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讀詩,元稹薛濤的愛情索隱,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2021-01-09 騰訊網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雲今不知。

鄂渚蒙蒙煙雨微,女郎魂逐暮雲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唐朝元稹《所思二首》

初衣解詩:這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稹寫的最後一首情詩。53歲的元稹,此時又到了他仕途的低點,他由丞相貶出了京城,這次是掛職尚書,實際是讓他遠離京城,去當時的鄂州,也就是武昌做地方官。但是在武昌這個地方,他走完了生命最後的一年,享年53歲。

實際上在唐朝,只要不逢著戰亂,高官的壽命還是普遍長的,比如他的摯友白居易活到了80多歲。而元稹為什麼相對短命呢?當然從人物的性格我們可以看到,白居易非常的低調平和,但是元稹卻性格外放且尖銳。同樣是寒門出身的兩個朋友,白居易走的是一條中庸平和的隱忍之道,而元稹則是頗有個性。所謂不平之氣。

當然,今天我們探討的不是元稹的仕途,而是關於他的感情。元稹在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非常美麗動人的愛情,那時和他的小表妹鶯鶯小姐的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但是,在未來與愛情當中,他選擇了未來。他最終拋棄了鶯鶯,而選擇了高官之女韋叢。但是這樣一個善良溫柔的妻子,在陪伴了他很苦的最初的仕途7年之後,盛年而殤。可以說元稹對這兩位生命中重要的女性都是充滿了愧疚的。

用現代人的觀點,第一會詬病他拋開青梅竹馬的戀人,第二,他的妻子跟隨他吃了太多苦,不得善終。但是放在古代的環境裡,完整的選擇是無可奈何大多數讀書上進的人的選擇。做的稍微好一點的是白居易,白居易為了等待迎娶自己的戀人,等到了三十四歲,最終湘靈不得不他適,而李商隱,也有過正是婚前的刻骨愛情,但因為各種原因,也包括了仕途上進的因素,離開了愛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在夾縫中的人,對自己的感情並不輕浮,白居易寫下了《懷湘靈》,李商隱寫下了無數的無題,元稹也留下千古名篇《鶯鶯傳》,這也是為出現在他們生命中的女性樹碑立傳。

31歲的元稹,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戀人,失去了妻子。他此時作為諫官出使四川。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3個重要的女性,名動四川的才女薛濤。

才女薛濤比元稹大11歲。如果你把薛濤看作是妓女,那也太委屈她了。她的父親曾是京官,在她14歲的那年,在貶謫的四川染上傳染病亡故,不得已薛濤為了支撐母親和自己的生活,進入了唐朝的娛樂體系,成為了一名文藝工作者。

但是所謂娛樂體系又有三六九等之分。薛濤憑藉著自己良好的家教,過人的才華,在達官貴人的宴會上特別的出眾。這個出眾在於她的文學和政治修養。於是又出現了非常奇怪的一幕,這樣一個女才子,雖然她的籍貫和工作是樂籍,但她被默許做了很多讀書人都嚮往而不得的事情,參與了四川節度使幕府的案牘文件工作。

要知道讀書人互為輕視,何況女子。但是薛濤以其過人的才華,不斷地被人重視,節度使韋皋親自上書朝廷,希望將薛濤納入公務員體制,通常這樣的門檻,只有苦讀10多年的讀書人,中了進士之後,才有資格。雖然朝廷以古無此制駁回,但是薛濤編外校書郎,女校書的名聲,名傳天下。

以至於所有到四川的官員,都會來拜訪薛濤。而薛濤雖然年華逝去,但是她在四川的名聲,一直不減。這並不是得力於她的美貌,而是她的才華與對四川行政的了解。這和後世所傳言的妓女,完全是兩個不在同層面上的概念。

那麼作為諫官的元稹,一向也恃才傲物,但是兩個人相見之後,智商不相上下,才華互為應和,開啟了唐朝最美的姐弟戀。雖然薛濤比元稹大11歲。但是薛濤愛上了這個年輕鬱悶,失戀喪妻,在仕途上有想有所作為的官員。

在四川,薛濤對元稹的幫助是極大的。一個外地的官員想在這裡雷厲風行的做事,沒有薛濤的指點很難出成績。他們想必有過對未來的期望。但是不久以後,元稹離開了四川,並沒有在仕途上穩定,相反陷入了長達10年的貶放在荊蠻的困頓生活。

