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盆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這種花卉全年產值逾1800萬元

2021-01-10 廣州日報

記者16日從花都區農業農村局獲悉,花都區2020年上半年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2%,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其中,花卉種植面積8.74萬畝,總產值9.65億元。近年來,廣州花都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花卉盆景產業為切點,將花卉產業打造成一個政府主導、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的美麗事業,帶領全區經濟騰飛。

今年年初,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花都區的廣州空港花世界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廣州市花都區漁業產業園兩個園區上榜。花都區農業農村局表示,作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廣州空港花世界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期限為2019-2022年。產業園創建完成後,預計花卉苗木盆景種植提質面積超過5000畝,輻射周邊地區花卉盆景苗木種植,將增加農戶就業2000名以上,促進核心區農村農民收入高於產業園外農民收入15%以上。

九品香水蓮花,花朵碩大,花色鮮豔美麗

廣州空港花世界現代農業產業園由廣州花卉之都農業有限公司為牽頭實施主體,廣州市怡華園藝有限公司、廣州水天農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天農藝」)等為產業園項目主要承擔單位。水天農藝位於花東鎮農光村,距離廣州白雲機場12公裡,地理位置優越。作為產業園建設的重要實施主體,水天農藝種植九品香蓮,是空港花世界中一個美麗縮影。

僅僅三年,水天農藝種植九品香水蓮,就帶來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帶動當地鄉村振興。企業負責人介紹,九品香水蓮花,花朵碩大,花色鮮豔美麗,有金、黃、紫、藍、赤、茶、綠、紅、白等九大色系,故名九品香水蓮。目前已經在海南、廣東、浙江等地建設了九品香蓮基地。企業看好九品香水蓮巨大的市場價值,所以近兩年便將香水蓮花引種到花東,成為廣州唯一一個九品香水蓮的基地。

廣州空港花世界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九品香水蓮

據悉,基地每天可採數千朵蓮花,通過電商平臺,鮮花出售到昆明、上海、北京、港澳等大城市,下一步企業將向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深加工提取香精、胎盤素等打造芬香化妝品產業,努力讓九品香水蓮成為村民名副其實的「致富傘」。目前,水天農藝全年產值達1800多萬元,通過「公司+農戶」模式,促農增收致富,附近50多戶農民加入蓮花種植基地,每年每戶收入增加1萬多元。

據介紹,水天農藝園區將進行提升,重新規劃為農業生產區、觀光休閒區、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重點打造以花卉為主體的文化體驗區,通過各種文化長廊普及花卉文化知識,傳播弘揚花卉文化,推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綠色生活理念。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徐靜、張曉宜 通訊員 花宣、花農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邱偉榮、徐靜、張曉宜 通訊員 花宣、花農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

