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度重視一些領導幹部的道德失範問題
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公僕,公眾不但要求他們有過人的才能,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熱情,更要有著很高的道德修養。但近年來,從「微博門」、「裸聊門」、「裸照門」再到「醉奸門」、「猥褻門」等接連曝光,這些美醜不分、寡廉鮮恥的領導幹部道德失範行為,影響惡劣、危害極大,不僅嚴重誤導、醜化了公眾對領導幹部群體的認知,而且極大地降低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深刻剖析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根源,對於儘快採取切實有效的對策解決這一問題十分重要。
一、領導幹部道德失範的根源
我們黨一直強調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並十分重視加強黨員幹部的道德修養建設。然而在現實中一些領導幹部道德失範現象卻頻頻發生,其根源究竟在哪裡呢?
1. 一些領導幹部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丟掉了政治信仰是最重要原因。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2012年11月1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些話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深入剖析一起起領導幹部道德失範醜聞,可以發現,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分不清是非、辨不了黑白,面對物慾喧囂、聲色犬馬的誘惑就難以抵制,就容易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自我、道德防線崩潰。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在多元、多樣、多變價值觀念的影響,尤其是西方錯誤思潮的衝擊和侵蝕下,一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的領導幹部沒有意識到加強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精神迷茫、信仰迷失導致其很容易腐化墮落、失去方向,極易做出道德失範的行為。一些領導幹部做人之道都沒有了,政治信仰更是喪失殆盡。
2. 一些組織部門選拔領導幹部沒有嚴格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
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不斷發生的根本原因,除了其個人不注重理論學習和道德修養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少數組織部門選人、用人不當。雖然從上到下一直在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但一些地方和單位選拔幹部時並沒有嚴格遵循這樣的標準。這就導致了一些品行較差卻會討上級領導歡心的人被提拔重用,即使其在政治修養、生活作風等思想道德修養方面存在問題也被認為是細枝末節。當前,在領導幹部選拔中重才輕德、以才蔽德、以績掩德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選用領導幹部,往往只注重政績、學歷、背景等,而忽視其個人品德、生活作風,甚至對緋聞不斷者也照提不誤,這也是為什麼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屢屢發生的制度原因。
3. 沒有真正建立起對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透明監督制度和嚴厲懲處制度。
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多年來對領導幹部的道德缺失問題,幾乎是「民不舉官不究」。監督上的走過場和流於形式甚至嚴重「缺位」,再加上實際執行過程中也往往是重教育輕處罰,制度規定必然對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以及其他違法亂紀行為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由於沒有真正建立起對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監督制度,使得權力運行過程缺少嚴格的制度監督和執行,所以發生以權謀私,引發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等問題也是必然的。因為權力制約機制不健全,不少領導幹部在運用權力的時候,更多的是靠良心制約自己的行為。在這種只靠「應該」而缺乏「必須」的制度設計狀況下,在金錢、權力、美色等誘惑下,一些領導幹部的道德失範就會從可能變成現實。
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好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
面對不斷被曝光出來的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社會各界都在反思,各級黨委和政府也在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應對。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時指出,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11月,他在山東考察時又強調,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調研時進一步強調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修訂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提出要加強對幹部的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情況的考察。從制度上對領導幹部道德建設指出明確方向。當前,必須採取思想教育、紀律處罰、法律制裁和全方位監督等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相結合,讓全社會都來監督,以進一步推進領導幹部的道德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
1. 切實加強領導幹部隊伍道德建設,使道德教育長期化、制度化。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不斷加強領導幹部隊伍道德建設,大力提高領導幹部道德素質,才能使之經受住多重考驗,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党進一步發揚歷來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優勢,發揮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設一輪兩翼的作用。要把領導幹部的道德品質教育列入幹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教育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群眾觀、歷史觀、發展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清除權力專制主義、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和享樂主義等形形色色腐朽人生觀的消極影響,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加強領導幹部道德教育不能流於形式,觸動心靈、注重實效是關鍵。要經常組織廣大領導幹部認真剖析道德失範的案例,對照自身、結合實際總結出自己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樣才能警示自身、警鐘長鳴。要結合近期發生的領導幹部道德失範事件,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剖析、總結和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時,把加強領導幹部道德教育和意識形態能力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增強辨別理論是非和凝聚共識能力,使得更多領導幹部從關係個人發展、黨和政府形象、社會道德風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世界上的地位等多個方面,科學認識、高度重視政治信仰、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2. 對出現道德失範問題的領導幹部要照章懲處、絕不姑息。