而薛濤在四川,久等無望,穿上了一身道袍,這或者是對她一生愛情故事的結束,但我認為這更是開始。半為修道半為君。

那麼這個中間,兩個人有沒有見面呢?沒有任何歷史書籍的參考。

但是我所知道的53歲的元稹,是寫下了他生命中最後一首情詩。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雲今不知。

鄂渚蒙蒙煙雨微,女郎魂逐暮雲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我在鄂州的庾亮樓,見到你的時候,那武昌的春天的楊柳,像少女美麗柔婉的腰肢。

我們的相逢與離別像夢一樣,如今那些舊夢,如雲如雨,飛到了不知名的地方。

這楚地的山水,在春天蒙蒙的細雨裡。而你的魂夢,追隨著天邊的晚雲。

我多麼希望兩個人在漢陽的渡口,化作一隻鴛鴦,同宿同飛。

而這首詩的題目叫《所思》,他在鄂州的庾亮樓,到底見到過誰呢?作為他的初戀情人鶯鶯此時綠葉成陰子滿枝,作為身邊的歌舞美女,逢場作戲,他是不會用上「所思」這樣類似無題的名字。

孓然一生的薛濤,最有可能千裡看夫,或者看望這一位故人。又或者是元稹在春天的鄂州,想到了生命曾經的際遇。人抵不過命運的力量,誓言的不可長久,但願望總是在的。

這一年的7月23號,元稹突然暴病身亡。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大驚失色,痛失知己。

