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祝酒送別離情唐詩: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

2020-12-03 民俗文化與詩詞

多年的傾心,半生的情懷

哪有瀟灑地揮一揮衣袖那般簡單

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悽悽丹愫,炳炳血情

燕子不歸,徒留情長

臨紙向風,千萬難述,從此兩相望

沒你,真的不一樣。

讓我用酒祝你一路順風!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七首祝酒送別離情唐詩。

1.

《勸酒》

唐.於武陵

勸君金屈卮,

滿酌不須辭。

花發多風雨,

人生足別離。

賞析:

根據詩題釋義,主人勸酒是有道理的,下面尾聯講清了主人請客人滿杯而舉,不要推託的原因:一是用自然界的環境即自然規律來說明。花的開放須有雨露滋潤、和風吹拂,但也要經受無情風雨摧折,戰勝自然侵襲,才能生長開放;二是用此自然規律聯繫到人生,人的一生同樣要經歷很多風雨。仕途坎坷、謀生艱難、病痛折磨、親友離別,人生的許多不幸常在,那就不必為離別而傷感,不如痛快飲酒。

2.

《贈少年》

唐.溫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

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準陰市,

月照高樓一曲歌。

賞析:

這是因為詩人借用了《楚辭》中的一個典故,說道秋風落葉似洞庭波的詩句,故並非實景描述。詩人描寫秋風悲涼,暗中發洩自己眾多的怨恨不平。詩人所說的淮陰是在安徽省,而洞庭湖在湖南。詩人與少年在淮陰相遇,因性格相投成為知己,在酒宴中能痛快訴說自己的各種怨、怒、恨而大肆痛飲。這樣做兩人還感到不滿足,還要在高樓明月下開嗓詠歌痛快發洩。兩人的高歌不是一般的唱歌,而是情動於中,歌其心中的不平。

3.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唐.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

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

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

送君萬裡西擊胡。

功名祇向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

賞析:

詩人挽留李副使不要急於出徵上路,先下馬脫鞍,暫時駐地,進入酒家飲酒話別。酒宴上詩人激勵李副使勇往西疆攻打胡人。詩句中酒宴的盛況及友人別離之情並沒有具體地描述,但就憑兩人的深厚友誼也能想像酒宴上詩人祝酒勸飲的情形,用激情送別友人。

4.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賞析:

這是一首以酒宴送別友人之詩。但只有一句提到酒。沒有酒宴的熱烈場面,也沒有酒席話別情誼,而是以酒後詩人回憶和牽掛,暗示彼此間深厚的友誼。詩人以山青水秀開頭描寫送客之心,而以風雨之時下樓反襯悽涼情緒。

5.

《送人東歸》

唐.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賞析:

人感嘆惜別之情、友情的深重。詩人設想何時能再見到老朋友,再設宴舉杯暢飲以慰離別之情。這首飲酒詩特點是只有一句詩中提到了酒,而且並非是指送客時飲酒,而是指待好友重逢時酒宴敘友情。這裡暗示友人在告別時同樣會以酒宴相待,開懷暢飲。用這種手法寫飲酒詩是不多見的。

6.

《古離別》

唐.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毿,

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

斷腸春色在江南。

賞析:

這首詩尾聯第四句是寫景,但也說明了朋友告別後到江南見美景而觸景生情,更勾起對老友的思念,離別之愁更是久久不能忘懷。這首酒筳詩的特點是,以往的酒宴離別描寫的是風雨交加的黯淡環境,人們也是苦酒惆悵,話別相送。而這首『離別』詩寫出的景象卻是春光明媚、柳樹依依,在這美好情景下,朋友設宴美酒招待,主客歡飲至半醉而離席告別,雖有愁緒,但這與痛苦的分別產生的悲愁、怨愁、苦愁是不一樣的。

7.

