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2020-12-05 唐詩宋詞天地

#清明#

《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唐】元稹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識風雲意,寧愁雨谷賒。

譯文

清明向著晚霞,才肯展露絕代風華;山泉映著華光,才懂得清明的意蘊。

柳絮漫天飛舞;梧桐陸續放花。

鴽鳥的叫聲裡,似乎知道田鼠的變化;看彩虹的影子,好像一直指向天涯。

已識別出風雲的美意;哪用愁布穀鳥來了,收成不好而賒帳。

注釋

1.向晚:臨近晚上的時候。

2.山淥[ lù ]:山間清泉。

3.飛絮:像棉絮一般飄飛的柳樹種子。

4.鴽[rú]聲:古書上指鵪鶉類小鳥發出的聲音。

5.化鼠:田鼠的變化。清明一到,田鼠就因天熱躲進洞穴。

6.虹影:彩虹的影子。

7.雨谷:指布穀鳥。

8.賒:買賣貨物時延期付款或收款。

賞析

何謂清明?清代光緒年間的《燕京歲時記》所引《歲時百問》中這樣解釋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在唐代以前,是寒食節的一部分。唐代以後,清明節才獨立並興起。

清明,因杜牧的一首《清明》詩,被後人視為詩人的節日。人們常常通過舉辦「清明詩會」,來表達對於清明節日的喜愛。

清明二字,自有「風清氣明」之意。喻指風清朗起來了,天空澄明起來了,大地視野開闊起來了。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至,應該無時無刻,詩人獨言黃昏,可謂別有匠心。

首聯,「向晚」二字,點出詩人對清明時節獨特的審美感受。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蘅皋向晚艤輕航。卸雲帆、水驛魚鄉」……黃昏降臨,涼風微起,精神也為之一振。清明前一陣寒流,讓江南大地又仿佛回到冬日。及至清明一過,黃昏,也就沒那麼微涼。

向晚雲霞,映紅天空,一切都極富詩意。

走出家門,步入山林,山泉映著華光,「譁譁」地流淌,此時才明白「清明」二字的意蘊。

頷聯,「楊柳」對「梧桐」,「飛絮」對「放花」,道出清明時節的物候景象。

《逸周書》說:清明之日,「桐始華」。

楊柳飛絮,白桐放花,這兩種自然界的樹木,成為清明重要的物候標識。

自古以來,關於柳絮詩很多。

白居易筆下的《柳絮》,能將人頭髮染白:三月儘是頭白日,與春老別更依依。

劉禹錫筆下的《柳絮》,好似一場大雪: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女詩人薛濤筆下的《柳絮》,成了一個負心漢: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浪漫的柳絮,固然自作多情,卻濛濛撲人眼,輕盈嫵媚,令人柔情款款,心有所動。

與之相對應的梧桐,不再是一個愁苦的象徵——「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而變得清秀可愛。

白梧桐花,是春日裡開得較晚的。它不與百花爭豔,高高的,幽幽地,恬淡的,在一角靜靜綻放。也正因它晚開,人們才覺得它象徵著堅貞不渝的愛情。

寫到這裡,本以為會宕開一筆寫愛情。但為完成清明物候描寫,詩人又折回主題。而梧桐花,就這樣種在詩人心裡,等待下一次開花,最終釀成「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的悽美詩句。

頸聯,詩人將目光轉移到「田鼠化鴽」和「虹始見」這兩種物候上來。

在鴽鳥的叫聲裡,田鼠因天熱,也開始躲進洞穴納涼。

萬物呈現出一種生發之氣。

此時,小鳥和田鼠,人們都是不能捕殺的。不光光是這兩種小動物,一切小動物,在春天都不要捕殺。因為春天是「生而勿殺,賞而勿罰」的季節。一旦動了殺氣,於其自身身體有很大損耗。從《黃帝內經》角度看,無益於養生之道。

詩人這樣描寫,也是出於對大自然的一種喜愛。

樹上叫的,地上跑的,天上呢?