相關焦點

  • 觀特色農貨 逛花卉文創展區 賞精品盆景
    10月16日,重慶日報記者打探到,為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重慶「美麗經濟」發展,本屆城市花博會特別設有「美麗鄉村」「花樣生活」展區。市民可觀看到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特色農產品,逛花卉文創展區,並欣賞到121件來自全國各地的盆景精品。
  • 從化花卉產業孵出全國盆栽花卉「金花獎」
    解決我國紅掌生產「卡脖子」問題據了解,「紅掌新品種產業化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解決了我國紅掌生產「卡脖子」的品種創新和技術創新問題,提高了紅掌新品種與新技術的市場佔有率,對優化國內紅掌品種結構、提升生產品質、增強我國紅掌產業的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 特色花卉別樣「紅」—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發展紀實
    8年前,我州提出蘭花生產要依託大理市、鶴慶縣、洱源縣、雲龍縣等重點地區,茶花、杜鵑花以大理市為重點,苗木產業以賓川縣、漾濞縣、永平縣為重點,培育一批帶頭企業和種植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理州特色花卉產業發展已成為富民興州的新產業。
  • 助力鄉村振興 園林科技特派專家陳奇兵為韶山果樹苗木種植傳真經
    近年來,湘潭市積極推行市派科技專家制度,組織引導市直單位科技專業人才走進農村發揮專長,開展創業創新和科技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市風景園林中心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陳奇兵響應市委市政府安排,從2018年開始,來到韶山銀田現代農業示範園擔任市派科技專家,扎紮實實在山地林間幹起了「農活」。
  • 蜜蜂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看產業,鄉村振興靠產業,我縣富羅鎮富強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通過發展蜜蜂養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在富強村富竹口,一排排蜂箱擺放在林下,成功實現養蜂不與農爭地,不與人搶糧,蜜蜂產業投入少、用工少、效益佳,十分適合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和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富強村村支書吳朝光:現在我們村現在養蜜蜂有100箱,估計我們村集體經濟一年下來也有10多萬,以後我們成功了,帶動我們村的村民每戶都養10多箱,也有幾千塊錢的收入。
  • 【村會合作】中醫藥行業協會與雙龍村攜手治蟲 打造「盆景藝術村」
    全村花木種植面積2000餘畝,尤其是盆景產業發展良好,村內現有盆景種植戶175家,盆景大戶35戶,現已成立花卉園林企業13家。現有成型樹樁及盆景5萬餘盆(棵)。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和努力,雙龍村已經明確了以花卉種植及樹樁盆景製作為主導的產業發展結構。南山盆景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至南山植物園公路沿線有13個成形盆景示範園區,一個花卉盆景專業市場。
  • 同安古坑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這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鄉村受益」的合作模式,讓以「同安紅」三角梅而聞名的古坑村,在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提升農旅融合實現增收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以花為媒,興一個產業、亮一道風景線、富一方百姓。上周五,記者走進古坑村,探尋這裡的鄉村振興步伐。這個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正在通過三角梅產業的創新發展,讓三角梅產業「叫好又叫座」。
  •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清水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玉芳近年來,清水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效的治本之策,深入推進清水農業產業發展,形成了「草莓、畜牧、中草藥、食用菌、服裝加工」等多個特色產業,讓群眾實現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 引進花卉園藝場 村民家門口就業
    築巢引鳳助力產業扶貧 羊和村是省級貧困村,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蔬菜為生,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 「我剛來那年,村裡就一條窄窄的硬底化道路通到破舊不堪的村委會辦公地點。」肖嶽雲說,顯然,落後的基礎設施成了村裡發展集體經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障礙。
  • 泰順創建「科技e聯」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泰順創建「科技e聯」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發布日期:2021-01-06 17:02瀏覽次數:24次泰順縣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臨時黨支部作用,拓寬基層黨建工作思路,整合科技資源助推鄉村振興,於2018年3月成立了浙江省內第一個科技特派員臨時黨支部,2020年7月又成立了
  • 同安區汀溪鎮用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帶動村強民富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汀溪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汀溪有優勢有條件依託鄉村旅遊,讓全鎮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他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是全省十佳鄉村旅遊休閒集鎮,我們要做成全國鄉村旅遊休閒集鎮!」  趁勢而為,更大作為。汀溪,正在蹄疾步穩地前進,迎接更大發展。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同安紅」三角梅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陳嘉新 攝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綠染田野 醉美山村——新寧縣巡田鄉以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觀察
    近年來,巡田鄉以產業振興為重點,立足當地實際實施農業產業升級轉型,圍繞樹立品牌、提質增效、促農增收的目標,著力推進有機綠色、高效農業發展,推進高品質、優生態、能富民的特色產業,為百姓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 盆景花卉澆水,難以合理掌握,應學會這些澆水技巧
    比如草本花卉要多澆,木本花卉要少澆;室內養護的盆景,由於缺少光照,植物的蒸騰作用較小,就不能澆水過過過勤,否則盆土長期處於潮溼的狀態根系會窒息。而置於陽臺養護的盆,景植株蒸騰較大,對水分需求增多,就要多澆水。1、看盆土顏色變化當盆土表面顏色開始逐漸發白時,說明盆內的土壤已經由溼潤專成略微乾燥了,這時就可以為盆景澆水。
  • 大潤豐花鳥市場:盆景奇石花卉文化展等你來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張翔 陳瑜)新年期間,玉林市民可以逛花市、賞盆景、看奇石了。近日,記者從大潤豐花鳥市場首屆粵桂盆景奇石花卉文化展啟動儀式會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展出時間為2021年1月16日至2月28日,匯聚了粵桂兩省的精品盆景奇石300多件,將讓遊客大飽眼福。
  • 千種花卉!2020迎春花市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nbsp&nbsp&nbsp&nbsp千種花卉品種等你來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蘇華/攝&nbsp&nbsp&nbsp&nbsp組合式盆栽花卉也尤為引人注意。多種多樣的花卉搭配,融匯到各種特殊造型的盆器裡,成為栩栩如生的花藝製作。既有插花藝術的豐富多彩,又兼具盆栽花卉長久的花期和壽命。兼具色彩、質感、線條統一又有變化,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同安汀溪用鄉村旅遊引領振興 西部旅遊線基本成形
    區、鎮黨委政府便謀劃通過三角梅來帶動古坑村村民轉產轉業,引進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三角梅產銷基地,並以三角梅為亮點同步發展鄉村旅遊,實現一三產融合發展。  2017年10月,古坑村成立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上半年,古坑村引入福建省花協三角梅分會秘書長單位——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建集產、銷、學、研、旅為一體的三角梅產業示範園。
  • 助力鄉村振興!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責任田」!
    樹齡五年以上的綠梅每棵可採乾花0.5公斤,按現有市場價每公斤500元計算,一棵樹產值在250元左右,每畝30多棵產值可達8000多元,而且產量會逐年提高。盆形村黨總支書記姚賢貴接過話茬說,綠梅產業的發展,不僅為鄉村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通過流轉土地、勞務用工、收益分紅等模式,成了村民致富的「寶貝」,讓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 村有當家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 人有一技之長——鄉村產業如何落地生根?
    原標題:鄉村產業如何落地生根?通過各類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帶動貧困群眾自我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產業,形成「產業帶動就業、就業興旺產業」的互促局面和「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良好氛圍,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產業選擇:結合地方實際,彰顯地方特色  「自從發展花卉苗木種植,我每月增加了3000多元收入。」
  • 螞蟻幫農旅三農網紅直播助力鄉村振興!
    螞蟻幫農旅文創設計服務共享平臺助力鄉村振興,留跡蘭溪!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