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頭腫腿蜂、一億頭周氏齧小蜂、兩億頭赤眼蜂,再加林業保護人員布下的天羅地網和飛鳥軍團助陣……
今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場戰鬥在樹林中、花叢間上演。對陣的一方是由林保人、天敵、飛鳥組成的「聯合軍團」,另一方則是盤踞林間、臭名昭著的林木害蟲,這場戰鬥在秋後已有定局。
據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的調查判斷,截止目前,在林保人員的助力下,有著綠色防控殺手鐧的「聯合軍團」旗開得勝,已經處於上風,城市副中心林木害蟲處於「有蟲不成災」狀態。
林保部門布下「天羅地網」林木害蟲有翅難逃
筆直挺拔的楊樹矗立兩旁形成林蔭大道,翠綠敦實的國槐遮出一片清涼,走在城市副中心的各條道路上,幾乎滿眼都是綠,一陣風吹過,無論是公園,還是城市森林更是蕩漾開層層「綠波」。市民們享受著生態建設帶來的綠色福祉,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裡在上演著一場無聲的「搏殺」。記者跟隨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的工作人員來到通州區西集公園,大家首先來到一個掛著四角燈籠的古色古香立柱前,這個立柱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打眼一看,以為這是一盞公園裡的路燈,可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副站長潘彥平走過去後,熟練地從柱子上摘下了一個細眼網罩,這時記者才看見,裡面裝著足有上百隻各種飛蛾。
「這是小木蠹蛾,這是國槐尺蠖的成蟲,這個是美國白蛾!」外人根本看不出這些長相差不多的飛蛾的區別,就看了一眼,潘彥平像看到了熟悉的老朋友一樣,一個個點著名兒。點名的同時,他還伸手輕輕地從網罩裡捉出兩隻草綠色的草蛉和一隻瓢蟲放掉,「害蟲一隻都不能放過,但它們可是林木的好朋友,讓它們回到樹林裡做貢獻去!」
他告訴記者,草蛉和瓢蟲可能是誤入了網罩,林保人員在監測蟲情、檢查網罩時,都會把誤打誤撞進來的益蟲放飛,讓它們重回戰場「殺敵」。
「長相」與周邊環境融合,而且很「古典」的燈柱誰也想不到,它是害蟲們的「墳場」,而經介紹記者了解到,它是林木害蟲誘捕器。北京市林業保護站防治科科長趙佳麗給記者做了一個科普,為了不讓害蟲誘捕器顯得突兀,與公園或綠地、道路的整體環境格格不入,她們要求生產廠家都要進行人性化或仿生設計。這樣,就有了一個融入環境的林木害蟲誘捕器,不是專業人士看不出它有著誘殺害蟲的功能。這個誘捕器「本領」很大,趙佳麗介紹,它是一個獨立運行的系統,誘捕器不需要另外拉線供電,所以,它能在很偏僻的野外應用。給它獨立供電的是它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白天,它自動收集太陽能給誘捕器充電,晚上則是它大顯身手的時候,利用害蟲成蟲的趨光性,通過特殊燈管發出特殊光源,引誘害蟲飛到誘捕器的周邊,而害蟲們意料不到的是,「死神」正等待著它們。
誘捕器上設置有低壓電網,一觸網,害蟲就被「啪」得一聲電暈過去,就勢落進了口小底大、只能進不能出的網罩中,就算甦醒,它們也有翅難逃。
另外,這個誘捕器像汽車雨刷一樣,還能定時自動對電網進行清理,以保證其作業效率。趙佳麗告訴記者,這個誘捕器設置在公園、綠地及道路旁有兩大功能。
第一,它是一個「情報站」。它能進行林木害蟲的發生發展和密度調查。林保人員會定時檢查誘捕器裡的害蟲種類、數量,對一定面積內安裝的誘捕器的害蟲進行統計後,他們就能準確地測算出林木害蟲的發生發展情況,為之後精準地消滅它們提供「情報」,所以,這個誘捕器的「情報」功能很強大;
第二,它是一個害蟲「死亡陷阱」,能對林木害蟲進行有效消滅。落入誘捕器的害蟲都是成蟲,它們一旦產卵,就可能孵化出成幾十倍多的幼蟲,對林木造成很大危害,殺死一隻成蟲就相當於消滅了幾千倍甚至上萬倍多的幼蟲,這不但早早阻止了它們危害樹木,更會大大降低控制害蟲的成本。
古典害蟲誘捕器只是西集公園內其中的一種林木害蟲「陷阱」,這裡機關重重。在一個綠色的三角形紙盒裡,林保人員發現了15隻松梢螟成蟲,它們被牢牢粘在了盒子裡,這是因為盒子裡塗了特殊的膠水,只要飛進這個「小屋」,松梢螟就別想再出屋,它會被活活餓死在裡面,而它是松樹的主要害蟲。走不了幾步,記者又在白蠟樹上被一個吊著的一個小屋子吸引,而和綠色的「小屋」不同,這個小屋下還掛著一個精緻的小瓶子,它只有成人的小拇指長,潘彥平給記者解開了其中的秘密,這個小瓶子裡裝著性誘激素,它散發出只有白蠟窄吉丁能接收到的激素,當它飛來時,就又落入「陷阱」,被牢牢粘住,北京的主打樹種白蠟的主要害蟲白蠟窄吉丁也就踏上了不歸路。