哦,是一道美麗的彩虹,好像在指向天涯。這天涯的盡頭,會不會就是時間的家呢。

至此,詩人才道出「向晚」明的獨特魅力。

尾聯,通過觀察清明時節的天象,詩人也仿佛變成了天文大師,高興地掐指一算:布穀鳥飛來時,一定會有個好收成。到時,百姓們就不要賒糧了。

萬物自在、百姓安居,這樣的清明,才算是最完美的。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相關焦點

  • 小寒節氣:品讀《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了解小寒
    小寒節氣:品讀《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了解小寒 2021-01-05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驚蟄節氣,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
    《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譯文冬至之後,陽氣上升,甫至驚蟄,韶光顯現,瀰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錦,多姿多彩,絢麗綻放。
  • 元稹《詠廿四氣詩》裡的小寒物候,天寒地凍時,為什麼喜鵲忙做窩?
    唐朝元稹《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中》 在唐朝農業文明已經非常發達了,在日曆上頭,除了沿用漢朝修訂的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又在中唐由精通農業且文採卓群的丞相元稹制定頒布了二十四節氣詩,將傳統的月份,節氣,氣候,物候有機的制定成一套節氣詩
  • 古詩賞析:清明節相關的絕美唐代古詩
    《漫談品詩賞析》清明第1回詩文化生動地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詩文既是語言的藝術,是民族的精神與心靈史,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學之一,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部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賞析關於清明節的絕美古詩。
  • 芒種的詩句芒種說說句子白居易關於芒種的詩芒種是什麼意思
    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安鳥 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後兩句指的是芒種時節人們對農事的關注。按農曆,芒種屬於五月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需要馬上收割。因此,芒種也可以理解為「忙種」。
  • 二十四節氣詩欣賞之夏&秋
    《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唐 元稹)芒種看今日,螳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夏至後初暑登連天觀》(宋楊萬裡)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因為它在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我國的四大節日。清明節有2個功能,一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氣溫的升高,萬物復甦,人們也開始了播種和農耕,也就是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另外一個就是作為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會回歸故鄉,祭拜祖先,或者回不去家的,就遙遠的想念下已故親人,就當作祭祀,甚至現在部分年輕人還流行網上祭祀。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今日清明|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因此也稱為祭祖節。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也稱為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除了祭祖以外,清明節還有許多風俗習慣。 踏 青 《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自古,人們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 清明節安康祝福語,清明長假送親朋好友的問候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安康祝福語,清明長假送親朋好友的問候語 1清明時節雨紛紛,最美人間四月天;春草新綠花苞開,桃花一香好運來;朋友真情總常在,身體健康人人愛;紅紅太陽幸福在,快快樂樂曬一曬!清明節快樂! 2一年之計在於春,觀花賞景踏青行。
  • 清明節最新祝福語大全,清明假期溫馨祝福語句子精選
    1送你一個清明果,恭祝健康福滿堂。送你一杯友情水,歌頌友誼萬古長。送你一株柳戴柳,祝願平安左右伴!清明節,特祝我的好友,願健康快樂!2清明節,雨下或不下,我的關心在那裡;柳插或不插,我的思念在那裡;酒喝或不喝,我的情義在那裡;你念或不念,我的祝福在那裡。祝你平安!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到了,可你知道「清明節」的英文怎麼說嗎?
    今天是清明假期的第一天,你們那兒下雨了嗎?小康所在的城市每年的這一天都會下雨,真可謂「清明時節雨紛紛」啊!但你知道清明節的英文怎麼說嗎?下面讓小康來告訴你吧!清明節:Tomb-Sweeping DayQingming FestivalChingMing Festival如果你要對一個不了解清明節的外國人說清明節的話,那麼你最好還是對他說:「Tomb- Sweeping Day」,因為「Tomb- Sweeping」是掃墓的意思,外國人聽了更容易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明天4時13分,清明,既是節氣,也是清明節。  ①《曆書》: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②此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處處清新明朗  ③每年此時,掃墓、祭拜,寄託哀思;蹴鞠、插柳,踏青春遊。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快追隨春姑娘腳步,一起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