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殖黃鱔要注意什麼?避免水溫過高,注意餌料的新鮮

2020-12-07 風信三農淺文

現在人的餐桌種類越來越豐富,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吸引人的眼球,這其中就包括黃鱔。在不少地區當中,黃鱔可以作為一種特色美食,它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而且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市場當中的黃鱔需求持續提升,加上價格也比較穩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到黃鱔養殖的領域當中。但是,在養殖黃鱔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高溫的季節,這些環境和溫度的突然改變,對於黃鱔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為了能夠提升黃鱔的生長,避免一些病害的發生,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夏季高溫時的黃鱔養殖方式和管理要點,下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黃鱔這種生物,它是比較害怕高溫的,如果溫度過高的話,對於黃鱔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通常在25度左右的環境當中生長是最適宜的,而且速度也是最快的。在這個溫度當中,黃鱔的活躍度也會提升,它們的獵食能力也會大大的升高。由於黃鱔生長的水位比較淺,所以夏季的時候,水中的溫度很容易達到30度以上,這個時候對黃鱔的養殖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進入到夏季之後,一定要注意對溫度進行控制,儘量要在黃鱔養殖池的周圍,搭建一些遮陽棚,這樣可以很好的降低養殖池當中的溫度。

同時,也可以在養殖池周邊,種植一些植物,這樣也可以避免養殖池直接被陽光暴曬,對於黃鱔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在高溫的情況下,水中的很多病菌也開始活躍起來,這個時候水也特別容易蒸發,所以要及時的查看水質的情況,一旦發現水質出現不良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水源更換,當然也要注意,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對水位進行加深,這也是降低水溫的方法之一。水深之後,也可以讓黃鱔的生長更加適宜。

進入到夏季之後,黃鱔的養殖重點也會比較多,其中水質是相當關鍵的一點。我們都知道,溫度在升高的同時,各種物質腐敗的速度也會加快,此時要注意各種水中細菌的產生,儘量要注意保證水中的活性,增加水中的肥料,同時還要注意保持水中的透明度,儘量要將水控制在嫩綠色才是最合適的。當水的顏色發生改變,比如說變成了白色,亦或者是一些黃色的情況時,這個時候說明水質正在不斷的惡化,同時也有老化的跡象,所以要注意進行及時的更換。

更換之後的新水,由於肥沃度會降低,為了保證水質的肥沃,還要注意在水中增加一些有機的肥料,但是也要注意在合理的基礎上,每次添加的時候不能太多。當然也要注意時間,溫度太高的時候不適宜添加,因為在高溫當中添加的話,容易導致各種病菌的滋生,不利於黃鱔的生長,同時還會導致黃鱔引發一些病害的產生,對於黃鱔的存活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不同的階段當中,黃鱔的生長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進入到夏季之後,關於飼養方式的改變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都知道,相對於其它的生物,黃鱔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這個時候投餵足夠的飼料是很關鍵的,它能夠為黃鱔的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供給。通常,黃鱔的飼料當中,主要就是以各種蚯蚓為主,以及一些無脊椎的動物,這些都是黃鱔的主要飼料。同時還可以投餵一些其它的飼料,比如說一些瓜果蔬菜類的,或者是一些單純的果皮,都是可以進行餵養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無論給黃鱔投餵任何的飼料,飼料都一定要特別的新鮮,儘量不要有腐爛和變質的飼料,因為這種飼料對於黃鱔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如果給黃鱔吃一些活的餌料時,還要注意儘量要先經過一定的處理,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消毒,防止進入一些病菌。為了保證黃鱔的生長,儘量要注意在夏季的時候,晚上進行投餵才是最合適的,避免高溫環境當中,黃鱔的食慾會降低。

無論餵食任何的餌料,在黃鱔沒有吃完的情況下,都要及時的進行清理,這樣可以避免汙染水體,對黃鱔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畢竟在高溫的階段中,各種病害的發生也是相當多的,如果不重視管理的話,很容易導致黃鱔引發各種病害,這樣對於黃鱔的生存是相當嚴重的一點。

