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星」沉船事件報導職業倫理失範表現

2021-01-12 人民網

摘 要:網絡傳播的發展與新媒體的崛起使得受眾地位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新聞媒體在報導中出現的職業倫理失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長江之星」沉船事件報導這一典型案例所出現的新聞失實與缺少人文關懷職業倫理失範問題,反省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在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同時還應該確保新聞的客觀、真實性;同時,在災難事故報導中,一個負責任的媒體還應當重視人文關懷與發揮社會監督職能。

關鍵詞:湖南沉船事件;新職業倫理;新聞真實;公共利益

一、引 言

2015年我國新聞界接連發生多起新聞職業倫理失範事件。從姚貝娜死亡事件報導中記者蹲守病房外等待死亡和太平間拍照、天津港爆炸事件報導中對相關部門進行追責報導的缺失、「長江之星」沉船事件「洗地文」的出現和南都記者臥底高考替考組織進行暗訪報導引發爭議,每次報導所出現的問題都是對新聞媒體專業主義和職業倫理道德的拷問。

由於新媒體廣泛被運用於新聞事件報導中,權威網站、各大門戶網站以及自媒體平臺都可以通過網絡迅速、廣泛的對信息進行傳播,但在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同時,不專業的新聞採編往往會忽略對新聞客觀性、真實性的判斷。在災難報導中出現新聞失實情況更是新聞從業者失職、失範的體現,在一定意義上,新聞價值難以發揮也是對社會知情權以及公共利益損害。2015年6月1日21時32分,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號客輪由南京開往重慶,當航行至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長江大馬洲水道時翻沉,造成442人死亡。關於這一事件的報導所呈現的問題就是近期的典型案例。

雖然媒體在此次事故中的表現較過去有一定進步。事故發生之後,廣電總局便發文要求「今明電視娛樂節目停播哀悼沉船逝者」,而多家衛視也已從本周六開始自發地調整了節目安排。央視一套更是提前決定6月2日到7日停止綜藝娛樂節目播出。這可以反映出媒體在面對災難時,已開始自覺地對災難中的相關人員給予人文關懷。但在這次沉船事件中媒體報導表現,筆者以為仍存在較為典型的新聞職業倫理失範現象。

新聞職業倫理是新聞從業者和媒體單位在新聞職業道德體系(包括普遍的社會公德和特殊的專業標準)中的逐個因素發生衝突時的理性抉擇原則[1]。新聞職業倫理失範,一般可分為違背真實或客觀、侵犯新聞自由、違反公共利益和侵害私人權利四種類型[2]。網際網路時代,新聞媒體的每一次倫理失範行為都受到公眾和媒體自身的雙重監測,因此此次報導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缺乏求證違背新聞真實

萬州「長江之星」沉船事件發生的前20個小時裡, 6月2日 14︰03《湖北日報》通過微博發布《國務院表示事故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隨後這一消息被各大媒體廣泛轉載。當日下午17︰21,《湖北日報》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一文稱「今天早上發布的《國務院表示事故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源於一次內部會上專家的階段性分析,不準確、不權威。」

災難到來之時,受眾還有死者的家屬最大的信息需求便是事故具體發生的細節以及原因。媒體因此更應警惕未經詳細核實的信息而過早做出定性判斷。不權威的報導在網絡環境中迅速擴散,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輿情事件,同時也可能導致人們對於災難事故的誤判。違背了新聞報導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新聞工作者在利用新媒體進行及時、迅速的報導時,對新聞源不認真核實缺乏求證而導致了新聞失實。隨著傳媒行業的競爭加劇,媒體在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同時,更要做到客觀報導。專業的報導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和緬懷,記者對事件的信息必須力求準確真實,報導語言當嚴謹,尊重逝者的人格尊嚴。

三、道歉「賣萌體」與「洗地文」缺少人文關懷違反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一般被用來泛指某些影響所有人並受到普遍承認的利益,例如健康、安全、國防、環境等」[3]。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在傳播信息和通達社情民意的同時,還應當遵守和維護公共利益。《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中提出「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情節準確」;「摘轉其他媒體的報導要把好事實關」;「刊播了失實報導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此次報導在這些方面都出現了問題,人文關懷的缺失也是這次報導媒體違反公共利益的主要表現之一。

新聞工作者在採訪和報導過程中,必須顧及死難者家屬的感受,避免新聞對其造成二次傷害。此次報導中,首先是歌功頌德「洗地文」的出現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當社會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尚還沉沒在水裡的「東方之星」,在救援尚未結束部分媒體便開始發文煽情,把災難報導變成「英雄讚歌」,仍會使用「重視領導」、「措施得力」、「情緒穩定」、「英模輩出」的報導思路。這種把對事故追查究責的重點轉移出受眾視線的煽情文,既是對民眾和死者家屬的不負責,更是對新聞事實真相的不負責,違背了新聞報導原則。

