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2021-01-08 36氪

地鐵、公交、綜藝,甚至繁燈閃耀的上海外灘之夜的戶外廣告,總有一個場合你能碰上在線教育的廣告。它們帶著一張張熟悉的明星面孔:孫儷、劉濤、湯唯、賈乃亮、姚明等,向你打招呼。

在經濟下行之際,教育愈發成了一個穩妥的投資標的。不少投資人相信,下一個千億市值獨角獸,極有可能誕生在教育行業。K12,即Kindergarten to 12,在美國指幼兒園到十二年級,在中國一般指小學到高中學段,便成了霸榜的風投熱點。

行業現狀:狠砸廣告,自損八百?

家長提供剛需,資本提供彈藥,在線教育的廣告以鋪天蓋地之勢席捲而來。重金請明星代言,冠名綜藝,幾乎成了標配。高調的如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VIPKID,請劉濤拍宣傳片、承包地鐵線路,在《中餐廳2》中讓趙薇、蘇有朋等眾明星,在節目中反覆安利,還召喚戲外皇阿瑪,儼然《還珠格格》「御用」英語學習機構。

成立四年的vipkid,註冊會員數達到30萬,高調宣稱營收達8億美元,幾乎是25歲的新東方的一半。不過,在淨利潤上,vipkid卻一直遮遮掩掩。

燒了那麼多錢,還沒過好一生的在線教育機構大有人在。比如已上市的51talk,又是賈乃亮、又是《精靈旅社》,但虧損持續擴大,連年虧損達11億。因為天價廣告會吃掉2C導向的在線教育公司的絕大部分利潤,導致獲客成本高昂。而且相比於一對多業務,1v1業務需要公司要付出更多的管理運營支出,再刨去佔大頭的教師工資,利潤所剩無幾。

廣告是蜜糖,上了癮又是砒霜。曾大喊「你離本科就差一個電話」的尚德機構,以無節制投放廣告著稱,公司超過一半的員工為銷售人員,尚德曾被媒體質問,13億營銷,卻僅用0.3億開發產品。

海風教育是行業裡一直比較審慎的一位。海風主攻中小學1v1課外輔導,深耕國內課外輔導市場8年有餘,一直是名低調的玩家。不過海風也是完全有資本高調的。這家帶著復旦人底色的在線輔導機構,目前註冊學員數超500萬,兩年營收增長率超700%,學員續費率高於85%,並於今年7月完成C+輪融資,整個C輪系列融資超過1億美金。

CEO鄭文丞曾表示,相較競爭對手的銷售型驅動,海風主要重心放在後端教研上,靠產品驅動。這家成立於2010的教輔機構,常年經受精明的上海家長們的檢驗,如果沒有達到學習效果提升的硬指標,也無法在這個教育大市中站穩腳跟。

海風對自己當前發展態勢很滿意,表示自己的現金流狀況、核心運營指標不錯。而在營銷上,海風教育帶著上海式審慎——這座城市長期對網際網路公司燒錢圈地懷有質疑。

海風也直言:大面積的曝光可以搞定讓用戶知道我們,但是解決不了長期的認同問題。

找到衝突:「為什麼孩子不理解我的苦心?」

不過,眼看著從2016年燃起的廣告投放大戰,燒到了2018,愈燒愈烈,一直作壁上觀的海風覺得自己該出手了。

「廣告就是衝突」,是廣告狂人葉茂中的立身名言,衝突埋伏在問題裡。海風教育品牌營銷團隊表示, 「我們在啟動這波營銷之前,首先想的是用戶有什麼問題,我們怎麼為用戶解決這些問題。」

經歷過線下、線上教輔的海風認為,孩子學習上的不少問題,依舊折射著家庭關係的問題。父母與孩子的彼此不理解首當其衝,其癥結在於,中國家庭裡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空間比較稀缺。海風表示,現代社會中,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但由於孩子和家長缺乏對等的溝通場景,加之中國人內斂的性格,讓「溝通」變的困難重重。

海風帶著問題尋找合適的「入局機會」,並直接繞開k12冠名、合作嚴重塞車的各類低齡親子綜藝,而是選擇了與湖南衛視出品的略偏門、略小眾的《少年說》合作。

《少年說》是湖南衛視在2018年6月11日推出的一檔新節目,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宣稱要讓青少年說出自己的肺腑之言。穿著校服的孩子站在「勇氣臺」上,大膽喊出自己的煩惱。

