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到底帶不帶湯?為何有人說吃餃子必須帶湯?

2021-01-10 對別酒怯流年

吃餃子到底帶不帶湯?

早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北方的餃子怎麼吃,因為有人信誓旦旦的說連湯帶水的吃餃子才是最正宗的方式,這引來很多人的討論。

一般情況下,北方吃餃子是不帶餃子湯盛出來吃的,可以蘸醋、蘸油(醬油、香油)吃,愛好喝酒的還會來上一杯,美其名曰: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如果帶湯吃餃子還怎麼蘸醋、喝酒呢?喝湯喝酒?餃子湯一般飯後喝,美其名曰:原湯化原食。

但是,事無絕對,北方確實也有極少地區是帶湯吃餃子的,例如西安小吃酸湯餃。酸湯餃其實和我們常見的餛飩差不多,主要是喝湯,不過餡比餛飩大而已。

餃子其實就是餛飩演變而來。餛飩的歷史久遠的多,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肉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可見當時的餛飩也是有帶湯和不帶湯的區別。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後來加上了食字旁才稱為「餛飩」。

東漢末期,天下動亂,瘟疫橫行,河南人張仲景看到流離失所的百姓多生凍瘡而無醫可醫,於是改進了餛飩,用一些祛寒的藥材加上羊肉、胡椒等代替了傳統的餛飩餡。百姓吃了既可以保暖又能治療凍瘡,從而這種食物流傳開來。

最開始,餃子仍然被稱為餛飩,二者並無明顯區別,食用方法也是一樣的,可以帶湯,也可以不帶湯。只不過為了方便製作,餃子做成了月牙形狀,當時人們就稱呼其為「月牙餛飩」。三國時期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中對其就有記載。

餃子和餛飩共同存在了四百年之後,二者分道揚鑣。

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

宋代,人們則不再以餛飩稱呼餃子了,而是稱其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此外,還有「駝峰角子」。宋四水潛夫周密輯《武林舊事》卷六提到,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

等蒙古人到了中原後,餃子又被稱為「扁食」。

到了明代,餃子終於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餃子。大年三十吃餃子的習俗也是明代形成的,寓意交子——子夜之交。

至於餃子帶不帶湯,我認為當然是不帶了,因為從唐朝開始,餃子就單獨吃了。如果餃子帶湯,餛飩怎麼看?米醋怎麼看?湯麵怎麼看?餃子還要不要在食物界混?帶了湯的餃子就是失去靈魂的餛飩。

