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侄子神神秘秘地對我說,如果他這次期末考試考好了,他爸爸帶他去大草原。小侄子一直想去大草原,所以得到這個承諾後,每天非常自覺地學習。
期末考試眼看著就要來了,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好好複習,就會採用獎勵的方式,對孩子許下一些諾言:
「這次你要是考雙百分,就獎勵你一部手機。」
「期末考試考得好,就帶你出去玩一圈。」
「考前三名,就滿足你一個心願。」
……
這樣的話,估計家有學生的家長都說過。的確,相當多的孩子會因為爸爸媽媽的獎勵而努力複習,希望能夠得到獎勵。但也有一些孩子,對家長這些獎勵無動於衷。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因為這些獎勵而努力學習的孩子,遲早會因為獎勵不符合他的要求而最後放棄學習。因為,他們沒有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蘇聯一位教育學家曾說:學習時一種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所特有的規律就是勞動者必須處於主動的狀態。
可見,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夠主動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明白,學習是一種責任,是自己應該主動完成的事情,是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父母學習。
據說,中國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被動學習,而且學習很艱難,他們被稱為「沙漠裡的駱駝」,趕一鞭子走一步,被家長牽著鼻子走。但是,理想的學習狀態應該是「草原上的獅子」,獅子在追趕獵物的時候,可從來不需要別人的驅趕。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讓孩子有這種觀念呢?
首先,家長在生活中要無時無刻、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灌輸這種觀念: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俗話說,「謊言說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話」,更何況咱說的還是至理名言呢?所以,對孩子不住地灌輸這種觀念,漸漸地孩子就會接受這種觀念,並將它深入骨髓。
這在心理學上也有對應的說法,教「系統脫敏法」,而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學習理論,也就是經典的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
具體來說,就是:(1)個體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的;(2)個體可以通過學習消除那些習得的不良或不適應應為,也可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用在給孩子灌輸觀念上,只要家長堅定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學習好壞關係他的未來,尤其是在孩子厭煩學習的時候,更是需要如此。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清楚,學習靠不了家長,也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
當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家長的幫助來養出學習的好習慣,形成學習的好態度。這段時間,也是家長給孩子灌輸這個觀念的最好時機。
其次,要讓孩子明白,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誰也幫不了他的忙。
現在的孩子,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很多都是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中長大了。尤其是那些小時候接受家長包辦太多的孩子,更是習慣依賴家長的幫助,以至於面對任何困難和挫折,首先想到的都是尋求幫助。
於是,在學習上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管得多一點,孩子學習好一點;家長一旦放鬆,孩子學習立馬下降。
對於小學階段的知識來說,基本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幫助孩子。但家長要學會在孩子的學習這件事情上得體地退出,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要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誰也幫不了他的忙,所有的知識都必須由他自己掌握、內化、吸收、消化,成為自己的知識。
當然,在具體的某道題上,孩子如果不明白,家長可以指點,但決不能越俎代庖,只是引導,不是代做,更不是責罵。
第三,通過學習的成功來激勵孩子,而不是通過獎勵。
相比玩耍,學習總是枯燥,總是無聊的,總是沒有意思的。要讓孩子對枯燥的學習生活主動地去適應,除了給孩子灌輸相關的觀念之外,激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激勵孩子,最好是學習的成功,而不是物質獎勵。通過學習獲得成就感,孩子才能沉浸在枯燥無聊的學習中,並堅持下去。
例如,我家孩子以前就特別討厭學習英語,覺得每天回家還有背單詞,複習課文很沒有意思,最重要的是佔用了他很多遊戲的時間。但是有一次,他居然自己和一個陌生的外國人交流,還說得頭頭是道,這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於是,在他的老師和我的添油加醋的鼓勵下,孩子現在對英語的興趣更加高了,再也不排斥了。
所以,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比給孩子物質獎勵要有效果得多了。無論是考了第一名,還是考試進步了幾名,又或者能夠獨自看完一本課外書……學習生活中能夠給孩子成就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作為家長,我們就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成就,讓孩子體會成功。
第四,給孩子一個較為寬鬆的學習環境吧!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考了99分,希望孩子能夠考100分;孩子考了第二名,就希望孩子下一次能得第一名。
還記得那個為了得第一名就把第一名殺害的第二名嗎?這樣的孩子生活的環境肯定壓力很大。反觀我的鄰居,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他家孩子小學在鄉下讀的,孩子在他們班成績不錯,考初中的時候勉強考上了市裡一個比較好的初中。結果,初一開學摸底考試,這個孩子考了倒數第十名。鄰居說當時知道這個成績也挺驚訝的,不過並沒有太責備孩子,畢竟孩子六年級的那個班上能考上這個初中的孩子很少。
但是這個成績深深刺激了孩子,他開始努力學習,初二成為班裡的前三名。孩子中考的時候考了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但入學考試依然是倒數。好在,父母並沒有太批評孩子,反而鼓勵他,告訴他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這個孩子正在高二,已經是班裡10名左右的成績了,按照老師估計,只要高考不出意外,985沒有問題的。
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允許孩子做錯題,幫助孩子改錯誤,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