害蟲們魔高一尺,但林保人員卻道高一丈。他們給害蟲設置了重重陷阱,記者看見,在北京市樹國槐的樹幹上綁著一圈上面有著「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字樣的塑料環,趙佳麗介紹,這是她們用於防治春尺蠖的圍環,就是春季能把楊樹大面積吃光吃花的一種害蟲。在早春給楊樹套上圍環實行阻隔防治後,春尺蠖就沒有辦法上樹,不再危害樹木,大大減少害蟲的發生。不同的林木害蟲有不同的防治手段。潘彥平也告訴記者,北京林保充分利用現代科研成果,為北京園林綠化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林保部門在摸清了林木害蟲的發生發展規律後,給她們布下了「天羅地網」,通過各種手段和技術消滅它們。
強大並快速反應的「天敵軍團」加鳥助陣共滅林木害蟲
林保部門在林間樹上布設下天羅地網的同時,它們手中還有一支強大並能快速反應的「天敵軍團」,這支軍團以周氏齧小蜂、赤眼蜂、腫腿蜂為主力,再有瓢蟲助陣,它們擁有摧枯拉朽的戰鬥力,每年在北京綠色防控中都起著不小的作用。潘彥平介紹,周氏齧小蜂是美國白蛾的優勢寄生性天敵之一,人們很難找到美國白娥的藏身之處,可對於周氏齧小蜂來說,這卻並不是難事。林保部門利用周氏齧小蜂的寄蛹生蜂特點,在每個孕蜂柞蠶蛹裡面繁育5000隻左右的周氏齧小蜂,它們成蟲體長1毫米左右,無蜂針,不攻擊人,由專門實驗室進行人工培育,周氏齧小蜂會被懸掛在樹幹2米處,投放1至2天後,小蜂自然羽化飛出。它具有很強的飛翔和尋找寄主能力,能敏銳地尋找到隱蔽在各種化蛹場所的老熟幼蟲和蛹,一旦發現美國白蛾,就把卵寄生其蛹內,吸食美國白蛾蛹的營養成分,達到消滅美國白蛾的目的。另外,它還會去「收拾」楊扇舟蛾、大袋蛾、榆毒蛾、柳毒蛾等鱗翅目害蟲,這會大大降低這些林木害蟲的危害。
腫腿蜂本領也不小,它是一種以鞘翅目多種蛀幹害蟲(特別是天牛類)的幼蟲和蛹為寄主的體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種蛀幹害蟲的重要寄生性天敵,對於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腫腿蜂會用尾刺蟄刺寄主注入蜂毒,將寄主麻痺後,拖到隱蔽場所,通過取食寄主體液補充營養,為產卵作準備。腫腿蜂能消滅的林木害蟲包括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等。
赤眼蜂消滅害蟲更是有一套,害蟲在產卵時會釋放一種信息素,赤眼蜂能通過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蟲的卵,它們在害蟲卵的表面爬行,並不停地敲擊卵殼,快速準確地找出最新鮮的害蟲卵,然後在那裡產卵、繁殖,赤眼蜂由卵到幼蟲,由幼蟲變成蛹,由蛹羽化成赤眼蜂,甚至連交配懷孕都是在卵殼裡完成的。一旦成熟,它們就破殼而出,然後再通過破壞害蟲的卵繁衍後代。這樣,害蟲始終在赤眼蜂的掌控之中。通州區林業保護站站長王愛東告訴記者,今年,為保證綠色防控效果,通州就組建了由180萬頭腫腿蜂、一億頭周氏齧小蜂、兩億頭赤眼蜂組成的「天敵軍團」,它們在城市副中心的各處林間與害蟲展開「廝殺」。
除了「天敵軍團」外,通州今年還在各處懸掛了數百個人工鳥巢,吸引鳥類來助陣消滅林木害蟲。綜合評估顯示,目前,「聯合軍團」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城市副中心的綠色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重點區域逐步試點和推廣應用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隨著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的實施,包括城市綠心、大運河森林公園、臺湖森林公園、副中心綠化建設等一大批重大園林綠化項目的建設,北京副中心城市森林資源快速增加,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有著不斷上升的趨勢。