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的鷸受傷被我救助,剛才成功放飛了

2021-01-15 海無言11

昨天晚上到今天,救助了一隻大鳥,現在知道了,它叫「丘鷸」,說是「鷸蚌相爭」的主角呢!

昨晚在單位值班,天氣十分寒冷,零下18度,可謂「滴水成冰」。21點左右,從辦公室開門出來時,突然「撲稜」一聲,從身邊飛過一隻大鳥,迎面撞到走廊中間小門的玻璃窗上,掉在地板上,又暈頭轉向掙扎著想飛走。

看到這一幕,我連忙跑過去救助,心裡想,得看看它傷得怎麼樣,如果傷得嚴重,這個氣溫飛出去,很可能得凍死。

我跑過去的時候,它還在地上掙扎,見我過去,本能撲稜著翅膀艱難起飛。我用兩隻手按住它,小心地捧著回到辦公室。

小鳥的額頭正中心有血跡,精神也不好,但一直在掙扎。正好辦公室有一隻50立方釐米的紙箱,我沒有其他辦法,只好把它放進箱子裡,它還在不停掙扎,弄出不小的動靜。

暫時先這樣吧,讓它在紙箱裡暖和一晚上,養養傷,明天再說。

今天上午,同事來到辦公室,一起想辦法。期間想放生,但發現精神不好,也飛不起來。打森林公安和自然資源局以及動物園電話,他們建議餵一點食和水,情況好一點的話就放生。

準備了一把大米,泡在水裡送到箱子裡。臨近中午,找了一個軟和饅頭,揪成小塊放進去,希望它能吃一點。聽紙箱裡的動靜,應該好一點了。

自然資源局的一位熱心美女打回電話來,互加微信,發過去圖片,她告訴我,這是丘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以昆蟲、蚯蚓、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不好養,最好等它好一點之後,放了它,讓它自己外出覓食。

現在外面天氣晴朗,氣溫回升到零下14度,等到15點,只要它精神好,就放它回歸自然!

剛才,成功放飛,遠遠地飛走啦!

