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許多孩子都有吃手指的習慣,小嬰兒吮吸手指,看起來非常可愛,然而等到了青春期,依然戒不掉咬手指的習慣,就成了麻煩。
孩子為什麼喜歡吃手指,甚至是咬指甲呢?把手指咬得面目全非,對健康自然是無益的,但有些家長採取了錯誤的管理方法,結果適得其反,孩子吃手指更嚴重了。
孩子啃手指戒不掉,用這方法往往有害無益
小雅的寶寶4歲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特別喜歡吃手指,等到小雅發現的時候,孩子柔嫩的指甲都已經咬變形了。
平時上班忙,小雅沒時間注意孩子,如今看著這咬爛的小手,心裡真是又生氣又自責。後來,小雅一看到寶寶咬手指,就忍不住厲聲訓斥。
「把手放下!再咬就上牆角站著去!」小雅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只能用最本能的方法:責備和體罰。
但是小雅很快發現,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沒有效果,還使得寶寶吃手的情況變本加厲。被罰站的時候,一個人站在角落裡,小傢伙更加忍不住吃手指了。
面對寶寶的調皮搗蛋,多數媽媽都喜歡用責罵的方式來教育,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吃手指並不是寶寶調皮搗亂,而是一種心理依賴,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真切的關懷。
為什麼嬰兒喜歡啃手指
孩子喜歡吃手指,這個習慣是與生俱來的。小嬰兒吮吸手指,就跟吮吸母乳一樣自然。只是到了一定年齡,多數寶寶都會主動告別吮指。
1)胎兒時期的行為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學會吮吸手指。
超聲檢查顯示,胎兒在發育至15周左右,就已經開始出現吮指的行為了。
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吮指本身是可愛並且無害的。小嬰兒吸吮手指,在大人看起來反而非常可愛。
2)吮吸反射
這種天生的吮吸行為,被叫做「吮吸反射」。在寶寶出生後的2小時內,護士就會把小傢伙抱到媽媽身邊,而此時寶寶會主動尋找自己的「小飯碗」,準確主動地去吃奶。
如果此媽媽把手指放到寶寶嘴邊,小傢伙也會主動去吮吸媽媽的手指。這是每個寶寶本能的反應,是生物進化中流傳下來的先天能力。
3)情緒安撫
吃奶不僅可以給寶寶帶來食物滿足,還會帶來情緒上的安撫,這也是很多寶寶沉迷奶睡、難以戒掉的原因。
當寶寶感到無聊,或者是媽媽不在身邊,寶寶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小傢伙就會通過吮指的行為,來還原吃奶的感覺,獲得情緒上的安撫。
告別了嬰兒期,吮指習慣要戒掉
多數寶寶會在告別哺乳期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擺脫掉吮指的習慣。但在7~10歲的兒童當中,依然有20%~33%的孩子存在「咬甲癖」。
◆ 照顧孩子的情緒
數據顯示,有2/3存在咬甲癖的孩子,是同時伴有其他精神障礙的,這也證明了咬手指行為和寶寶心理問題之間的聯繫。
要想幫寶寶戒掉吃手指,需要從根本之處入手,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家庭的和睦、父母的理解,對孩子而言就是莫大的安慰。
◆ 修剪指甲、佩戴手套
①很多咬指甲的孩子,都有點「強迫症」,看到指甲邊緣長出來,就會忍不住要去咬掉。媽媽們要及時給孩子修剪指甲,最好做到每周剪1~2次,不讓指甲留太長。
② 為了幫孩子戒掉咬手指,還可以選擇一些外用工具,比如塗抹指甲油、佩戴手套等等。最重要的還是要勤洗手,保持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 鼓勵社交,給予信心
喜歡咬指甲的孩子,多數難以受到群體的接納,這些孩子自卑怯懦,心理上需要安慰和鼓勵。
① 面對啃指甲的寶寶,媽媽們需要拿出充分的耐心,用平等溫和的態度來勸慰孩子。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活動,男孩子去戶外打球、女孩子去跳皮筋等等。
② 媽媽們還可以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讓課餘的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學習繪畫、樂器等,不僅可以將孩子的注意轉移,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幫孩子進行心理建設。
【孕育島寄語】
吃手指是一種表面行為,但透過表現現象,往往可以看到本質,內心安全感的缺失,才是需要爸爸媽媽用愛去填補的。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喜歡吃手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