相關焦點

  • 包三鮮餡餃子時,想要不破皮不露餡,教你小訣竅,餃子好吃不出湯
    包三鮮餡餃子時,想要不破皮不露餡,教你小訣竅,餃子好吃不出湯。 餃子是我非常喜歡吃的一道美食,所以只要有時間的話我就會包上一些餃子放到冰箱,隨吃隨拿,特別方便,今天有空又做了一道非常好吃的三鮮餡餃子,是選用的蝦仁、韭菜和雞蛋來做的,眾所周知,蝦仁餃子非常香,就是因為蝦仁又脆又爽,而且這道餡料又非常鮮,所以做出來才好吃,但是自己在家做的時候很容易導致蝦仁發粘,而且韭菜裡面出湯比較多,今天就來說一下這道蝦仁餃子的好吃做法,按照這個做法做出來的餃子
  • 餃子湯汁這樣調製,味美湯鮮,保證能吃三大碗
    餃子好不好吃,不僅來源於餃子餡的美味,而且還需懂得調餃子湯汁,用它吃餃子,味美湯鮮泡著吃比直接蘸著好吃5倍,今天給大家分享個美味湯底的做法,希望大夥也來試一試,味道真的超級棒! 我們包餃子的時候,特別重視餃子餡的口味,常常花大量的心思在它上頭,反而忽視了餃子湯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 吃餃子蘸什麼醬料吃?因為一盤餃子,南方人北方人吵開了鍋
    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做在一起吃餃子,南方人什麼都調料都不蘸直接就吃了,一旁的北方人看不下去,疑惑地說,你吃餃子怎麼什麼都不蘸啊?吃餃子蘸什麼醬料吃?因為一盤餃子,南方人北方人吵開了鍋!
  • 餃子別再只蘸汁吃了!教你這樣子調餃子湯,不愛吃餃子都能吃兩碗
    教你這樣子調餃子湯,不愛吃餃子都能吃兩碗餃子在我們中國是很有傳統意義的,相信有很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吃,而且餃子的寓意也代表著團圓,別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那麼餃子煮好了之後再做一碗餃子湯,那也是非常美味的,而且如果餃子湯做的好喝,那麼比站著吃還要好吃很多倍,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餃子湯怎麼做才好吃?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又要過年了,過年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年夜飯。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好吃不如餃子,最好吃不如墨魚餃子!
    今天帶大家去吃,上過央視推薦的,全大連最鮮最好吃的墨魚水餃,走起~在帶風吃過的這些餃子中,添福來的墨魚餃子最有家的味道。你看咱自家包的餃子,不就是簡簡單單,餡多個大,回歸最純粹的味道嗎?只是加進去了一些思念,一些期盼,一些心意和一些愛的味道,就變得不一樣了。這一盤,正是如此。廚師小姐姐擀皮時的「一拋」,竟被我們的鏡頭捕捉到了。
  • 速凍餃子吃多了,當心越吃越胖?用牛奶和面,吃一頓能補鈣的餃子
    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其名稱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比如說大年三十,是舊的一年和新的一年之交,再比如說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這個時候的餃子是不能不吃的。但在現如今,餃子已經進入了日常的飲食之中。所以說,吃餃子想要健康,還是需要自制。這裡再教大家兩個技巧,讓包出的餃子擁有別樣的營養:其一,就是學會在餃子皮加點雜糧粉。一般來說,餃子皮都是小麥麵粉製成的,其主要成分就是澱粉。但如果在麵粉中加入了蕎麥粉、玉米粉等雜糧粉,就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讓餃子的營養變得更豐富。
  • 鼠年吃餃子聽故事
    春節吃餃子有象徵「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之意,。餃子永遠是年夜飯的重頭戲,民間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話。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交子」 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
  • 牛肉和它一起包餃子,鮮嫩多汁!附上如何包出皮薄餡大的餃子教程
    我真的太愛吃水餃了,上輩子一定是只餃子。水餃是中國傳統食物,起源於一千八百多年前,醫聖張仲景發明的。以前都是過年過節才能吃到,可參考北方「過年吃餃子」的習俗。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越發富裕,餃子便成了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主食。餃子到底有多好吃?
  • 香菇豬肉餃子的家常做法
    又到分享美食的時間啦,餃子是我們心中的地位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最早是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小吃,到後來流到全國各地,現在就連外國人都稱讚我們中國的餃子好吃味道超級棒,餃子的口味和餡料可以做出很多種,有素餡料的還有肉餡料的,不過我最喜歡吃香菇豬肉餡的,今天我就把它的做法和食材用料分享給你們。
  • 大白菜包餃子出湯太煩人!這樣做,不用擠水包到最後一滴湯也沒有