通州區林業保護站站長王愛東告訴記者,他們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的新形勢、新挑戰,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發展新理念,在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的重點區域逐步試點和推廣應用了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王愛東介紹,在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的支持和指導下,自2016年至今,他們在東郊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約1200畝範圍內開展了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試點。累計懸掛信息素誘捕器4000餘套、釋放天敵昆蟲約4億頭、布置阻隔網和圍環2萬個等8種物理、生物、生態防控和調控措施,逐漸降低了區域內林業有害生物基數,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同時為綠色防控理念和技術的推廣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他們已經以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城市建成區為主,涵蓋城區所有街道辦事處、梨園鎮、永順鎮、潞城鎮及宋莊、臺湖、張家灣、西集鎮部分區域實施了林木有害生物的綠色防控。
據通州區林業保護站副站長胡陽介紹,他們進行綠色防控的主要發生及重點防治的有害生物種類包括美國白蛾、白蠟窄吉丁、國槐尺蠖、葉柄小蛾、蚜蟲等。在綠色防控方面,通州林保站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重點公園景區綜合綠色防控,以減河公園、潞城中心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市行政辦公區6平方公裡周邊公園景區為重點,利用太陽能殺蟲燈、圍環、誘捕器、天敵昆蟲、生防菌劑等生物和物理技術,綜合示範和推進區域內有害生物綠色防控。
重點平原生態林綜合綠色防控,以六環西輔路及西集鎮、潞城鎮域內通往陽光會議中心路兩側平原生態林為重點,利用太陽能殺蟲燈、生防菌劑、赤眼蜂等防治以國槐尺蠖為主的食葉類害蟲;利用捕蟲網、誘捕器及天敵昆蟲腫腿蜂等防治以白蠟窄吉丁為主的蛀幹類害蟲。
同時探索病蟲害查防一體化機制和體系建設,力爭形成示範效應並積累推廣經驗;重點面向綠色防控以新華大街、玉帶河大街、雲景南大街、新華南北路、G103京塘路、北運河新堤路等主幹道路和綠化隔離帶為重點,覆蓋周邊居民小區,兼顧周邊休閒綠地、綠化帶等區域。懸掛誘捕器、釋放天敵瓢蟲,對槐樹上的葉柄小蛾,欒樹、槐樹、松樹、碧桃等綠化樹種上的蚜蟲、蚧殼蟲等進行防治。懸掛誘捕器、釋放天敵周氏齧小蜂,對美國白蛾進行防治。
王愛東介紹,他們今年綠色防控的總體目標是以城市副中心的標準和質量,在確保「有蟲不成災」的前提下,進一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在155平方公裡範圍內的生態公園景區、平原生態林地、城區主幹道路及居民小區等重點區域推廣無公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點前沿防控科技手段,逐漸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探索生態綠色防控新體系,營建和修復城市森林健康生態環境,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確保城市副中心的綠色景觀完整和生態安全。
據了解,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靶標性高、實效性強,且生物因子受到氣候等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因此,通州區對實施區域內所採取的各類綠色防控措施,一方面對主要防控對象的發生和危害程度進行實時精準調查,以確保分類施策、及時調整,以做到精準防治。另一方面對主要採取的措施進行效果跟蹤,確保防治技術實施到位。遇突發情況,他們將採取以白僵菌懸浮劑、25%噻蟲嗪生物農藥為主的應急措施加以防治,避免重大災情疫情出現。
文/黃建華 圖/劉平
— END —