據海風教育觀察,中國的少年所面臨的大多數問題都是相似的:父母的社交壓力,導致總是拿孩子進行攀比,締造了無數個「別人家的孩子」的噩夢。而陪伴的缺失更加普遍,這裡有時間的問題,比如留守兒童或者父母工作太忙,也有陪伴質量的問題,看似在陪孩子,實際卻在刷朋友圈、刷劇等等,這些問題因為缺乏有效溝通而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海風教育看上的,就是這款節目打造的話語空間。比如節目中有00後模仿父母不耐煩的樣子,吐槽「我才是你的親生女兒,手機不是!」而這個現象,與海風觀察到的低質量的陪伴不謀而合。

「其實在節目開播前的兩三個月,我們就和衛視有了初步的接洽。這是一檔立意很好的節目,但同時風險也很大,沒有明星、沒有黃金檔位、沒有歷史數據。」海風的營銷團隊稱,「它能幫用戶解決一些問題,符合我們價值輸出的初心。應試教育的企業還沒有人這樣玩過,我們願意嘗試一下。我們內部討論了大概兩個多星期,最終確定冠名。」

而這檔早期不怎麼被看好的節目,後來在特定的人群裡——父母中火了一把。歸因於父母與青少年之間的千古難題的召喚力,《少年說》視頻片段在微博上播放了上億次,在抖音上獲贊3000w+。

「你以為的教育問題,很可能是家庭溝通問題」

海風教育想利用社交媒體製造一個更對等的交流空間,把問題擺上明面。海風促使兩個在節目被吐槽最多的#別人家的孩子#和#隱形的父母#在微博上被引爆,被父母的忽視、以及被別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懼洶湧而出。這些長期梗在中國孩子嗓子眼的難言之隱,在轉發討論中,得到了部分釋放。

除了孩子的聲音被更多的聽見,也有明星父母帶頭做出回應,家有兩寶的田亮、葉一茜夫婦就轉發了節目視頻,呼籲給孩子多些陪伴。而一些家長的無奈也呈現在評論區:「我只有兩隻手,要麼搬磚,要麼抱你,我抱你就不能搬磚,可不搬磚就沒辦法養你。」

這個話題顯然是具有社會性的,醞釀出了不小的話語磁場。雖然沒有蓋過同期火熱的世界盃和鎮魂,也衝到了微博熱搜第四。

海風教育結合《少年說》節目內容打造的話題#隱形的父母#上線後迅速佔據了微博熱搜榜第四名

海風教育在社交媒體的話題引爆直接帶動了《少年說》的百度指數增長

海風教育活動同期,少年說微信指數同步激增

當同行爭相舉著明星臉,向中產轟炸:你們的孩子必須請外教,說好英語時,留給家長和孩子交流餘地依然是0。海風則嘗到了製造溝通空間的甜頭,海風在微博打造的火爆話題又反過來推高了《少年說》收視率。

「只讓用戶看電視節目是不夠的,我們要給他們一個發聲渠道,讓他們對有共鳴的話題能夠參與進來,用戶的UGC是最好的內容營銷。」 海風品牌營銷團隊說道。

當然在UGC共鳴空間的營造上,還有另一位高手,就是網易雲音樂。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天生自帶巨型流量池的K12教育品牌而言,燒投資人的錢,用明星+銷售大軍砸出個市場,也能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下,圈一片地。但從情感共鳴入手,讓用戶大呼「懂我」,常常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真正能攢起口碑的情感營銷,又往往建立尊重用戶,善待用戶,為用戶分憂的前提下。

海風接著把對中國親子情感縫隙的發現和填補,推到了線下。7月20日告白解壓館在上海核心CBD亮相。

一位商場清潔工,在解壓卡上對女兒寫下「別讓我的工作成為你的負擔」。

「我不想爸爸去參加家長會,同學們都說他是黑社會!」被誤認為是黑社會的花臂大哥有點哭笑不得。

因為缺少父母陪伴,小男孩說「爺爺才是我的爸爸」。

三天時間,這方不大的告白解壓展館到訪人次近五萬。而在事後的回訪中,海風發現活動參與者的家庭關係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國教育機構的廣告最擅長的事,就是給本已壓力山大的中產不斷加大電壓,恨不得花式地把「別輸在起跑線上」用大喇叭喊上三遍,但是人本心是嚮往矛盾解決後的輕鬆愉悅。發現中國親子教育中的痼疾,提供解決方法,或許更能收穫家長和小孩的親近和認同。

