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電動車,如今已經千家萬戶,不僅城市人上下班騎行便捷,省去車輛擁擠排長龍,而且農民更喜歡,價格便宜,使用不貴,上街趕集,接送小孩,走親訪友非常適宜,所以電動車已經成為農民的代步車,今年電動車新規出臺,對電動車有了新的要求,其中一條必須具備腳踏功能,這一條讓農民不能接受,不就是圖它代步嗎?難道騎著走?
專家解釋說,原來的電動車無法區別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因為機動車按照國家規定必須上牌,而機動車的標準就是看是否有人力或蓄力驅動行駛,安裝了腳踏板就是非機動車,便於交通部門區分管理,並且腳踏板不是一無用處,它就是鏈條導向裝置,電動車沒電了自己可以用腳蹬。
農民不僅疑問了,自行車不就是用腳蹬的嗎?難道電動車安裝個腳踏板,比自行車方便,誰出門不知道充好電,難道農民都傻的不充電還騎它出遠門?新國標的電動車加上這些部件,動輒上百斤,在鄉村道路、農田小道用腳蹬,不累死人才怪,如果這樣,農民寧願步行不騎它。
2020年即將過去,按照新點動車國標的要求,估計很快就會全面開展檢查,農民買一輛電動車估計都要積攢幾個月,難不成丟掉?這又是一大筆費用,而且小孩的學費、過年的花費都是不小的開支,農民真是有心無力,他們說要不請專家來農村騎行感受一下,再全面推行可好?
總之,電動車的下鄉滿足了農民日常出行的需要,可是新國標要求必須有腳踏板,有點不符合實際,也許對城市人上下班比較適合,畢竟城市道路平坦,汽車又多,可以緩解上下班出行壓力,但是在農村有點不合時宜,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