化,當下最要緊的是……
    更多家長更關心的是,期末考試提前或改線上,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能紮實嗎?孩子會不會考砸? 畢竟孩子期末考得好,心裡能樂開了花,過個好年;考得不好,不僅是一場親子大戰,更可能影響到在家族社交圈的地位???
  • 疫情時期,孩子鬧著要出去玩怎麼辦?這樣解釋,讓孩子乖乖待家裡
    直接和孩子說:「現在有病毒肺炎,出去容易傳染,所以不能出去玩。」有些家長更省事,認為新聞報導會比自己講述得更客觀、更全面,便直接讓孩子看新聞,從新聞中了解發生了什麼。可是,這樣做容易產生兩個問題:一是語言理解難度大,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病毒肺炎」是怎麼回事;二是嚴肅的新聞畫面,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所以,我們要對這個事情重視起來。
  • 讓孩子「科學玩遊戲」,這真的可能嗎?
    讓孩子「科學玩遊戲」,這真的可能嗎? 作者:騰雲 發布時間: 2018-02-01 09:34 讓孩子「科學玩遊戲」,這真的可能嗎
  • 孩子平時考試成績很好,但一遇到模考就特別緊張考得很差,怎麼辦
    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麼去選擇。——吉格斯對此,我想說孩子今後遇到模考一要「端正心態」,二要把基礎再打得踏實些。在說原因之前,我想說說自己讀書的經歷。我初中時,平時成績也還不錯,可是心理素質不行,一到大考,就慌了手腳,中考時居然慌裡慌張地看錯了作文題,結果重點高中都沒能考上;而平時比我成績差不少的同學居然考取了重高,那時心理落差好大。
  • 看似不複習也能考得好,關鍵在於這個小技巧,你也能成為考神
    班裡有位同學被大家稱作考神,因為看似他很頑皮,平時也幾乎不怎麼學習,不屬於那種埋頭苦學的學生,但是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都很優秀。所以大家都很好奇,到底他是怎麼能夠這麼厲害的呢?看似好像都沒有複習,卻每次都考的這麼好,這讓其他學生羨慕不已。
  • 中考是第一次決定人生方向的考試,考得好不好未來完全不同
    高考可以扭轉命運,實現人生逆襲,可以決定你以後是進世界500強企業還是到普通的公司去打工。太多的人忽視了中考,其實中考才是第一個開始給人生分層的考試,直接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走向。中考將決定你讀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高中現在初中畢業到高中階段就讀的指標還是不錯的,基本可以達到90%左右。
  • 帶大型犬出去玩什麼體驗?帶出去容易帶回來難……
    鏟屎哥發現,很多人都偏愛大型犬,覺得帶出去又酷又拉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這位小哥春節的時候在家無聊,便決定帶著家裡的巨貴去附近景點爬山。於是……100斤的巨貴,可不是鬧著玩的>遊客看了這畫面紛紛向他投來……嘲笑的目光主人:媽的,還真是拉風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帶大型犬出去玩,就是這樣的體驗↓
  • 聽話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嗎?背後的苦又有誰知道
    因為聽話的孩子真的太省心了:學習上不用你管,也能取得好成績;生活中不用你幹涉太多,孩子也能把自己照顧好;孩子基本沒有「忤逆」家長的時候,父母說什麼,孩子怎麼就做麼做;……光聽著就覺得能擁有一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一種福氣。而且很多人都把「聽話」當成了評價孩子的標準,聽話的就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就是壞孩子。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斷的提升自己
    溫柔,善良,有才華,還是能幹,從容,有耐心,這些都是給好媽媽貼的標籤,你做到了幾個呢?是不是突然間覺得全部做到真的是太難了?每天不都寫作業,因為吃飯而雞飛狗跳嘛?每一天都在糾結孩子的考試成績,每次都會因為成績的好壞歡喜或擔憂,有時候自己都覺得自己像神經病一樣,喜怒無常。
  • 為什麼美國老人每天出去玩,不幫忙帶孩子,而中國老人卻要帶娃?
    邊玩邊學什麼都不耽誤。女兒同學的媽媽說:我婆婆是美國人,來我這主要就是來玩的,老兩口平時沒事就跑到其他城市旅行,正好這也退休了,大把時間也就剩玩了,我知道他們很喜歡自己的孫女,平時會寄回來一大堆各種特產禮品,我感覺挺好的,老人應該有他們的時間,接送孩子的事,我們有時間就我們自己接,沒時間就讓孩子多等一會,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