《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裡長。

賞析:

尾聯詩人沒有直接寫惜別之情而是想像在不久將來,友人會在瀟湘,船夜泊水上,在那無風雨且月兒高的照悽清之夜,友人也難於入眠,即使進入夢境,岸上的猿聲也使他睡不安穩。詩人用虛擬的藝術方法展示了別離之情,更有感染力。總之這是一首抒發友情,同時也是盛宴送別友人的好詩。

相關焦點

  • 悲欣交集 送別人生——歌曲《送別》的前世今生
    悲欣交集 送別人生——歌曲《送別》的前世今生文:李廣平我第一次聽這首歌,自然是在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裡面。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從此,中國版的《送別》猶如一曲天籟,一直迴蕩在無數中國人的心中。這位才子叫李叔同,中國「學堂樂歌」的奠基人,大作家,就是後來出家的高僧弘一法師。三、悲欣交集送別人生人生充滿了別離,而愛與悲、生與死、愁與怨,就在一場又一場的別離中緩緩上演,無法推卻。
  • 《全唐詩》裡的六首經典送別詩詞,道盡人生離愁別恨!
    《全唐詩》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餘位詩人的48900多首詩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後兩句用比興手法表達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送別》[唐] 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李白大約有30首古詩入選,佔了總量的十分之一。在這些詩歌當中,李白的詩作或表現豁達自如的一面,或表達出憤激的一面,或有充足的想像力等等,都各有特點。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說唐講宋:唐人的送別多豪邁,宋人的送別多纏綿
    無論是送別詩,還是邊塞詩,抑或言志詩,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給人一種感覺他早已看穿一切,人間的真諦他也都理解了。這首送別詩給人的感覺,就如同空蕩蕩的大海,我站在觀景樓上,往前一望,卻感覺自己不是在看海,而是在看繁華的揚州……有的時候我在想,唐詩好在哪?想了很久,感覺自己能摸清一二。
  • 60歲駱賓王出獄之後寫下的這首唐詩,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
    他7歲時創作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可謂普及程度最高的唐詩了,牙牙學語的兒童都會背。除了詩歌之名之外,駱賓王在歷史上的經歷很豐富,也很複雜。畢竟這個詩人曾經一度反對武則天,一次因為上書觸怒了武則天被下了大獄,後來直接寫出了討伐武則天的檄文,起兵反唐,最後兵敗被殺。679年,駱賓王出了大獄。
  • 王維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
    除了那一首七絕之外,王維還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送別詩。尤其是王維官運向來不錯,在四十歲以後都能過上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朋友必定是少不了的。朋友多,送別機會也多,送別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今日我們賞讀的這首古詩,是王維最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且看: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 辛棄疾經典送別詞,寫盡人生艱難險惡,最後兩句,引發無數人共鳴
    他的詞作多豪放大氣,體現英雄本色。但他可不單只是一個愛國詞人,更是一位愛國志士、義軍首領。他自幼生長於金國,是個金國的官宦公子,卻毅然不顧親人摯友的勸說,放棄優渥安逸的生活,於二十五歲時率起義軍重返南宋。辛棄疾一生,以恢復大宋的中原河山為志向,以功業為畢生目標,卻命運多舛,終難得償夙願。
  • 唐詩三百首經典詩句,「同為天涯淪落人」是否說的一事無成的我們
    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經典長詩,在我們上中學的時候也曾經是我們的語文課文,而且需要大篇幅的背誦。這首古詩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這首唐詩,大概有680個字。是唐詩300首當中比較長的一首古詩。限於篇幅,我們不在此將全文展示出來,而是分幾個部分簡單概括下,第一部分,就是寫的白居易送別客人的時候,聽到有人彈琵琶然後大篇幅的寫了琵琶女所彈奏琵琶的美麗的音樂。第二部分結合琵琶女的命運,讓白居易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感情,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詩句就是那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當時的白居易,已經45歲,職位就是江州司馬。
  • 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謝亭送別》唐代: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經典七言律詩50首,《全唐詩》中,七言律詩保守估計也有幾千首,那麼這幾千首作品中,最光輝耀眼的是哪些呢?小仙今天就鬥膽給大家盤點一下。
  • 古人用「折柳」來送別懷遠,來讀讀這些有關「楊柳」的詩句