海風這波不套路的營銷,給K12廣告大戰的啟發是,與其通過漫天撒網,製造壓力,讓家長暈眩,不如提供一個紓解壓力的空間。如果說在線教育省去了家長接送小孩上補習班的時間,那麼更多的時間,或許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

相關焦點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贏在子宮裡?孩子早期教育怎麼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至理名言。什麼是起跑線?怎麼才能不輸?這個問題,無數的虎爸虎媽有著百般的方法。北京西城區上個月剛剛明確了區內「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在「731」這個大關口,有多少家庭砸鍋賣鐵,豪擲千萬地在關門前搶購老破小。誇張嗎?一點都不。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底什麼是孩子的「起跑線」?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在培養孩子時候都會暗暗較勁,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起跑線」觸動著每一個家長最脆弱的神經,已經成為很多家長育兒焦慮的一個起點。
  • 「尖子班家長就沒有擺攤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如何跑贏人生
    當下,有的父母很著急,一開始就給孩子制定人生規劃,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現實真的很殘酷,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起跑線上輸了。有一句話,"尖子班家長就沒有擺攤的",因為擺攤的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學習,而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很難靠自己能力獲得成長進步,更別說躋身尖子班。小李卻是個例外,她爸媽都是農民,只能靠擺攤賣菜來養活一家子,但小李也沒有埋怨父母,自覺學習,考上好大學。
  • 狗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韓國開設狗狗幼兒園
    幼兒園內會有專門的老師,在「上課」時會設計小遊戲訓練狗狗各方面的能力……狗狗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儘管如此,比起人類小孩,狗狗們的「學業壓力」還是很少的。它們在幼兒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玩。餓了有主人們的「愛心便當」以及老師們準備的小點心。狗狗們玩累了還有午休時間,老師們會為它們鋪好床,讓它們好好休息。
  • 杭州版「虎媽貓爸」向醫生哭訴: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杭州版的一對「虎媽貓爸」因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走進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施劍飛門診。富足安康的生活滿足不了她?原本美滿的家庭出現裂縫陳女士夫婦,外省人,十幾年前各自來杭州尋找機會。
  • 別再被起跑線「騙」了,撒貝寧:我們的人生是場馬拉松
    他們有早教,有幼教,有多到足以揮霍的教育資源,更有對教育比較重視的父母。對於我們這些農村娃而言,每天能吃上辣條就是一種幸福,至於學習?早教是每天遊樂場裡玩,幼教是只要不出事就行,小學一個班只有兩個老師,中學一個學校可能只有六七個班,一個班只有二十多名學生。十年、二十年過去,農村孩子大多從事那些大眾化的工作,技術類的如修車、修機器,繁重類的如工地的工人,重複類的如進廠。
  • 變味的幼小銜接班:沒有「輸在起跑線」,只有焦慮的家長
    這一現狀折射出的家長焦慮感,在知名教育專家、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校長崔世峰看來完全沒必要,「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教育沒有起跑線,所謂的『起跑線』,只源自一些學生家長自行『劃線』,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最重要。」 「燙手」的培訓 連日來,持續的高溫炙烤著廬州大地。
  • 印度電影《起跑線2》上映,依舊關注孩子教育,但狗尾續貂了
    三年前其本土上映的電影《起跑線》,引入中國內地市場之後,也引發了影迷巨大的討論興趣,並且獲得非常不錯的口碑。《起跑線》第一部之所以在中國內地也廣受認同,實在是因為我們的也苦於孩子上學會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所以,電影當中,這對兒夫妻為了給孩子找到一個更為優秀的學校而「不擇手段」的故事,真的也是中國內地影迷們的「心聲」。因此,《起跑線》國內上映的時候,備受關注。
  • 特殊教育老師劉英:每天上百遍重複一個口型
    特殊教育老師劉英:每天上百遍重複一個口型 2020-09-10 0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育兒教育目的,讓世界因你而美麗,贏在起跑線真的重要嗎?
    導語:人生不是競賽,「讓孩子羸在起跑線上」這句頗具蠱惑性的話,受到不少有識媽媽的懷疑,起跑線上的輸贏只在短跑比賽中意義重大,對馬拉松式的長跑比賽就無所謂了。人生,顯然不是一場百米短跑。不過,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麼?在人生的終點上,會有領獎臺、裁判和觀眾嗎?