最為典型的是黨管媒體一味的「粉飾太平」,將輿論導向問題作為報導重點。《人民日報》便搜羅了「八個感動瞬間」微博上發出《七日祭,不該沉默的八個瞬間》內容匯聚了八個災難發生時的人物對話,用來歌頌所選對象的行為,並配以煽情的黑白圖片。例如「6月1日晚9點20分,風雨交加,江寧輪貨船長老李決定拋錨。此時,東方之星從旁駛過。『我們到你們後面拋錨。』對講機傳來東方之星的聲音,但不久,便沒有了回應……」語言採用歌功頌德式的修辭手法,在沉船七日祭的時候,受眾需要的是對沉船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追責調查,救援尚未結束央媒便開始感動煽情,是一個權威媒體在傳遞事實真相,進行社會輿論監督失職的表現。網民炭黑稱「再次印證了當局擁有把一切苦難變成讚歌的本領,令人深感無力。」(理論支撐)6月3日下午,海軍工程大學在「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救援現場的長江大堤旁舉行簡短儀式,為3名在救援中表現突出的潛水員官東、謝啟峰、石柏巖分別記一、二、三等功。隨後,這些被記功的潛水員家鄉媒體,就不斷挖掘他們的英雄事跡,把受眾的注意力從災難本身轉移開,這種報導的內容在災難發生之時完全屬於本末倒置。類似的報導還有人民網將微博場中「為政府點讚」的評論,匯集起來,寫成《網友關注長江沉船救援:沒有努力就沒有奇蹟感謝所有救援人員》一文,《解放軍報》發文《戰士逃婚參加救援的戰士》;這類「英雄事跡」大量出現在網上。這類文章並非不能發,但必須注意發文時機是否合適,需要顧忌受眾對事實真相的迫切需求,這種在事故報導上「轉移注意力」的做法會降低一個媒體的公信力。

這種因信息傳遞不當而公信力下降所引起的後果十分嚴重,例如,郭美美事件尚未澄清之時,紅會微博提議捐款,半天之內收穫網民10萬個「滾」字,新聞報導需要從這種事件中進行反思,優秀而專業的新聞報導一定是堅守新聞價值,堅守新聞的客觀真實,堅持服務於受眾並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否則類似的笑話和悲劇仍會上演。

其次,是在此次嚴肅話題下出現的致歉「賣萌體」。在前文提到的《湖北日報》官方微博因缺乏求證而導致的草率結論,隨後便發文致歉稱「今天早上發布的《國務院表示事故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源於一次內部會上專家的階段性分析,不準確、不權威。我們甄別把關不嚴。雖然及時刪除了,但還是造成了負面影響。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正。小編錯了,還請大家諒解,繼續支持我們的微博,好嗎?」並配上「可憐」的表情以求博得同情與原諒。這種出錯就改致歉的做法正是我國媒體所缺乏的精神,但是微博的結尾卻有「賣萌」與「微博推廣」嫌疑。微博、微信上使用的網絡語言固然可以拉近媒體與受眾的距離,但並非適用於所有場景,在沉重的災難新聞面前,這種行文措辭十分不妥。如果事前仔細核對信息源而不是急於求成,也不會出現這種不負責任的信息發布。

從這一事件也可以看出,在媒體轉型時代中,在新媒體平臺上,複雜而專業的新聞仍需要專業的新聞媒體與從業人員來進行採編,生產出具有核心新競爭力的新聞產品,才能發揮新聞媒體的傳遞事實的社會功能,傳遞事實是為了揭開事件真相發揮社會責任,而專業性的新聞報導必須做到「人文關懷」,遵行新聞職業倫理。

四、主流媒體缺少監督批評與事故追責報導

面對災難、事故時,新聞媒體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傳播救援工作中的優勢與進展,另一方面也必須做到及時地對救援工作中相關部門進行監督與批評。然而無論是在此次報導中還是其他災難報導,我們都很少看到主流媒體對相關救援工作以及調查部門的質疑與批評,黨報是政府的喉舌,在發出上層政策聲音的同時,還需要替社會民眾發出質疑、批評、監督的而聲音。例如,輪船公司不能及時作出回應與道歉,政府機構缺少對相關部門的監督,救援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問題,都應該遭到媒體的批評。這種批評不是謾罵,而是在質疑與批評中幫助相關部門改進工作,幫助整個社會前進,這正是我們媒體所缺失的重要社會功能。習慣於「唱讚歌」的主流媒體卻鮮見有這樣的擔當。而相比《環球時報》在2014年4月16日,韓國發生「歲月號」輪船沉沒事件中,刊發社評,提出多個問題,強烈追問事故發生的原因,這種質疑與追問,也應當在國內災難、事故發生時積極湧現。

參考文獻:

[1] 展江.新聞職業倫理四大爭議問題評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2]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倫理資料庫」關於新聞倫理失範的分類標準[EB/OL].http//ethics.nccu.edu.tw.