    到了唐代,隨著大唐盛世的繁榮,文學也高度繁榮起來,折柳送別也在唐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當時折柳最盛的地方是在大唐國都長安了,因為長安是當時人員流動最為頻繁的地方。折柳送別雖然可以不分地域,當唐朝有一個折柳送別的中心地點,那就是長安東郊灞水之上的灞橋,灞橋是當時長安人迎送別離集中之地,灞水河畔,楊柳依依,送行的人常常在這裡折柳送別,以寄託送別與思念之情。李白的《憶秦娥》一詞中就有「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杜甫在《柳邊》一詩中有「漢南應盡老,灞上遠愁人」一句。
  • 七首經典禪意詩詞,帶你悟透人生的真諦
    一、門外春將半,閒花處處開。山童不用折,幽鳥自銜來。在山花處處爛漫盛開的春天,禪者的身心是那麼地安祥清淨和明澈,與天地萬物和大自然是那麼地和諧一體,感得天空飛翔的小鳥都歡喜地銜花親近供養。二、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久雨初停,夕陽返照,綠樹的陰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 唐詩4萬多首,你最少要會背這29首巔峰之作!
    共收錄唐代詩人2529人的詩作42863首。  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部詩歌總集。  若談到唐朝詩人的高下,可能就和現在的追星一樣,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看法。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咱們就不比哪位詩人寫得更好啦。
  • 十首最美唐詩,如一幅優美的畫作,詩美境更美
    下面十首最美的七言唐詩,詞句美,意境美。一起來讀一讀吧!《山行留客》唐·張旭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雲,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雲山深處,也會沾溼衣裳。
  • 史上送別場景最感人的一首詞,官員親民愛民和諧社會的真實寫照!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八月,陳襄罷杭州知州任,將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該詞是蘇軾在西湖送別陳襄時所作。秋風徐徐,湖上風雨瀟瀟,你剛想啟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會十分憂愁。送行的佳人們的千滴淚,一起灑向錢塘江水。不用為分別而愁苦,你不見路上還有更多的人在灑淚相別。
  • 作者寂寂無名,這首詩卻流傳千古,綿綿情意,噴湧而出
    下面介紹的作者寂寂無名,這首詩卻流傳千古,綿綿情意,噴湧而出。送別隋代:佚名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這首詩題目雖然是《送別》,全詩所詠內容也始終沒有離開楊柳,其實卻是懷念遠人的久出不歸。「楊柳青青」,正是清新鮮活、生意盎然的時候,那嫩綠的枝條,長長地垂到地下。大家都非常熟悉唐代賀知章的《詠柳》名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只是賀用兩句寫出,採用比喻手法,更加形象。
  • 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還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離去時,所流的眼淚多呢?」「世尊,當然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所流的眼淚多了。」弟子們都這樣回答。佛陀聽了弟子的回答,很滿意地帶領弟子繼續散步。我每一次想到佛陀和弟子說這段話時的情景,心情都不免為之激蕩,特別是人近中年,生離死別的事情看得多了,每回見人痛心疾首地流淚,都會想起佛陀說的這段話。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初唐、盛唐、晚唐均有大量的精品送別詩,比如初唐時期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盛唐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晚唐鄭谷的「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均膾炙人口。
  • 唐詩中最情意悠長的送別詩句: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正是因為古代人們對於離別有獨特的感受,才會帶來了今天有如此美麗的送別意境。比如今天我們所要說到的這首古詩,一句「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讓我們身臨其境,回到詩人們送別的場景之中。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嶺上逢久別者又別》,作者是唐代詩人權德輿。這首古詩很短,一篇五絕,只有20個字,但是卻描摹出了送別時的美麗意境,畫面衝淡而情誼悠長,值得讓人細細品味。
  • 駱賓王最著名的3首唐詩,驚豔了千年,值得一品
    駱賓王最著名的3首唐詩,驚豔了千年,值得一品。1、《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大白鵝,大白鵝,彎著脖子朝著天空歌唱。披著潔白的羽毛浮遊在碧綠的水面上,紅紅的腳掌在清水中划動,激起圈圈波紋。這兩句詩從用詞和句式上看,一方面動詞和色彩詞的使用非常恰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