相關焦點

  •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專家:是「鷸蚌相爭」裡的鷸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  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無奈,環衛工只好求助於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專家趕到現場,辨認出這是一隻丘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於是趕緊給它餵食蟲子。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
  •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作者:王立軍 侯奕冰 2017-10-21 09:34   來源:瀋陽晚報
  • 鷸蚌相爭,不一定是漁翁得利,鷸也可以得利
    大家好,這裡是勇哥笑侃影劇,我是小勇,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影劇《鷸》。《鷸》是2016年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以9.3的高分名列豆瓣短片評分第一名。行業內有句話是,皮克斯出品,必屬精品。皮克斯實至名歸。單說本這逼真到紀錄片程度的畫面,就讓所有動畫電影黯然失色。
  • 縣森警救助放飛一隻丘鷸
     提示:點擊上方"象山農林"↑免費訂閱本刊記  者 夏超明通訊員 周科朝 歐盛劍  日前,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海御官邸地下車庫發現一隻受傷的長嘴經確認,這隻「怪鳥」學名叫丘鷸,體長接近20釐米,只是一隻眼睛受傷。經過救治、進食,丘鷸體力恢復,森警檢查後判斷其符合放飛條件,助它回歸了大自然。  丘鷸,別名山鷸、山沙錐,性孤獨,喜單獨生活,白天隱蔽,夜晚飛至開闊地進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 常州一市民撿到怪鳥,「鷸蚌相爭」故事主角「鷸」
    常州市民張先生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而這種小鳥,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丘鷸10月15日晚上9點,天寧公安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接到張先生報警求助稱,他在金梅花園小區內撿到一隻怪鳥,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鳥兒蹲在地上無法飛起來。
  • #五一小長假# 「鷸蚌相爭」的【鷸】是誰?假期到這裡賞鳥長知識
    您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是誰嗎?您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鷸」,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假期去看看這些優美的水鳥吧,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鷸』也叫「黑嘴鷸」,這種小水鳥,長著黑嘿的嘴巴,可是水鳥中的大明星,因為它們有著讓人羨慕的大長腿,咱們可以叫它們「長腿姑娘」呢。黑色的翅膀搭配上白色的腹部,還有紅色的大長腿,有沒有覺得它們是那麼時尚。
  • 金山市民熱心救助兩受傷鳥 一為東方角鴞一為丘鷸
    昨天上午,市民吳先生向記者反映:「我在酒店門口撿到了一隻野鳥,長相奇特,嘴巴長而尖,很像是『鷸蚌相爭』成語裡的『鷸』!」  吳先生告訴記者,前天晚上8時多,他在金山衛清西路上的一家酒店門前意外發現了這隻鳥。當時,鳥兒躺在地上掙扎著,好像是翅膀受傷,飛不動了。吳先生趕緊將它撿了起來,並送到了附近的蒙山路派出所。
  • 這就是「鷸蚌相爭」的「鷸」!反嘴鷸北回,歇腳雲龍湖!
    「中午1:20,我在我拍的銀鷗群裡發現了反嘴鷸!仔細查查,一共有13隻!我趕緊告訴了一起拍鳥的老李,老李又把消息發到群裡,緊接著不少朋友趕過來拍反嘴鷸。」王衛東說,「這批反嘴鷸是今年第一次發現,去年是3月8日來的,今年來晚了兩天。現在來的是先頭部隊,接下來陸續還會有反嘴鷸來。」
  • 「鷸蚌相爭」的「鷸」,是什麼動物?雲龍湖現在都是它!
    「中午1:20,我在我拍的銀鷗群裡發現了反嘴鷸!仔細查查,一共有13隻!我趕緊告訴了一起拍鳥的老李,老李又把消息發到群裡,緊接著不少朋友趕過來拍反嘴鷸。」王衛東說,「這批反嘴鷸是今年第一次發現,去年是3月8日來的,今年來晚了兩天。現在來的是先頭部隊,接下來陸續還會有反嘴鷸來。」嘴巴上翹像把鏟子反嘴鷸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當中的「鷸」。
  • 救助受傷野鳥,是救助站專業還是寵物醫院靠譜
    對此,相信很多有愛心的朋友都會認為,就是小貓小狗,家畜家禽遇到危險,人都要救助,何況是「三有動物」呢,眾生平等啊。 但這個問題開始困擾我。事情還要從今年4月10日說起: 那天,我和連雲港幾位當地的愛鳥志願者在溼地做鳥類調研。在水邊發現了一隻黑尾塍鷸耷拉著翅膀。它幾次掙扎向起飛,但都不成功。
  • 天津志願者成功放飛兩隻被救助截肢東方白鸛,助其重返自然
    天津志願者成功放飛兩隻被救助截肢東方白鸛,助其重返自然 2020-12-31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功救助放飛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鵟
    9月3日上午,內蒙古大興安嶺圖裡河森林公安局會同圖裡河林業局,在圖裡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為救治的大鵟打開籠舍並進行放飛。這次放飛的大鵟是今年7月23日被救助的受傷鳥類,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7月23日下午,圖裡河森林公安局接警救助了一隻林業局職工發現的「老鷹」。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拋去寓言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鷸鳥的習性是吃海蚌的。故事中的鷸鳥正是如此。
  • 鷸蚌相爭的「鷸」,竟然這麼美!你見過嗎?它來麗水了!
    有句典故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是你知道「鷸」長什麼樣子嗎?大長腿黑白相間的羽毛細長而向上反翹的嘴是ta沒錯了!
  • 68秒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你見過嗎?跟著他的鏡頭看鳥...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5日訊 蠣鷸鳥,俗稱「海喜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裡面那個「鷸」就是蠣鷸鳥。煙臺長島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中國南北候鳥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有上百種候鳥在這片海域繁衍生息。
  • 綠會代表將應邀出席首屆「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鴴鷸類科學會議...
    鴴鷸類是多種鳥類的集合,包含鷸科、鴴科和鷗科等。在東亞-澳大利亞西亞遷飛路線上,中國作為東亞地區海岸線綿長、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棲息地,其鴴鷸類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中國東部的沿海灘涂上,每年都出現壯觀的鴴鷸集群。而在保護國內鴴鷸類育種、遷徙、棲息等方面,中國綠髮會的角色不可或缺,始終以積極行動支持、保護著鴴鷸鳥類的生態延續。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無奈,環衛工只好求助於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專家趕到現場,辨認出這是一隻丘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於是趕緊給它餵食蟲子。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怪:受傷小鳥說啥也不吃小米「真沒想到,撿到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卻引發一連串的故事。」
  • 沒見過鷸,你不會知道蚌有多痛
    鷸蚌相爭,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教育中,用來啟蒙孩童的經典篇章,可謂家喻戶曉,人盡皆知。但是文化其實是有地域隔閡的,比如我以前就從來沒有見過「鷸」這種生物,因此「鷸蚌相爭」在我頭腦中屬於一個沒有直觀感受的故事,只是個「傳說」。直到2018年,在雙溪布洛溼地公園,第一次見到從北方越冬來的鷸群,真讓我大開眼界。想不到它們的嘴,居然那麼長,像刀一樣鋒利!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放飛兩隻普通鵟—新聞—科學網
    日前,北京猛禽救助中心(BRRC)在北京鷲峰國家森林公園成功放飛了兩隻普通鵟,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為了更好的監測和追蹤放飛猛禽的生存情況,此次放飛的兩隻猛禽都會佩戴GPS追蹤器;監測數據除了能夠幫助康復師在未來更好地進行猛禽康復和治療工作,這些數據也具有科研意義,比如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了解猛禽的遷徙時間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