    北方人最愛吃餃子,有人喜歡吃肉餡有人喜歡吃素餡。包素餡餃子很容易出湯,尤其大白菜餡,不僅弄得滿手都是,收口捏不緊一煮就破,包幾個就不耐煩。擠出汁水營養會流失。這個竅門教給你,大白菜不用擠水,包到最後一滴湯都沒有。我們先和面,500克麵粉加270克溫水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蓋子醒面30分鐘。
  • 牆根故事:吃完餃子再喝碗湯,原來有這樣一個故事
    囑咐說:「別著急!請把這碗餃子湯喝了再走!」那位客人端起餃子湯,噓了一下,感覺太燙。連忙放下碗喊:「老闆!結帳!」謝明急忙走了過來,好言慰勸:「您有什麼急事,喝了這碗餃子湯再走也不遲。」這位食客掏錢結帳,面帶不耐煩,甩手離去。謝明見此情況,不再多說。端起了這碗餃子湯,順手放在了大櫥頂上,用東西一蓋,並囑咐家人,不要動這碗餃子湯。時間過去了月餘。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嗎?
    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大如年」,從這句俗語中就可以看出冬至的重要性,又因為各個地區的差異性,就導致各個地方冬至的時候的習俗大不相同,例如北方地區在冬至這天一般是吃餃子,那麼北方為什麼大部分地區都選擇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呢?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冬至吃餃子的起源。
  • 買麵粉包餃子選哪種?才知道麵粉的差別,選錯了餃子破皮又難吃
    買麵粉包餃子選哪種?才知道麵粉的差別,選錯了餃子破皮又難吃!餃子屬於北方麵食的一種,餃子餡可以千變萬化,好像任何一種食材,都能夠被加工成餃子餡,但無論是什麼餃子餡,都要用餃子皮包上,才能稱之為餃子。所以餃子能否好吃,餃子皮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餃子皮要想做得好吃,麵粉必須得選好。你做的餃子皮口感,是不是總比餃子館的要差?
  • 煮凍餃子總破皮?牢記3個技巧,餃子煮好完好無損,吃著像鮮餃
    導語:煮凍餃子總破皮? 牢記3個技巧,餃子煮好完好無損,吃著像鮮餃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家經常吃餃子,餃子吃進肚子,很舒服渾身暖和,有人要問,「經常吃餃子,哪裡有時間?」其實我總會在周末空閒的時候包一些餃子,再放冰箱冷凍,這樣一來平常上班也能吃到餃子了,也有時候直接去商場買幾包速凍餃子,偶爾吃一次解饞,總比吃炒菜要好得多,做菜費勁,又涼得快。說到凍餃子,有人卻不喜歡吃,覺得很難煮,而且好不容易煮好也不好吃,其實我要說的是,只要煮的方法正確,凍餃子的口感也不差。
  • 今日冬至,為啥說吃了餃子不凍耳朵?|百家故事
    在北方,冬至這天家家戶戶會吃餃子。餃子,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美食,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餃子也叫水餃,我記得小時侯我們叫扁食,小時侯家裡窮,條件不是很好,這餃子也只有到過大年的時候才吃。冬至吃不吃餃子,那時還真不知道。在冬至吃餃子還有個故事。
  • 聽說過豬耳朵餃子嗎?冬至吃餃子,不要錯過這款啊
    這款餛飩,在我的家鄉河南項城市稱為豬耳朵餃子。主要是它的外形,包好後散著的麵皮,像豬耳朵一樣撲散著,就稱為「豬耳朵」餃子了。事實上,也只有這種包法,才是真正的餃子,大家通常認識上的餃子,老家人稱為「扁食」。
  • 冬至不吃餃子,真的會把耳朵凍爛嗎?
    如果不吃餃子冬天就會被凍掉耳朵,這時候,有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回家過冬這個節日,也就是說有回家過年的感覺,以前也有過冬至的說法,就是說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天氣就會慢慢變冷,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都是有區別的,冬至的習俗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餃子在我們北方都是經常吃的。在南方他們習慣於吃湯圓和年糕,而不是餃子。那麼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呢?讓我們來看看冬至吃餃子的起源。
  • 帶你來看看我們山東人年夜飯都吃什麼,不只是吃盤餃子
    說到北方、南方的年夜飯,相信大家又會有一場口水大戰。南方人會說北方人過年怎麼只知道吃餃子,北方人會驚訝於南方人過年竟然不吃餃子。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吃餃子一直是我們過年的習俗,不吃餃子就不叫過年。餃子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了,而是一種幸福團圓的象徵。
  • 人間至味不過是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父親帶了我去城裡的醫院看病,看完病,已是中午,醫院門口有家賣餃子的飯館,父親要了兩盤牛肉大蔥的餃子。父親原以為我不過吃個三五個就拉倒了,因為在家每頓我就只喝一碗粥。但是父親沒想到,我抱著一盤餃子一頓悶頭吃起來,竟把一盤餃子吃光了。把父親嚇壞了,一盤餃子怎麼也要有二十來個,只怕我撐著。結果我卻像沒事人一樣,肚子也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