[3] 張千帆.「公共利益」的構成——對行政法的目標以及「平衡」的意義之探討[J].比較法研究,2005(5).

[4] 童兵.堅守主流媒體的擔當[J].當代傳播,2012(6).

[5] 陳力丹.傳媒的基本職業理念[J].新聞前哨,2015(4).

[6] 張力元.微博傳播視域下的倫理失範與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

[7] 馬楠.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失範現象歸因及對策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

[8] (美)新聞自由委員會(The Commission Freedom of the Press)著.展江等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9] (美)科瓦奇(Kovach, B.),(美)羅森斯蒂爾(Rosenstiel,T.)著.劉海龍,連曉東譯.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姚貝娜事件"引發新聞倫理爭議 記者怎樣報導死亡
    原標題:「姚貝娜事件」之問:記者怎樣報導死亡(圖)   媒體倫理大討論:報導名人死亡,記者該怎麼做?   這一網文一經傳播,加之之前媒體的表現,隨即有關媒體倫理的討論在網絡引發口舌交戰。記者面對姚貝娜病重的消息,該不該去醫院守候打探消息?該以何種方式採訪悲傷中的家屬?以及如果屬實,冒充醫生助理去拍攝死者照片是否有違行業底線等等,都成為網絡討論和辯論的焦點。
  • 長江千噸級沉船被肢解成千塊碎片打撈上岸
    為更好地保護江豚,最近,南京長江辦和海事部門緊鑼密鼓地展開了一場沉船打撈行動。【沉船變千塊碎片 巨型鐵斧和抓斗顯神威】在南京三橋附近的水域,去年12月10日,工作人員對一艘千噸級的沉船進行清淤工作,這個工作持續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專家也利用這段時間,不斷對這艘沉船的打撈方案進行論證和優化。這艘千噸級船舶,高十餘米,長度超過九十米。
  • 走向人機協同:算法新聞時代的新聞倫理
    對之的討論和質疑主要集中在新聞職業規範和道德倫理方面。為此,考察算法新聞中的倫理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算法時代,新聞倫理需要面對的課題如下: (一)對新聞專業主義的挑戰 算法新聞的快速發展,對傳統新聞媒體帶來了衝擊。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傳統媒體的權威性。現代新聞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自身形成了一個職業規範體系,這就是新聞專業主義。
  • 長江南京段:科學打撈千噸沉船 守護江豚美好家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經過相關部門人員二十多天的聯合作業,1月4日,長江南京段一艘千噸級沉船被成功打撈上岸。此前由於發生觸礁事故,這艘千噸級貨船沉沒在長江南京段。雖然沉船不影響長江航道正常通行,但卻存在溢油風險,威脅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幾十頭江豚生存。去年12月10號,南京市長江辦聯合海事部門決定採用先清淤、後整體打撈的方案,儘快消除隱患。沉船清淤潛水員周順武告訴記者,主要是要把吸泥巴頭送到泥塵最高點,開始慢慢用水槍衝,清理一個地方後再換一個地方。
  • 朱繼東:高度重視一些領導幹部的道德失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在多元、多樣、多變價值觀念的影響,尤其是西方錯誤思潮的衝擊和侵蝕下,一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的領導幹部沒有意識到加強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精神迷茫、信仰迷失導致其很容易腐化墮落、失去方向,極易做出道德失範的行為。一些領導幹部做人之道都沒有了,政治信仰更是喪失殆盡。   2.
  • 青瓦臺:樸槿惠政府曾篡改「世越」號沉船事件記錄文件
    2014年4月16日,搭載476人的韓國客輪「世越」號發生沉船事故,共有304人確認在那場慘劇中遇難或失蹤。事件發生後,韓國政府被指救援不力,時任總統樸槿惠在沉船事件發生的當天也有「消失的7個半小時」,具體行蹤至今不為外界所知。
  • 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將拍劇情片 新導演執導
    世越號事件兩周年祭時的活動照片  據時光網12月5日報導 韓國導演吳篾將攜手作家金卓煥,將發生在2014年的「世越號沉船事件」搬上大銀幕。  吳篾導演此前曾執導過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芝瑟》,該片以1948年4月3日發生在韓國濟州島的民眾抗爭事件(濟州島四三事件)為背景拍攝。影片入圍當年的聖丹斯電影,並獲得了評審委員會大獎。  影片《海虎》預計將有大量水下拍攝場面,製作費用在將在100億韓幣(約6000萬人民幣)上下。據悉吳篾導演目前正在創作劇本。該片計劃在劇本完成後於明年夏天開機。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明日方舟:黑被踢出6星隊?玩家惡搞克天使 沉船怪三星太多?
