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0歲居民中有36.2%頸動脈粥樣硬化,在發現有頸動脈斑塊的患者中,大約20-30%會發生腦卒中。既然頸動脈斑塊的危害這麼大,很多朋友都知道得了血栓或預防血栓吃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能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形成呢,想必有很多朋友都不清楚,今天咱們來揭開這個疑惑。
頸動脈斑塊與血栓不是一回事
1.頸動脈斑塊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是人體血管衰老的一種表現,是血管結構上的一種改變。頸動脈斑塊的形成主要與年齡、血脂、吸菸、酗酒、體力活動少、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有關。在上述這些誘發因素下血管內皮受損後大量的脂肪類物質聚積沉積於破損處,形成像「粥」一樣的物質。如果集結成團塊,就形成了斑塊,並向管腔內凸出,使管腔變狹而引起堵塞,造成血管狹窄或阻塞,使組織血供減少,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
2.而血栓的形成與血管病變有關,由血管中的凝血細胞血小板發生聚集形成的團塊,它並非像斑塊一樣是血管上的病變,而是在血管管腔中形成的阻礙血流的「障礙物」,是在粥樣斑塊暴露在血液中的基礎上,引來大量的血小板聚積,最終形成團塊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是否預防頸動脈粥樣硬化?
阿司匹林一開始是以最廣和最普通解熱鎮痛藥、抗風溼藥為我們大家所熟知,主要用於感冒發熱,頭痛、神經痛關節痛、肌肉痛、風溼熱、急性內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及牙痛等疾病。後來發現阿司匹林不僅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的作用,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還具有發揮藥效迅速,藥效肯定的藥理作用。因此阿司匹林後來又被臨床醫生用在心腦血管病人身上,預防血栓形成。
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懂得斑塊和血栓是兩碼事了吧,所以口服阿司匹林並不能預防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對於頸動脈斑塊的預防,主要是控制在上邊所說的這些風險因素,與是否吃阿司匹林沒有任何關係。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呢?
還是要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及積極治療有損血管的慢性病做起。首先不光要戒除菸酒,清淡、低脂飲食、少鹽限油,多做運動定期按時鍛鍊、避免久坐,按時作息不熬夜等,還得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使各項指標達到所要求的控制目標降低血脂,特別是對低密度脂蛋白要嚴格控制不超標。
至於頸動脈斑塊的治療,主要是根據斑塊狹窄程度、血脂水平及斑塊性質,是否合併腦卒中、冠心病等風險因素綜合評估,最主要的是他汀類藥物的降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