  • 從《虎媽貓爸》看「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篤信「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認為讓孩子多吃苦頭日後才有甜頭,他們為了讓孩子多才多藝甘願付出所有……問題是,有必要如此嗎?  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蘇德霍夫說過:「把孩子訓練成機器人是很危險的,技能技術都是可以後天學習的。」
  • 少兒英語培訓本身就劃錯了「起跑線」
    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學「本本英語」的老路,讓孩子在學語言的幼小年紀就開始學習外語,成為當下不少年輕父母的選擇。日前,記者調查部分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發現,面對一節課動輒100餘元甚至幾百元的少兒英語課程,家長除了「給孩子花錢怎麼都捨得」,還得擦亮眼睛、做好甄別。(1月4日《人民日報》)  事實上,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亂象叢生,還在其次;關鍵是,少兒英語培訓本身就不靠譜,對少兒教育和身心健康,對中國漢語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極為不利。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七成兒童在5歲前就開始學習英語。
  • 高冠解讀《起跑線》:一部引發家長共鳴的電影
    起跑線「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句再熟悉不過的口號,道出了幾乎所有家長內心的焦慮。在國人的眼中,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幼兒時期就能讀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這些無不印證了一個觀念,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視。無獨有偶,印度雖與中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對待孩子教育問題這件事上家長的態度卻出奇一致。《起跑線》講述的是一對中產夫婦費盡心思為女兒「擇校」,反映印度家長為子女學業「痛下血本」的社會現實。
  • 因為輸在教育起跑線上
    南鬥聖拳搞的是一種類似拳館或者現代學校的大眾教育制度,到處廣收門徒。看上去南鬥聖拳門下人數眾多,繁榮興旺,但是卻埋下禍根。第一,由於沒有一子單傳制度,南鬥聖拳內部競爭沒有北鬥神拳激烈。也容易造成門徒分散分裂,結果就是南鬥聖拳雖然傳播很廣,但是卻有108流派,門下弟子都可以自行離開師父創立新派系,力量分散了。
  • 家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許多女性的生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再加上國家九十年代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現在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孩子少,同時家裡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許多家長覺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而且補習費還不低,有些補習班甚至高達幾百元一個小時
  • 一開始轉生就輸在起跑線上,同學們都吃喝玩樂,我卻在生死線徘徊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起點不同,已經輸在起跑線了。有種大家一起玩遊戲,為何你是簡單大佬模式,我是艱難小白模式?我們是同一個遊戲嗎?同一個世界嗎?03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卻待他如初戀。好吧,就算我是一隻小蜘蛛,負重前行,苦中作樂,我也能牛氣哄哄地爬回來。
  • 熟記這份口訣,確保孩子不輸在一年級數學學習的起跑線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一種認為20以內加減法只有兩三個課時,想讓孩子熟練掌握得靠課後的多練,如果不是這樣,可能在今後大數的減價孩子會跟不上,也就是一開始孩子就會輸在了數學學習的起跑線上
  • 日本幼兒園的「虐」娃日常,看完令人羨慕,家長:又輸在了起跑線
    日本的教育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特別是在低齡孩子的教育,不得不承認有很多的過人之處。大部分人對於幼兒園的印象,無非就是做做遊戲、最多教教數字這些,然而,日本一家普通的幼兒園日常卻令不少網友目瞪口呆。在網絡上,有一段8分鐘左右的視頻走紅,而視頻中正是日本幼兒園小朋友們正在"大展身手"。
  • 播音主持考級 孩子人生起跑線上的助推器
    它不光是讓孩子有一個優雅的談吐,還能改善孩子的氣質,讓孩子充滿自信。可見播音主持不光需要語言練習,也需要內在的修養,每個學習播音主持、有天賦的孩子都是充滿自信的,他們言談自如,無時不刻都在綻放著主持人的獨特氣質。孩了學習播音主持,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言談舉止都有好處。 通過訓練,可以讓孩子由內而外改善氣質,增強自信,贏在起跑線上。
  • 「光明時評」三年級才上數學課是對起跑線焦慮的警醒
    從三年級開始上數學,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湖北赤壁市正揚小學做了一場頗讓人感到意外的教學實驗。從結果來說,這場實驗是成功的。全校共有200多人自願報名,被分成7個實驗班,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語數成績大幅超過普通班學生,其他方面表現整體優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