相關焦點

  • 養殖黃鱔遇到夏季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要怎麼去養殖呢?
    相信很多朋友在做水產養殖的時候,都會有一件頭疼的事情,那就是夏天到了,溫度很高不好去操作,同時養殖黃鱔的朋友們也是對這件事情深有體會的。但是出現高溫的情況也不是我們可以去避免的,這個時間也是一年的四分之一長,所以到了這個時間,我們只能去做一些準備還有措施才可以。
  • 黃鱔如何養殖?養黃鱔5個注意事項不可忽視,掌握養殖方法很關鍵
    所以呢,這個就會對導致黃鱔它的數量減少,產量自然提高不上來。水位選擇並且上面編者也說過,黃鱔是一種生性喜溫,所以我們給黃鱔選擇養殖的時候呢,要選擇那種避風,避光以及怕陰涼的地方,如果大家採用網箱養殖黃鱔呢,應該注意選擇,黃鱔它的池塘以及環境向陽,水源方便。如果說大家養殖黃鱔的規模面積3~5畝水池呢,應該控制在1.5米左右,水位相對一定要穩定。
  • 養殖肉螺怎麼提高產量,選擇合適的稻田,注意稻田水質跟水溫
    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利用稻田養殖肉螺的方法,在養殖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1、選擇什麼樣的稻田既然要利用稻田養殖肉螺,就需要選擇合適的稻田來給肉螺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生存環境。雖然肉螺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但是如果環境太過惡劣的話也是沒有什麼產量的。
  • 養殖誤區,使用「甲胺磷」治療黃鱔水黴病?投機取巧方法不可取
    2,放苗和捕撈是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傷害的黃鱔的身體,對於放養黃鱔的工具在前期就要進行消毒,對於使用的放養工具要進行分類,切不可混合使用,以免工具上帶有病菌,對於在前期放養黃鱔苗的時候一定要購進合格健康的黃鱔苗,不能使用來路不明的黃鱔苗進行投放養殖,其次就是禁止釣鱔入池,在放養的時候,前期我們要使用90%晶體敵百蟲對黃鱔苗進行消毒,浸泡時間在20分鐘左右,。
  • 金魚是怕冷的動物,平時飼養要注意水溫的控制
    養金魚必須要知道金魚是怕冷的動物,所以在平時的養殖時一定要注意對金魚的水溫控制,有時候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改變,比如金魚或熱帶魚缸放在窗戶南向的房間,室內氣品費居可能恆定,魚缸換水時,備用水應先在值缸附近放段時間, 等到相魚自內的水溫相同後再換水,以防止引起魚缸內的水展的刷烈變化。
  • 熱帶觀賞性魚種孔雀魚,在養殖的時候需要注意水質和水溫的控制
    我們在養殖的時候,水質的好壞是直接關係到孔雀魚的生長情況的,所以我們要嚴格的把控水質,水質一旦出現惡化就要及時的進行換水。孔雀魚是比較經典的熱帶魚種,喜歡在溫暖的環境裡生活,所以我們對水溫也要合理的調控好,一般生活在18到24度的水溫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養殖的時候,如果是小規模的養殖可以搭建養殖棚或者是放在室內環境裡,就可以很好的滿足它的正常生長了,如果是露天養殖的話,在天氣溫度比較低的時候要做好加熱措施,將水溫提高並控制好,讓孔雀魚可以正常生長,最好是將水溫控制在22度左右,這樣可以促進孔雀魚的活躍性
  • 冬季烏龜如何養殖?注意控制水溫,保持生長環境的溼潤
    最近幾年,在寵物市場當中,烏龜的銷售行情也非常好,許多人都喜歡在家中養殖烏龜,提高家裡的生命活力。不過,我們都知道,烏龜這種動物在進入到冬季之後,往往會有休眠期,這個時候該如何進行管理呢?下面來為大家詳細介紹烏龜在冬天養殖時的相關方法和注意事項。
  • 冬棚對蝦養殖,水溫控制是關鍵!注意避免溫度變化帶來損失
    隨著氣溫降低的來臨,冬棚對蝦養殖也開始了。冬棚對蝦養殖,不但氣溫降低需要注意,氣溫回暖也需要養蝦人多加注意。比如冬棚養殖出現的倒藻、泛塘、缺氧以及攝食減慢等,冬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水溫是關鍵,恆溫出效益,回溫防應激,這個養殖小口訣大家一定要記住。溫度波動!直接導致冬棚南美白對蝦病害發生。
  • 河蟹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河蟹的養殖技術
    本期主題:河蟹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河蟹的養殖技術三農導語:河蟹又稱螃蟹,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蟹類,屬名貴的淡水產品,自20世紀70年代河蟹逐漸開啟人工養殖,河蟹的養殖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銷量極好,河蟹的人工養殖已成為中國淡水品種養殖中的主導產業和支柱行業,在推動中國淡水養殖生產持續健康地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河蟹市場行情的持續走高,其不錯的經濟效益吸引著越來越多養殖者加入飼養河蟹的行列,那麼河蟹人工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河蟹的養殖技術和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
  • 在農村想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些什麼?
    黃鱔,在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蹤跡,對很多的農村人來說,摸泥鰍、捉黃鱔的事情都好做過,並不陌生。像在熱帶個亞熱帶毒都有分布,分布性廣,可見它的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黃鱔生活的環境:黃鱔為熱帶、溫帶魚類,各泥鰍一樣,是生活在底層的魚類,對環境要求不高、根多的稻田、河溪、溝渠、湖泊等地方,都能生存。黃鱔的習性:黃鱔喜歡夜間出來覓食,白天很少活動。它的鰓不發達,藉助口腔呼吸。它是底棲魚類,同時也具有兩棲動物的一些特徵,出水後只要保持它的皮膚溼潤,可以養數天。