    根據一位明日方舟玩家的觀點,他認為目前遊戲中多數老玩家開始擁有了由眾多五六星幹員組成的「黃金隊」,但是因為一個編隊僅能攜帶12個幹員,所以在幹員的選擇上出現了不少被「踢出隊伍」的存在。而該玩家認為在明日方舟目前版本的6星體系中,第一個被提出隊伍的應該是「黑」無疑。而提及黑這位幹員,該玩家認為當前版本的泛用性無疑成為了她最大的問題。
  • 守護「微笑天使」 千噸級沉船正在被打撈
    持續的「長江大保護」,讓江豚戲水的動人一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江面上,南京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能夠在市區看到江豚的城市。   為更好地保護江豚,最近,南京長江辦和海事部門緊鑼密鼓地展開了一場沉船打撈行動。千噸級沉船如何重見天日?打撈中如何保護好環境?今天(1月4日),記者帶大家去長江上瞧一瞧。
  • 尊崇科研倫理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換頭術』的痴迷者,請遵守倫理。」「如果沒有在倫理方面做好準備,人類將來創造出來的就可能是怪物。」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倫理」也逐漸成為科研領域高頻詞。我國科研人員對科研倫理道德的認知及遵守狀況如何?中國科協最新的一項調研,是近年來對我國科研倫理水平較為全面的一次摸底。
  • 數位時代下的公眾人物隱私權分析——對「畢福劍事件」的傳播倫理...
    摘要:「畢福劍事件」引起了人們對於數位時代下,公眾人物隱私權和傳播自由權兩者之間衝突的倫理思考。本文首先對新聞事件做了簡單的梳理,其次對公眾人物、隱私權及數位時代做出定義、分類和最新發展等方面的文獻梳理和小結,發現社群主義思想深刻影響著網民行為、新的空間隱私正在形成、技術發展使當事人的隱私權容易受到二次侵犯。
  • 2020安徽省考申論範文:約束與自覺 ——以道德教化引導網絡倫理提升
    2020安徽省考申論範文:約束與自覺 ——以道德教化引導網絡倫理提升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泰國沉船事件後 艾莎號運營公司懶貓旅行仍在售「普吉島出海」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旅行社建議普吉島出海行程改陸路;飛豬稱平臺商家提供鳳凰號代訂服務,與其無合作關係泰國沉船事件發生第五天,7月9日,泰國副總理巴育召開新聞發布會,並會見中國駐泰大使,表達了對遇難者及家屬的深切哀悼,稱將繼續全力搜救,對相關人員的責任一定追究到底。此前,此次沉船事件中的遊客被指參與了「零元團」。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但兩者也有不同之處,以下選項中哪一項不是兩者的不同點?()CA、與作為社會實驗的工程相比,科學實驗不同之處在於控制。B、工程產品與服務的成功與否,不完全取決於實驗室的實驗結果,更取決於產品或者服務進入社會以後所發揮的功能和效果。
  • 地球上出現過的巨獸,比恐龍還要大幾分,沉船事件或與此有關?
    地球上出現過的巨獸,比恐龍還要大幾分,沉船事件或與此有關?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的模樣,是已經經過數億萬年的演變才形成的,那在人類之前到底擁有了什麼?地球上出現過的巨獸,比恐龍還要大幾分,沉船事件或與此有關?還有很多的沉船事件是和它有關係的,比如在2013年的時候,經歷過一個沉船的事件,有很多的專家表示,可能就是這種巨齒鯊的作品。你們覺得世間還有哪些怪物是人類不知道的呢?你對於史前這些存在的巨型猛獸有哪些想像呢?
  • 廣元沉船原因初步查明:強對流災害天氣和狹管效應所致
    央廣網廣元6月10日消息(記者韓民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廣元沉船事件救援打撈工作已經進入到第七天,截至昨天晚上8點,事件已經造成10人死亡,仍有5人失蹤,造成此次遊船翻沉的原因已經初步查明。  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的救援打撈設備在抵達現場後,經過通宵達旦的準備,潛水員在昨天早上6點11分,在沉船點開始下水作業。
  • 女奔馳車主維權事件追蹤:利之星所屬利星行是奔馳中國大賣場
    女奔馳車主維權事件追蹤:利之星所屬利星行是奔馳中國大賣場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2019-04-16 【起底】被指「店大欺客」的西安利之星到底有多大
  • 消失的「小馬雲」和直播的「小馬總」:教育失範背後的現實困境
    划過一個個博人眼球的短視頻,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消逝的童年,還看到失範的成長教育背後失力的農村困難家庭。於是他帶著範小勤與各大明星合影,上電視節目唱《阿里巴巴之歌》,甚至已經創辦了相關的文化公司。 童模遭媽媽腳踹的報導 但「小馬雲」的事件背景則更加極端,帶走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