俗話說「小節不保,大節必失」。對領導幹部中出現的輕微道德失範問題,絕對不能輕視、忽視,一定要照章教育和懲處,絕不能姑息。官員道德法制化是現代法治社會的一種普遍做法。如美國1978年就出臺了《從政道德法》,對從總統到最低一級公務員的行為在道德上都作了規定和限制,通過明確從政道德規範可以讓官員在道德實踐中有「德」可依,民眾在監督官員時也有「德」可依;1981年,韓國以總統令的形式頒布《韓國公職人員倫理法》;1996年,古巴頒布了《古巴國家幹部道德法規》;1999年,日本通過了《日本國家公務員倫理法》;2001年,義大利出臺《道德法典》;2002年,美國在原有法律的基礎上,對公務員的操行進一步細化,公布了《行政官員道德行為準則》……我們要學習借鑑其他國家的做法和經驗,加快領導幹部道德建設法制化的步伐,用法律形式將基本的政治倫理和從政道德進行規範和明確,使領導幹部道德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對領導幹部的道德失範行為,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涉嫌違法,司法部門都應該依法監督、依法懲處。
3. 通過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
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人重用,都要把德行放在首位進行考量,在這個前提下注重選拔那些確有才幹、實績突出的領導幹部。要把「以德治國」的理念貫徹到領導幹部考察、選拔、任用的全過程中,確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人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這樣,既對所有領導幹部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是一種正向引導,同時,對那些自身要求不嚴格的領導幹部也是一種壓力,從而大力推進黨的純潔性、先進性建設。
建立領導幹部道德評價機制的關鍵是建立道德獎懲機制,把道德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重要指標。要把道德品質作為領導幹部任職、升降的必要條件,並建立領導幹部道德品質考察、考核的具體制度,形成一套測評領導幹部道德的有效機制,使個人的道德與領導幹部的升遷、收入等事項掛起鉤來。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也在積極探索如何使對官員道德的評價機制具有可操作性。2012年,北京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公務員考核工作的意見》,在量化考核100分的分值中「道德考核」指標佔到了20分;2013年底,北京市又發布了《關於加強北京市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試行)》,倡導全市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職業道德上要做到「四要」——要忠於祖國、要服務人民、要恪盡職守、要公正廉潔。並將其納入公務員選拔任用時的考察評價內容,作為考核獎懲、選拔任用的重要標準和依據,對於有違反職業道德規範要求的,可依法取消錄用、任職資格。吉林省在2011年全國開展的換屆選舉中實行了領導幹部不良行為測評,讓群眾對每名考察人選是否存在不良行為及程度進行評價。從2011年開始,江蘇省南通市將觀看黃色錄像、不見義勇為、搞婚外情、違章搭建等不良行為,都以「禁令」的形式列入《南通市公務員思想道德和社會誠信行為規範》中。2011年10月,中組部印發《關於加強對幹部德的考核意見》,明確要求加強對幹部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的考核,突出德在幹部標準中的優先地位和主導作用,把德的考核結果體現到幹部的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等各個方面。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修訂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提出要加強對幹部的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情況的考察,「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被明確為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的七項原則之一。這些做法和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積極探索,要及時總結、科學評析其經驗、得失,儘快制定出「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科學考評機制在全國推廣。
4. 通過網絡等多種手段強化對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監督。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網絡新聞、微博、微信、論壇、博客、播客等各種傳播形式不斷發展,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威力,為人民監督政府、監督領導幹部提供了很好的陣地和舞臺。因此,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輿論監督,積極利用網絡拓寬和暢通群眾監督領導幹部的渠道,反腐敗職能部門也要特別注重從網絡曝光中發現領導幹部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腐敗線索,鼓勵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通過多種合法途徑舉報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等腐敗行為。要大力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制度,創造條件主動歡迎人民監督。
紀檢、監察、組織部門要以防微杜漸、懲前毖後的態度加強對領導幹部道德失範問題的監督。在加強對領導幹部「工作圈」監督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其8小時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的監督。通過防微杜漸、懲前毖後的做法,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本文為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時代的領導幹部意識形態能力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3KDB04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新華社主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