  • 養鱉:甲魚養殖的四季管理
    隨著水溫的逐漸上升,鱉活動日益活躍,食量也不斷加大,因此,每天投餵次數和投餌量也應相應增加,至最後達到每天投餵3次(9:00,17:00,22:00),餌料量為其體重的2-3%。5、親盆甦醒後,需經常換新鮮池水以催情。5月中旬便有盆開始產卵。6、去年冬天開始在室內加溫培育的稚鰲. 現在已經成長為幼鱉,可停止加溫,再分級分池放入塑料棚中常溫養殖。
  • 養殖鱘魚時要注意什麼?加強魚塘巡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魚類養殖當中,對於水質和環境的把控尤為重要,是否能夠成功,也與養殖戶的管理方式有關係。特別是一些特殊的魚類品種,更要注意是適當的管理與餌料的投喂。其中,鱘魚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類,它在國內的分布是很廣的,由於體型比較大,所以養殖起來的問題也會相對比較多。
  • 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
    泥鰍是鯉形目、鰍科動物,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除了用來做菜,還可以入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稱為「水中之參」,那麼,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一、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 養殖南美對蝦一定要注意這些事項,不然可能血本無歸!
    因為南美對蝦高投入,高產出,高利潤,高風險,所以養殖的人也很多,但是怎樣去養好也成了一大問題,如果養不好,風險也是很大的,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這樣才能去降低養殖的風險。首先就是第一步:清水投苗很多養殖者誤以為肥水投苗會產生泥皮,造成後期不怎麼好管理,這是一大誤區。
  • 泥鰍如何養殖?初夏季節養殖泥鰍5個注意事項,泥鰍養殖戶了解下
    注意事項一:保證水質。高溫季節泥鰍養殖水質管理方法,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酷暑即將到來,水中的溫度不斷升高,而泥鰍的新陳代謝也逐漸的旺盛。如果在養殖泥鰍的過程中,養殖的水質環境發生了惡劣的變化,就會導致病菌在泥鰍水中大量的繁殖,對於泥鰍來說極易引發泥鰍集體生病,因此在夏季高溫季節的時候,泥鰍養殖更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需要加強對泥鰍水池的水質管理,這樣才能為泥鰍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生長環境。
  • 烏賊海水網箱養殖技術,養殖季節是什麼時候呢?如何選擇海區養殖
    為避免光強較強引起烏賊躁動不安而噴墨死亡,在網箱上方安裝黑色遮陽網遮光,高度以方便投餌為宜。同時為防海鳥襲擊烏賊,可做網蓋。3.放養季節曼氏無針烏賊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3~33℃,最適生長水溫為27℃,生長鹽度範圍為19~35,春、秋之間水溫高於13℃的海區均可放養,冬季水溫高於13℃的南方地區,全年可養。
  • 基圍蝦養殖水溫範圍窄,平時應該注意消毒,提高它的生命力
    現在水產的產量在提升,同時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提升,養殖基圍蝦也成為了一個很不錯的好項目,當然看起來養殖很簡單,也有一些養殖的書籍,不過並不是簡單的看一看書就可以學會的,還是有很多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如果你能夠有充足的經驗可能就會很不一樣了,做很多事情都會更加輕鬆一點,完全不用擔心其它方面的壓力
  • 怎麼把青蝦養殖好,有什麼注意事項,這幾點要多注意!
    不過養殖青蝦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編做了很多的調查,對養殖青蝦也是進行了反覆的研究,諮詢了很多養殖青蝦失敗的養殖戶,得到了一些經驗。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事情,在我們養殖青蝦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小編認為,很多養殖戶對青蝦的養殖環境都不是很注意,這也是養殖青蝦失敗的主要原因。
  • 夏季家中養魚要注意的事項
    夏季天氣炎熱,室溫的升高也會引起水溫的升高,家中的觀賞魚如果餵養不當,可能導致其生病甚至死亡。因此夏季養魚,想讓魚兒健康的生長,就要在水溫、餵食、換水等方面多加注意。要儘可能保證魚缸內水溫在不同時段相差不大,避免魚缸在中午暴曬,將魚缸置於室內陰涼處。發現魚身上出現白斑點,可使用殺菌鹽治病。養魚一定要把水質放在第一位,夏天氣溫高細菌繁殖較快,食物容易變質,容易引起水質變壞,要勤換水,少餵食,建議兩三天就換一次水,一般是從魚缸內抽走五分之一的水,再補進等量的水即可。
  • 花鰱魚是如何養殖的?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快來看看吧
    導語:花鰱魚是如何養殖的?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快來看看吧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花鰱魚的養殖方法。大家最喜歡吃的一種淡水魚是什麼魚呢?小編最喜歡吃的一種淡水魚是花鰱魚,花鰱魚的生長周期比白鰱魚的生長周期要長一些,它長得比較緩慢。它其實也叫胖頭魚、大頭魚。現在這種魚的養殖已經遍布全國,在餐桌上經常會見到這種魚,的價格不是那麼的貴,營養價值又高,所以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殖花鰱魚的行業,當成那麼這種魚,應該如何養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