而第2年的這個時候,薛濤在四川閉上了眼睛。

有很多人說,元稹辜負了薛濤。但我總覺得愛情的事,總不是旁人說的那麼簡單。

」只因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實際上是唐代具誘惑力的詩人
    千百年來,這首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詩被無數人用來歌頌忠貞的愛情。雖然這段婚姻有政治目的,但元稹和韋叢在婚後是不正常的,這是值得讚揚的,雖然韋叢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但在與窮人元稹結婚後,卻會把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都安排好,所以元稹在韋叢去世後的幾年裡仍然會記在心裡。
  • 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含蓄不盡的秋江曲,越讀越有味的鴛鴦詩
    「早看鴛鴦飛,暮看鴛鴦宿。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清朝焦偱《秋江曲》初衣解詩:5月初夏水暖,池塘裡嬉戲著水禽。這種名叫鴛鴦的鳥,在中國的歷史實在的長。否則,詩經裡不會記載「鴛鴦與飛,畢之羅之」的民歌。
  • 史上最渣詩人,喜歡狎妓姐弟戀,靠詩洗白,很多人都被他騙了
    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元稹寫給自己去世的妻子韋叢的,是不是讀起來覺得這個人好痴情,好想找一個這樣的男子?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元稹在詩裡面寫的是這樣,然而他現實生活中做的又是另外一個模樣,因為在寫完這首詩的同一年,他就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
  • 唐朝詩人元稹年少成名,始亂終棄,為何詩句被譽為古代第一情詩?
    這句詩是唐朝一位詩人寫的,可是寫這句詩的元稹可不是如你所想的是一位專情的才子。元稹,生於唐朝,公元779年。元稹的家庭也是當官的,雖然官階不高,元稹父親只做五品官,但家境也勝過平常人家。所以元稹從小的使命也是熟讀詩書,考取功名。但他8歲的時候不幸成為孤兒,成為孤兒的元稹命運會陷入孤苦嗎?
  • 清明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清明三月節》【唐】元稹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5.化鼠:田鼠的變化。清明一到,田鼠就因天熱躲進洞穴。6.虹影:彩虹的影子。7.雨谷:指布穀鳥。8.賒:買賣貨物時延期付款或收款。自古以來,關於柳絮詩很多。白居易筆下的《柳絮》,能將人頭髮染白:三月儘是頭白日,與春老別更依依。劉禹錫筆下的《柳絮》,好似一場大雪: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 大唐才女薛濤的一句話,毀了自己的後半生
    有一天薛鄖看著院子裡的梧桐樹,立刻詩興大發,唐朝讀書人都有這麼個愛好,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像叨叨兩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你別說這兩句詩還真的挺有味道,但是薛鄖他說到這裡,忽然就停下來了,也許是靈感沒了,也許是想考一考身邊的女兒薛濤,所以把後面兩句的任務交給了薛濤。
  • 一首很經典的求愛詩,女道士寫給英俊的僧人,最終是收穫了愛情
    唐朝相對來說,女子有著更多的自由,一些才女不僅像男人一樣寫詩,同時她們對待愛情的態度,那也是很令人感動,其中像魚玄機、薛濤、李冶;這些大才女都敢於表達愛意,而且這些才女的愛情那也是驚天動地,成為了唐朝文壇的一段佳話。
  • 鴛鴦=愛情?真相難以接受
    在中國象徵愛情的動物是鴛鴦,它們總是成雙成對地遊水嬉戲。不過關於鴛鴦夫婦生活的真相是怎樣的呢?「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這是《詩經·小雅·鴛鴦》中以鴛鴦來描述愛情的詩句。漢代樂府名作《孔雀東南飛》中,也以鴛鴦來比喻焦仲卿和劉蘭芝堅貞不渝的愛情。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一詩,更是用「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來表達對愛情的期盼。
  • 鴛鴦象徵愛情?錯!自然界中的鴛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因此,鴛鴦被詩人寫在詩中,留下「鴛鴦相對浴紅服,短掉弄長笛」,「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等無數美麗的詩句。網絡配圖事實上,「鴛鴦」最初不是指夫妻,而是描述兄弟之間的友誼和親密關係。在《文選》中,有一首《蘇子卿詩回首》,其中詩中的第一首:「背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指的是天空中的兩個星星的名字)」。
  • 你以為鴛鴦是愛情的象徵,其實不是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鴛鴦也是這樣,一旦結婚之後,就連築巢也是由雌鳥承擔。不過,這僅僅是開始。孵卵是在產卵結束後開始的,全部由雌鳥承擔。孵卵期約為28 - 30天。鴛鴦屬早成鳥,孵出後即全身長滿羽毛,眼已睜開,並能行動,一般在巢中停留1-2天後出巢。出巢後隨親鳥開始覓食、遊泳和潛水。不過,雌鳥的辛苦付出,文人墨客是看不見的。
  • 鴛鴦帳裡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四處留情的杜牧這首詩寫了什麼
    前言  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七絕《送人》,原詩為:  鴛鴦帳裡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明鏡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這是一個平起平收的近體七言絕句,四句都沒有對仗,第三句用了兩個典故,後一句被晏殊化用後,流傳甚廣。
  • 唐朝元稹有詩詞雲: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什麼意思?
    元稹,著名情詩王子之一。他的情詩中,寫給亡妻的悼亡詩尤其情真意切,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題主提到的這兩句詩同樣也是悼亡詩,出自《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 人品與才華不成正比,這些詩人品行有虧,寫的詩卻擲地有聲
    下面這些詩人就是詩寫得好,做人卻屬實差勁。1-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初唐時期最有名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宋之問的詩才成就很高,人品卻不敢恭維,最為人唾棄的便是"因詩殺人"。
  • 元稹沾花惹草,卻求崔鶯鶯複合,崔鶯鶯用一詩回絕,罵出千古名作
    其實唐代時期的才女崔鶯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在被渣男元稹要求複合時用一詩回絕,後成為千古名作。《西廂記》這部描繪崔鶯鶯和元稹的絕響愛情故事文學作品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當初林黛玉和賈寶玉花前樹下共讀的便是這部作品。但有時現實往往比故事要狗血太多,兩人曾經的確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眷侶,但現實中的崔鶯鶯卻是一個被渣男浪費了感情的女子。
  • 秀恩愛還只知道鴛鴦,七夕秀恩愛不如看看冠斑犀鳥?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一向被視為愛情和睦代表的鴛鴦,也是妥妥的渣男。鴛鴦,人們心目中夫妻和睦相處、愛情永恆的美好象徵。傳說中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遊則並肩、飛則比翼、睡則交頸,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悽涼地度過餘生。
  • 秋日讀詩:歷代詩中令人驚豔的三秋樹,二月花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朝李嶠《風》「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朝杜牧《山行》「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清朝鄭板橋楹聯初衣解詩:在百年一遇的中秋節的秋老虎之後,終於本地的溫度從39度,下降到今天涼風襲人的26度。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事情。
  • 元稹《詠廿四氣詩》裡的小寒物候,天寒地凍時,為什麼喜鵲忙做窩?
    唐朝元稹《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中》 在唐朝農業文明已經非常發達了,在日曆上頭,除了沿用漢朝修訂的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又在中唐由精通農業且文採卓群的丞相元稹制定頒布了二十四節氣詩,將傳統的月份,節氣,氣候,物候有機的制定成一套節氣詩
  • 讀詩討巧法(全)
    二我們念格律詩感到拗口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說的今古音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有些字的平仄兩讀。 要掌握這兩方面的影響,就得對格律稍作了解。簡單說就是知道平仄的分布,再記住可以靈活變化的地方(不論和拗救)。古人念詩,也得遵循這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